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端口、使用该医疗用端口的营养剂用容器以及营养剂供给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08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医疗用端口、使用该医疗用端口的营养剂用容器以及营养剂供给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固定于营养剂用容器的容器主体部,能使上述容器主体部的内外连通,该医疗用端口包含:端口主体部(22);安装于端口主体部、将容器主体部内的液状物向营养剂用容器外的流出截断的薄膜(16);安装于端口主体部的安装部(21)的流路开通部件(19);以及能保持与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连接保持部(19e),流路开通部件包含连通部(19a)和筒状部(19b),该连通部包含穿刺部(194)和能使在容器主体部中填充的液状物向营养剂用容器外流出的流路,流路开通部件(19)相对于安装部(21)能取得第1安装状态和第2安装状态。
【专利说明】医疗用端口、使用该医疗用端口的营养剂用容器以及营养剂供给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固定于营养剂用容器的容器主体部、可使容器主体部的内外连通的医疗用端口、将该医疗用端口固定于容器主体部而得到的营养剂用容器、以及营养剂供给组件。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不经口地对患者投放营养或药剂的方法,公知有经肠营养疗法和静脉营养疗法。在经肠营养疗法中,经由从患者的鼻腔通到胃或十二指肠的管(一般称为“经鼻管”)或插入到在患者的腹部形成的胃造瘘(将形成胃造瘘的技术称为“Percutaneous EndoscopicGastrostomy”: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中的管(一般称为“PEG管”),来投放营养剂、流食或药剂等液状物(一般称为“经肠营养剂”)。此外,在静脉营养疗法中,经由插入到患者的静脉中的输液管路(送液回路),来投放含有葡萄糖等营养成分或药剂成分的液状物(一般称为“输液”)。
[0003]图15中,示出了以往的经肠营养疗法所采用的经肠营养组件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在营养剂用容器100的容器主体101内,填充有营养剂。在使容器主体101的营养剂流出的口部102安装有薄膜(未图示),将容器主体101内密闭。在向体内投放营养剂时,将塑料制连接针104刺入在口部安装的盖105而将上述薄膜刺破。由此,能够通过与连接针104连接的管向体内输送营养剂。
[0004]图16中,示出了以往的静脉营养疗法所采用的输液组件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在袋110的袋主体111内,填充有含有营养成分或药剂成分的液状物。在向体内投放液状物时,使连接针114穿刺连接针用口 113。由此,能够通过与连接针114连接的管向体内输送液状物(参照专利文献I)。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1760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9]如上述那样,在以往的经肠营养疗法中,与静脉营养疗法同样地,有时采用通过使前端锐利的连接针刺入连接对象来向体内输送营养剂的手法。因此,能够在盖105上穿刺连接针114。该情况下,连接针114贯通盖105及薄膜,到达口部102的内部。但是,若进行这样的误连接,则应向胃或肠供给的营养剂等会误供给到静脉,有可能发生医疗事故。
[0010]本发明解决上述误连接的问题,并且,提供一种医疗用端口、使用该医疗用端口的营养剂用容器以及营养剂供给组件,能够提供能以简单的操作卫生地进行营养剂等液状物的供给的营养剂用容器。[0011]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固定于营养剂用容器的容器主体部,能使上述容器主体部的内外连通,
[0013]上述医疗用端口包含:
[0014] 端口主体部,该端口主体部包含顶面部、侧壁部以及安装部,上述顶面部在上述医疗用端口被固定于上述容器主体部的状态下面向容器主体部内,上述侧壁部配置在上述顶面部的一个主面侧并被向上述容器主体部固定,上述安装部包含管状部,该管状部向上述顶面部的与上述侧壁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并具有与上述侧壁部所围成的空间连通的贯通孔;
[0015]薄膜,安装于上述端口主体部,在上述医疗用端口被固定于上述容器主体部的状态下配置在上述容器主体部内的上述贯通孔的延长线上,将上述容器主体部内的液状物向上述营养剂用容器外的流出截断;
[0016]流路开通部件,安装于上述安装部;以及
[0017]连接保持部,设置于上述端口主体部或上述流路开通部件,能够保持与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状态,
[0018]上述流路开通部件包含连通部和筒状部,上述连通部包含能刺破上述薄膜的穿刺部和能使在上述容器主体部中填充的液状物向上述营养剂用容器外流出的流路,上述筒状部与上述连通部一体化并配置在上述连通部的周围,
[0019]上述流路开通部件相对于上述安装部能取得第I安装状态和第2安装状态,
[0020]在上述第I安装状态下,以上述穿刺部的前端保持在不与上述薄膜相接、或虽与上述薄膜相接但不对上述薄膜进行推压的位置的方式,保持上述流路开通部件对上述安装部的安装状态,
[0021]在上述第2安装状态下,以保持上述薄膜被上述穿刺部破坏、上述筒状部的内周面与上述管状部的外周面相接的状态的方式,保持上述流路开通部件对上述安装部的安装状态。
[0022]本发明的营养剂用容器包含:包含挠性袋状部件的容器主体部、以及固定于上述容器主体部的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
[0023]本发明的营养剂供给组件包含本发明的营养剂用容器以及送液回路,该送液回路包含连接部和送液管,该连接部具有能与上述医疗用端口的上述连接保持部卡合的卡合部,该送液管与上述连接部连接。
[0024]发明效果
[0025]根据本发明,解决了在静脉营养疗法中采用的送液回路被误连接到营养剂用容器的误连接问题,并且,能够提供一种医疗用端口、使用该医疗用端口的营养剂用容器以及营养剂供给组件,能够提供能以简单的操作卫生地进行营养剂等液状物的供给的营养剂用容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I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营养剂用容器的一例的主视图。
[0027]图2A是示出构成图I所示的营养剂用容器的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一例的放大立体图。
[0028]图2B是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俯视图。
[0029]图2C是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仰视图。
[0030]图2D是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侧视图。
[0031]图2E是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其他侧视图。
[0032]图2F是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剖面图。
[0033]图2G是图2F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2H是说明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另一例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3A是说明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流路开通部件的立体剖面图。
[0036]图3B是图3A所示的流路开通部件的仰视图。
[0037]图3C是说明流路开通部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剖面图。
[0038]图3D是说明流路开通部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剖面图。
[0039]图3E是说明流路开通部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剖面图。
[0040]图3F是说明流路开通部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剖面图。
`[0041]图3G是说明流路开通部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剖面图。
[0042]图4A是说明即将对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连接送液回路的状态的剖面图。
[0043]图4B是说明在对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安装送液回路的中途、通过流路开通部件将薄膜破坏了的状态的剖面图。
[0044]图4C是说明在对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安装送液回路的中途、医疗用端口的突出部完全插入到送液回路的连接部的插入部内的状态的剖面图。
[0045]图4D是图4C的局部放大图。
[0046]图5A是与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连接的连接部的一例的立体图。
[0047]图5B是图5A所示的连接部的俯视图。
[0048]图5C是图5A所示的连接部的仰视图。
[0049]图是图5A所示的连接部的侧视图。
[0050]图5E是图5A所示的连接部的其他侧视图。
[0051]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营养剂用容器的一例的局部立体图。
[0052]图7A是示出构成图6所示的营养剂用容器的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一例的放大立体图。
[0053]图7B是图7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俯视图。
[0054]图7C是图7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仰视图。
[0055]图7D是图7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侧视图。
[0056]图7E是图7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其他侧视图。
[0057]图7F是图7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剖面图。
[0058]图8A是图7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0059]图8B是图7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0060]图9A是说明图7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流路开通部件的立体剖面图。
[0061]图9B是图9A所示的流路开通部件的仰视图。
[0062]图IOA是示出通过图7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流路开通部件将薄膜破坏了的状态的剖面图。
[0063]图IOB是示出向图IO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安装送液回路的中途的状态的剖面图。
[0064]图IlA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医疗用端口的一例的剖面图。
[0065]图IlB是图Il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0066]图12是不出实施方式4的营养剂用容器的一例的主视图。
[0067]图13A是构成图12所示的营养剂用容器的保护罩的立体图。
[0068]图13B是图13A所示的保护罩的俯视图。
[0069]图13C是图13A所示的保护罩的仰视图。
[0070]图13D是图13A所示的保护罩的侧视图。
[0071]图13E是图13A所示的保护罩的其他立体图。
[0072]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营养剂用容器的另一例的主视图。
[0073]图15是以往的经肠营养疗法所采用的经肠营养组件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
[0074]图16是以往的静脉营养疗法所采用的输液组件的一例的概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5]根据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连通部还包含肋(rib),管状部还包含形成于其内周面并可嵌合上述肋的环状槽。通过肋与环状槽嵌合来保持第I安装状态。
[0076]根据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将上述肋设为第I肋,连通部还包含第2肋,该第2肋配置在比上述第I肋更远离穿刺部的位置。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不仅通过第2肋与环状槽嵌合来保持第2安装状态,还能通过第2肋与环状槽嵌合时的振动来确认已成为第2安装状态,因此是优选的。此外,通过仅将连通部向其轴向推压这样的简单操作,能够从第I安装状态设置为第2安装状态,是优选的。
[0077]根据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将上述管状部设为第I管状部时,端口主体部还包含第2管状部,该第2管状部以将第I管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向顶面部的与上述侧壁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管状部的外周面形成线条肋。此外,将上述筒状部设为第I筒状部时,流路开通部件还包含第2筒状部,该第2筒状部以将第I筒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配置在第2管状部的外侧,从流路开通部件的上表面部向端口主体部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筒状部的内周面形成线条槽。线条肋的长度方向是与第2管状部的轴向相同的方向,线条肋可滑动地插入线条槽。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线条肋插入线条槽,因此能防止流路开通部件绕其中心轴旋转。因此,易于进行将流路开通部件向薄膜侧压入的操作以及连接部与医疗用端口的连接操作。
[0078]根据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将上述管状部设为第I管状部时,端口主体部还包含第2管状部,该第2管状部以将第I管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向顶面部的与上述侧壁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管状部的外周面形成线条槽。此外,将筒状部设为第I筒状部时,流路开通部件还包含第2筒状部,该第2筒状部以将第I筒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配置在第2管状部的外侧,从流路开通部件的上表面部向端口主体部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管状部的内周面形成线条肋。线条槽的长度方向是与第2管状部的轴向相同的方向,线条肋可滑动地插入线条槽。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线条肋插入线条槽,所以能防止流路开通部件绕其中心轴旋转。因此,易于进行将流路开通部件向薄膜侧压入的操作以及连接部与医疗用端口的连接操作。
[0079]根据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将管状部设为第I管状部时,端口主体部还包含第2管状部,该第2管状部以将第I管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向顶面部的与上述侧壁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管状部的前端部形成第I钩部。此外,将筒状部设为第I筒状部时,流路开通部件还包含第2筒状部,该第2筒状部以将第I筒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配置在第2管状部的外侧,从流路开通部件的上表面部向端口主体部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筒状部的前端部形成能与第I钩部卡合的第2钩部。连通部还包含在其外周面形成的外螺纹。第I管状部还包含在其内周面形成并能与连通部的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在第I安装状态下,外螺纹的螺合开始侧端部的与内螺纹相向的面和内螺纹的与外螺纹相向的面相接,并且,第2钩部与第I钩部相比配置在上述顶面部的附近。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通过使流路开通部件绕其中心轴旋转、使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这样的简单操作,能够从第I安装状态设置为第2安装状态,是优选的。此外,在第2安装状态下,流路开通部件绕中心轴旋转几周,螺纹山嵌合于螺纹槽,所以稳定保持第2安装状态。进而,若不进行使流路开通部件绕其中心轴旋转这样的动作,则无法从第I安装状态设置为第2安装状态,因此在不希望时对连通部施加外力、薄膜被穿刺部刺破的可能性低,是优选的。
[0080]根据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连通部还包含在其外周面形成的外螺纹。管状部还包含在其内周面形成并能与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在第I安装状态下,外螺纹的螺合开始侧与内螺纹的螺合开始侧螺合,以使得若不使流路开通部件绕其中心轴向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则无法将流路开通部件从管状部拆下。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通过使流路开通部件绕其中心轴旋转、使外螺纹与内螺纹螺合这样的简单操作,能够从第I安装状态设置为第2安装状态,是优选的。此外,在第2安装状态下,流路开通部件绕其中心轴旋转几周、螺纹山嵌合于螺纹槽,所以稳定保持第2安装状态。进而,若不进行使流路开通部件绕其中心轴旋转这样的动作,则无法从第I安装状态设置为第2安装状态,因此在 不希望时对连通部施加外力、薄膜被穿刺部刺破的可能性低,是优选的。
[0081]连通部包含多个流路,并在连通部的与薄膜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形成有多个孔。例如,优选的是,连通部在与薄膜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包含突出部,在该突出部形成有构成各流路的一部分的孔。在上述端面形成多个孔也可以说将I个孔划分为多个小孔,成为难以向孔内插入前端锐利的连接针的结构。这样,若连通部是难以将前端锐利的连接针插入连通部内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解决专门通过将前端锐利的连接针刺入连接对象来将液状物向体内输送的静脉营养疗法用的送液回路误与经肠营养疗法所使用的营养剂用容器连接这样的误连接问题。
[0082]根据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连通部包含隔壁,该隔壁比突出部靠近薄膜侧配置并配置为将各孔的延长方向的空间相互分隔。该情况下,例如与连通部的外形是大致圆柱状的情况相比,连通部的质量轻,流路开通部件的成形容易,因此是优选的。
[0083]根据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优选的一例,还具备保护罩,该保护罩将第I安装状态的流路开通部件覆盖,并包含能与连接保持部卡合的卡合部。该情况下,能防止在不希望时对流路开通部件施加外力。因此,能够防止在不希望时对流路开通部件施加外力、流路开通部件向容器主体部侧移动、由于向容器主体部侧移动了的流路开通部件的连通部而将薄膜刺破这样的情况。
[0084](实施方式I)
[0085]实施方式I中,利用图I~图5E,说明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一例以及使用该医疗用端口的本发明的营养剂用容器的一例。
[0086]图I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营养剂用容器的一例的主视图。图2A是示出构成图I所示的营养剂用容器的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端口 13的一例的放大立体图,图2B是医疗用端口 13的俯视图,图2C是医疗用端口 13的仰视图,图2D是医疗用端口 13的侧视图,图2E是医疗用端口 13的其他侧视图,图2F是医疗用端口 13的剖面图,图2G是图2F所示的医疗用端口 13的局部放大图。
[0087]另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在对图2A~图2H所示的流路开通部件19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如图2A等所示那样,设与流路开通部件19的中心轴19η平行的方向为Z轴,设与Z轴正交的、顶面部17的长轴方向为X轴,设与Z轴及X轴正交的方向为Y轴。将Z轴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将Z轴的箭头侧(即图2Α的纸面上侧)称作“上侧”或“前端侧”,将其相反侧(即图2Α的纸面下侧)称作“下侧”或“基端侧”。
[0088]如图I所示,营养剂用容器10具备:容器主体部11,包含扁平状的挠性袋状部件29 ;液状物(未图示),填充到容器主体部11内,含有营养剂;以及医疗用端口 13,固定到容器主体部11的下端。在挠性袋状部件29的上部,设有用于将营养剂用容器10吊挂于支架等的吊挂部28。
[0089]容器主体部11例如通过将2个软质树脂片16a、16b重叠、并将它们的外周缘相互热封(热粘接)而形成。图I的参考符号2表示两个软质树脂片16a、16b的热封区域(图I中加点的部分)。医疗用端口 13夹在软质树脂片16a、16b之间,固定于容器主体部11。医疗用端口 13通过例如在配置在软质树脂片16a、16b之间的状态下将软质树脂片16a、16b的热封区域2热封,从而能够与软质树脂片16a、16b —体化。
[0090]软质树脂片16a、16b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医疗用软质容器所采用的以往公知的软质树脂片。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由氯乙烯树脂、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酯、聚丁二烯、聚丙烯、聚酰胺、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形成的单层片、或者将上述单层片层叠2层以上而得到的层叠片。作为层叠片的具体的层结构,例如可以举出尼龙/聚乙烯、尼龙/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丙烯/聚乙烯、尼龙/聚丙烯/聚乙烯等。或者,也可以是将品级(grade)(例如成膜方法、机械特性或组成等)不同的同种树脂层叠而得到的层叠片(例如双轴延伸聚丙烯(OPP)/无延伸聚丙烯(CPP)等)。被热封的一侧的表面优选由具有易热封性的材料(例如聚丙烯)构成。软质树脂片16a、 16b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O. Imm~O. 6mm左右。软质树脂片16a、16b若具有透光性(或半透明性)则由于能够从外面识别挠性袋状部件29内的液状物因而是优选的。更优选的是,软质树脂片16a、16b透明。
[0091]容器主体部11由例如硬质材料形成的情况下,随着在容器主体部11内填充的液状物从医疗用端口 13流出,容器主体部11内的压力降低,但是容器主体部11的袋状部件是由软质树脂片等软质材料形成的挠性袋状部件29的情况下,随着液状物的流出,挠性袋状部件29变形,液状物的流出继续。[0092]如图2A~图2G所示,医疗用端口 13包括端口主体部22和安装于端口主体部22的流路开通部件19。流路开通部件19与端口主体部22分别成形并安装于端口主体部22。
[0093]如图2A~图2G所示,医疗用端口 13的端口主体部22包括基部20和安装流路开通部件19的安装部21。基部20具备顶面部17和侧壁部18,顶面部17包含与XY面平行的面,侧壁部18从顶面部17的一个主面朝向下侧平行于Z轴而直立设置,并能固定于容器主体部11 (参照图I)的内面。因此,在端口主体部22的与顶面部17相比的下侧(与安装部21相反的一侧),存在被侧壁部18包围的例如圆筒状的空间20a (参照图2F)。在医疗用端口 13被固定于容器主体部11的状态下,空间20a与容器主体部11内连通。如图I所示,在医疗用端口 13被固定于容器主体部11 (参照图I)的状态下,安装部21及流路开通部件19的整体配置在容器主体部11之外,端口主体部22的至少I部分配置在容器主体部11内。
[0094]如图2F所示,安装部21包括从顶面部17向上侧(顶面部17的与侧壁部18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管状部21a和第2管状部21b。第2管状部21b配置在第I管状部21a的周围,并且,从第I管状部21a离开而配置。第I管状部21a具有沿上下方向(厚度方向)贯通顶面部17的贯通孔21e,贯通孔21e与贯通孔21e下侧的空间20a连通。另外,单点划线151是第I管状部21a及第2管状部21b的中心轴,与流路开通部件19的中心轴19η(参照图2Α)—致。在图2Α~图2F所示的例子中,单点划线151与顶面部17正交。
[0095]在第I管状部21a的上侧端附近的内面,形成有能够与后述的流路开通部件19的连通部19a的第I肋198及第2肋199 (参照图4A)嵌合的环状槽211。
[0096]如图2A及图2D~图2G所示,在第2管状部21b的外周面形成有I对线条肋21c。一对线条肋21c相对于第2管状部21b的中心轴151对称。各线条肋21c的长度方向是与第2管状部21b的中心轴方向相同的方向。另一方面,如图2F及图2G所示,在后述的流路开通部件19的第2筒状部19c的内周面,形成有能够将上述I对线条肋21c可滑动地收容的I对线条槽190a,各线条槽190a收容各线条肋21c的一部分。因此,能够防止流路开通部件19绕其中心轴19η (参照图2Α)旋`转。因此,使锁定突起197 (参照图2D、图2Ε)嵌合于后述的送液回路27 (参照图5Α等)的连接部25的锁定凹部321g (参照图5A),使爪部19e与连接部25的卡合壁321d卡合时进行的旋转操作易于进行。
[0097]上述I对线条肋21c以及I对线条槽190a还作为流路开通部件19向顶面部17侧移动的时的引导装置发挥功能。
[0098]另外,根据图2A~图2G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第2管状部21b具有线条肋21c,第2筒状部19c具有线条槽190a,但根据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另一例,也可以如图2H所示那样,第2管状部21b在其外周面具有I对线条槽21d,第2筒状部19c在其内周面具有I对线条肋190b,各线条肋190b可滑动地插入各线条槽21d。
[0099]如图2C所示,沿Z轴方向看到的、将空间20a包围的侧壁部18的外周面18a的形状大致为菱形,该大致菱形的X方向两端部的宽度分别朝向前端逐渐变窄。因此,在将侧壁部18用构成容器主体部11的2个软质树脂片材16a、16b (参照图I)夹持、通过热封将医疗用端口 13固定于软质树脂片16a、16b时,在软质树脂片16a、16b彼此紧密接合的部位、与软质树脂片16a、16b和侧壁部18紧密接合的部位之间的边界,发生密封不良的情况得到抑制,是优选的。[0100]如图2F、图2G以及图2H所示,在顶面部17的下表面17a (顶面部17的面向空间20a的面),安装有将贯通孔21e与空间20a之间的液状物的流通截断的薄膜16。因此,即使如图I所示那样、营养剂用容器10的医疗用端口 13向下,营养剂用容器10内的液状物也不会从营养剂用容器10漏出。薄膜16由于以将贯通孔21e堵塞的方式粘帖于顶面部17的下表面17a,因此可以说配置在贯通孔21e的延长线上。
[0101]作为薄膜16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铝箔、纸和铝箔构成的层叠膜、含有与基部20所含的树脂相同的树脂的树脂膜等。上述树脂膜可以是单层膜、由多个层构成的层叠膜中的任一种。特别是,从确保热熔敷的薄膜16相对于端口主体部22的基部20的高粘接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与端口主体部22相接的面含有与端口主体部22所含的树脂相同的树脂的树脂膜。薄膜16可以是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中的任一种,在图2C中,为了易于理解,对薄膜16附加了点(图7C等也同样。)。
[0102]根据薄膜16的材料以及端口主体部22的材料等而适当选择薄膜16向端口主体部22的粘接方法。
[0103]如图2F~图2H、图3A及图3B所示,医疗用端口 13的流路开通部件19包括:一部分插入到贯通孔21e内的连通部19a、第I筒状部19b、第2筒状部19c、上表面部19d、l对爪部19e。如图2D及图2E所示,I对爪部19e例如从上表面部19d的外周面向外方向(与XY面平行的方向)突出,并设在第2筒状部19c的周围。I对爪部19e的顶面部17侧的面的相反面与上表面部19d的外侧面(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I对爪部19e在与顶面部17相向的面,包含可与后述的送液回路27 (参照图4A等)的连接部25的锁定凹部321g (参照图5A)嵌合的锁定突起197 (参照图2D及图2E)。即,I对爪部19e作为能够保持与后述的送液回路27 (参照图5B等)的连接部25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连接保持部而发挥功能。
[0104]第I筒状部19b及第2筒状部19c按该顺序配置在连通部19a的周围,第I筒状部19b从连通部19a离开而配置,第2筒状部19c从第I筒状部19b离开而配置。单点划线151是第I管状部21a的中心轴(参照图2F),但也与连通部19a、第I筒状部19b以及第2筒状部19c的中心轴一致。
[0105]连通部19a、第I筒状部19b以及第2筒状部19c通过上表面部19d相互连结。因此,流路开通部件19在第2安装状态下,即使第I筒状部19b的内周面与第I管状部21a的外周面紧密接合、与之相配合地通过连通部19a的穿刺部194将薄膜16破坏从而填充在容器主体部11 (参照图I)中的液状物流入流路开通部件19侧,液状物也不会从流路开通部件19的连通部19a的流路211e (参照图3e)以外的部位泄漏。
[0106]如图3A所示,连通部19a在与穿刺部194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包含突出部191。突出部191的平面形状是圆形,突出部191比上表面部19d向上侧(上表面部19d的与第I筒状部19b相反的一侧)突出,插入后述的连接部25 (参照图4A等)的内部。突出部191形成有在其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孔192。
[0107]此外,如图3A所示,连通部19a在与突出部191相比的下侧(接近薄膜16的一侧)(参照图2F等)具有将薄膜16侧的空间(贯通孔21e)划分为多个的多个隔壁193。隔壁193配置为,使各孔192的延长方向的空间(贯通孔21e)相互分隔。因此,在为了将送液回路27(参照图4A等)的连接部25与医疗用端口 13连接而用连接部25将流路开通部件19压入薄膜16侧、通过穿刺部194将薄膜16刺破时,通过具有多个隔壁193而形成的、对端口主体部22 (基部20)的空间20a开放的多个空间196及多个孔192 (参照图3B),作为能够使在容器主体部11中填充的液状物向营养剂用容器外(向箭头X的方向(参照图3A))流出的多个流路211e (参照图3B)而发挥功能。图3A及图3B所示的流路开通部件19中,具有4个隔壁193,因此具有4个流路。4个隔壁193沿周向以相等角度配置并且相互一体化,因此,如图3B所示那样,在将流路开通部件19从底面侧观察时所看到的、由多个隔壁193构成的划分体的外形形状大致呈十字。
[0108]流路开通部件19的连通部19a,在其轴向(Z轴方向)两端部中的接近薄膜16的一侧具有穿刺部194。穿刺部194的前端尖锐,为能够刺破薄膜16的程度。在图3A及图3B所示的例子中,多个隔壁193分别具有朝向连通部19a的薄膜侧的前端倾斜的倾斜面195,各倾斜面195向连通部19a的薄膜侧的前端收敛,形成能将薄膜16刺破的穿刺部194。
[0109]如图3A所示,各隔壁193包含在其侧部形成的第I肋198和第2肋199。即,第I肋198和第2肋199形成于与连通部19a的第I管状部的内周面相向的面。多个第I肋198从连通部19a的薄膜16侧前端离开规定的距离,并且沿着以中心轴151上的规定的点为中心的单一圆周而配置。多个第2肋199与多个第I肋198相比从连通部19a的薄膜16侧的前端进一步离开,沿着以中心轴151上的其他规定的点为中心的其他单一圆周而配置。
[0110]图4A中示出了第I肋198嵌合于环状槽211的状态,图4B中示出了第2肋199嵌合于环状槽211的状态。
[0111]医疗用端口 13的薄膜16以外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但比软质树脂片16a、16b的材料硬,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醛(PO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等。
[0112]接着,利用 图5A~图5E,说明与医疗用端口连接的连接部的一例。
[0113]图5A是表示与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连接的连接部25的一例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图5B是图5A所示的连接部25的俯视图,图5C是图5A所示的连接部25的仰视图,图
是图5A所示的连接部25的侧视图,图5E是图6A所示的连接部25的其他侧视图。
[0114]如图5A~图5E所示,阴模(雌型)的连接部25包含插入部33、送液管连接部30、锷部32、以及把持部31。连接部25通过与安装于容器主体部11的口部12的医疗用端口13连接,能够将容器主体部11内和与连接部25连接的挠性的送液管26 (参照图4A~图4C等)的内腔连通。单点划线150是插入部33及送液管连接部30的中心轴,在连接部25连接于医疗用端口 13的状态下,与第I管状部21a的中心轴151以及流路开通部件19的中心轴19η—致。图5Α中,设中心轴150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将图5Α的纸面上侧(与医疗用端口连接的一侧)称为“上侧”,将纸面下侧称为“下侧”。
[0115]连接部25整体大致具有筒形状,其上端附近的插入部33具有大径部33a,该大径部33a具有与医疗用端口 13的突出部191 (参照图3A等)的最大外径相等或稍小的内径,在大径部33a的下侧具有小径部33b,该小径部33b具有比流路开通部件19的突出部191(参照图4A等)的外径以及大径部33a的内径小的内径。大径部33a的内径由于与突出部191的最大外径相等或稍小,所以在向连接部25的插入部33压入医疗用端口 13的突出部191而将连接部25与医疗用端口 13连接的状态下,突出部191的外周面与大径部33a的内周面紧密接合。因而,能够不发生液状物的泄漏地将医疗用端口 13和连接部25可靠连接(参照图4D)。
[0116]并且,如图5A所示,连接部25的插入部33通过具有大径部33a和小径部33b,从而在大径部33a与小径部33b之间具有阶差面33c。该阶差面33c在连接部25被连接于医疗用端口 13时与突出部191的端面191a相接(参照图4D)。
[0117]在与小径部33b相比的下侧,设有大致圆筒状的送液管连接部30。
[0118]在大径部33a的周围且其上侧,形成有一对锷部32。一对锷部32相对于中心轴150对称。锷部32具有圆弧状壁321和过渡部322,圆弧状壁321大致沿着以中心轴150为中心轴的圆筒面,过渡部322在垂直于中心轴151的方向上延伸且将圆弧状壁321的下端与大径部33a的上端相连。
[0119]如图5A及图5B所示,圆弧状壁321通过与中心轴151相对的内周面的形状的不同,而包括通过区域321a、卡合区域321b、非通过区域321c。如图5B所示,通过区域321a的内周面是直径DF21的圆筒面的一部分,非通过区域321c的内周面是直径DF23 (DF23< DF21)的圆筒面的一部分。通过区域321a与非通过区域321c之间的卡合区域321b,在其上端具有以将通过区域321a的上端与非通过区域321c的上端相连的方式在周向上延伸的卡合壁321d,作为能与医疗用端口 13的爪部19e卡合的卡合部。卡合壁321d的与中心轴150相对的内周面是直径DF22 (DF22 <DF21)的圆筒面的一部分。卡合区域321b通过具备卡合壁321d,从而卡合壁321d与过渡部322之间的区域下陷为凹状。即,卡合壁321d与过渡部322之间的区域与卡合壁321d相比相对地沿径向从中心轴150后退,构成凹部321e。相对于卡合区域321b在周向上邻接的非通过区域321c,相对于凹部321e相对地向中心轴151方向突出而构成凸部321f。在卡合壁321d的非通过区域321c侧端的下表面(凹部321e侧的面、面向过渡部322的面),形成有凹陷为凹状的锁定凹部321g。在过渡部322中的与卡合壁321d相向的部分,形成有在过渡部322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220(参照图5C),但也可以不形成贯通孔220。
[0120]此外,如图5A所示,在插入部33的周围,形成有从插入部33的外周面向外方向(与中心轴150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一对把持部31。在为了使医疗用端口 13的爪部19e卡合于锷部32 (参照图5A等)而进行的旋转操作时,握持该一对把持部31而进行旋转操作。
[0121]接着,说明连接部25向医疗用端口 13的连接方法。
[0122]图4A示出包含连接部25和连接于连接部25的挠性送液管26的送液回路27即将对医疗用端口 13进行连接的状态,图4B示出送液回路27对医疗用端口 13进行连接的中途、薄膜16被破坏的状态,图4C示出医疗用端口 13的突出部191被完全插入到连接部25的插入部33 (参照图5A)内的状态。
[0123]如图4A所示,在连接部25与流路开通部件19连接前的状态下,第I肋198嵌合于环状槽211,穿刺部194的前端配置在不与薄膜16相接或虽与薄膜16相接但不对薄膜16进行推压的位置(第I安装状态)。
[0124]如图4B及图4C所示,若一边将突出部191压入连接部25内一边将流路开通部件19按压到薄膜16侧,则第I肋198与环状槽211之间的嵌合解除,流路开通部件19被压入薄膜16侧,与第2肋199和环状槽211嵌合。即,通过用于将连接部25与医疗用端口 13连接的操作,流路开通部件19向容器主体部11侧移动。该状态下,薄膜16被穿刺部194破坏,并且,第I筒状部件19b的内周面与第I管状部21a的外周面紧密接合。因此,流路开通部件19以相对于端口主体部22不发生漏液的方式而被安装(第2安装状态)。此外,如图4D所示,突出部191的外周面191b与连接部25的大径部33a紧密接合。
[0125]如图4C所示,优选的是,在与第2肋199嵌合于环状槽211的同时,第I筒状部19b及第2筒状部19c中的至少一方的端面抵接于顶面部17。该情况下,第I筒状部19b的端面192b及第2筒状部的端面192c的至少一方抵接于顶面部17,从而限制连通部19a的移动。因此,通过将连通部19a向薄膜16侧压入、直到第I筒状部19b的端面192b及第2筒状部19c的端面192c的至少一方抵接于顶面部17这样的简单操作,能使第2肋199对环状槽211可靠地嵌合从而是优选的。
[0126]接着,若对把持部31进行把持、相对于医疗用端口 13进一步使连接部25绕其中心轴旋转,则伴随连接部25的旋转,锁定突起197(参照图2E等)一边被按压于卡合壁321d的过渡部322侧的面321h—边在该面321h上滑动,接着嵌合于锁定凹部321g(参照图5A)。通过锁定突起197与锁定凹部321g之间的嵌合,能够稳定地保持连接部25与医疗用端口13连接的状态。
[0127]在连接部25,由于与收纳锁定突起197的锁定凹部321g邻接地设有凸部321f(参照图5A),所以若使医疗用端口 13的锁定突起197进入锁定凹部321g内、直到爪部19e(参照图2E等)抵接于凸部321f为止进行移动,则能够将爪部19e与卡合壁321d可靠地卡合。
[0128]此外,优选的是,通过使医疗用端口 13的爪部19e与连接部25的凸部321f抵接,限制连接部25对医疗用端口 13的旋转。由此,通过使连接部25对医疗用端口 13旋转直到旋转受到限制这样的简单操作,能够将爪部19e与卡合壁321d可靠地卡合。
[0129]另外,医疗用端口 13与连接部25之间的连接的保持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结构来进行,也可以通过作为连接保持部的包含医疗用端口 13的锁定突起197的爪部19e (参照图3E等)、与包含连接部25的锁定凹部321g的卡合壁321d (参照图8A)之间的卡合以外的方法来进行。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连 接保持部设置于流路开通部件19,但也可以设于端口主体部22。
[0130]关于连接部25,从提高具有挠性的送液管26对连接部25的连接作业性的观点来看,基于Jis - K7202而测定的硬度优选的是R40~R140,更优选的是R50~R100。
[0131]关于流路开通部件19的形态,不限于图3A及图3B所示的形态。例如,也可以如图3C所示那样,流路开通部件19在突出部191具有3个孔192,在比突出部191更靠薄膜侧具有3个隔壁193,具有3个流路。
[0132]也可以如图3D所示那样,流路开通部件19在突出部191具有2个孔192,在比突出部191更靠薄膜侧具有I个隔壁193,具有2个流路。
[0133]也可以如图3E~图3G所示那样,流路开通部件19的连通部19a是大致圆筒状,具有2~4个孔192,从而其内腔被分割为2~4个,具有2~4个流路。该情况下,第I肋198和第2肋199形成于连通部19a的与第I管状部的内周面相向的面、即连通部19a的外周面。
[0134]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医疗用端口 13也可以不具备第2管状部21b及第2筒状部19c。
[0135](实施方式2)
[0136]接着,利用图6~图11B,说明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另一例、以及使用了该医疗用端口的本发明的营养剂用容器的另一例。
[0137]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营养剂用容器10的一例的主视图。图7A是表不构成图6所示的营养剂用容器的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端口 43的一例的放大立体图,图7B是医疗用端口 43的俯视图,图7C是医疗用端口 43的仰视图,图7D是医疗用端口 43的侧视图,图7E是医疗用端口 43的其他侧视图,图7F是图2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剖面图。图8A是医疗用端口 43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图8B是医疗用端口 43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9A是说明医疗用端口 43的流路开通部件19的立体剖面图,图9B是图9A所示的流路开通部件19的仰视图。
[0138]如图6~图S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端口 43以及营养剂用容器10,除了流路开通部件19相对于第I管状部21a的保持结构不同以外,采用与实施方式I的医疗用端口以及营养剂用容器10相同的结构,对同一部件附加相同的部件编号而省略其说明。此外,图IOB所示的送液回路27也采用与和实施方式I的医疗用端口连接的送液回路27相同的结构。另外,图8A是剖面图,但为了易于理解,没有添加阴影线。[0139]如图9A及图9B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流路开通部件19的连通部19a包含在其外周面(连通部19a的与第I管状部21a的内周面相向的面)形成的外螺纹200。如图9A及图9B所示,外螺纹200的各部形成在隔壁193的侧面(与第I管状部21a的内周面相向的面),因此外螺纹200不连续。另一方面,如图7F等所示,第I管状部21a包含形成在其内周面的、能够与外螺纹200螺合的内螺纹212。并且,第2管状部21b包含在其前端部形成的第I钩部211b,第2筒状部19c包含在其前端部形成的第2钩部191c。
[0140]如图7F所示,在第I安装状态下,如薄膜16不被穿刺部194刺破,则外螺纹200可以与内螺纹212嵌合也可以不嵌合。但是,如图8A所示,外螺纹200的螺合开始侧端部的与内螺纹212相向的面200a、和例如内螺纹212的螺合开始侧的与外螺纹200相向的面212a相接。由此,若不使流路开通部件19以其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则即使对流路开通部件19施加向薄膜16侧按压那样的力,通过面200a与面212a冲突,也能防止流路开通部件19被压入薄膜16侧。若不使流路开通部件19相对于第I管状部21a以其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则薄膜16不会被连通部19a刺破。
[0141]此外,如图8A及图8B所示,第2钩部191c与第I钩部211b相比,更靠近顶面部17 (参照图9A)而配置,若第2钩部191c不越过第I钩部211b,则不能将流路开通部件19从安装部21拆下。在第I安装状态时,第2钩部191c可以卡止于第I钩部211b。
[0142]若使第I安装状态的流路开通部件19绕其中心轴旋转、将外螺纹200与内螺纹212螺合,则如图IOA所示那样,通过连通部19a的穿刺部194将薄膜16刺破,能够使在容器主体部11 (参照图6)中填充的液状物经多个流路向营养剂用容器外流出。同时,由于第I筒状部1%的内周面与第一管状部21a的外周面紧密接合,所以流路开通部件19以相对于端口主体部22不发生漏液的方式而被安装(第2安装状态)。
[0143]如图IOB所示,在将第2安装状态的流路开通部件19的突出部191压入到送液回路27的连接部25内后,若对把持部31进行把持、相对于医疗用端口 43使连接部25绕其中心轴旋转,则伴随着连接部25的旋转,锁定突起197 (参照图7D、图7E等)一边被按压于卡合壁32Id的过渡部322侧的面32Ih —边在该面32Ih上滑动,接着嵌合于锁定凹部32Ig(参照图5A)。通过锁定突起197与锁定凹部321g之间的嵌合,能够稳定地保持连接部25与医疗用端口 43连接的状态。
[0144](实施方式3)
[0145]接着,利用图IlA及图11B,说明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另一例、以及使用了该医疗用端口的本发明的营养剂用容器的另一例。
[0146]图Il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端口的一例的剖面图,图IlB是图IlA所示的医疗用端口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如图IlA及图IlB所示,除了流路开通部件19不具备第2筒状部、并且安装部不具备第2管状部以外,采用与实施方式2的医疗用端口相同的结构,对同一部件附加相同的部件编号而省略其说明。
[0147]图IlA及图IlB中,示出了第I安装状态的医疗用端口 53,但流路开通部件19绕其中心轴例如旋转I周以上,外螺纹200的螺合开始侧与内螺纹212的螺合开始侧螺合,外螺纹的螺合开始侧的一部分进入内螺纹212的螺纹槽。因此,若沿使外螺纹200螺合于内螺纹212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不使流路开通部件19绕其中心轴旋转,则不能将流路开通部件19从第I管状部(管状部)21a拆下(第I安装状态)。
[0148]此外,若不使流路开通部件19绕其中心轴旋转,则薄膜16不会被连通部19a的穿刺部194刺破。
[0149]若使第I安装状态的流路开通部件19绕其中心轴旋转、将外螺纹200与内螺纹212进一步螺合,则薄膜16被连通部19a的穿刺部194刺破,在容器主体部11中填充的液状物能够经多个流路向营养剂用容器外流出。同时,由于第I筒状部(筒状部)19b的内周面与第I管状部(管状部)21a的外周面紧密接合,所以流路开通部件19以相对于端口主体部22不发生漏液的方式而被安装(第2安装状态)。
[0150](实施方式4)
[0151]接着,利用图12~图13E,说明本发明的医疗用端口的另一例、以及使用了该医疗用端口的本发明的营养剂用容器的另一例。
[0152]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营养剂用容器的一例的主视图。如图12所示,除了在医疗用端口 43安装有用来保护流路开通部件19的保护罩60以外,采用与实施方式2的医疗用端口以及营养剂用容器相同的结构,对同一部件附加相同的部件编号而省略其说明。
[0153]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保护罩60保护流路开通部件19,所以能够防止在不希望时对流路开通部件19施加外力。因此,能够防止在不希望时对流路开通部件19施加外力、流路开通部件19被向容器主体部11侧压入、通过被压入容器主体部11侧的连通部19a将薄膜16 (参照图7F等)刺破。
[0154]保护罩60如图13A~图13E所示,包括将流路开通部件19覆盖的罩主体61和包含卡合壁621d作为卡合部的I对锷部62,该卡合壁621d能够与医疗用端口 43的爪部19e(参照图7D、图7E等)卡合。保护罩60的锷部62的卡合壁621d采用与图5A~图5E所示的连接部25的锷部32的卡合壁321d相同的结构。
[0155]若从顶面部17的外侧面侧将保护罩60盖上以使得在罩主体61内收纳流路开通部件19及安装部21、并使保护罩60绕其中心轴旋转、使医疗用端口 43的爪部19e的锁定突起197 (参照图3E等)嵌合于在卡合壁621d的非通过区域621c侧端的下表面(凹部618侧的面)形成的锁定凹部621g,则能够稳定地保持保护罩60被安装于医疗用端口 43的状态。[0156]保护罩60的锷部62包含圆弧状壁621,在将保护罩60对流路开通部件19是第I安装状态的医疗用端口 13进行了安装时,圆弧状壁621的端面抵接于医疗用端口 13的顶面部17。因此,保护罩60对医疗用端口 13的安装状态的保持实现稳定化。
[0157]保护罩60也能够对实施方式I~实施方式3的医疗用端口进行安装。
[0158]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与实施方式I~3同样地能够解决静脉营养疗法所采用的送液回路被误连接这样的误连接问题,还能以简单的操作卫生地进行营养剂等液状物的供给。仅通过将保护罩60从医疗用端口 43拆下、对连通部19a施加使其向薄膜16侧移动的力而破坏薄膜16、并且将送液回路27 (参照图10B)连接到医疗用端口 43 (参照图10B),就能向患者供给液状物。
[0159]另外,图4A等所示的送液回路27为了便于图示而仅图示了连接部25与挠性送液管26的一部分,与实施方式I~4的医疗用端口连接的送液回路也可以进一步包括:用来按压送液管26而调节在送液管26中流动的液状物的流量的流量调整器、点滴筒、可与固定于患者的经鼻管等连接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的罩等以往公知的经肠营养疗法所采用的送液回路所具备的构成部件。
[0160]另外,在图I、图6、图12所示的营养剂用容器10的容器主体部11内,填充有营养剂等液状物(未图示),但如图14所示那样,营养剂用容器40也可以是在容器主体部11内未填充液状物的空的容器。如图14所示,营养剂用容器10的容器主体部11具有开口部23,并具备将开口部23在宽度方向上横切、能使开口部23可逆地开闭的拉链(zip) 23a (使再次开闭自如的卡合部。也称为“拉链密封(Zipper Seal)”。)。在开口部23的上方,可以设有吊挂部(未图示)。
[0161]工业实用性
[0162]本发明能够提供适于经肠营养疗法的营养剂用容器的医疗用端口、使用该医疗用端口的营养剂用容器以及包含营养剂用容器和送液回路的营养剂供给组件。
[0163]符号说明
[0164]10,40营养剂用容器
11容器主体部
13、43、53医疗用端口
16薄膜
17顶面部
18侧壁部
19流路开通部件19a连通部
19b第I筒状部(筒状部)
19c第2筒状部
19e爪部(连接保持部)
19d上表面部
191突出部191c第I钩部
192孔
193隔壁194穿刺部
197锁定突起
198第I肋(肋)
199第2肋
20基部
21安装部
21a第I管状部(管状部)
21b第2管状部
21e贯通孔
21c、190b线条肋
21d、190a线条槽
[0165]。
211环状槽 211b第I钩部
2 Ue流路
22端口主体部
25连接部
26送液管
27送液回路
29挠性袋状部件
321g锁定凹部
200外螺纹
212内螺纹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疗用端口,固定于营养剂用容器的容器主体部,能使上述容器主体部的内外连通, 上述医疗用端口包含: 端口主体部,该端口主体部包含顶面部、侧壁部以及安装部,上述顶面部在上述医疗用端口被固定于上述容器主体部的状态下面向容器主体部内,上述侧壁部配置在上述顶面部的一个主面侧并被向上述容器主体部固定,上述安装部包含管状部,该管状部向上述顶面部的与上述侧壁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并具有与上述侧壁部所围成的空间连通的贯通孔;薄膜,安装于上述端口主体部,在上述医疗用端口被固定于上述容器主体部的状态下配置在上述容器主体部内的上述贯通孔的延长线上,将上述容器主体部内的液状物向上述营养剂用容器外的流出截断; 流路开通部件,安装于上述安装部;以及 连接保持部,设置于上述端口主体部或上述流路开通部件,能够保持与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状态, 上述流路开通部件包含连通部和筒状部,上述连通部包含能刺破上述薄膜的穿刺部和能使在上述容器主体部中填充的液状物向上述营养剂用容器外流出的流路,上述筒状部与上述连通部一体化并配置在上述连通部的周围, 上述流路开通部件相对于上述安装部能取得第I安装状态和第2安装状态, 在上述第I安装状态下,以上述穿 刺部的前端保持在不与上述薄膜相接、或虽与上述薄膜相接但不对上述薄膜进行推压的位置的方式,保持上述流路开通部件对上述安装部的安装状态, 在上述第2安装状态下,以保持上述薄膜被上述穿刺部破坏、上述筒状部的内周面与上述管状部的外周面相接的状态 的方式,保持上述流路开通部件对上述安装部的安装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端口, 上述连通部还包含肋, 上述管状部还包含形成于其内周面并可嵌合上述肋的环状槽, 通过上述肋与上述环状槽嵌合来保持上述第I安装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端口, 将上述肋设为第I肋, 上述连通部还包含第2肋,该第2肋配置在比上述第I肋更远离穿刺部的位置, 通过上述第2肋与上述环状槽嵌合来 保持上述第2安装状态。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端口, 将上述管状部设为第I管状部, 上述安装部还包含第2管状部,该第2管状部以将上述第I管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向上述顶面部的与上述侧壁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管状部的外周面形成有线条肋, 将上述筒状部设为第I筒状部, 上述流路开通部件还包含第2筒状部,该第2筒状部以将上述第I筒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配置在第2管状部的外侧,从上述流路开通部件的上表面部向上述端口主体部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筒状部的内周面形成有线条槽, 上述线条肋的长度方向是与上述第2管状部的轴向相同的方向, 上述线条肋可滑动地插入上述线条槽。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端口, 将上述管状部设为第I管状部, 上述安装部还包含第2管状部,该第2管状部以将上述第I管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向上述顶面部的与上述侧壁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管状部的外周面形成有线条槽, 将上述筒状部设为第I筒状部, 上述流路开通部件还包含第2筒状部,该第2筒状部以将上述第I筒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配置在第2管状部的外侧,从上述流路开通部件的上表面部向上述端口主体部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管状部的内周面形成有线条肋, 上述线条槽的长度方向是与上述第2管状部的轴向相同的方向, 上述线条肋可滑动地插入上述线条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端口, 将上述管状部设为第I管状部, 上述安装部还包含第2管状部,该第2管状部以将上述第I管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向上述顶面部的与上述侧壁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管状部的前端部形成第I钩部, 将上述筒状部设为第I筒状部, 上述流路开通部件还包含第2筒状部,该第2筒状部以将上述第I筒状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并配置在第2管状部的外侧,从上述流路开通部件的上表面部向上述端口主体部侧突出,并且,在该第2筒状部的前端部形成有第2钩部, 上述连通部还包含在其外周面形成的外螺纹, 上述第I管状部还包含在其内周面形成能与上述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 在上述第I安装状态下,上述外螺纹的螺合开始侧端部的与上述内螺纹相向的面和上述内螺纹的与上述外螺纹相向的面相接,并且,上述第2钩部与上述第I钩部相比配置在上述顶面部的附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端口, 上述连通部还包含在其外周面形成的外螺纹, 上述管状部还包含在其内周面形成并能与上述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 在上述第I安装状态下,上述外螺纹的螺合开始侧与上述内螺纹的螺合开始侧螺合,以使得若不使上述流路开通部件绕其中心轴向上述外螺纹与上述内螺纹螺合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则无法将上述流路开通部件从上述管状部拆下。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端口, 上述连通部包含多个流路,并在与上述薄膜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形成有构成各流路的一部分的孔。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端口, 上述连通部包含多个流路,并包含在与上述薄膜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配置的突出部,在上述突出部形成有构成各流路的一部分的上述孔,上述连通部包含隔壁,该隔壁比上述突出部靠近上述薄膜侧配置并配置为将各孔的延长方向的空间相互分隔。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端口, 该医疗用端口还具备保护罩,该保护罩将上述第I安装状态的上述流路开通部件覆盖、并包含能与上述连接保持部卡合的卡合部。
11.一种营养剂用容器,包含: 包含挠性袋状部件的容器主体部;以及 固定于上述容器主体部的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医疗用端口。
12.—种营养剂供给组件,包含: 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营养剂用容器,以及 送液回路,该送液回路包含连接部和送液管,该连接部包含能与上述医疗用端口的上述连接保持部卡合的卡合部,该送液管与上述连接部连接。
【文档编号】A61J1/10GK103491926SQ201180070095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4日
【发明者】冲山忠, 堤大辅, 上原康贤 申请人:株式会社Jm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