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53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特别是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在家用卫生用品行业中,由于电热熏蒸类消杀产品配方不一等原因,使得不同企业生产的电热熏蒸器械加热温度不一,各厂家生产的电热消杀用品都需要与本企业的加热器配套使用,才能达到较优的效果,甚至同一厂家的不同配方的产品对于加热温度的要求都有所差异。且很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都意识到,由于使用场所和环境的差异,固定不可调节的熏蒸温度缺乏灵活适用性和针对性。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大量各类型的可调温加热器,但大都存在不足或可完善的空间。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可调温加热器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其不足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发热体采用可变电阻,通过调整其电阻值的大小来实现发热功率的变化;串联分压电阻或二极管,通过适当地电路设计,以多触点开关调节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发热功率的变化;其不足在于上述加热器的发热体均采用常规发热电阻,发热功率稳定性差,受电压波动影响大,安全性不高。上世纪90年代以后,各类型加热器均采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为发热体,其安全、稳定等优点已不用赘述,因此有些厂家也推出了采用上述发热体的可调温加热器,其原理有以下两种一是将两个热敏电阻并联,通过开关控制接通一个热敏电阻发热或两个热敏电阻同时发热,从而实现发热功率的调节;二是通过集成电路、电子开关、充放电电路及其手控件来实现间歇性加热,通过调节占空比而调节发热功率。上述一的方案存在可调档位单一,无法细调的问题;而上述二方案功能较为完善,但加热器的结构较为复杂,不易加工,成本高且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可调温加热器调节温度的原理是发热电阻功率保持不变,通过调节受热面积来改变加热器的有效发热功率。该方法简单有效,但也有不足①调节稳定性不高,对于发热体不同位置的发热均勻性有较高要求,易造成熏蒸制剂的有效成分局部挥发不均勻和挥发有残留的情况,资源利用不充分;②温度的可调节幅度有限;③发热体一直处于最高发热温度,只有部分热量被用于加热熏蒸制剂,其余热量处于浪费状态,不环保。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调范围大且调节精度高的家卫熏蒸制剂加热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包括底座及上盖,底座内设有中心发热体,其特征在于中心发热体内设有上导板及下导板,上导板及下导板间设有基板,基板上设有多个能够分别与上导板和下导板接触的不同阻值的热敏电阻,且基板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连接,所述上导板与电源的正或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下导板与电源的负或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枢转机构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轴孔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枢轴,且枢轴穿设于轴孔内。所述基板上设有调节把手。所述底座及上盖通过卡扣卡接。所述上盖上设有承热板,且该承热板通过螺钉安装于上盖上。所述上导板及下导板采用了金属片,且金属片具有弧形凸起;所述热敏电阻上设有与弧形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底座内设有导体触头及固定导体触头的导体触片,所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片连接,所述上导板及下导板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板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连接,多个热敏电阻设置于基板上,只要拨动基板转动,使不同的热敏电阻与上导板和下导板接触连通, 就能够得到需要的温度,该方式调节档位温度相对较为明确,且调节方便,能够实现大幅度的温度调节,而且通过承热板高度的调节可以实现温度的细调,两者协同作用使得加热器温度调节范围广且准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至图4,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包括底座1及上盖2,底座1内设有中心发热体3,中心发热体3内设有上导板4及下导板5,上导板4及下导板5间设有基板 6,基板6上设有多个能够分别与上导板4和下导板5接触的不同阻值的热敏电阻7,且基板 6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1连接,所述上导板4与电源的正或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下导板5与电源的负或正极电性连接。如图所示,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本方案设计的加热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上盖2、 中心发热体3、底座1。上盖2与底座1以卡扣卡接,卡扣的截面为半圆形凸出,易于组装, 也易于拆卸(本方案的发热体关键结构完全嵌于固定材料中,在不破坏发热体的前提下,能够保证组装和拆卸的安全性)。中心发热体3以底座1为支撑,其热敏电阻7调节基板6的枢轴设于底座1上,电源的接入也是设于底座1上的,中心发热体3与底座1电流的接通是通过条形的导体触头8与导体触片9结合来实现的,导体触头8固定于中心发热体3上,导体触片9固定于底座1上,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片9连接,上导板4及下导板5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头8连接。导体触片9壁为两个内凸的半圆弧,以固定导体触头 8并保持良好接触。承热板11固定于上盖2上,为了使中心发热体3的热量集中地向上传导,以加热承热板11上的熏蒸制剂,中心发热体3的架构和涂覆材料主要以导热性差的的塑料为主,但热敏电阻7上方与承热板11接触的部分应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如导热绝缘陶瓷等,或采用导热硅脂)。上盖2设有通风孔10和气流挡板,以营造利于有效成分挥发的气流运动方式。为了使承热板11能够与中心发热体3接触良好,充分吸收热量,本方案将承热板11通过螺钉 14可调节地固定于上盖2上,该设计实现了调节受热面积、受热距离的作用,与更替热敏电阻7协同发挥调节加热温度的功能。三个热敏电阻7嵌于调节基板6上,调节基板6形状不定,本实例中优选扇形;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1连接,在另一端拨动调节把手12即可实现热敏电阻7的移动更换,该调节把手12位置处于加热器外部,便于使用;上述嵌于调节基板6上的热敏电阻7应以枢转机构的旋转中心为圆心,扇形排布于调节基板6上。如图所示,枢转机构包括设置于基板6上的轴孔及设置于底座1上的枢轴13,且枢轴13穿设于轴孔内,当然上述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上述结构的等同替代方案还可为基板6上设置枢轴13,底座1上设置轴孔。如图所示,上导板4及下导板5采用了金属片,且金属片具有弧形凸起;所述热敏电阻7上设有与弧形凸起相配合的凹槽。热敏电阻7通过上下方的金属片,及金属片所连接的导体触头8接入电路。热敏电阻7上下方的导体采用金属片的原因在于,金属的弹性较佳,有一定的形变恢复能力。为了充分实现热敏电阻7的替换,需要保证热敏电阻7与金属片之间有良好接触,并且能够适应长期的磨损,因而本方案将上下金属片及其固定结构设计为圆弧形,并保持金属片有一定的形变空间(形变空间结构较为细微,后文附图中未予明示),从而解决了热敏电阻7与金属片硬接触,要么结合不够紧密接触不良,要么结合紧密易磨损的两难问题。进一步,为了使调节准确,本方案在热敏电阻7圆心处设计有浅圆弧凹槽(凹槽结构较为细微,后文附图中未予明示),使其与弧形金属片具备一定的吻合度,从而便于消费者清晰地掌握调节位点。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包括底座及上盖,底座内设有中心发热体,其特征在于中心发热体内设有上导板及下导板,上导板及下导板间设有基板,基板上设有多个能够分别与上导板和下导板接触的不同阻值的热敏电阻,且基板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连接,所述上导板与电源的正或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下导板与电源的负或正极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机构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轴孔及设置于底座上的枢轴,且枢轴穿设于轴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有调节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及上盖通过卡扣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承热板,且该承热板通过螺钉安装于上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板及下导板采用了金属片,且金属片具有弧形凸起;所述热敏电阻上设有与弧形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有导体触头及固定导体触头的导体触片,所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片连接,所述上导板及下导板分别与对应的导体触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卫熏蒸制剂的加热器,包括底座及上盖,底座内设有中心发热体,中心发热体内设有上导板及下导板,上导板及下导板间设有基板,基板上设有多个能够分别与上导板和下导板接触的不同阻值的热敏电阻,且基板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基板通过枢转机构与底座连接,多个热敏电阻设置于基板上,只要拨动基板转动,使不同的热敏电与上导板和下导板接触连通,就能够得到需要的温度,该方式调节档位温度相对较为明确,且调节方便,能够实现大幅度的温度调节,而且通过承热板高度的调节可以实现温度的细调,两者协同作用使得加热器温度调节范围广且准确。
文档编号A61L9/03GK202288957SQ2011204229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余锡辉, 吴鹰花, 谈志成 申请人: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