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68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烧伤因热力(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出现了化学烧伤、放射性烧伤、电击烧伤等。本病是由于强热的作用侵害人体以致皮肤腐烂而成,主要有沸水、油、火焰、电、放射线、化学物质等。轻者(总面积在10%以下的II度烧伤)致使皮肉损伤,局部皮肤潮红疼痛,或有水疱,重者(总面积在10%-30%之间的II度烧伤或III度烧伤在10%以上)不仅皮肉损伤,而且火毒炽盛,伤及体内阴液,或热毒内攻脏腑,以至脏腑不和,阴阳平衡失调,甚者危及生命。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于烧伤的药物主要分为油膏、散剂或者液剂,它们的主要成分为化学物质,对皮肤刺激大,并且会产生耐药性和过敏现象,比如磺胺嘧啶银。油膏和散剂对大面积烧伤使用不方便、不灵活、病程长,愈后有疤痕增生的现象,甚者使受损的部位模糊不清,辩不清病情的轻重和病情的发展情况,从而延误病情,更有甚者还会出现痂下感染,而且目前市面上的液剂,价格昂贵,大面积喷洒时会出现剧痛,让患者难以忍受。鉴于以上诸多原因,烧伤患者迫切需要一种副作用小、治愈率高、痛苦小、经济实惠、使用方便灵活的水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经济实惠的治疗烧伤的中药复方水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由以重量计的以下组分的中药材加水熬制而成:
炉甘石(煅)I 8份,地龙I 8份,枯帆I 6份,大黄I 6份,紫草I 6份,牡丹皮I 8份,败酱草I 8份,木芙蓉叶I 6份,白友I 5份,冰片I 2份;其中:煅炉甘石具有较强的收敛、吸附作用,能够促进创面的修复和渗出液的排出;地龙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枯矾止血,解毒,杀虫;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紫草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滑肠通便的作用;牡丹皮中的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败酱草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木芙蓉叶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治痈疽掀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白芨能促进肉芽组织血管再生,加速创面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冰片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以上各味中药产生协同作用,可产生奇特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地治疗烧伤。

作为优选,由以重量计的以下组分的中药材加水熬制而成:
炉甘石(煅)6份,地龙6份,枯帆14份,大黄4份,紫草4份,牡丹皮6份,败酱草6份,木芙蓉叶4份,白芨3份,冰片I份。
所述的烧伤液的制备方法,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将地龙、大黄、紫草、牡丹皮、败酱草、木芙蓉叶、白芨中的杂质去掉,称取所述比例的这些药物,用水清洗干净,将其晾干,然后加入枯矾、煅炉甘石、冰片,以及药材总重量2 5倍的水,放入高温煎药机内按中药常规煎煮方法煎煮,然后超声进行提取,一个小时后,完成提取。发明人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临床观察,记录了 100例,其中,轻度烧伤50例,中度烧伤30例,重度烧伤20例。轻度烧伤直接将药喷于患处,3-4天后,红肿、疼痛、渗液消失,达到临床痊愈。中度烧伤,经上述常规处理后,直接喷于患处,6-10天后,红肿、疼痛、水疱、糜烂逐渐减轻并消失,达到临床愈合。重度烧伤,经常规处理并结合内科抗感染治疗,再使用本发明所述药物5-10天后,红肿、疼痛、水疱、渗液减轻,8-12天后,糜烂、渗液基本消失,15天后达到临床愈合,经上面观察总结,有效率达到96%,治愈率达到90%以上。本申请所述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烧伤水剂是一种绿色纯中草药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散肿、解毒止痛、收敛防腐生肌等功效,对轻度、中度、重度烧伤有显著的疗效,治愈率高,治疗期短,而且由于主要原料是中药,所以对皮肤无损害,无刺激,无染色,无毒副作用,各味中药产生协同作用,产生了奇特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地治疗烧伤,有效率达到96%,治愈率达到90%以上,及时有效地解除了烧伤患者的痛苦。而且本发明的烧伤制剂使用方法简单、范围广、用量小、治疗成本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以下各实施例采用真实病例作为评价。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烧伤的药物,由以重量计的以下组分的中药材加水熬制而成:炉甘石(煅)6份,地龙6份,枯帆14份,大黄4份,紫草4份,牡丹皮6份,败酱草6份,木芙蓉叶4份,白芨3份,冰片I份。
将地龙、大黄、紫草、牡丹皮、败酱草、木芙蓉叶、白芨中的杂质去掉,称取所述比例的这些药物,用水清洗干净,将其晾干,然后加入枯矾、煅炉甘石、冰片,以及药材总重量3倍的水,放入高温煎药机内煎煮3次,每次20分钟,然后超声进行提取,一个小时后,完成提取。实际病例:何某,女,28岁,湖北孝感人。患者因端锅时摔倒,致使面部、手部、大腿部大面积烫伤,皮肤脱落,局部红肿,使用本烧伤制剂18天后治愈,无疤痕,无皮肤色素沉着。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烧伤的药物,由以重量计的以下组分的中药材加水熬制而成:炉甘石(煅)I份,地龙I份,枯矾I份,大黄I份,紫草I份,牡丹皮I份,败酱草I份,木芙蓉叶I份,白芨I份,冰片I份;将地龙、大黄、紫草、牡丹皮、败酱草、木芙蓉叶、白芨中的杂质去掉,称取所述比例的这些药物,用水清洗干净,将其晾干,然后加入枯矾、煅炉甘石、冰片,以及药材总重量4倍的水,放入高温煎药机内煎煮3次,每次20分钟,然后超声进行提取,一个小时后,完成提取。实际病例:周某,男,15岁,湖北武汉人。患者在炒菜过程中,沸油烫伤整个右前臂,致使皮肤红肿、脱皮、起大水疱,使用本制剂30天后治愈,无疤痕,无皮肤色素沉着。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烧伤的药物,由以重量计的以下组分的中药材加水熬制而成:炉甘石(煅)8份,地龙8份,枯帆6份,大黄6份,紫草6份,牡丹皮I 8份,败酱草8份,木芙蓉叶6份,白芨5份,冰片2份
将地龙、大黄、紫草、牡丹皮、败酱草、木芙蓉叶、白芨中的杂质去掉,称取所述比例的这些药物,用水清洗干净,将其晾干,然后加入枯矾、煅炉甘石、冰片,然后加入所述药材总重量5倍的水,放入高温煎药机内煎煮3次,每次15分钟,用超声进行提取,一个小时后,完成提取。实际病例:李某,男,6岁。患者因不小心坐在烧开的锅中,致使整个臀部、大腿中上部、前阴中度烫伤,伤面红肿、脱皮,局部有大水疱,使用本药物25天后基本治愈。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烧伤的药物是一种绿色纯中草药的复方制剂,对皮肤无损害,无刺激,无染色,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经济实惠。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重量计的以下组分的中药材加水熬制而成: 炉甘石(煅)I 8份,地龙I 8份,枯帆I 6份,大黄I 6份,紫草I 6份,牡丹皮I 8份,败酱草I 8份,木芙蓉叶I 6份,白友I 5份,冰片I 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炉甘石(煅)6份,地龙6份,枯帆14份,大黄4份,紫草4份,牡丹皮6份,败酱草6份,木芙蓉叶4份,白芨3份 ,冰片I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的药物,采用煅炉甘石、地龙、枯矾、大黄、紫草、牡丹皮、败酱草、木芙蓉叶、白芨、冰片以及水等作为成分,提取制得一种用于烧伤的绿色纯中草药复方制剂,对皮肤无损害,无刺激,无染色,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经济实惠。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3120757SQ20111037120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张强 申请人:成都市湔江制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