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98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病变可局限于胃的一部分,也可弥漫到整个胃部。根据胃粘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类型。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症。西医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需对症治疗。例如,出现饱胀、恶心、呕吐的患者,可用胃复安、吗丁啉;消化不良的患者,可服用多酶片、多种益生菌等;伴有胆汁反流的患者,除了应用胃动力药(如吗丁啉)以防胆汁反流外,还应使用一些中和胆汁的药物,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对胃痉挛的患者可用颠茄片、6M-2以解痉止痛;而有反酸、腹痛的患者,则可应用PPI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来治疗。但是,患者对治疗慢性胃炎的西药易产生依赖性,停药后病情易出现反复,并且西药长期直接作用内脏,易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胃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胃炎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 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5-25份、黄连5-20份、黄芩 5-20份、干姜5-25份、炙甘草5-20份、党参10-40份、炒白术10-30份、莱菔子5_25份、大腹皮5-25份、乌贼骨10-40份、白芷10-40份、川楝子5_25份、元胡5_25份、枳实5_25份。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15份、黄连12份、黄芩12份、干姜15份、炙甘草 10份、党参30份、炒白术20份、莱菔子15份、大腹皮15份、乌贼骨30份、白芷30份、川楝子15份、元胡15份、枳实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半夏具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炒白术具有燥湿行水、益气、健脾胃的功效;莱菔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大腹皮具有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的功效;乌贼骨具有收敛止血、收湿固精、制酸止痛的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活血消肿、燥湿止痛的功效;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的功效;元胡具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效;枳实具有化痰散痞、破气消积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以健脾和胃、消食除胀、疏肝理气、清热泻火、祛湿化瘀之功效,对胃炎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6. 7%,治愈率达70%。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15g、黄连12g、黄芩12g、干姜15g、炙甘草10g、党参30g、炒白术20g、莱菔子15g、大腹皮15g、乌贼骨30g、白芷30g、川楝子15g、元胡15g、枳实15g。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25g、黄连5g、黄芩10g、干姜25g、炙甘草5g、党参40g、炒白术10g、莱菔子20g、大腹皮10g、乌贼骨 20g、白芷15g、川楝子20g、元胡10g、枳实25g。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20g、黄连10g、黄芩15g、干姜5g、炙甘草20g、党参20g、炒白术30g、莱菔子5g、大腹皮25g、乌贼骨 15g、白芷40g、川楝子10g、元胡20g、枳实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5g、黄连20g、黄芩20g、干姜10g、炙甘草15g、党参10g、炒白术15g、莱菔子25g、大腹皮5g、乌贼骨40g、白芷10g、川楝子25g、元胡5g、枳实IOgo实施例5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log、黄连15g、黄芩5g、干姜20g、炙甘草12g、党参25g、炒白术25g、莱菔子10g、大腹皮20g、乌贼骨10g、白芷20g、川楝子5g、元胡25g、枳实15g。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60例,其中男36例,女M例,年龄 30 70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达20年,平均5. 4年。
4
二、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制定的有关胃炎诊断标准。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七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油煎、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四、疗效标准
(1)治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
(2)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
(3)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炎症有所减轻;
(4)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也未恶化。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6个疗程,治愈42例,显效8例,有效8 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1
陈某,女,44岁。就诊时主诉上腹部反复疼痛六月余。遇劳加重,饥饿时痛甚,食后痛减。伴有胃胀、嘈杂、嗳气,偶有恶心呕吐、口干口苦、有吞咽梗塞感,大便时干时稀,胸闷气短,身困乏力、心烦易燥、发冷。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偶有便溏,身困乏力;继续巩固3个疗程,诸症状均消失治愈。病例2
于某,男,60岁。就诊时自述胃脘部不适近2年,开始时自觉上腹部隐隐作痛,脘腹胀满,饮食不佳,后渐至腹胀加重,呃逆频作,纳后痞满加重,时有烧心、反酸,身困乏力。诊见 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神情忧郁,大便时干时稀,小便频。舌红,舌边有齿印,舌苔白,脉弦细。 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1个疗程,自觉药后腹胀、胃脘胀满稍减轻,未出现烧心、反酸,脉稍有力。续服1个疗程,腹胀、胃脘胀满已不明显;饮食增多,食后胃中舒适;大便每天一次,不干不稀;无呃逆、烧心、反酸症状。再巩固服用1个疗程,症状消失,食欲增加,精神饱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5-25份、黄连5-20份、黄芩5-20份、干姜5_25份、炙甘草5_20份、党参10-40 份、炒白术10-30份、莱菔子5-25份、大腹皮5-25份、乌贼骨10-40份、白芷10-40份、川楝子5-25份、元胡5-25份、枳实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15份、黄连12份、黄芩12份、干姜15份、炙甘草10份、 党参30份、炒白术20份、莱菔子15份、大腹皮15份、乌贼骨30份、白芷30份、川楝子15 份、元胡15份、枳实1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半夏5-25份、黄连5-20份、黄芩5-20份、干姜5-25份、炙甘草5-20份、党参10-40份、炒白术10-30份、莱菔子5-25份、大腹皮5-25份、乌贼骨10-40份、白芷10-40份、川楝子5-25份、元胡5-25份、枳实5-2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和胃、消食除胀、疏肝理气、清热泻火、祛湿化瘀的功效,其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04GK102430105SQ20111041414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孙胜波 申请人: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