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72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式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器自上而下依次由一个上段输液管、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静脉穿刺针及输液管上设有的调节器组成。虽然这些输液器结构简单,但是在输液结束时,不能自动断流,从而导致因液体输完而未及时取出输液器给病人带来危害,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的工作量,使得操作更加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安全式输液器。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式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空气过滤器、安全式滴斗、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所述穿刺器下端通过软管分别连接空气过滤器和安全式滴斗,安全式滴斗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采用软管依次连接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式滴斗由上接头、外壳体、安全阀和下接头组成。所述上接头固定在外壳体顶端且与软管连接。所述下接头固定在外壳体最底端并与软管连接。所述安全阀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安全阀为一个密度小于水的中空多半球。所述外壳体上部内径大于下部内径。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临床一次性输液,当液体即将输完时,能自动断流以保护病人。在普通输液器的基础上,将普通滴斗改成安全式滴斗。安全式滴斗在液体即将输完时, 能实现自动断流,以防止因液体输完而未及时取出输液器给病人带来的危害,也方便医护人员同时对多个输液病人的医护。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安全式滴斗输液时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全式滴斗关闭时结构示意图图中1-穿刺器,2-空气过滤器,3-安全式滴斗,3. 1-上接头,3. 2外壳体,3. 3-安全阀,3. 4-下接头,4-流量调节器,5-药液过滤器,6-输液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安全式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1、空气过滤器2、安全式滴斗3、流量调节器4、药液过滤器5和输液针6。所述穿刺器1下端通过软管分别连接空气过滤器2和安全式滴斗3。安全式滴斗3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流量调节器4,流量调节器4采用软管依次连接药液过滤器5和输液针6。所述安全式滴斗3由上接头3. 1、外壳体3. 2、安全阀3. 3和下接头3. 4组成。所述上接头3. 1固定在外壳体3. 2顶端且与软管连接,所述下接头3. 4固定在外壳体3. 2最底端并与软管连接。所述安全阀3. 3设置在外壳体3. 2内且该安全阀3. 3为一个密度小于水的中空多半球。所述外壳体3. 2上部内径大于下部内径。输液时液体先滴入安全阀内,当安全阀充满之后,液体便从安全阀上部溢出,进入外壳体内,由于安全阀材料密度小于水,安全阀上浮,产生一个液体通道(如图2所示)。此时液体通过,便可正常输液。当液体即将输完,安全阀下降至外壳体最下部,将液体通道堵死(如图3所示),实现自动断流,以起到保护病人的作用。其主要特点在于,当液体即将输完时,安全阀内仍然留有液体,其液体重力可使安全阀与外壳体下部贴合更紧密,保证断流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式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1)、空气过滤器(2)、安全式滴斗(3)、流量调节器(4)、药液过滤器(5)和输液针(6),所述穿刺器(1)下端通过软管分别连接空气过滤器 (2)和安全式滴斗(3),安全式滴斗(3)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流量调节器(4),流量调节器(4) 采用软管依次连接药液过滤器(5 )和输液针(6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式滴斗(3 )由上接头 (3. 1)、外壳体(3. 2)、安全阀(3. 3)和下接头(3. 4)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3.1)固定在外壳体 (3. 2)顶端且与软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3.4)固定在外壳体 (3. 2)最底端并与软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3.3)设置在外壳体 (3. 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3.3)为一个密度小于水的中空多半球。
6.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2)上部内径大于下部内径。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式输液器,其包括穿刺器、空气过滤器、安全式滴斗、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所述穿刺器下端通过软管分别连接空气过滤器和安全式滴斗,安全式滴斗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采用软管依次连接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式滴斗由上接头、外壳体、安全阀和下接头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61M5/40GK202086863SQ20112012506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徐玲, 董合军, 马利平, 黄跃辉 申请人: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