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活检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20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穿刺活检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 用新型涉一种穿刺活检穿刺针引导装置,特别是一种与CT扫描装置结合使用的在影像断层下进行穿刺活检的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采用微创手术,如肿瘤病变等。穿刺活检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微创诊疗方法,它通常是借助于CT扫描装置测定出病灶与皮肤的距离来确定穿刺的深度,首先在放在病人皮肤表面使用栅栏穿刺定位器,然后 CT扫描人体横剖面上测出病灶的位置,在该层面中选择最佳的进针位置和进针角度,利用进针层面、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的三维构像决定病灶以及穿刺针穿刺的精确位置,然后将穿刺针垂直刺入皮肤定位点,然后通过CT动态透视由术者不断调整穿刺针的角度以及并逐渐深入,直至到达目标靶点。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点操作过程较长,且要求患者在穿刺过程中不得改变体位, 患者易感到疲劳;准确性较差,有时需要反复定位穿刺,造成肿瘤局部种植转移以至出现并发症,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通过垂直体表进针的穿刺,非常难以精确掌握穿刺的角度,在此反复穿刺过程中病人及手术医生均需要接受大量射线辐射,不利于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穿刺活检穿刺针引导装置,该装置能提高活检穿刺的准确性和简化定位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穿刺活检引导装置,包括可透 X光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与CT机床短边平行的弧形轨、以及连接于弧形轨两端的移动轨, 所述移动轨滑动连接于CT机床长边上,所述弧形轨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穿置于弧形轨上的滑动块和连接与滑动块上的转角分度盘,所述转角分度盘上连接有导向管。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现有的栅栏穿刺定位器误差较大,不能准确定位穿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导装置,增加了转角分度盘和导向管,在CT引导下选好穿刺的层面及位置后,滑动块和转角分度盘结合可调整导向管的方向和长度,将引导管下方对准穿刺点,穿刺时在CT图像上作引导管的延长线,调整引导管角度,直至引导管延长线恰好通过穿刺目标靶点,固定引导管,记下引导管延长线的距离,穿刺时直接将穿刺针穿入引导管,送进测定的距离即可,该引导装置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操作方便。进一步地,为了使转角分度盘可更加精细的调整穿刺角度,所述转角分度盘通过销轴与滑动块转动连接,转角分度盘上设有供导向管穿入的筒状突起。进一步地,为了使导向管与筒状突起固定,所述导向管上设有带有卡扣的套环。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刺活检引导装载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穿刺活检引导装置,包括可透X光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与CT机床短边平行的弧形轨2、以及与弧形轨2两端一体连接的移动轨1,弧形轨2与CT机床短边平行,所述移动轨1有与CT机床两长边固定的夹口,移动轨1可沿着CT机床长边水平滑动, 弧形轨2上有长方体滑块3,长方体滑块3内开有弧形孔,弧形轨2穿过长方体滑块3的弧形孔,使长方体滑块3沿弧形轨2滑动,滑到需要的位置后,长方体滑块3上带有的卡扣可将滑块固定于弧形轨2上;长方体滑块3侧面通过销轴连接转角分度盘4,所述转角分度盘 4的盘面上有两端开口的筒状突起,筒状突起内插入中空的引导管5,所述引导管5上带有套环,套环可沿着引导管5外壁滑动,套环上设有卡扣,调节好弓I导管5的长度后,然后用卡扣将引导管5和筒状突起进行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图式,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所作的类似变化的实施例或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穿刺活检引导装置,包括可透X光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与CT机床短边平行的弧形轨、以及连接于弧形轨两端的移动轨,所述移动轨滑动连接于CT机床长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穿置于弧形轨上的滑动块和连接于滑动块上的转角分度盘,所述转角分度盘上连接有导向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活检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分度盘通过销轴与滑动块转动连接,转角分度盘上设有供导向管穿入的筒状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活检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上设有可带有卡扣的套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活检引导装置,特别是一种与CT扫描装置结合使用的在影像断层下进行穿刺活检的引导装置;包括可透X光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与CT机床短边平行的弧形轨、以及连接于弧形轨两端的移动轨,所述移动轨滑动连接于CT机床长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穿置于弧形轨上的滑动块和连接与滑动块上的转角分度盘,所述转角分度盘上连接有导向管;本引导装置增加了转角分度盘和导向管,在CT引导下选好穿刺的层面及位置后,滑动块和转角分度盘结合可调整导向管的方向和长度,固定引导管,穿刺时直接将穿刺针穿入引导管,该引导装置结构简单,定位准确,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1B6/03GK202096227SQ20112015483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刘晨, 李传明, 王健, 程琳, 胡晓飞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