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风温型流感是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主要证型,其特点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邪由肺卫传入肺、胃、肠腑气分,其热势虽盛,但若不出现神志异常,一般病情较轻,本病出现神昏谵语,多为肺病逆传所致。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居传染病的首位,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是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属于中医“时行感冒”、“外感发热”、“温病”、“疫疠”的范畴。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寒、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在素体虚弱或感邪较重时,易逆传心包,出现谵语、舌謇肢厥等危重证侯。高热是重症流感首发和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多超过39°C。最早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有记载“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瘟疫的流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中医治疗瘟疫是根据患者临床征象而辨证论治,无论病毒变异与否,中医瘟疫理论与实践是治疗流感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迄今为止,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流行的主要措施,但从生产到使用周期长;同时由于病毒具有变异性,抗病毒药物是当前防控流感大流行的主要选择,对流感的治疗多采用抗病毒、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性,上述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感的问题,例如对于重症流感,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并不能预防病毒性肺炎的发生,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还有可能引发机会感染和其他副作用,增加临床死亡率,同时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会进一步诱导病毒的复制。目前,治疗流感的中成药不少,但针对风温型的不多,且存在疗效单一、取效缓慢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该中药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研制的治疗风温型流感的有效中药, 具有疗程短,见效快,不易复发,疗效显著的优点。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金银花10 20份,连翘10 20份,生地10 20份,玄参5 15份,郁金15 20份,石菖蒲5 15份,大青叶10 30份,射干10 20份,牛蒡子5 15份,水牛角20 60份, 马勃5 15份,布渣叶10 20份,苦丁茶5 15份,瓜蒌皮10 20份,金汁5 15份。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生地15份,玄参10份,郁金18份,石菖蒲10份, 大青叶20份,射干15份,牛蒡子10份,水牛角50份,马勃10份,布渣叶15份,苦丁茶10 份,瓜蒌皮15份,金汁10份。上述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称取中药原料金银花10 20份,连翘10 20份,生地10 20份,玄参5 15 份,郁金15 20份,石菖蒲5 15份,大青叶10 30份,射干10 20份,牛蒡子5 15 份,水牛角20 60份,马勃5 15份,布渣叶10 20份,苦丁茶5 15份,瓜蒌皮10 20份和金汁5 15份,混合后加入中药原料总质量8 12倍的50 90°C的热水,浸泡1 2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计时,沸后煎煮时间为1 2小时,然后过滤取出药汁;煎煮二次,即向药渣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后再煎煮一次并过滤取出药汁,合并取出的药汁,静置M 48小时,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得到密度为1. 30 1. 35g/cm3,温度为50 70°C的稠膏;所得稠膏经过喷雾干燥得到喷雾干燥粉,再粉碎至80 120目,得到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减压浓缩的条件是压力为-0. 07 -0. 09Mpa,温度为 50 70°C。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60 180°C,出风温度为70 80°C。上述中药可用于治疗风温型流感,为粉状,将其与制备散剂、片剂、颗粒剂及胶囊剂使用的常规辅料混合后,按照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常见的散剂、片剂、颗粒剂及胶囊剂后服用。各种中药原料的药理疗效如下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性微寒,味苦;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生地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沣。玄参性寒,味苦、甘、咸;归肺、胃、肾经;清热养阴,解毒散结。郁金性寒,味辛、苦;归心、肝、肝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热凉血,清心开窍, 利胆退黄。石菖蒲性温,味辛;归心、胃经;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大青叶性寒,味苦;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射干性寒,味苦;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牛蒡子性寒,味辛、苦;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水牛角性寒,味苦;归心、肝经;清热凉血,解毒,定惊。马勃性平,味辛;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止血。布渣叶性平,味淡、微酸;归脾胃经;清热消滞,利湿退黄,化痰。苦丁茶性凉,味苦;归肝、胃经;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瓜蒌皮性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润肺化痰,利气宽胸。金汁性寒,无味;归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本发明的原理是本发明的中药对风温型流感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风温型流感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为特征。在素体虚弱或感邪较重时,易逆传心包,出现谵语、舌謇肢厥等危重证侯。温病初起,从口鼻而入,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治宜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的传变途径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方中金银花、连翘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能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又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用为主药。温邪伤人,多阴液不足,故用生地、玄参甘寒之品,清热凉血,生沣止渴,兼以解毒,寓有温病“存得一分阴液,便保得一分生机”的治疗原则;郁金、石菖蒲行气解郁,化浊开窍,清心;大青叶、马勃、射干、牛蒡子清热解毒,利咽祛痰;水牛角入心经,清热凉血、解毒;布渣叶清热消滞、祛湿;苦丁茶散风热,清利头目;瓜蒌皮润肺化痰;金汁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本方用药物均系清轻之品,体现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温病用药原则。全方清热解毒,祛湿化浊清瘟,对流感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中医治疗瘟疫是根据患者临床征象而辨证论治,因此,无论病毒变异与否,中医瘟疫理论与实践是治疗流感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依据,采用上述有效药物成分相互配伍组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清瘟之功效,达到治疗风温型流感的目的,且成本低,药源广。上述制备方法所得中药药粉可制备成常见的中药制剂,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服用方便,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称取金银花1500g,连翘1500g,生地1500g,玄参lOOOg,郁金1800g,石菖蒲 1000g,大青叶2000g,射干1500g,牛蒡子1000g,水牛角5000g,马勃lOOOg,布渣叶1500g, 苦丁茶1000g,瓜蒌皮1500g和金汁1000g,混合后加入中药原料总质量8倍的90°C热水,浸泡1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计时,煎煮时间为1. 5小时,过滤取出药汁,煎煮二次,即向药渣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再煎煮一次并过滤取出药汁,合并取出的药汁,静置36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压力为-0. 08Mpa,温度为70°C )至密度为1. 30g/cm3,温度为60°C的稠膏,将得到的稠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70°C,出风温度为70°C ),得喷雾干燥粉,再粉碎成100目, 即得到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药粉。按每粒胶囊含0.3g中药药粉分装。患者口服,每日3 次,每次3粒胶囊,3天为一个疗程,服用1 3个疗程,病情会有明显好转。实施例2称取金银花2000g,连翘2000g,生地2000g,玄参500g,郁金2000g,石菖蒲1500g, 大青叶IOOOg,射干IOOOg,牛蒡子1500g,水牛角2000g,马勃500g,布渣叶IOOOg,苦丁茶 500g,瓜蒌皮2000g和金汁1500g,混合后加入中药原料总质量10倍的50°C热水,浸泡1. 5 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计时,煎煮时间为2小时,过滤取出药汁,煎煮二次,即向药渣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再煎煮一次并过滤取出药汁,合并取出的药汁,静置M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压力为-0. 09Mpa,温度为50°C )至密度为1. 32g/cm3,温度为50°C的稠膏,将得到的稠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60°C,出风温度为80°C ),得喷雾干燥粉,再粉碎成120目,即得到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药粉。按每粒胶囊含0.3g中药药粉分装。患者口服,每日3次, 每次3粒胶囊,3天为一个疗程,服用1 3个疗程,病情会有明显好转。
实施例3 称取金银花lOOOg,连翘lOOOg,生地lOOOg,玄参1500g,郁金1500g,石菖蒲500g, 大青叶3000g,射干2000g,牛蒡子500g,水牛角6000g,马勃1500g,布渣叶2000g,苦丁茶 1500g,瓜蒌皮IOOOg和金汁500g,混合后加入中药原料总质量12倍的80°C热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计时,煎煮时间为1小时,过滤取出药汁,煎煮二次,即向药渣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再煎煮一次并过滤取出药汁,合并取出的药汁,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 (压力为-0. 07Mpa,温度为60°C )至密度为1. 35g/cm3,温度为70°C的稠膏,将得到的稠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80°C,出风温度为75°C ),得喷雾干燥粉,再粉碎成80目,即得到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药粉。按每粒胶囊含0.3g中药药粉分装。患者口服,每日3次,每次 3粒胶囊,3天为一个疗程,服用1 3个疗程,病情会有明显好转。实施例4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胶囊临床治疗风温型流感146例,均为门诊治疗,其中男91 例,女55例;年龄10 61岁,平均年龄32. 7岁,其中咽部充血102例(69. 9% ),发热135 例(92. 5% ),舌苔黄 115 例(78.8% ),咳嗽 98 例(67. ),咽痛 105 例(71.9% ),头痛 84 例(57. 5% ),肺部哕音 87 例(59. 6% ),咳痰 67 例(45. 9% ),畏寒 42 例(28. 8% ) 患者口服,每日3次,每次3粒胶囊,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患者连服1 3个疗程。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卫生部2009年10月修订的《甲型Hmi流感诊断方案(2009年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执行。疗效标准痊愈咳嗽、咳痰及肺部哕音消失,体温正常,增高的血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恢复正常,胸部X线片显示炎症完全吸收。显效咳嗽明显减轻, 咳痰明显减少,体温正常,肺部哕音明显减少,血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 胸部X线显示炎症大部分吸收。有效咳嗽减轻,咳痰减少,体温有所下降,肺部哕音减少, 血白细胞计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胸部X线显示炎症有所吸收。无效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无变化,或有加重。临床治疗结果为治愈121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6,总有效率为95.9%。实施例5 临床治疗4例病症分析1、孙某,女,沈岁,发热39. 5°C,咳嗽,咽痛4天,伴有咳痰,畏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胶囊,1个疗程后,治愈。2、刘某,男,33岁,发热畏寒,体温39°C,3天,咳嗽,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胶囊,2个疗程后治愈。3、赵某,女,17岁,发热咽痛4天,体温39. 8°C,肺部哕音明显,头痛,咳痰,量少色黄,舌红苔薄白,脉数。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胶囊,2个疗程后治愈。4、郑某,男,41岁,发热咳嗽,体温39. 8°C,肺部哕音明显,咳痰,畏寒,神志不清,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胶囊,3个疗程后治愈。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0 20份,连翘10 20份,生地10 20份,玄参5 15份,郁金15 20份,石菖蒲5 15份,大青叶10 30份,射干10 20份,牛蒡子5 15份,水牛角 20 60份,马勃5 15份,布渣叶10 20份,苦丁茶5 15份,瓜蒌皮10 20份,金汁 5 15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下述按重量份数计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生地15份,玄参10份,郁金18份, 石菖蒲10份,大青叶20份,射干15份,牛蒡子10份,水牛角50份,马勃10份,布渣叶15 份,苦丁茶10份,瓜蒌皮15份,金汁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称取中药原料金银花10 20份,连翘10 20份,生地10 20份,玄参5 15 份,郁金15 20份,石菖蒲5 15份,大青叶10 30份,射干10 20份,牛蒡子5 15 份,水牛角20 60份,马勃5 15份,布渣叶10 20份,苦丁茶5 15份,瓜蒌皮10 20份和金汁5 15份,混合后加入中药原料总质量8 12倍的50 90°C热水,浸泡1 2小时,加热煎煮,沸后计时,煎煮时间为1 2小时,过滤取出药汁,煎煮二次,合并取出的药汁,静置M 48小时,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得到密度为1. 30 1. 35g/cm3,温度为50 70°C的稠膏;所得稠膏经喷雾干燥,得到喷雾干燥粉,再粉碎至80 120目,得到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浓缩的条件为压力为-0. 07 -0. 09MPa,温度为 50 70"C。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 160 180°C,出风温度为70 80°C。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在治疗风温型流感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中药与制备散剂、片剂、颗粒剂及胶囊剂使用的常规辅料混合后,按照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常见的散剂、片剂、颗粒剂及胶囊剂后服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公开一种治疗风温型流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中药是将金银花10~20份、连翘10~20份、生地10~20份、玄参5~15份、郁金15~20份、石菖蒲5~15份、大青叶10~30份、射干10~20份、牛蒡子5~15份、水牛角20~60份、马勃5~15份、布渣叶10~20份、苦丁茶5~15份、瓜蒌皮10~20份与金汁5~15份混合水提后喷雾干燥,再经粉碎制得,可制成常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中药采用传统制备方法,保留了药物的药性,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清瘟的功效,临床应用研究表明,其治疗风温型流感药效好,抗病毒强,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是预防和治疗流感的良好中药。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2552807SQ20121000590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李恩庆, 陈孝银 申请人: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