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自加温灌肠装置及配套药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20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自加温灌肠装置及配套药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临床医疗器材和中药药理
背景技术
医疗灌肠及直肠给药技术;利用化学反应产热的技术;中药愈创,止血及抗感染治疗技术,可查阅中药药理书籍及文献。
发明内容一,要解决的问题1,当前,在临床进行灌肠或直肠点滴过程中基本采用的方式是护士自配药液并进行加温后再对患者进行治疗,其过程耗时长,过程烦琐,药液输入过程中温度易降低从而造成患者不适,且不便配制一些特殊药品(如中药或复方制剂)。2, 灌肠或直肠点滴时患者的肛管和直肠经常出现微檫伤,轻者疼痛不适,重者由于接触粪便而感染。二,技术方案用软质塑料制造灌肠袋,导管,肛管,导管上有滴壶和流速调节器,灌肠袋外表面帖附有加热包,肛管侧面开孔,另有一管愈创软膏。灌肠袋内药液由生产厂家预先无菌灌装入,护士或患者本人只需选择需要的药液,开启加热包,等待1-3 分钟使药液加温,即可使用。加热包内装加热剂,依靠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例如生石灰和水,分别包装,用之前相互隔离,开启加热包后,俩者混合释放热量。愈创软膏由塑料包装瓶封装,其开口为锥管型结构(如图),侧面和前面开孔,此结构便于直接插入肛管涂药,其内装芦荟叶肉凝胶。芦荟叶肉凝胶有极好的愈创,止血和抗感染功效。愈创软膏与灌肠器材构成一个完整的治疗单位,二者配合使得在临床治疗中即完成治疗意图又避免一些副损伤,副作用,这一点尤其是在那种需要连续按疗程使用灌肠疗法的患者中表现得更明显。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使用方便快捷,灌肠液由生产厂商预先统一制造,药品容易做到标准化且省去护士配药并加温的麻烦。部分采用电加热的类似发明虽经注册专利但迟迟没有推向市场,部分的原因就是无论生产还是使用,成本都比较高昂。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且现有工业生产线基本不需改造便可投入生产,便于工业生产并推广到临床,且加热包和灌肠袋用后可以方便分离,分别处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直肠黏膜脆弱且由于其所处解剖位置,破损后容易感染不易愈合。愈创软膏可以在患者灌肠后涂敷于直肠和肛管内,对于损伤和轻度浅表檫伤起到很好的抗感染和愈创作用。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
1的简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
2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1,用软质塑料制造灌肠袋(1)导管0),肛管(3),肛管侧面开孔,导管上有滴壶 (4)和流速调节器(5),灌肠袋外表面帖附有加热包(6),另有一管愈创软膏(7)。灌肠袋内为预灌注药液或灌肠液并独立密封包装,导管前端有穿刺器(8),用其刺入灌肠袋接口即完成连接。灌肠袋外面帖附有加热包,根据装药不同可选择撕开密封包装或将水倒入, 等待1-3分钟完成加热,即可使用。灌肠治疗结束后将愈创软膏插入肛管涂敷于肛管和直肠内。2,用软质塑料制造灌肠袋(1)导管0),肛管(3),肛管侧面开孔,导管上有滴壶 (4)和流速调节器((5),灌肠袋外表面帖附有加热包(6),另有一管愈创软膏(7)。灌肠袋内为预灌注药液或灌肠液,导管和灌肠袋,肛管连为一体,在其结合处用卡子(9)卡住, 以保证预灌注药液封闭。使用时取下卡子,使药液流出。灌肠袋外面帖附有加热包,根据装药不同可选择撕开密封包装或将水倒入,等待1-3分钟完成加热即可使用。灌肠治疗结束后将愈创软膏插入肛管涂敷于肛管和直肠内。
权利要求1.一次性自加温灌肠装置及配套药品由灌肠袋,导管,肛管,导管上的滴壶,流速调节器,灌肠袋加热包,愈创软膏共同构成;其特征是灌肠袋内预灌注药液或灌肠液; 灌肠袋外帖附加热包,包内有化学加热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加温灌肠装置及配套药品,其特征是愈创软膏由塑料包装瓶封装,其开口为锥管型结构,侧面和前面开孔,内装芦荟叶肉凝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加温灌肠装置及配套药品,其特征是灌肠袋内预灌注药液或灌肠液并独立密封包装;使用时用导管前端的穿刺器刺入灌肠袋完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加温灌肠装置及配套药品,其特征是灌肠袋内预灌注药液或灌肠液,灌肠袋与导管,肛管是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用卡子卡住灌肠袋与导管连接处,以保证预灌注药液封闭;使用时取下卡子,使药液流出。
专利摘要一次性自加温灌肠装置及配套药品属于临床医疗器材,其主要价值在于解决灌肠或直肠点滴给药过程中配药耗时,加温烦琐及患者肛管和肠黏膜损伤或微檫伤的问题,其采用软质材料制造灌肠袋(1)导管(2)肛管(3),导管上有滴壶(4)和流速调节器(5),灌肠袋外帖附有加热包(6),另有一管愈创软膏(7)。灌肠袋内为预灌注药液或灌肠液,灌肠袋外贴附有加热包,开启加热包令包内化学药品反应放热,1--3分钟内便可完成加温,其后即可进行灌肠或者直肠点滴等治疗。愈创软膏由塑料包装瓶封装,其开口为锥管型结构,侧面和前面开孔,其内装有愈创止血及抗感染药品,可于患者灌肠后涂敷于肛管和直肠内。本套装置可用于临床灌肠或直肠点滴给药。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2184983SQ20112005584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徐振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