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环甲膜通气及逆行引导气管插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98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环甲膜通气及逆行引导气管插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气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经环甲膜通气及逆行引导气管插
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尚无专门装置用于解决困难气道患者出现缺氧时经环甲膜通气同时逆行置入导丝引导气管插管,临床上多采用其它穿刺针代替。这种穿刺针一方面无接口与通气设备相连接进行有效通气;另一方面如果穿刺针经环甲膜进入气管深度过深可损伤气管膜部及相邻的食管,形成气胸、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损伤和痛苦;逆行置入导丝时还需要暂时中断通气来完成引导气管插管的操作。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经环甲膜进行气管内有效通气,又能减少损伤, 同时在不中断通气和漏气的情况下完成逆行置入导丝引导气管插管操作的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该装置通气腔头端有一接口与通气设备相连完成有效气管内通气;在距离该装置通气腔尾端有一 Y形侧孔可阻止该装置通气腔尾端进入气管内深度过深引起损伤;在通气腔尾端内有一纵隔与Y形侧孔相连形成导丝腔,导丝腔与通气腔完全分隔,可保证在不中断通气和漏气的情况下完成逆行置入导丝引导气管插管操作。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该经环甲膜通气及逆行引导气管插管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通气腔头端有一接口与通气设备相连完成有效气管内通气;在该装置通气腔尾端有一 Y形侧孔可阻止该装置通气腔尾端进入气管内深度过深引起损伤;在通气腔尾端内有一纵隔与Y形侧孔相连形成导丝腔,导丝腔与通气腔完全分隔,可保证在不中断通气和漏气的情况下完成逆行置入导丝引导气管插管操作。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1-—接口、2-—通气腔、3-—导丝、4-—Y形侧孔、5-—纵隔、6-—导丝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经环甲膜通气及逆行引导气管插管装置通气腔2头端有一接口 1与通气设备相连,通气腔2尾端经环甲膜进入气管内完成有效通气;在该装置通气腔2尾端有一 Y形侧孔 4可阻止该装置通气腔2尾端进入气管内深度过深引起损伤;在通气腔2尾端内有一纵隔5
3与Y形侧孔4相连形成导丝腔6,导丝腔6与通气腔2完全分隔,可保证在不中断通气和漏气的情况下完成逆行置入导丝3引导气管插管操作。 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使用过程进一步说明,第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通气腔尾端经环甲膜进入气管内,其头端的接口与通气设备相连进行有效通气;暂时中断通气将导丝经接口和通气腔置入气管,逆行经声门从口腔穿出,完成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操作。第二个实施例中,该装置通气腔尾端经环甲膜进入气管后,其头端的接口与通气设备相连进行有效通气;距离该装置通气腔尾端有一 Y形侧孔可阻止该装置通气腔尾端进入气管内深度过深引起损伤;不需中断通气经Y形侧孔将导丝经通气腔尾端置入气管,逆行经声门从口腔穿出,完成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操作,此时可经Y形侧孔发生漏气。第三个实施例中,该装置通气腔尾端经环甲膜进入气管内,其头端的接口与通气设备相连进行有效通气;距离该装置通气腔尾端有一 Y形侧孔可阻止该装置通气腔尾端进入气管内深度过深引起损伤;在通气腔尾端内有一纵隔与Y形侧孔相连形成导丝腔,导丝腔与通气腔完全分隔, 可保证在不中断通气和漏气的情况下完成逆行置入导丝引导气管插管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经环甲膜通气及逆行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是通气腔尾端经环甲膜进入气管内作为通气的通路,在通气腔头端有一接口与通气设备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环甲膜通气及逆行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通气腔尾端有一 Y形侧孔可控制通气腔进入气管的深度及作为置入导丝进入气管的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环甲膜通气及逆行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通气腔尾端有一纵隔与Y形侧孔相连形成导丝腔作为置入导丝进入气管的通路,并与通气腔完全分隔。
专利摘要发明涉及一种通气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经环甲膜通气及逆行引导气管插管装置。该经环甲膜通气及逆行引导气管插管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通气腔经环甲膜进入气管内作为通气的通路,通气腔头端有一接口与通气设备相连完成有效气管内通气;在该装置通气腔尾端有一Y形侧孔可阻止该装置通气腔尾端进入气管内深度过深引起损伤;在通气腔尾端内有一纵隔与Y形侧孔相连形成导丝腔,导丝腔与通气腔完全分隔,可保证在不中断通气和漏气的情况下完成逆行置入导丝引导气管插管操作。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2179763SQ201120192110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9日
发明者付建峰, 付饶, 任飞逸, 刘磊, 徐晨光 申请人:付建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