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98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口服或选用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类联合静脉滴注给药;祛痰镇咳药,如沐舒坦(盐酸溴环已胺醇)、化痰片(羧甲基半胱氨酸)、溴己新(必嗽平)、氯化铵棕色合剂等;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美喘清、博利康尼、复方氯喘片等。但是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存在着治标不治本、易复发的不足。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临床中属“咳嗽”、“痰饮”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若邪客于肺部,导致肺气郁闭,发而为咳。脾有运化水谷、吸收营养和升清降浊的功能,今脾不健运,肺失滋养,湿浊上渍于肺,肺气肃降失常,故多痰色白而粘。如果寒郁化热,或热邪直袭肺卫,则有高热、寒战、痰粘或脓性样,均属热象。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理,以通络活血、消炎平喘、止咳化痰、 改善肺功能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客户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存在着治标不治本、易复发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厚朴5-20份、夏枯草10-40份、 党参5-25份、炒白术10-30份、茯苓5-25份、甘草5_20份、浙贝5_25份、姜半夏5_25份、 山药10-30份、山茱萸5-25份、炒薏仁10-40份、黄精10-40份、防风5_20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厚朴10份、夏枯草30份、党参15份、炒白术20份、 茯苓15份、甘草10份、浙贝15份、姜半夏15份、山药20份、山茱萸15份、炒薏仁30份、黄精30份、防风1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厚朴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清热利尿、散结消肿的功效;党参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炒白术燥湿行水、益气、健脾胃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浙贝具有清热化痰、降气散结的功效;姜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薏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黄精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养阴生津的功;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滋肾润肺、补气行水、养阴生津、清热化痰、祛痰止咳之功效,对慢性支气管炎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3. 3%,治愈率达65%。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厚朴 10g、夏枯草30g、党参15g、炒白术20g、茯苓15g、甘草10g、浙贝15g、姜半夏15g、山药20g、 山茱萸15g、炒薏仁30g、黄精30g、防风IOgo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厚朴 5g、夏枯草40g、党参10g、炒白术15g、茯苓25g、甘草20g、浙贝5g、姜半夏10g、山药10g、山茱萸20g、炒薏仁40g、黄精10g、防风15g。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厚朴 20g、夏枯草15g、党参5g、炒白术30g、茯苓5g、甘草15g、浙贝25g、姜半夏20g、山药15g、山茱萸5g、炒薏仁20g、黄精20g、防风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厚朴 15g、夏枯草10g、党参25g、炒白术25g、茯苓10g、甘草5g、浙贝20g、姜半夏25g、山药25g、 山茱萸10g、炒薏仁10g、黄精40g、防风12g。实施例5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厚朴 12g、夏枯草25g、党参12g、炒白术10g、茯苓20g、甘草12g、浙贝10g、姜半夏5g、山药30g、 山茱萸25g、炒薏仁25g、黄精15g、防风20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60例,其中男四例,女31例,年龄40 70岁。二、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1)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者;
(2)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测定等)者亦可诊断;
(3)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者;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四、疗效标准
(1)、临床治愈咳、痰、喘、炎等主要症状基本控制,病情稳定,无复发者; O)、显效病情相对稳定,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轻,一般情况(包括饮食、睡眠、体力等)有明显改善者;
(3)、有效病情欠稳定,但发作次数及程度减轻,一般情况好转者;
(4)、无效发作次数、程度及一般情况无改善或加重者。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0. 5-3个月,治愈39例,显效11例,有效6 例,无效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1
李某,女,65岁。就诊时主诉反复发作性咳嗽、咯痰3年余。诉3年前于冬季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痰,迁延3个月方愈。后每于春冬季节天气变化即发病。症见咳嗽阵作,痰白少而粘,咳时胸胁引痛,情绪激动时即发咳嗽。查舌质红苔少,脉弦数。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5天,咳嗽次数减少,胸胁疼痛感减轻;续服2个月,病情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病例2
汤某,女,61岁。就诊主诉反复发作性咳嗽、咯痰5年。5年前受寒后发热、咳嗽,于夜间咳嗽为主,伴咯黄痰,口服感冒药后体温正常,咳嗽、咯白色泡沫痰迁延两月才愈。;后每于冬春季节稍感受寒即咳嗽、咯痰。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月,病情相对稳定,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减轻;继续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月,咳、痰、喘、炎等主要症状基本控制,病情稳定。3月后随访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厚朴5-20份、夏枯草10-40份、党参5-25份、炒白术10-30份、茯苓5_25份、甘草5-20份、浙贝5-25份、姜半夏5-25份、山药10-30份、山茱萸5_25份、炒薏仁10-40份、 黄精10-40份、防风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厚朴10份、夏枯草30份、党参15份、炒白术20份、茯苓 15份、甘草10份、浙贝15份、姜半夏15份、山药20份、山茱萸15份、炒薏仁30份、黄精30 份、防风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厚朴5-20份、夏枯草10-40份、党参5-25份、炒白术10-30份、茯苓5-25份、甘草5-20份、浙贝5-25份、姜半夏5-25份、山药10-30份、山茱萸5-25份、炒薏仁10-40份、黄精10-40份、防风5-2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滋肾润肺、补气行水、养阴生津、清热化痰、祛痰止咳之功效,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2430074SQ20111041414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孙胜波 申请人: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