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心内科急救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57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心内科急救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心内科急救车。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心内患者的体位要求比较严格,在对其治疗或搬运时,要求动作轻微、幅度小,以避免剧烈的搬运加重心脏的负荷,尤其是心内疾病的严重患者从抢救最初的用担架搬运病人到将病人从担架移到病床,以及中间的急救工作,最忌讳移动患者的身体,而现在很少有设备能将整个环节做的很好,或多或少的会对病人的身体有所损害,特别是有些冠心病人犯病后要保持静止不能活动,以致很多患者因此失去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疗心内科急救车,能平稳的运送转移心内疾病病人,把病人移到病床时动作幅度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心内科急救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担架,所述担架两侧设有担架杠,所述两侧担架杠上都设有相对应的插槽,在相对应的插槽间连接有圆形钢管,所述圆形钢管上方设有布层。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担架两端还设有担架把手,所述车体上还设有输液架和抽屉,所述抽屉设有弧状抽屉把手。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担架与车体可拆式连接。作为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心内科急救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担架,所述担架两侧设有担架杠,所述两侧担架杠上都设有相对应的插槽,在相对应的插槽间连有圆形钢管,所述圆形钢管上方设有布层,当把病人送到医院需要将病人转移到病床或做其他检查时,就可以通过转动的钢管将病人缓缓的放在病床上,实现了对患者身体最大限度的保护,解决了心内疾病的严重患者最忌讳的患者身体的移动问题。所述车体上设有输液架和抽屉,在抢救病人时,能更及时、更方便的对病人施以治疗。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心内科急救车,结构简单,功能齐全,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所述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担架;3、万向轮;4、担架把手;5、连接体;6、抽屉;7、输液架;8、 抽屉把手;9、插槽;10、圆形钢管;11、布层;12、担架杠。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疗心内科急救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有担架2,所述担架2两侧设有担架杠12,所述两侧担架杠12上都设有相对应的插槽9,在相对应的插槽9间连接有圆形钢管10,所述圆形钢管10上方设有布层11。当把病人送到医院需要将病人转移到病床或做其他检查时,就可以通过转动的圆形钢管10将病人缓缓的放在病床上,实现了对患者身体最大限度的保护,解决了心内疾病的严重患者最忌讳的患者身体的移动问题。所述担架2两端还设有担架把手4,所述车体1上设有输液架7和抽屉6,所述抽屉6设有弧状抽屉把手8,在抢救病人时,能更及时、更方便的对病人施以治疗,所述担架2 与车体1通过连接体5活动连接,车体1上设有插孔,连接体5采用插销,通过插销和插孔进行活动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活动连接方式。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3,便于医务人员移动医疗心内科急救车到需要的地方。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一切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结构上的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医疗心内科急救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担架,所述担架两侧设有担架杠,所述两侧担架杠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插槽,在相对应的插槽间连接有圆形钢管,所述圆形钢管上方设有布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心内科急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两端还设有担架把 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心内科急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设有输液架和抽屉,所述抽屉设有弧状抽屉把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心内科急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与车体可拆式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心内科急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心内科急救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担架,所述担架两侧设有担架杠,所述两侧担架杠上都设有相对应的插槽,在相对应的插槽间连接有圆形钢管,所述圆形钢管上方设有布层,所述担架两端还设有把手,所述担架与车体通过连接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心内科急救车,能平稳的运送心内疾病病人,把病人移到病床时动作幅度小,结构简单,功能齐全,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A61G1/02GK202288661SQ20112042412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9日
发明者周声安 申请人:周声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