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简易诊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22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肛肠科简易诊查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肛肠检查及治疗的诊查床。
背景技术
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在对肛肠类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时,没有专用的诊查床,都是使用普通的床,肛检时须充分个人准备胸膝卧位、侧卧位、下蹲位,这些体位肛检时的深度受到限制,同时灯光难以良好地投射到肛管及直肠腔内,检查者不方便直视病灶或同时进行病理活检、病灶烧灼、止血等治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肛肠科简易诊查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肛肠科简易诊查床,其特殊之处是床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床面尾端呈弧形膨出,床面的两侧下方安装有扶手栏杆,四条床腿与水平面呈 60-70度角,床的两根后腿外侧分别设有上下档脚踏卡槽,卡槽中安装有可随意拆卸更换位置以适于不同身高患者的“L”形脚踏板,床面尾端的下方安装有抽拉式器械台。使用时,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床的两根后腿外侧的上下档脚踏卡槽中脚踏板的位置,让病人双脚踩在脚踏板上,在床面上摆放骑俯卧位,臀部及会阴区妥善地贴放于床面尾端,会阴区被隐蔽,而肛门部充分显示,诊查者面对床尾而坐,使肛管直肠与诊查者视线平行,配合侧灯或额镜,直视肛门、肛管及直肠腔。诊查过程中,患者可以抓握床面两侧下方的扶手栏杆,随时调整姿势及缓解紧张情绪,有效地配合检查、治疗,诊查所需器械,可随时从抽拉式器械台取、放。根据诊查需要,也可以让患者脚踩脚踏板在床上采取下蹲位,对深部病灶进行诊断及治疗。该发明创造采用人性化设计,可以方便地使不同身高的患者舒适地摆放骑俯卧位,或采取下蹲位检查,使检查深度达肛缘IOcm以上,超出一般检查方法3cm以上。诊查中, 病人可随时调整姿势,缓解紧张情绪,床尾下方抽拉式器械台,大大地方便了检查过程。检查时,患者无需特殊准备可以自然地走上、走下诊查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经济、实用、简洁、 方便、适于各种医疗条件下使用的人性化肛肠科简易诊查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板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床面尾端,2、抽拉式器械台,3、扶手栏杆,4、上下档脚踏卡槽,5、脚踏板,6、床腿,7、床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床面7呈前宽后窄的梯形,床面尾端1呈弧形膨出,床面7的两侧下方安装有扶手栏杆3,四条床腿6与水平面呈60-70度角,床的两根后腿外侧分别设有上下档脚踏卡槽4,卡槽中安装有可随意拆卸更换位置以适于不同身高患者的“L”形脚踏板5,床面尾端1的下方安装有抽拉式器械台2。使用时,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床的两根后腿外侧的上下档脚踏卡槽4中脚踏板5 的位置,让病人双脚踩在脚踏板5上,在床面7上摆放骑俯卧位,臀部及会阴区妥善地贴放于床面尾端1,会阴区被隐蔽,而肛门部充分显示,诊查者面对床尾而坐,使肛管直肠与诊查者视线平行,配合侧灯或额镜,直视肛门、肛管及直肠腔。诊查过程中,患者可以抓握床面1 两侧下方的扶手栏杆3,随时调整姿势及缓解紧张情绪,有效地配合检查、治疗,诊查所需器械可随时从抽拉式器械台2取、放。根据诊查需要,也可以让患者脚踩脚踏板5在床上采取下蹲位,对深部病灶进行诊断及治疗。
权利要求1. 一种肛肠科简易诊查床,其特征是床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床面尾端呈弧形膨出, 床面的两侧下方安装有扶手栏杆,四条床腿与水平面呈60-70度角,床的两根后腿外侧分别设有上下档脚踏卡槽,卡槽中安装有可随意拆卸更换位置以适于不同身高患者的“L”形脚踏板,床面尾端的下方安装有抽拉式器械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肛肠科简易诊查床,其特点是床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床面尾端呈弧形膨出,床面的两侧下方安装有扶手栏杆,四条床腿与水平面呈60-70度角,床的两根后腿外侧分别设有上下档脚踏卡槽,卡槽中安装有可随意拆卸更换位置以适于不同身高患者的“L”形脚踏板,床面尾端的下方安装有抽拉式器械台。它解决了对肛肠患者不方便直视病灶或同时进行病理活检、病灶烧灼、止血治疗等问题,适应于各种医疗条件下对肛肠患者进行诊查使用。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1949141SQ20112003613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李玉江, 王玉青 申请人:李玉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