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工艺方法制备的,用于青光眼治疗后的防止滤枕粘连、瘢痕增生的可降解眼内植入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据文献报道,全世界范围内有近7000万青光眼患者,近些年来,青光眼患病率仍有增长的趋势。小梁切除术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治疗青光眼方法,然而,由于术后滤枕粘连、瘢痕增生等现象的发生,导致眼压再次升高,最终造成手术失败。为防止术后瘢痕生成,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抑制以及物理阻断等方法。丝裂霉素 C、5-氟尿嘧啶等抗瘢痕细胞毒性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类药物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但其用量较难掌握,且术后常常出现引流过强,前房形成迟缓,甚至形成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同时,这些药物的使用往往会对眼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干眼等疾病。除药物外,眼内植入膜片的使用也是一种提高小梁切除手术成功率的方法。中国专利200810180673. 4公开了一种以水溶性多糖为骨架基质的载药型植入膜片,通过所载药物的释放来控制滤过道瘢痕的形成;专利200710119600. X公开了一种由人眼虹膜加工而成的抗青光眼术用植入导流膜片及其制备保存方法;专利200610170264. 7公开了一种以透明质酸、羧甲基壳聚糖、聚乙烯醇、丁二醇双缩水甘油醚等为原料制备生物膜。在以上所公开的专利中,所用的膜材料分别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如材料本身有免疫原性、来源有限、通透性不佳等。重要的是,①现有的膜片容易造成手术线脱落;②由于手术缝合后,组织往往会出现收缩现象,膜片容易脱落;③对手术滤过泡形成不利,膜片的植入反而会堵塞滤过道,起到不良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术线不易脱落,膜片植入稳定,有利于手术滤过泡形成的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以丙交酯_ ε "己内酯共聚物为原料,经静电纺丝方法制得,膜片厚度为0. 010 0. 300 mm,断裂伸长率为大于 30%。上述的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所述的丙交酯_ ε -己内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在10,000 1,000,000之间,其中丙交酯所占摩尔百分比为20 90%。上述的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的制备方法为
1)将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溶解于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三氟乙酸或六氟异丙醇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溶剂中,配制浓度为0. 05 0. 2 g/mL的溶液;
2)工艺条件为电压10 30kV ;注射速率0. 5 2 mL/h ;喷头与接收板间距离50 300 mm ;电纺时间1 10 h ;将上述溶液经静电纺丝后得目标产品。
本发明中,膜片的断裂伸长率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指标。首先,本发明的断裂伸长率大于30%,在手术缝合过程中,手术线不易脱落。其次,手术缝合后,组织往往会出现收缩现象,如果膜材料断裂伸长率过低,膜材料有可能会脱落;而本发明由于断裂伸长率大于 30%,,使得膜材料不易脱落。第三、滤过泡的形成是青光眼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考察指标, 而膜片断裂伸长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滤过泡的形成,本发明的膜片由于断裂伸长率大于 30%,有利于术后滤过泡的形成。本发明的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生物相容性好,质地柔软,耐折,呈白色不透明状。由于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加工,形成微观上为众多超细丙交酯-ε -己内酯共聚物纤维无规排列的织状结构,有大量孔隙的存在,通透性好。本发明的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可用于小梁切除手术后,将膜片植于巩膜瓣下,可防止滤枕粘连、瘢痕增生。本发明的膜片可起到支撑作用,有效保持滤过道通畅;由于其独特的织状结构,通透性较好,有利于房水的流通。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将0. 5 g丙交酯-ε -己内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945,300,丙交酯所占摩尔百分比为40%),溶于10 mL三氯甲烷中,配制浓度为0. 05 g/mL溶液;将所配制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工艺参数为电压10 kV ;注射速率0. 5 mL/h ;喷头与接收板间距离50 mm ;电纺时间 1 h,制得膜片。经测试,所得膜片的厚度为0.015 mm,断裂伸长率为185 %。试验结果见表 1。实施例2
将1. 0 g丙交酯-ε -己内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601,200,丙交酯所占摩尔百分比为 65%)溶于10 mL 二氯甲烷中,配制浓度为0. 10 g/mL溶液;将所配制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 工艺参数为电压15 kV ;注射速率0. 5 mL/h ;喷头与接收板间距离100 mm ;电纺时间4 h,制得膜片。经测试,所得膜片厚度为0.051 mm,断裂伸长率为148 %。试验结果见表1。实施例3
将1.5 g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丙交酯所占摩尔百分比为80%,重均分子量为 350,000)溶于10 mL丙酮中,配制成浓度为0. 15 g/mL溶液;将所配制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工艺参数为电压20 kV;注射速率1.0 mL/h ;喷头与接收板间距离150 mm;电纺时间7 h。经测试,所得膜片厚度为0. 175 mm,断裂伸长率为90 %。试验结果见表1。实施例4
将4. 0 g丙交酯-ε -己内酯共聚物(丙交酯所占摩尔百分比为90%,重均分子量为 123,000)溶于20 mL乙酸乙酯中,配制成浓度为0.20 g/mL溶液;将所配制的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工艺参数为电压30 kV ;注射速率2. 0 mL/h ;喷头与接收板间距离300 mm ;电纺时间10 h,制得膜片。经测试,所得膜片厚度为0.285 mm,断裂伸长率为65 %。试验结果见表1。以上实施例制备方法中,采用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三氟乙酸或六氟异丙醇的一种作为溶剂,也可以采用两种以上混合的溶剂。对比试验分组取35只新西兰大白兔,后房注射α-糜蛋白酶,制备青光眼动物模型。然后随机分成7组,每组5只。对比材料
PLLA膜片以聚L-丙交酯(重均分子量为120,000)为原料,方法同实施例1,制得PLLA 膜片厚度为0. 016 mm,断裂伸长率为8%。PLCA-I膜片以丙交酯_ ε _己内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119,000,丙交酯所占摩尔含量为98%)为原料,方法同实施例1,制得PLCA-I膜片厚度为0. 016 mm,断裂伸长率为 18%。试验方法对照组行单纯小梁切除术,PLLA组行小梁切除联合PLLA膜片移植术, PLCA -1组行小梁切除联合PLCA -1膜片移植术;实施例1组 实施例4组分别行小
梁切除联合实施例1 实施例4制备的膜片移植术。观察滤过泡形成情况,并记录眼压变化,结果见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其特征在于以丙交酯-ε -己内酯共聚物为原料, 经静电纺丝方法制得,膜片厚度为0. 010 0. 300 mm,断裂伸长率为大于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交酯_ε _己内酯共聚物,重均分子量在10,000 1,000, 000之间,其中丙交酯所占摩尔百分比为20 90%。
3.—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1)将丙交酯_ε “己内酯共聚物溶解于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三氟乙酸或六氟异丙醇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溶剂中,配制浓度为0. 05 0. 2 g/mL的溶液;2)工艺条件为电压10 30kV;注射速率0. 5 2 mL/h ;喷头与接收板间距离50 300 mm ;电纺时间1 10 h ;将上述溶液经静电纺丝后得目标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型眼内植入膜片。该膜片以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得到。膜片厚度为0.010-0.300mm;断裂伸长率为大于30%。本发明的膜片可起到支撑作用,有效保持滤过道通畅;由于其独特的织状结构,通透性较好,有利于房水的流通,是一种治疗青光眼的理想植入器械。
文档编号A61L31/14GK102389589SQ201110372638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何伟, 王连嵩 申请人: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