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功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9566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功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益肾健脾、养血化瘀、解毒降浊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据有关统计表明,每百万人口中,每年有100-150人发生慢性肾衰。在治疗上,现代医学一直缺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药物。目前在非替代治疗中,认为采用低蛋白饮食和ACEI制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能延缓慢性肾衰的发展进程,并且得到了询证医学的证据支持,但其临床实际效果却十分有限,不尽如人意。对于慢性肾衰中晚期患者,不得不依靠血液透析或者肾移植等替代疗法进行治疗。透析是现代医学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透析治疗尿毒症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透析可以将血中蓄积的过多毒素和过多的水分清出体外,并补充碱期以纠正酸中毒,调整电解质紊乱,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同时,透析治疗尿毒症,见效快,可以最短时间内让病人脱离生命危险范围。但是透析治疗只是一种肾脏功能替代疗法,通过透析机代替肾脏进行排毒,而肾脏损伤还在继续发展,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患者残存的肾功能也会逐渐丧失。长期透析还会形成透析依赖,让患者离不开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变差,生存时间短,且到后来原有肾脏功能损耗殆尽,患者无法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透析方式。透析治疗尿毒症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费用,透析后并发症还会增多且更加严重。慢性肾衰属中医学“虚劳” “关格” “癃闭” “水肿” “呕吐” “眩晕”等范畴,主要以肾的气化功能失司最为重要。肾的气化功能失调,则水液代谢和分清秘浊功能是指,导致湿浊内留,清浊相混,湿毒浊邪内聚,继而化热生风、动血,化寒成痰,或浊淤互结,损害五脏, 波及六腑,变证风起,肾病日久,肾虚及脾,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不足,则加重病情。在慢性肾衰不断进展的过程中,如何保护残存肾单位,阻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中医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之理论,对慢性肾衰,特别是早、中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其采用多种多种方法、多种药物、多种途径,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展,推迟晚期患者进行透析的时间。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部分中药能够改善肾脏供血,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改善机体免疫状态,进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有效降低机体尿素氮、肌酐含量,保护残存肾单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如上所述透析治疗并不能逆转肾单位的损害,而且许多病人承受不了长期透析的高额费用,最终使病人的生存期缩短。因此研究通过用中医途径来治疗慢性肾衰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益肾健脾、养血化瘀、解毒降浊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所述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200-600、生地 200-300、白术 60-100、茯等 60-100、山萸肉 60-100。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当归 60-100、川芎 120-200、丹参 200-300。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金银花120-200、大黄 60-100、地龙 80-150。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地240-247、山萸肉 79-82、茯苓 79-82、黄芪 400-410、当归 79-82、丹参 240-247、川芎 160-165、地龙 118-125、金银花 160-165、白术 79-82、大黄 79-82。最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地M6、山萸肉81、茯苓81、黄芪407、当归81、丹参M6、川芎162、地龙122、金银花162、白术81、大黄81。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由原料药加工制备成药剂学可接收的口服制剂,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溶液剂等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由原料药加工制备成清膏后再制成颗粒剂。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包括医学上可接受的量的药用辅料,用量为所述清膏重量的0. 2-0. 95倍。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用4-8倍原料药重量的蒸馏水浸泡1. 5-2. 5小时,煎煮三次,每次l_2h,分离得到煎液,合并煎液;步骤二、将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30的清膏,相对密度的测定温度为50°C ;步骤三、以清膏重量的0. 2-0. 95倍的药用辅料作为底料,喷雾干燥,制得颗粒剂。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的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60-90°C,物料温度为50-75°C,干燥时间为0. 5-1. 5小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药物方法,由于采用喷雾干燥,大大减少了药用辅料的用量;在有效成分的量相同的情况下,病人服用量减少,却起到同等的疗效,这能够增加患者服药顺应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属祖国医学“虚劳” “关格” “癃闭”等范畴,主要以肾的气化功能失司最为重要,肾的气功能失调,则水液代谢和分清泌浊功能失职,导致湿浊内留,清浊相混,湿毒浊邪内聚,继而化热生风、动血,化寒成痰,或浊淤互结,损害五脏,波及六腑,变证峰起,肾病日久,肾虚及脾,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不足,则加重病情。由于本病是本虚标实,因此,我们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立法原则从二个方面入手①益肾健牌养血以治本,②化淤解毒降浊以治标。从而治本为主,标本兼治。
由于肾气不足是起病之本,治疗则以固护肾气为根本。本方以山萸肉、生地滋养肾精,振奋肾之功能,从而起到保护残存肾单位,维护肾脏的代谢功能。肾衰及脾,脾虚失运, 故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多有贫血,或血浆白蛋白较低等精微物质缺乏,方中用黄芪、当归、茯苓,以健脾益气,养血生血,可改善全身虚损状态,而脾肾衰败导致津液不得上承,湿浊不得下泄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混,升降失常,甚则化热、 动风动血,痰浊上蒙清窍、浊阴内停,故方中用大黄、双花、地龙解毒降浊,清除体内的毒素。 久病入络,肾脉瘀阻,故用川芎、丹参活血化淤,减轻肾小球的纤维化。诸药合用既能增强脾肾之气的恢复,也能化淤降浊解毒,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泻,补泻结合,具有促进代谢废物分解,转化以及恢复肾功能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药物方法,由于采用喷雾干燥,大大减少了药用辅料的用量;在有效成分的量相同的情况下,病人服用量减少,却起到同等的疗效,这能够增加患者服药顺应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第一实施方式颗粒剂1-1原料药生地240g、山萸肉80g、茯苓80g、黄芪400g、白术80g制备方法将原料药8倍原料药重量的蒸馏水浸泡池后煎煮1. 5h,分离得到煎液;第二次加入5倍原料药重量的水煎煮lh,合并得到的煎液;第三次加入5倍原料药重量的水煎煮lh,合并得到的煎液,将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的清膏,相对密度的测定温度为50°C,以清膏重量的0. 75倍的药用辅料作为底料,喷雾干燥,制得颗粒剂。所述的喷雾干燥,其进风温度为75°C,物料温度为70°C,干燥1小时。第二实施方式颗粒剂1-2原料药生地MOg、山萸肉80g、茯苓80g、黄芪400g、白术80g、当归80g、川芎 160g、丹参 MOg制备方法同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颗粒剂1-3原料药生地MOg、山萸肉80g、茯苓80g、黄芪400g、当归80g、丹参MOg、川芎 160g、地龙120g、金银花160g、白术80g、大黄80g制备方法同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片剂2-1黄芪200g、生地200g、白术60g、茯苓60g、山萸肉60g制备方法将原料药用7倍原料药重量的蒸馏水浸泡2. 5h后煎煮1. 2h,分离得到煎液;第二次加入5倍原料药重量的水煎煮1. 5h,合并得到的煎液;第三次加入4倍原料药重量的水煎煮1.证,合并得到的煎液,将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的清膏,相对密度的测定温度为50°C,以清膏重量的0. 8倍的药用辅料作为底料,喷雾干燥,制得颗粒,添加适量的润滑剂,压片。所述的喷雾干燥,其进风温度为70°C,物料温度为65°C,干燥 1. 5小时。第五实施方式颗粒剂2-2黄芪200g、生地200g、白术60g、茯苓60g、山萸肉60g、当归60g、川芎120g、丹参 200g制备方法同第四实施方式制备颗粒前的步骤。第六实施方式颗粒剂2-3原料药黄芪200g、生地200g、白术60g、茯苓60g、山萸肉60g、当归60g、川芎 120g、丹参200g、金银花120g、大黄60-100、地龙80g制备方法同第四实施方式制备颗粒前的步骤。第七实施方式颗粒剂3-1原料药生地246g、山萸肉81g、茯苓81g、黄芪407g、白术81g制备方法将原料药用7倍原料药重量的蒸馏水浸泡2. 5h后煎煮1. 5h,分离得到煎液;第二次加入6倍原料药重量的水煎煮1.证,合并得到的煎液;第三次加入6倍原料药重量的水煎煮1.池,合并得到的煎液,将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30的清膏,相对密度的测定温度为50°C,以清膏重量的0. 5倍的药用辅料作为底料,喷雾干燥,制得颗粒剂。所述的喷雾干燥,其进风温度为90°C,物料温度为70°C,干燥0.5小时。第八实施方式颗粒剂3-2原料药生地M6g、山萸肉81g、茯苓81g、黄芪407g、白术81g、当归81g、丹参 246g、川芎 162g制备方法同第七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颗粒剂3-3原料药生地M6g、山萸肉81g、茯苓81g、黄芪407g、当归81g、丹参M6g、川芎 162g、地龙122g、金银花162g、白术81g、大黄81g制备方法同第七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颗粒剂4-1原料药黄芪600g、生地300g、白术100g、茯苓100g、山萸肉IOOg制备方法将原料药用8倍原料药重量的蒸馏水浸泡1. 6h后煎煮2h,分离得到煎液;第二次加入6倍原料药重量的水煎煮池,合并得到的煎液;第三次加入6倍原料药重量的水煎煮1.证,合并得到的煎液,将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的清膏,相对密度的测定温度为50°C,以清膏重量的0. 4倍的药用辅料作为底料,喷雾干燥,制得颗粒剂。 所述的喷雾干燥,其进风温度为80°C,物料温度为65°C,干燥1. 2小时。
第^^一实施方式颗粒剂4-2原料药黄芪600g、生地300g、白术100g、茯苓100g、山萸肉100g、当归100g、川芎 200g、丹参 300g制备方法同第十实施方式。第十二实施方式颗粒剂4-3原料药黄芪600g、生地300g、白术100g、茯苓100g、山萸肉100g、当归100g、川芎 200g、丹参300g、金银花200g、大黄100g、地龙150g制备方法同第十实施方式。第十三实施方式颗粒剂1-1,1-2,1-3 ;片剂 2-1,2-2,2-3 ;3-1,3-2,3-3 和 4-1,4-2,4-3。使用前用蒸馏水配制成16. 8g/kg水溶液。取瑞士昆明远交系小鼠,体重18-22g,共80只,雌雄各半,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动物房温度25士3°C,12小时明,12小时暗。动物分笼饲养,每笼10只,自由饮食与饮水。动物适应三天后分别灌胃给予健肾颗粒水溶液0. 8ml。 给药后每天观察动物的中毒表现,连续观察7天,未观察到动物死亡或者有异常表现。结果表明1.小鼠口服颗粒剂16. 8g/kg,无异常表现。2.小鼠口服健肾颗粒剂的最大耐受量(MTD)为16. 8g/kg,相当于成人每日每次量 (0. 13g/kg)的 130 倍。第十四实施方式颗粒剂1-3,2-3,3-3,4-3。用法用量每人每次1-2袋,每日2次,三个月一疗程。治疗期间均采用低蛋白饮食,并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效果验证肾功能衰竭患者61例,其中慢性肾小球炎56例,糖尿病肾病4例,多囊肾 1 例;血中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SCr :439. 22 士 266. 21 μ moL(x 士 SD),BUN 18. 65+9. 62mmol/L ;按性别分男31例,女30例;平均年龄男46岁,女89岁。61人分成四组,分别按规定用法用量服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颗粒剂药物一疗程(3个月)后,测试个患者的血中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疗效评定及结果疗效评定显效;Cr < 177 μ moL/L,临床证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好转;Cr下降20%,临床证状和体征改善。有效;Cr下降未超过20%,临床证状和体征改善。无效Cr不下降,临床证状和体征无改善。治疗结果显效13例,显效率21. 31% ;好转27例,好转率44. 26% 有效12例,效率19. 67% ;无效9例。总有效率85.240%。不同编号颗粒剂对不同组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肌酐(Cr)、尿素氮 (BUN)含量的变化见下表
服用不同颗粒剂后每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肌酐(Cr)、尿素氮 (BUN)含量比较(X 士 SD)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 200-600、生地 200-300、白术 60-100、茯等 60-100、山萸肉 60-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当归 60-100、川芎 120-200、丹参 200-3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金银花 120-200、大黄 60-100、地龙 80-15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地230-270、山萸肉70-90、茯等70-90、黄芪350-450、当归70-90、丹参220480、川芎 140-180、地龙 100-120、金银花 140-180、白术 70-90、大黄 70-9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地M6、山萸肉81、茯苓81、黄芪407、当归81、丹参M6、川芎162、地龙122、金银花 162、白术81、大黄81。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原料药加工制备成药剂学可接收的口服制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原料药加工制备成清膏后再制成颗粒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药剂学可接受量的药用辅料,用量为所述清膏重量的0. 2-0. 95。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用4-8倍原料药重量的蒸馏水浸泡1. 5-2. 5小时,煎煮三次,每次l_2h,分离得到煎液,合并煎液;步骤二、将煎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30的清膏,相对密度的测定温度为 50 0C ;步骤三、以清膏重量的0. 2-0. 95倍的药用辅料作为底料,喷雾干燥,制得颗粒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60-90°C,物料温度为50-75°C,干燥时间为0. 5-1. 5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含原料药生地,山萸肉,茯苓,生黄芪,白术按比例配置加工制备成颗粒。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具有益气滋肾健脾、化瘀解毒祛浊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或慢性肾病辨证属脾肾两虚、血瘀阻滞、毒浊内聚等疾病。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526324SQ20121000928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吴燕, 张福成, 林敏 申请人:吴燕, 张福成, 林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