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119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中,神经性皮炎占据很大部分,特点是奇痒难忍和难以治愈。 目前,用于治疗该病的制剂虽有多种,如皮炎平软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等,它们大都为西药或化学制剂,均存在疗程长,见效虽快但停药易复发且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我国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寻求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好的外用中药制剂非常必要。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40— 100g,徐长卿10—50g,火麻仁15—70g,生地黄30— 100g,地骨皮30—90g,地肤子 40—90g,木芙蓉叶30— 90g,薄荷脑6 — 15g。
优选的是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60— 90g,徐长卿20— 40g,火麻仁20— 40g,生地黄40— 60g,地骨皮;35 — 55g,地肤子50— 70g,木芙蓉叶 40— 60g,薄荷脑 8 — 12g。
更为优选的是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80g,徐长卿30g,火麻仁30g,生地黄50g,地骨皮45g,地肤子60g,木芙蓉叶55g,薄荷脑10g。
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配方量称取白鲜皮、徐长卿、火麻仁、生地黄、地骨皮、地肤子、木芙蓉叶,粉碎成 100目以下的细粉;B、将粉碎的细粉放入容器中,加入70%的乙醇900ml—950ml,搅拌浸渍72h— 96h,滤过,药渣压榨,滤液与榨出液合并,静置Mh—36h,滤过,收集滤液备用;C、将配方量的薄荷脑在适量70%的乙醇中溶解;D、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后,加入山梨酸2g,然后加70%乙醇至1000ml;E、向上述混合后的溶液中添加碳酸氢钠或盐酸溶液,调PH值至6—8,灭菌罐装后即为成品外用擦剂。
中医认为神经性皮炎属中医风的范畴,风为阳邪,最易伤阴血,治疗需祛风止痒, 凉血解毒。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制剂中,白鲜皮、地肤子祛风止痒为君药,《本草原始》说地肤子主皮肤中积热;《药性论》说白鲜皮主一切热毒风。木芙蓉叶、地骨皮、徐长卿解毒清热为臣药,《本草纲目》说木芙蓉叶凉血解毒;《珍珠囊》说地骨皮为凉血药。《中药学》说 徐长卿祛风止痒。生地黄、火麻仁凉血滋阴为佐药,《中药学》说生地黄为滋阴凉血,《本草纲目》说火麻仁滋阴润燥。薄荷脑为透皮剂为使药,引药直达药所。全方配伍合理,疗效显者ο
由于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对患者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用药成本低,对治疗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见效快,疗程短,特别是止痒效果迅速明显,不会出现过敏和抗药性,对体癣和手足癣也有较好效果。本发明药物经对10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可达9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其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60g,徐长卿40g,火麻仁20g,生地黄100g,地骨皮90g,地肤子50g,木芙蓉叶90g,薄荷脑 6g。
实施例二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其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100g,徐长卿50g,火麻仁70g,生地黄40g,地骨皮55g,地肤子90g,木芙蓉叶60g,薄荷脑 8g。
实施例三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其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40g,徐长卿10g,火麻仁15g,生地黄30g,地骨皮30g,地肤子70g,木芙蓉叶40g,薄荷脑 15g。
实施例四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其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90g,徐长卿20g,火麻仁40g,生地黄60g,地骨皮35g,地肤子40g,木芙蓉叶30g,薄荷脑 12go
实施例五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作为优选方,其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80g,徐长卿30g,火麻仁30g,生地黄50g,地骨皮45g,地肤子60g,木芙蓉叶 55g,薄荷脑IOgo
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上述实施例称取白鲜皮、徐长卿、火麻仁、生地黄、地骨皮、地肤子、木芙蓉叶,粉碎成100目以下的细粉;B、将粉碎的细粉放入容器中,加入70%的乙醇900ml—950ml,搅拌浸渍72h— 96h,滤过,药渣压榨,滤液与榨出液合并,静置Mh—36h,滤过,收集滤液备用;C、将配方量的薄荷脑在适量70%的乙醇中溶解,乙醇量为10ml ;D、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后,加入山梨酸2g,然后加70%乙醇至1000ml;E、向上述混合后的溶液中添加碳酸氢钠或盐酸溶液,调PH值至6—8,灭菌罐装后即为成品外用擦剂。
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对患者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用药成本低,对治疗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见效快,疗程短,特别是止痒效果迅速明显,不会出现过敏和抗药性,对体癣和手足癣也有较好效果。本发明药物对100例不同皮肤病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达到98%。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
1、治疗组50例,用本品擦拭患处,每日4次。
2、对照组50例,用皮炎平擦拭患处,每日4次。
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果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40—100g,徐长卿10—50g,火麻仁15—70g,生地黄30—100g,地骨皮30— 90g,地肤子40— 90g,木芙蓉叶30— 90g,薄荷脑6 — 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60—90g,徐长卿20—40g,火麻仁20— 40g,生地黄40— 60g,地骨皮;35 — 55g,地肤子50— 70g,木芙蓉叶40— 60g,薄荷脑8 — 12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其特征是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80g,徐长卿30g,火麻仁30g,生地黄50g,地骨皮 45g,地肤子60g,木芙蓉叶55g,薄荷脑10g。
4.根据权利要求1一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按配方量称取白鲜皮、徐长卿、火麻仁、生地黄、地骨皮、地肤子、木芙蓉叶,粉碎成 100目以下的细粉;B、将粉碎的细粉放入容器中,加入70%的乙醇900ml—950ml,搅拌浸渍72h— 96h,滤过,药渣压榨,滤液与榨出液合并,静置Mh—36h,滤过,收集滤液备用;C、将配方量的薄荷脑在适量70%的乙醇中溶解;D、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后,加入山梨酸2g,然后加70%乙醇至1000ml;E、向上述混合后的溶液中添加碳酸氢钠或盐酸溶液,调PH值至6—8,灭菌罐装后即为成品外用擦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白鲜皮40—100g,徐长卿10—50g,火麻仁15—70g,生地黄30—100g,地骨皮30—90g,地肤子40—90g,木芙蓉叶30—90g,薄荷脑6—15g。本发明对治疗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见效快,疗程短,特别是止痒效果迅速明显,不会出现过敏和抗药性,对体癣和手足癣也有较好效果,治愈率高且费用低。
文档编号A61K36/815GK102552544SQ2012100527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
发明者蒋秀娟, 邢雪林, 顾晓明, 黎明 申请人:蒋秀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