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0672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荷包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荷包缝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用荷包缝合器是对肠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该仪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进程,对于手术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使用装订仪进行缝合手术时都要在器官残端做荷包缝合,以便在置入中心杆后能牢固结扎,然后才能实施装订手术。实施荷包缝合手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工缝合,不仅操作极为费时费力,而且进针有深有浅,针距也不一致;另一种是使用荷包缝合钳,以针带线一起穿过夹有组织的钳口进行荷包缝合,缺点是需要用针穿过钳口的一个小孔,操作不方便。应运而生的自动荷包缝合器,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中国专利ZL200510123051.4记载了一种自动荷包缝合器,如图1所示,其由上夹座1、下夹座2与钉仓组件3组成,两个夹座交叉并通过枢轴结构5组成剪刀状结构,钉仓组件3内有钉、推钉片及荷包线。当夹紧上下两个夹座1、2后,钉仓内的钉就被击发出来,把荷包线固定在组织外壁,然后就可以收紧荷包线扎荷包了。为了防止上夹座1、下夹座2在运输或其他情况下误操作,一般会在所示上夹座I的把手端枢轴设置一保险杆4,该保险杆4的顶面顶住下夹座2,这样上夹座1、下夹座2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就不能相互闭合。但是由于保险杆4离枢轴结构5比较远,所以实际中保险杆4会产生一定的扭动。极致情况如图2所示,所述保险杆4的顶面完全脱离下夹座2,仅仅保险杆4的侧面抵靠在下夹座2上。这个情况下,上下两个夹座1、2即能随意的夹紧或松开,一旦上下夹座1、2夹紧,则会导致钉仓组件误击发。本发明将此 专利所记载的内容作为现有技术进行引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荷包缝合器。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荷包缝合器,包括:相互铰接成剪刀状的上、下夹座,所述上、下夹座的前端设有钉仓组件,后端设有保险杆,所述保险杆的一端枢轴设于上夹座上,所述保险杆的另一端的两侧面上沿其轴线凸设有相对的两个凸条,所述两个凸条与该端的顶面形成U形槽,所述两凸条之间的距离等于下夹座的厚度,用以使至少部分的下夹座被卡在所述U形槽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一般情况下,下夹座被卡在U形槽内,使上下夹座不能左右扭动,进而避免错位的发生,也就避免了荷包缝合器的误击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现有技术荷包缝合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现有技术荷包缝合器误击发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本发明荷包缝合器的保险杆的示意图。图4:本发明荷包缝合器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荷包缝合器,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与现有技术一样,包括类似剪刀一样铰接的上、下两个把手夹座1、2,所述上、下夹座1、2的前端设有钉仓组件3,后端设有保险杆4,所述保险杆4的一端通过枢轴部43枢轴设于上夹座I上,所述保险杆的另一端的两侧面上沿其轴线凸设有相对的两个凸条42,所述两个凸条42与该端的顶面41形成U形槽,所述两凸条42之间的距离等于下夹座2的厚度,用以使至少部分的下夹座2被卡在所述U形槽内。这样使上、下夹座1、2不能左右扭动,进而避免上、下夹座1、2错位的发生,也就避免了荷包缝合器的误击 发。本发明结构简单,适合推广。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荷包缝合器,包括:相互铰接成剪刀状的上、下夹座,所述上、下夹座的前端设有钉仓组件,后端设有保险杆,所述保险杆的一端枢轴设于上夹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的另一端的两侧面上沿其轴线凸设有相对的两个凸条,所述两个凸条与该端的顶面形成U形槽,所述两凸条之间的距离等于下夹座的厚度,用以使至少部分的下夹座被卡在所述U形槽内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荷包缝合器,包括相互铰接成剪刀状的上、下夹座,所述上、下夹座的前端设有钉仓组件,后端设有保险杆,所述保险杆的一端枢轴设于上夹座上,所述保险杆的另一端的两侧面上沿其轴线凸设有相对的两个凸条,所述两个凸条与该端的顶面形成U形槽,所述两凸条之间的距离等于下夹座的厚度,用以使至少部分的下夹座被卡在所述U形槽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一般情况下,下夹座被卡在U形槽内,使上下夹座不能左右扭动,进而避免错位的发生,也就避免了荷包缝合器的误击发。
文档编号A61B17/068GK103142265SQ20111040261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陈望东, 孙克展 申请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