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82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诊断仪,尤其涉及可调节X射线(x-ray)摄影距离(SID距离)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X射线医疗诊断仪是用于对被诊对象物体进行X射线摄影以取得被诊对象物体患部的影像,从而通过所获取的影像进行诊断的仪器,X射线诊断仪的ー个例子有,X射线探测器和X射线产生部附着于C形臂的两端,以随C形臂的旋转对患者进行摄影的仪器。设置有C形臂的X射线诊断仪,可在使患者站立的情况下进行摄影,而若患者的行动不便,也可使患者的躺卧在台子上之后,使台子穿过C形臂的弯曲部分并旋转C形臂,以 使X射线探测器位于台子的下端,而X射线产生部位于台子的上端,以此完成摄影。另外,在X射线诊断仪中,需确保从X射线供应源,即X射线产生部到探測器之间的距离,即摄影距离(SID距离)在一定范围内,一般而言,需在1000 1800mm之间,在使患者站立的状态下为1800mm,而使患者躺卧在台子上的状态下为1000mm。因此,在设置有C形臂的现有技术的X射线诊断仪的情况下,建筑的室内高度至少达到2. 5m以上才能使C形臂旋转,以使其在站立模式和躺卧模式之间转换,因此,安装于通常高度的建筑时受到限制。为克服上述层高受限的问题而提出的就是现有技术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6-0112417号的“具备可调节长度的臂结构的医疗诊断仪”,其中,用于前后移动X射线产生部的第一臂和用于移动探測器部的第二臂各自安装有马达,单纯调节第一臂和第ニ臂之间的距离,而因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距离各自独立驱动,第一臂和第二臂各自安装,因此,不能将距离缩短为比第一臂和第二臂之和更短的距离。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用2、3个马达各自调节管臂和探测臂,因此,马达本身増加设备的重量。另外,由于探测臂和管臂部分単独移动,因此,需使用大功率马达,而且,由于马达承受全部重量,因此,电カ消耗大。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车辆等高度很低的情况下,不能安装设置有U形或C形臂的X射线诊断仪,需改造天棚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中为了解决由于马达的重量及管臂和探測臂之间的距离无法缩短而不能在车辆等高度低的地方使用从而影响摄影模式的问题,使探测臂和管臂相隔一个齿轮相互叠加移动,可缩短探测臂和管臂中更长的ー个的长度,因此,较之现有技术,可在更短的距离进行旋转驱动,从而可设置于车辆等高度低的地方并以各种角度对患者进行摄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将用于调节探測臂和管臂的距离的马达数量减少为ー个,以减少仪器的整体重量,并在支架的下端部设置导轨,从而可搭载于车辆用作车辆用X射线摄影机。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在支架上设置促动器,以进行多级调节高度,从而可在高度低的车辆上使患者完成站立模式的摄影,而通过减少臂的距离及支架高度,以可旋转臂,从而使患者在躺卧在床上的状态下完成躺卧模式的摄影。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可在车辆等狭窄空间内沿设置于支架下端部的导轨部移动,从而可有效利用患者躺卧的床,确保空间利用率。本发明公开了ー种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它包括具备探测器部的探测臂和具备X射线产生部的管臂,在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之间设置齿轮,从而随上述齿轮的旋转使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沿相反方向移动。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探测臂包括附着有上述探測器部的第一臂部和附着有第一导引器的第二臂部;上述管臂包括附着有上述X射线产生部的第三臂部和附着有第二导引器的第四臂部;上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形成L字形结构,上述第三臂部和第四臂部形成L字形结构。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第二臂部和第四臂部隔着上述齿轮相互平行,上述第一臂部和第三臂部相对而设,并且L字形的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和另ー L字形的第三臂部、第四臂部相互形成U形或C形结构。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第一导引器和上述第二导引器上,沿上述第二臂部和第四臂部的长度方向设置齿条,设置于上述第一导引器的齿条和设置于上述第二导引器的齿条相互平行,并且上述齿轮由小齿轮构成。另外,在本发明中,包括可旋转地固定有上述小齿轮的导引部,设置于上述导引部的上述小齿轮与上述齿条吻合旋转,以沿上述导引部的长度方向移动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小齿轮被一个驱动马达旋转驱动,上述小齿轮根据上述一个驱动马达的旋转进行旋转,并且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沿上述小齿轮的旋转方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靠近,以此调节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的距离。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导引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沿上述导引部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沿上述第一通道可移动地结合上述第一导引器,沿上述第二通道可移动地结合上述第二导引器,并且在与上述小齿轮接触的上述第一导引器和上述第二导引器的一面,沿上述导引部的长度方向设置齿条。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导引部位于上述第一导引器和上述第二导引器之间,而且,还包括在移动调节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的距离时起到导引作用的多个辅助齿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中,上述齿轮为第一扣链齿,且在上述第二臂部和第四臂部的两端设置第二扣链齿,上述第一扣链齿和上述第二扣链齿通过链条连接,而且,包括具备上述第一扣链齿、设置于上述第二臂部和第四臂部两端的上述第二扣链齿的导引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导引部与上述支架连接,以使上述U形或C形结构上下移动。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U形或C形结构相对于上述支架进行旋转。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支架的下端部包括导轨部以进行移动。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支架可利用促动器进行多级调节高度。本发明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包括具备探测器部的探测臂和具备X射线产生部的管臂,在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之间设置齿轮,从而随上述齿轮的旋转使上述探測臂和上述管臂沿相反方向移动,并且上述齿轮通过ー个驱动马达进行旋转。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探测臂包括附着有上述探測器部的第一臂部和附着有第 一导引器的第二臂部;上述管臂包括附着有X射线产生部的第三臂部和附着有第二导引器的第四臂部;上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形成L字形结构,上述第三臂部和第四臂部形成L字形结构,上述第二臂部和第四臂部隔着上述齿轮相互平行,上述第一臂部和第三臂部相对而设,并且L字形的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和另ー L字形的第三臂部、第四臂部相互形成U形或C形结构。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导引部与上述支架连接,以使上述U形或C形结构上下移动。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U形或C形结构通过上述支架进行旋转。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支架的下端部包括导轨部以进行移动。另外,在本发明中,上述支架可利用促动器进行多级调节高度。本发明只用ー个马达驱动探测臂和管臂,具备利用相互间重量的重量补偿功能,从而减少马达的功率,因此,可用于地面不能承受太多重量的地点,如车辆等,而且,通过打破縮小管臂和探測臂之间的距离的限制,从而可设置于车辆等高度很低的空间,且可从多个角度对患者进行摄影。另外,通过在支架的下端部设置导轨,从而可搭载于车辆并自由移动支架,因此,可在确保患者躺卧的床的移动空间的状态下,完成X射线摄影。本发明在支架上设置促动器,以进行多级调节高度,从而可在高度低的车辆上使患者完成站立模式的摄影,而通过减少臂的距离及支架高度,以可旋转臂,从而使患者在躺卧在床上的状态下完成躺卧模式的摄影。


图I为本发明的探测臂和管臂的概略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图I所示的第一导引器、第二导引器及齿轮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U形或C形结构的前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U形或C形结构的后面示意图;图5为在本发明的U形或C形结构上结合安装支架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的概略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安装U形或C形结构并包括导轨部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的概略示意图;图7为安装根据本发明的C形结构并包括导轨部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的移动、旋转方向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 10 :探测臂20 :管臂3O :齿轮40 U形或C形结构50 :齿条60:驱动马达70:导引部80 :辅助齿轮90 :支架100:探测器部110:第一臂部
120:第一导引部130 :第二臂部200 :X射线产生部210:第三臂部220:第二导引部230:第四臂部300 :导轨部310 :第一通道320 :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附图中的相同结构或部件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描述本发明的过程中,为了不给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构思带来混乱,将省略对已公开功能或结构的说明。图I为本发明的探测臂和管臂的概略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1,包括具备探测器部100的探測臂10和具备X射线产生部200的管臂20,在探测臂10和管臂20之间设置齿轮30,从而随齿轮30的旋转使探测臂10和管臂20沿相反方向移动。探测臂10形成L字形弯曲结构,在L字形中,将附着有探測器部100的部分定义为第一臂部110,将附着有用于移动探测臂10的第一导引器120的部分定义为第二臂部130。因此,如本发明的图I所示,在探测臂10中,第一臂部110和第二臂部130相互呈直角并形成L字形结构。但是,探测臂10的第一臂部110和第二臂部130不一定要呈直角,只要能形成弯曲结构即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中,因此,本发明的L字形结构为第一臂部110和第二臂部130形成相互弯曲的结构的形状。与探测臂210 —祥,管臂20也包括附着有X射线产生部200的第三臂部210和附着有用于移动管臂20的第二导引器220的第四臂部230,而第三臂部210和第四臂部230形成L字形结构。在此,在第一臂部110和第二臂部130中定义的那样,L字形结构为形成相互弯曲结构的形状。第二臂部130和第四臂部230隔着齿轮30相互平行,而且,L字形的第一臂部110和第二臂部130及另ー L字形的第三臂部210和第四臂部230相互形成U形或C形结构40。图2为本发明的图I所示的第一导引器、第二导引器及齿轮的放大示意图。如图2所示,附着于第二臂130的第一导引器120和附着于第四臂230的第二导引器220中设置有齿条50,而位于齿条之间吻合旋转的齿轮30为小齿轮。
即,设置于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的齿条50隔着齿轮30 ( S卩,小齿轮)
相互吻合。若小齿轮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则通过齿条50和小齿轮的吻合旋转,探测臂10顶至图中的上部方向,而与此相反,管臂20推至图中的下部方向。与此相反,若小齿轮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则通过齿条50和小齿轮的吻合旋转,探测臂10推至图中的下部方向,而管臂20顶至图中的上部方向。在设置于第一导引器120的探测臂10下降时,下降的力通过齿轮30根据反作用力的法则,用作顶起设置有第二导引器220的管臂20的力。S卩,像隔着ー个滑轮用线连接在两侧的锥,一个锥下降时,相反一侧的锥上升。通过这样的原理,隔着齿轮30设置于两侧的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沿 相反方向移动,因此,用于旋转齿轮30的驱动马达60,较之用不同的驱动马达驱动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的情况,即使马达的功率较小,也能移动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通过设置有第一导引器120的探测臂10的重量下降的力,通过齿轮30作用为提升设置有第二导引器220的管臂20的力,因此,较之现有技术中用不同的马达驱动探测臂和管臂,从而需承载探测臂和管臂的重量的情况,马达的负载量明显減少。上述減少驱动马达的负载量并只通过ー个驱动马达同时移动探测臂10和管臂20,以调节摄影距离(SID距离),是通过本发明的隔着齿轮30使探测臂10和管臂20吻合旋转的结构来实现的。导引部70为板状,而在导引部70的中央附近可旋转地固定齿轮30。设置于导引部70的小齿轮与结合于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的齿条50吻合旋转,以使相互平行设置的齿条50沿导引部70的长度方向移动。小齿条通过ー个驱动马达60,而若通过ー个驱动马达60的旋转使小齿轮旋转,则结合于第一导引器120的齿条50和结合于第二导引器220的齿条50沿小齿轮的旋转方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靠近,以此调节探测臂10和管臂20的距离。如上所述,以图2为准,若齿轮3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第一导引器120向上部方向移动,而第二导引器220向下部方向移动,因此,若探测臂10和管臂20并排平行设置于中立位置,则相互远离而形成需要一定水平的摄影距离(SID距离)的摄影模式;当完成摄影模式之后,缩短探测臂10和管臂20的距离以旋转U形或C形结构40,从而转换为新的摄影模式,例如,即使在高度较低的地点,也能从使患者站立拍摄的站立模式转换为使患者躺卧于床上进行摄影的躺卧模式。图3为本发明的U形或C形结构的前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U形或C形结构的后面示意图。如图I至图4所示,在导引部70中,第一通道310和第二通道320沿导引部70的长度方向设置,沿第一通道310可移动地结合第一导引器120,而沿第二通道320可移动地结合第二导引器220。如图3所示,第一通道310和第二通道320的ー个例子可为I形通道,而在I形通道的外部,由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形成“匚”字形通道而围绕I形通道的外部移动,从而沿I形通道沿长度方向移动探测臂10和管臂20,而且,在“匚”字的两末端还具备突出部,以围绕I形通道的凸缘。換言之,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是沿长度方向形成槽的中空的矩形形状,而设置于导引部70的第一通道310和第二通道320构成I形通道,且位于I形通道上下部的凸缘由中空的矩形形状的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围绕,而且,使第一导引部120和第二导引部220的矩形形状的槽位于连接I形通道的上下部凸缘的中央部,从而在不相互脱离的情况下沿长度方向移动。另外,在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之间设置齿轮30,且在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相対的面设置齿条50,而位于其之间的齿轮30相互吻合旋转。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可设置多个,或设置一体型的ー个。但是,不管第一导引器120和第二导引器220是连续的一体型或不连续的多个,齿条50均需沿导引部70的长度方向呈ー体型连续设置,才能与齿轮30吻合而连续移动探测臂10和管臂20。·在齿条50和齿轮30吻合连续旋转移动时,为了顺利地旋转移动,导引部70包括位于第一导引器120和上述第二导引器220之间以在移动调节上述探测臂20和上述管臂30的距离时起到导引作用的多个辅助齿轮80。辅助齿轮80也是小齿轮,但在辅助齿轮80上不设置其他的驱动马达,而只在齿轮30上设置驱动马达60以起到旋转的中心轴的作用。在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利用齿条和小齿轮的探测臂10和管臂20,但本发明的齿轮30可被第一扣链齿(未图示)替代,且在第二臂部130和第四臂部230的两端设置第二扣链齿(未图示),而且,通过链条连接第一扣链齿和第二扣链齿并用驱动马达旋转第一扣链齿,从而获得相同的效果。S卩,利用一个马达的旋转,通过链条移动平行设置于第一扣链齿的两侧的管臂和探测臂。图5为结合设置本发明的U形或C形结构的概略示意图。如图5所示,导引部70与支架90连接以使U形或C形结构40上下移动,而支架90的下端部固定设置于地面。另外,由于U形或C形结构40处于可相对于支架90旋转的状态,因此,可完成可在患者站立的状态下进行摄影的站立模式的摄影和可在患者躺卧的状态下进行摄影的躺卧模式的摄影。图6为本发明的安装U形或C形结构并包括导轨部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的概略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支架90的下端部包括导轨部300,从而使支架90沿导轨部300自
由移动。另外,支架可利用促动器进行多级调节高度。由于利用促动器进行多级调节支架的下端部,因此,也可在车辆等高度低的空间调节支架的高度,而且,可利用本发明的U形或C形结构40调节距离,以使第二臂部130和管臂20的第四臂部230并排设置,从而也可通过U形或C形结构40缩短第二臂部130和第四臂部230中更长的ー个臂部的长度,之后在此状态下降低支架90的高度并旋转U形或C形结构40,则可在高度低的空间完成各种模式的摄影。另外,无需改造即可在车辆等高度低的空间进行摄影,而且,因空间狭小的缘故在大部分的车辆上只能完成胸部摄影,但由于在支架90的下端部与导轨部300连接,因此,即使在空间狭小的地方,也能边沿导轨部300移动支架90边移动患者躺卧的床,从而完成躺卧模式的摄影。特别地,在车辆上设置具备U形或C形结构的X射线诊断仪时,曾因U形或C形结构的重量重而存在无法固定于车辆的车体下端的问题,但由于在本发明中只用一个马达驱动探测臂和管臂,而且,具有利用探测臂和管臂的相互重量进行驱动的重量补偿功能,因此,可使用小型马达,从而制造出重量轻的X射线诊断仪并以此安装于车辆上。图7为安装根据本发明的C形结构并包括导轨部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的移动、旋转方向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I吋,设置于下端部的导轨部300可左右移动,且可上下调节支架90的高度,而且,U形或C形结构40可相对于支架进行旋转,因此,可完成各种位置的患者摄影,另外,U形或C形结构40的第二臂部130和第四 臂部230的长度可活动地调节以进行伸长、压縮,从而调节U形或C形结构40的距离。因此,可通过调节U形或C形结构40的距离和支架90的高度设置于车辆等高度低的地点。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变形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ー种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探测器部的探测臂和具备X射线产生部的管臂,在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之间设置齿轮,从而随上述齿轮的旋转使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沿相反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探测臂包括附着有上述探測器部的第一臂部和附着有第一导引器的第二臂部;上述管臂包括附着有上述X射线产生部的第三臂部和附着有第二导引器的第四臂部;上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形成L字形结构,上述第三臂部和第四臂部形成L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臂部和第四臂部隔着上述齿轮相互平行,上述第一臂部和第三臂部相对而设,并且L字形的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和另ー L字形的第三臂部、第四臂部相互形成U形或C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导引器和上述第二导引器上,沿上述第二臂部和第四臂部的长度方向设置齿条,设置于上述第一导引器的齿条和设置于上述第二导引器的齿条相互平行,并且上述齿轮由小齿轮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地固定有上述小齿轮的导引部,设置于上述导引部的上述小齿轮与上述齿条吻合旋转,以沿上述导引部的长度方向移动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小齿轮被ー个驱动马达旋转驱动,上述小齿轮根据上述一个驱动马达的旋转进行旋转,并且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沿上述小齿轮的旋转方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靠近,以此调节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引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沿上述导引部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沿上述第一通道可移动地结合上述第ー导引器,沿上述第二通道可移动地结合上述第二导引器,并且在与上述小齿轮接触的上述第一导引器和上述第二导引器的一面,沿上述导引部的长度方向设置齿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引部位于上述第一导引器和上述第二导引器之间,而且,还包括在移动调节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的距离时起到导引作用的多个辅助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齿轮为第一扣链齿,且在上述第二臂部和第四臂部的两端设置第二扣链齿,上述第一扣链齿和上述第二扣链齿通过链条连接,而且,包括具备上述第一扣链齿、设置于上述第二臂部和第四臂部两端的上述第二扣链齿的导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引部与上述支架连接,以使上述U形或C形结构上下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U形或C形结构相对于上述支架进行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架的下端部包括导轨部以进行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可利用促动器进行多级调节高度。
14.ー种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探测器部的探测臂和具备X射线产生部的管臂,在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之间设置齿轮,从而随上述齿轮的旋转使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沿相反方向移动,并且上述齿轮通过ー个驱动马达进行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探测臂包括附着有上述探測器部的第一臂部和附着有第一导引器的第二臂部;上述管臂包括附着有X射线产生部的第三臂部和附着有第二导引器的第四臂部;上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形成L字形结构,上述第三臂部和第四臂部形成L字形结构,上述第二臂部和第四臂部隔着上述齿轮相互平行,上述第一臂部和第三臂部相对而设,并且L字形的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和另一 L字形的第三臂部、第四臂部相互形成U形或C形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引部与上述支架连接,以使上述U形或C形结构上下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U形或C形结构相对于上述支架进行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架的下端部包括导轨部以进行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可利用促动器进行多级调节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摄影用多功能支架,它包括具备探测器部的探测臂和具备X射线产生部的管臂,在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之间设置齿轮,从而随上述齿轮的旋转使上述探测臂和上述管臂沿相反方向移动。由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U字形X射线诊断仪由于使用多个马达而比较重并且探测臂和管臂的距离调节受限而无法在层高较低的建筑物或车辆中使用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B6/00GK102860832SQ2012100224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7日
发明者安判淳 申请人:麦迪国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