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272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水泥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骨水泥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术治疗,需要长节的脊椎钢钉内固定,手术需较长的时间麻醉,对于高龄患者有较高的危险性,更因疏松的脊椎不易维持钢钉固定的牢靠性,也易造成钢钉松脱的并发性。所以,人工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就被发展出来,解决了病患这方面的困扰。脊椎体成形术是将骨水泥以注射方式注入发生骨折病变的脊椎,借以增强椎体强度及脊椎稳定度,对于背痛常有明显的缓解、减轻。骨水泥是一种如压克力的聚合物(苯甲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等)常用于骨科多项手术,包括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而在脊椎体成形术中,最早在欧洲用来治疗脊椎体血管瘤,目前广泛使用于脊椎转移癌疼痛,及骨质疏松引发脊椎压迫性骨折变形、疼痛,接受保守疗法无效的病患。通常医师可运用局部麻醉,在X光透视机导引下,以一或两根骨髓针,由背部穿刺植入后,再将骨水泥以注射方式注入椎体的空隙处,以期支撑骨折处,降低此脊椎病变引起的疼痛。在骨水泥注射入脊椎体前,骨水泥中的粉体需在搅拌杯中充分的搅拌至分散均勻,使得骨水泥较容易经针筒注射入脊椎体。然而,一般市售的搅拌杯皆为圆边,且搅拌棒多为平面,故搅拌时无法与杯缘接触紧密,会造成搅拌不均勻以及材料遗留浪费的现象。有鉴于此,市场上需要一种骨水泥专用的搅拌装置。
发明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骨水泥专用的搅拌装置,借以解决上述先前技术所提及的问题。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骨水泥搅拌装置,其包含一搅拌棒以及一搅拌杯。搅拌棒的两端各为一搅拌端以及一凹槽端。搅拌杯具有一容纳槽。容纳槽具有一平面侧壁,可供搅拌端的搅拌平面贴合于上。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平面侧壁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搅拌端的宽度。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容纳槽除了平面侧壁外的其余侧壁皆为弧形侧壁。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平面侧壁从搅拌杯的杯口缘延伸至搅拌杯的杯底。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搅拌棒包含可拆装的一挖取节与一搅拌节。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挖取节包含第一连接端以及凹槽端,搅拌节包含第二连接端以及搅拌端。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为一对可拆装的连接结构。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第一连接端包含一中空圆筒以及一弹性勾。[0017]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第二连接端包含一扣槽,第二连接端用以插入中空圆筒内,并使弹性勾扣入扣槽,借以固定挖取节与搅拌节。由上述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杯与搅拌棒所组成的骨水泥专用搅拌装置, 搅拌棒的搅拌平面能够很紧密的与搅拌杯的平面侧壁接触,使得搅拌能够更均勻且减少材料遗留浪费的现象。此外,搅拌棒包含可拆装的一挖取节与一搅拌节。当挖取节与搅拌节组装成一体时,较适用于搅拌骨水泥。当挖取节与搅拌节拆开时,较适用于执行将骨水泥填充入操作工具(例如一注射针筒)的工作。

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图1示例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搅拌杯。图2示例图1的搅拌杯与一搅拌棒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3示例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搅拌棒。图4、5示例图3的搅拌棒的两端的放大图。图6示例图3的搅拌棒的连接部的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搅拌杯100a 容纳槽IOOb 杯底100c:杯口缘102 平面侧壁Cl1 宽度d2:宽度120 搅拌棒120a 挖取节120b 搅拌节122:凹槽端122a:凹槽面124 连接部124a 第一连接端124b 第二连接端12 :弹性勾12 勾头125c 扣槽126 搅拌端126a 搅拌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6]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骨水泥的搅拌杯。搅拌杯100 具有一容纳槽100a,借以供骨水泥于其内搅拌。不同于已知搅拌杯的设计,容纳槽IOOa具有一平面侧壁102。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IOOa只具有一平面侧壁102,除此以外的侧壁皆为弧形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未绘示于图面),搅拌杯的容纳槽亦可具有多个平面侧壁 (数量不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平面侧壁102从搅拌杯的杯口缘IOOc延伸至搅拌杯的杯底100b,但不局限于此。请同时参照第1、2图,图2绘示图1的搅拌杯与一搅拌棒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容纳槽IOOa的平面侧壁102的用途在于配合搅拌棒120的搅拌端126的搅拌平面126a。当搅拌棒120的搅拌平面搅拌端126的正反两面)压在容纳槽IOOa的平面侧壁102 时(如图2所绘示),搅拌平面126a能够很紧密的与平面侧壁102接触,使得搅拌能够更均勻且减少材料遗留浪费的现象。在本实施例中,平面侧壁102的宽度Cl1较佳为大于或等于搅拌端的宽度d2,但不局限于此。请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搅拌棒。搅拌棒120依功能可分为一挖取节120a与一搅拌节120b。挖取节120a与搅拌节120b是一对彼此可拆、装的半截搅拌棒,并以连接部1 接合。挖取节120a具有一凹槽端122,借以从搅拌杯100的容纳槽IOOa内挖取搅拌后的骨水泥。搅拌节120b具有一搅拌端126,借以搅拌骨水泥之用。 当挖取节120a与搅拌节120b组装成一体时,长度较长,方便使用者施力,较适用于搅拌骨水泥。当挖取节120a与搅拌节120b拆开时,较适用于执行将骨水泥填充入操作工具(例如一注射针筒)的工作。请参照第4、5图,其绘示图3的搅拌棒的两端的放大图。搅拌端1 具有一搅拌平面126a或二搅拌平面(搅拌端126的正反两平面)。如上所述,当搅拌端126的搅拌平面 126a与容纳槽IOOa的平面侧壁102配合时,搅拌平面126a能够很紧密的与平面侧壁102 接触,使得搅拌能够更均勻且减少材料遗留浪费的现象。挖取节120a的凹槽端122的凹槽面12 可用以挖取并承载骨水泥,借以将骨水泥填充入操作工具(例如一注射针筒)或直接推入骨缺损处。此时,搅拌节120b的搅拌端1 可配合挖取节120a的凹槽端122,将凹槽面12 上的粘稠的骨水泥推入操作工具或直接推入骨缺损处。请参照图6,其绘示图3的搅拌棒的连接部拆开后的放大图。连接部IM包含挖取节120a的第一连接端12 以及搅拌节120b的第二连接端124b。第一连接端12 与第二连接端124b为一对可拆装的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端12 本身为一中空圆筒并具有一弹性勾12fe。第二连接端124b具有一扣槽125c。当第一连接端124b插入中空圆筒内(中空圆筒的开孔位于第一连接端12 的端面上)时,弹性勾12 的勾头12 会扣入扣槽 125c,借以固定挖取节120a与搅拌节120b。虽然本实施例只绘示上述的第一连接端12 以及第二连接端124b,其他多种可拆、装的连接结构亦可适用于连接挖取节120a以及搅拌节120b,并不局限于上述的连接结构。由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杯与搅拌棒所组成的骨水泥专用搅拌装置,搅拌棒的搅拌平面能够很紧密的与搅拌杯的平面侧壁接触,使得搅拌能够更均勻且减少材料遗留浪费的现象。此外,搅拌棒包含可拆装的一挖取节与一搅拌节。 当挖取节与搅拌节组装成一体时,较适用于搅拌骨水泥。当挖取节与搅拌节拆开时,较适用于执行将骨水泥填充入操作工具(例如一注射针筒)的工作。[0052]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搅拌棒,其两端各为一搅拌端以及一凹槽端;以及一搅拌杯,具有一容纳槽,该容纳槽具有一平面侧壁,可供该搅拌端的搅拌平面贴合于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面侧壁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该搅拌端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纳槽除了该平面侧壁外的其余侧壁皆为弧形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面侧壁从该搅拌杯的杯口缘延伸至该搅拌杯的杯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搅拌棒包含可拆装的一挖取节与一搅拌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挖取节包含第一连接端以及该凹槽端,该搅拌节包含第二连接端以及该搅拌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二连接端为一对可拆装的连接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端包含一中空圆筒以及一弹性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端包含一扣槽,该第二连接端用以插入该中空圆筒内,并使该弹性勾扣入该扣槽,借以固定该挖取节与该搅拌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水泥搅拌装置。一般市售的搅拌杯皆为圆边,且搅拌棒多为平面,故搅拌时无法与杯缘接触紧密,会造成搅拌不均匀以及材料遗留浪费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水泥搅拌装置,包含一搅拌棒以及一搅拌杯。搅拌棒的两端各为一搅拌端以及一凹槽端。搅拌杯具有一容纳槽。容纳槽具有一平面侧壁,可供搅拌端的搅拌平面贴合于上。本实用新型搅拌能够更均匀且减少材料遗留浪费的现象。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2010195SQ20112001497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5日
发明者王俊雄, 陈柏仰, 黄若暐 申请人:远东新世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