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0919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该内窥镜装置在前端部设置有保护玻璃等透明构件中设置衍射光栅,通过压电振子对透明构件赋予超声波振动而向该透明构件的表面传播弹性表面波,由此将附着于透明构件的污物等除去。
背景技术
手术中将内窥镜前端部(以下省略为前端部)插入体内来使用时,在配置于前端部的保护玻璃上附着有体液或由电手术刀产生的飞沫等污物。内窥镜装置中,为了将附着于前端部的保护玻璃上的污物除去,有利用超声波振子的超声波振动的技术或将变换超声波振动而得到的弹性表面波向保护玻璃传播而进行污物的除去的技术。这样的内窥镜装置以往就被公知,该技术例如被公开在日本特开2006 — 055275号公报中。该日本特开2006 —055275号公报公开了:在前端部配置保护玻璃,通过对超声波振子进行振荡驱动而将超声波振动向保护玻璃传播,从而将附着于该保护玻璃的污物等除去。发明内容
特别是在利用变换超声波振动而得到的弹性表面波来将保护玻璃上的污物除去的技术中,用大电力、例如几W 几十W程度的大电力来驱动超声波振子。构成为这样对超声波振子 供给大电力但却作为超声波振子而利用了压电振子的内窥镜装置,会成为不能掌握实际的压电振子的驱动状态或表面波的传送状态地对压电振子供给大电力的结构。
有时会在用于对压电振子供给大电力的线路上产生意外的故障、例如断线、短路、压电振子的损伤等,有时表面波的产生效率或传送效率会降低。在该情况下,也仍然继续向压电阵子供给与用户的操作或装置的设定值对应的电力量。因此,不一定能够适当地驱动压电振子。
本发明鉴于该点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通过监视超声波振子的驱动状态,能够适当地驱动超声波振子,并且,能够尽早检测出线路上的故障因素而提高安全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具备:透明构件,设置于该内窥镜装置的前端部;超声波振子,设置于所述透明构件,产生超声波振动;电能产生部,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用于驱动所述超声波振子而产生所述超声波振动的电能;衍射光栅,设置于所述透明构件,将由所述超声波振动元件产生的所述超声波振动施加给所述透明构件,将所述超声波振动变换为向所述透明构件的表面传播的弹性表面波;能量供给系统,在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的所述电能中,包含有所述超声波振子和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所述电能的线路;检测部,检测从所述能量供给系统反射的反射电能;判定部,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反射电能,判定所述超声波振子是否被供给有用于适当地驱动所述超声波振子的所述电能;以及控制部,基于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控制从所述信号产生部输出的所述电倉泛。
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的动作控制方法中,对前端部的透明构件所设置的超声波振子供给电能,使该超声波振子产生超声波振动并将所述超声波振动施加给所述透明构件;通过所述透明构件所设置的衍射光栅,将所述超声波振动变换为向所述透明构件的表面传播的弹性表面波;检测从能量供给系统反射的反射电能,该能量供给系统在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的所述电能中,包含所述超声波振子和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所述电能的线路;基于所述检测到的所述反射电能,判定所述超声波振子是否被供给有用于适当地驱动所述压电振子的所述电能;基于所述判定结果,控制从所述信号产生部输出的所述电能。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通过监视超声波振子的驱动状态,能够适当地驱动超声波振子,并且能够尽早检测出线路上的故障因素而提高安全性。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从前端侧观察该内窥镜装置的内窥镜中的插入部的前端部时的主视图。
图3是该内窥镜装置的图2所示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沿P — P’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该内窥镜装置中产生超声波振动而将污物等除去的模式图。
图5是该内窥镜装置的功能模块。
图6是表示该内窥镜装置的检测部的电路结构图。
图7是该内窥镜装置的动作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内窥镜装置的整体结构图。该内窥镜装置包括内窥镜1、光源装置5、视频处理器6、监视器7。内窥镜I拍摄例如体腔内等的被检体的图像。光源装置5向内窥镜I入射用于通过内窥镜I拍摄被检体的图像的照明光。视频处理器6对从内窥镜I传送来的图像信号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构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观察图像。监视器7显示由视频处理器6构建的观察图像。
内窥镜I包括操作部2、插`入部3、通用软线3a。操作部2进行插入部3中的弯曲部9的弯曲操作、管路系统的控制。操作部2中配设有用于使弯曲部9以远离隔开的方式弯曲的操作钮。插入部3形成为圆筒形状。在插入部3的内部,插通有操作线(未图示)。通过对操作钮进行操作,在插通至插入部3内的操作线(未图示)中产生拉紧作用及松弛作用。结果,弯曲部9能够向多方向弯曲。插入部3的基端侧与操作部2连接,以前端侧插入例如体腔内。
通用软线3a从操作部2延伸。在通用软线3a的延伸的前端部,设置有连接器部4。连接器部4将光源装置5和视频处理器6这两方经由规定构造的连接器进行连接。
插入部3由软管8、弯曲部9、前端部10构成。软管8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弯曲部9设置在软管8的前端侧。前端部10形成为圆筒形状,并设置在弯曲部9的前端侧。前端部10中内置有用于拍摄例如体腔内等部位的摄像元件11。
摄像元件11拍摄例如体腔内等部位并输出图像信号。从摄像元件11输出的图像信号经由通用软线3a被发送给视频处理器6。视频处理器6连接有监视器7。监视器7具备显不趣面7a。
视频处理器6对从摄像元件11传送来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生成由摄像元件11拍摄的部位的观察图像信号,并将观察图像显示于监视器7的显示画面7a。
图2示出了从前端部10的前端侧观察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P — P’线的前端部10的剖视图。在前端部10的前端面12配设有:观察窗13、衍射光栅13b、3个照明窗14a、14b、14c、供治疗器具等插入的开口部15、以及送水喷嘴16(16a、16b)。在前端部10的前端面12,配设有供观察窗13、3个照明窗14a、14b、14c、治疗器具等开口部15、送水喷嘴16使用的多个开口部。
观察窗13设置有对该观察窗13进行覆盖的透明构件13a。在透明构件13a的外表面即前端部10的外部侧,设置有衍射光栅13b。衍射光栅13b并列配置有直线状的多个槽部。衍射光栅13b的剖面形成为矩形状。
送水喷嘴16进行送水来对例如被检体等患部的血液、粘液等进行清洗。
如图2所示,在前端部10的前端面12配设有3个照明窗14a、14b、14c。各照明窗14a、14b、14c在以观察窗13的光轴为中心的圆周上每隔规定角度间隔进行配设。各照明窗14a、14b、14c设置在与观察窗13的光轴正交的同一平面内。在各照明窗14a、14b、14c之间,分别配设有治疗器具等开口部15、送水喷嘴16。治疗器具等开口部15和送水喷嘴16配设在以观察窗13的光轴为中心的圆周上。
具体而言,在照明窗14a与照明窗14b之间配设有治疗器具等开口部15。在照明窗14b与照明窗14c之间配设有送水喷嘴16a。在照明窗14c与照明窗14a之间配设有送水喷嘴16b。3个照明窗14a、14b、14c之间,分别交错地配置分别用于设置治疗器具等开口部15、各送水喷嘴16a、16b的3个窗。
如图3所示,在前端部10中设置有前端硬质部18。在前端硬质部18,形成有用于在前端部10的内部配设摄像单元17和光引导单元22的空间。摄像单元17与观察窗13对置地设置。光引导单元22 与照明用透镜22a对置地设置。照明用透镜22a与3个照明窗14a、14b、14c对应地设置。
前端硬质部18的前端侧盖有用于对该前端硬质部18的前端侧进行覆盖的盖体26。
摄像单元17的前端设置有透明构件13a。摄像单元17以透明构件13a配置于前端部10的观察窗13的方式插入并固定于前端硬质部18。
观察光学系统19由设置在透明构件13a的内表面侧的多个透镜构成。摄像元件11由CCD图像传感器或者CMOS图像传感器等固体摄像装置构成。摄像单元17包含具有各种电路的基板20。基板20上的各种电路连接有摄像元件11。基板20连接有信号缆线21。信号缆线21从插入部3内插通而与视频处理器6连接。摄像单元17向前端硬质部18的固定是由未图示的填充部件等来进行的。
光引导单兀22由照明用透镜22a、作为光引导件的光纤束22b构成。光引导单兀22将照明光向例如体腔内等部位的被检体进行照射。在前端部1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配设光引导单元22的空间。在该前端部10的内部的空间中设置金属管22c。光纤束22b的前端部通过粘接剂等固定在金属管22c内。光引导单元22通过固定螺钉相对于前端硬质部18被固定。金属管22c的一部分和光纤束22b被外皮软管25覆盖。
送水喷嘴16的前端部设置有开口部。开口部设置成,使得从送水喷嘴16喷出的水向相对于与摄像单元17的光轴正交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喷出。送水喷嘴16的基端侧形成为管形状,经由连结管16a与送水软管16b连接。由连结管16a和送水软管16b形成送水管路。
作为超声波振子的压电振子23贴附于透明构件13a的内表面即前端部10的内部。压电振子23隔着透明构件13a而与衍射光栅13b对置地设置。压电振子23接受作为电能的电力的供给而产生超声波振动。
由压电振子23产生的超声波振动如图4所示那样,主要向与该压电振子23的贴附面垂直的方向传播,入射至与该压电振子23对置地设置的衍射光栅13b。入射至衍射光栅13b的超声波振动被衍射光栅13b变换为向透明构件13a的外表面传播的弹性表面波43。弹性表面波43若到达附着于透明构件13a上的污物等44,则将污物等44除去。
在设定向透明构件13a传播的弹性表面波43的速度V、超声波振动的频率f的情况下,衍射光栅13b的光栅周期λ由下式计算。
λ = v/fo
上述图1至图3分别为了便于说明而概略地进行了表示,这些图中的尺寸比可忽略。
图5示出了内窥镜装置的功能框图。视频处理器6中搭载有控制部31。控制部31连接有图像处理部40、摄像驱动器41、存储部30、信号产生部(电能产生部)27和判定部29。控制部31对图像处理部40、摄像驱动器41、信号产生部27、判定部29进行动作控制,并且进行向存储部30的信息的写入及读出。视频处理器6中设置有电源部42。视频处理器6连接有监视器7。
插入部3中设置有透 明构件13a、观察光学系统19、摄像单元17、压电振子23、光引导单元22和送水管路52。摄像单元17具备摄像元件11。摄像单元17经由信号缆线21与视频处理器6的摄像驱动器41和图像处理部40连接。摄像单元17经由电源缆线51与视频处理器6的电源部42连接。压电振子23经由通电缆线50与视频处理器6的检测部28连接。通电缆线50向压电振子23供给用于驱动压电振子23的交流电力。通电缆线50成为向压电振子23供给的电能和从压电振子50反射的电能的线路。光引导单元22与光源装置5连接。送水管路52中设置有送气/送水装置53。
具体而言,摄像驱动器41经由信号缆线21将驱动信号发送给摄像单元17。摄像单元17的摄像元件11接受来自摄像驱动器41的驱动信号,拍摄例如体腔内等部位,并输出图像信号。从摄像元件11输出的图像信号经由信号缆线21被发送给图像处理部40。图像处理部40对从摄像元件11传送来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观察图像信号,并将观察图像显示于监视器7的显示画面7a。光源装置5向光引导单元22送出用于由内窥镜I拍摄被检体的图像的照明光。光引导单元22将来自光源装置5的照明光向例如体腔内等部位的被检体进行照射。送气/送水装置53向插入部3的送水管路52送入气体,并且进行送水。
信号产生部27对压电振子23供给用于驱动压电振子23而产生超声波振动的作为电能的交流电力。信号产生部27产生交流电力。由信号产生部27产生的交流电力经由检测部28、通电缆线50被供给至压电振子23。
检测部28在向压电振子23供给的交流电力之中抽取在包含有压电振子23和通电缆线50的线路上反射的电能,即从供给系统反射的电力(反射电力),作为与该反射电力对应的直流电压。
图6示出了检测部28的电路结构图。第一端口 38与信号产生部27连接。在第一端口 38和第二端口 39之间连接有耦合电路60。耦合电路60将从信号产生部27输出的交流电力经由通电缆线50施加给压电振子23,并抽取从包含有压电振子23的线路上反射的交流的反射电力。
具体而言,耦合电路60由多个电感器32a、32b、32c、32d、多个电容器33a、33b、34a,34b和电阻37构成。2个电感器32a、32b串联连接在第一端口 38和第二端口 39之间。2个电感器32c、32d串联连接。各电感器32c、32d的串联电路的两端分别经由各电容器34a、34b与2个电感器32a、32b的串联电路的两端连接。在各电感器32a、32b的串联电路之间连接有电容器33a。在2个电感器32c、32d的串联电路之间连接有电容器33b。2个二极管36a、36b在电容器34a与电容器35a、35b之间分别以正向、反向进行连接。各二极管36a、36b分别与判定部29连接。各二极管36a、36b分别与各电容器35a、35b并联连接。
耦合电路60为了更高效地抽取从包含有压电振子23的线路上反射的反射电力,而在各二极管36a、36b与电容器34a之间,或者在各二极管36a、36b与电感器32c之间,连接有接地的电感器。同样,也 可以是,耦合电路60在二极管36a与电容器35a之间,或者在二极管36b与电容器35b之间,连接有接地的电阻。
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从信号产生部27输出的交流电力经过检测部28的各电感器32a、32b、经由通电缆线50而被施加给压电振子23。从压电振子23反射的交流的反射电力经由通电缆线50再次到达检测部28。此时,能够利用由位于检测部28内的多个电感器32a、32b、32c、32d、多个电容器33a、33b、34a、34b和电阻37构成的阻抗元件的耦合效应来检测反射电力。即,从压电振子23反射的反射电力经由多个电容器34a、34b被送至各二极管36a、36b和各电容器35a、35b。通过各二极管36a、36b和各电容器35a、35b,使得交流的反射电力被变换为与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与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被发送给判定部29。
判定部29基于从检测部28发送来的电压值,判定压电振子23是否被供给有用于适当地驱动压电振子23的交流电力、以及在线路上是否有故障。具体而言,判定部29比较与由检测部28检测到的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和预先设定的阈值,判定与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是否为阈值以上。
存储部30中作为判定部29的判定结果而例如存储有:从信号产生部27输出的交流电力量的增减量;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的停止的履历。存储部30中预先存储有用于在判定部29中同与检测部28检测到的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进行比较的阈值。存储部30中存储有本装置的动作控制程序。
动作控制程序具有如下功能:使信号产生部27产生交流电力,使检测部28检测在向压电振子23供给的交流电力之中从包含有压电振子23的线路上反射的反射电力的检测功能;基于检测出的反射电力,判定压电振子23是否被供给有用于适当地驱动压电振子23的交流电力的判定功能;以及基于判定结果,控制从信号产生部27输出的交流电力的控制功能。
判定功能中,比较反射电力和预先设定的阈值。
控制功能中,若由判定功能进行判定的结果而判定为反射电力为阈值以上,则作为在压电振子23或者通电缆线50中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中产生了未预料到的状况,而停止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
控制部31执行在存储部30中存储的动作控制程序,而对图像处理部40、摄像驱动器41、信号产生部27、判定部29、存储部30进行动作控制。
控制部31基于判定部29的判定结果,对从信号产生部27输出的交流电力量进行增减控制。控制部31在由判定部29判定为与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作为在压电振子23或者通电缆线50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中产生了未预料到的状况,例如产生了通电缆线50的断路、短路等,而停止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
控制部31在停止了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时,使监视器7显示从该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停止的事实。
控制部31至少将判定部29的判定结果,例如从信号产生部27输出的交流电力量的增减量、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停止的履历,记录在存储部30中。
接下来,根据图7所示的动作控制流程图对上述那样构成的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控制部31在步骤SI中,向信号产生部27输出交流电力的输出指令。信号产生部27接受来自控制部31的输出指令,向压电振子23供给用于驱动压电振子23而产生超声波振动的交流电力。信号产生部27产生交流电力。
由信号产生部27产生的交流电力经过图6所示的检测部28的2个电感器32a、32b、经由通电缆线50被施加给压电振子23。从压电振子23产生交流的反射电力。来自包含有压电振子23的线路上的反射电力经由通电缆线50再次到达检测部28。检测部28通过由多个电感器32a、32b、32c、32d、多个电容器33a、33b、34a、34b和电阻37构成的阻抗元件的耦合效应来检测反射电力。即,从压电振子23反射的反射电力经由多个电容器34a、34b被送至各二极管36a、36b和各电容器35a、35b。通过各二极管36a、36b和各电容器35a、35b,使得交流的反射电力被变换成与交流的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与交流的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被发送给判定部29。
判定部29在步骤S2中,比较与由检测部28检测到的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和预先设定的阈值,判定与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是否为阈值以上。如果比较的结果为与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为阈值以下,则判定部29将该事实发送给控制部31。
控制部31在步骤S3中,使监视器7显示压电振子23被供给有用于适当地驱动压电振子23的交流电力这样的正常的事实。判定部29将与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所对应的电力信息发送给控制部31。控制部31根据由判定 部29得到的电力信息,对从信号产生部27输出的交流电力量进行增减控制。
控制部31在步骤S4中,判断是否从例如操作部2等的手动操作接受了停止的意思表示。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没有接受到停止的意思表示,则控制部31再次返回步骤S2。若接受了停止的意思表示,则控制部31移至步骤S5,使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产生停止,结束压电振子23的驱动动作。
压电振子23例如存在随着不断使用而损失了原本的性质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压电振子23的阻抗会发生变化,因此,会产生阻抗的不匹配,来自压电振子23的反射电力量变大。若来自压电振子23的反射电力量变大,则与由检测部28检测到的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会超过阈值,而成为阈值以上。
该情况下,判定部29在步骤S2中,判定为与由检测部28检测的交流的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为阈值以上,并将该事实发送给控制部31。
控制部31从步骤S2移至步骤S6,使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停止。
控制部31在步骤S7中,使监视器7显示停止了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这样的异常的事实。
有时向压电振子23供给电力的线路、即通电缆线50中会产生预料不到的状况,例如线路断路、短路等。该情况下也是反射电力变大。若反射电力量变大,则与由检测部28检测到的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会成为阈值以上。该情况下也是,判定部29在步骤S2中判定为与由检测部28检测到的反射电力对应的电压值为阈值以上,并将该事实发送给控制部31。
控制部31从步骤S2移至步骤S6,使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停止。
控制部31在步骤S7中,使监视器7显示停止了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的异常的事实。
控制部31使监视器7显示压电振子23随着不断使用而损失了原本的性质、通电缆线50中产生了预料不到的状况,例如线路断路、短路等,来作为使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停止了的理由。
这样,根据上述一实施方式,检测从压电振子23和对该压电振子23供给交流电力的通电缆线50反射的反射电力,基于反射电力,判定压电振子23是否被供给有用于适当地驱动压电振子23的交流电力,基于判定结果,控制从信号产生部27输出的交流电力。例如,若由判定部29判定为反射电力为阈值以上,则控制部31作为在压电振子23或者通电缆线50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中产生了预料不到的状况,而停止从信号产生部27的交流电力的输出。
由此,通过监视压 电振子23的驱动状态,能够适当地驱动压电振子23。尽早检测到包含有通电缆线50的线路上的故障因素而能够提高安全性。即,根据监视器7上的显示,能够掌握压电振子23是否伴随着不断使用而损失了原本的性质,或者通电缆线50中是否产生了预料不到的状况,例如线路断路、短路等中的一方或者两方。具体而言,能够尽早地检测到在包含有用于对压电振子23供给大电力的通电缆线50的线路上产生了意外的故障、例如断线、短路、压电振子23的损伤等情况,从而能够尽早采取对策。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要素进行变形而具体化。此外,通过适当地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要素。而且,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
例如,关于如本装置那样检测从压电振子23和对该压电振子23供给交流电力的通电缆线50反射的反射电力、基于该反射电力来判定压电振子23是否被供给有用于适当地驱动压电振子23的交流电力、基于该判定结果来控制从信号产生部27输出的交流电力,也可以是在本装置的电源接通后且将本装置的插入部3插入例如体腔内等被检体内进行使用之前来 进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透明构件,设置于该内窥镜装置的前端部; 超声波振子,设置于所述透明构件,产生超声波振动; 电能产生部,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用于驱动所述超声波振子而产生所述超声波振动的电能; 衍射光栅,设置于所述透明构件,将由所述超声波振动元件产生的所述超声波振动施加给所述透明构件,将所述超声波振动变换为向所述透明构件的表面传播的弹性表面波;能量供给系统,在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的所述电能中,包含有所述超声波振子和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所述电能的线路; 检测部,检测从所述能量供给系统反射的反射电能; 判定部,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反射电能,判定所述超声波振子是否被供给有用于适当地驱动所述超声波振子的所述电能;以及 控制部,基于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控制从所述信号产生部输出的所述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使从所述信号产生部的所述电能的输出停止,或者使从所述信号产生部输出的所述电能值增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比较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反射电能值和预先设定的阈值,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判定部的比较结果,使从所述信号产生部输出的所述电能值增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比较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反射电能值和预先设定的阈值,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判定部的比较结果为所述反射电能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从所述信号产生部的所述电能的输出停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包含有监视器,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监视器显示从所述信号产生部的所述电能的输出停止的事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包含有存储部,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 存储部至少记录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的履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振子包含有压电振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能为电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构件由玻璃构件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具有作为所述线路的缆线,该缆线将由所述电能产生部产生的所述电能输送至所述超声波振子,并且输送来自所述超声波振子的所述反射电能;所述判定部比较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反射电能值和预先设定的阈值,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反射电能值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作为在所述超声波振子或者所述缆线中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中产生了预料不到的状况,而使从所述信号产生部的所述电能的输出停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连接在所述电能产生部和所述缆线之间,将由所述电能产生部产生的所述电能输送至所述缆线,并且抽取经由所述缆线输送来的所述反射电能,作为与该反射电能值对应的直流电力。
12.一种内窥镜装置的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前端部的透明构件所设置的超声波振子供给电能,使该超声波振子产生超声波振动并将所述超声波振动施加给所述透明构件; 通过所述透明构件所设置的衍射光栅,将所述超声波振动变换为向所述透明构件的表面传播的弹性表面波; 检测从能量供给系统反射的反射电能,该能量供给系统在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的所述电能中,包含所述超声波振子和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所述电能的线路; 基于所述检测到的所述反射电能,判定所述超声波振子是否被供给有用于适当地驱动所述压电振子的所述电能; 基于所述判定结果,控制从所述信号产生部输出的所述电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的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为,比较所述反射电能值和预先设定的阈值; 所述控制为,在判定为所述反射电能值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作为在所述超声波振子或者所述缆线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中产生了预料不到的状况,而使从所述信号产生部的所述电能的输出停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装置及其动作控制方法。内窥镜装置包括超声波振子、衍射光栅、能量供给系统、检测部、判定部、控制部。所述衍射光栅将所述超声波振动变换为向所述透明构件的表面传播的弹性表面波。所述检测部检测来自包含有所述超声波振子和向所述超声波振子供给电能的线路的能量供给系统的反射电能。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反射电能,判定所述超声波振子是否被供给有用于适当地驱动所述超声波振子的所述电能。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控制从所述信号产生部输出的所述电能。
文档编号A61B1/00GK103153153SQ20118004607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菅原建功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