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84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药,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
背景技术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真菌性角膜炎在临床上较难诊断,容易误诊,常因治疗不当而造成失明。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有眼外伤、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角膜炎症及干眼症等情况时,非致病的真菌就可能变为致病菌,引起角膜继发性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曲霉菌,其次是镰刀菌、 白色念珠菌、头芽孢菌及链丝菌等。因致病菌种不同,角膜溃疡形态不一。真菌性角膜炎并非少见。夏秋农忙季节发病率高。在年龄与职业上,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若出现角膜穿孔或真菌已侵入前房引起真菌性眼内炎,预后非常差,甚至导致摘除眼球。目前合成抗真菌药虽有很大发展,但是由于眼部感染真菌与其它部位感染真菌的种属不同,特别是眼部用药的特殊要求,致使抗真菌眼药极缺。美国有一种名为那特真的滴眼液获得了 FDA的批准。但该药属进口药,货源缺少,因此极其昂贵,难于在患者中推广使用。国产的仅有氟康唑滴眼液(商品名为“普芬”)。研究表明,该药对眼部真菌的抗菌作用有限,治疗效果不佳。据临床观察,眼药水在眼部存留时间较短,代谢较快,不能很好地维持眼部的局部药物治疗浓度,而眼药膏则在眼内停留时间较长,药效作用持久。另外,已有的抗真菌眼药水对真菌性角膜炎继发的虹膜睫状体炎症没有治疗作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的针对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施—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盐酸特比萘芬3. 01% -5. 02%硫酸阿托品0·60% -1. 34%医用黄凡士林74.92%-77. 11%液体石蜡9.36%-9. 64%羊毛脂9.36%-9. 64%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盐酸特比萘芬3.96%硫酸阿托品0.95%医用黄凡士林76. 07%液体石蜡9.51%羊毛脂9.51%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眼药膏在眼内存留时间长,抗真菌疗效明显,有效率达 98%,并对继发的虹膜睫状体炎症有治疗作用,明显缓解患者眼痛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 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将在临床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1是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外眼照片;图2是利用本发明眼药膏治疗2个月后外眼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该眼药膏是含有盐酸特比萘芬和阿托品的合剂。主要成分盐酸特比萘芬属烯丙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新型结构的高效、广谱的抗真菌药。该药主要通过干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麦角固醇的早期合成发挥药效,具有抑菌和杀菌的双重功效。主要成分阿托品是M胆碱受体阻断剂,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松弛,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瞳孔扩大肌的功能占优势,从而使瞳孔散大。阿托品眼药膏用于散瞳, 也可用于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继发的虹膜睫状体炎。眼药膏还含有医用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医用黄凡士林为一种非常好的保湿用品,用途十分广泛。为淡黄色或黄色均勻的软膏状物,无臭或几乎无臭,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具有一定的拉丝性。本品在约35°C的苯中易溶,在约35°C的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微溶,在乙醇或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45 60°C。常用作润滑剂、软膏基质。液体石蜡为C16-C20正构烷烃。用作软膏的基质。羊毛脂是羊的皮脂腺中分泌出来的天然物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保湿性和乳化性,是药用软膏剂的必要辅料。几种成分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增加了药物疗效,能更好发挥抗真菌作用,并能够减轻患者眼痛,对真菌性角膜炎所致的继发性虹膜睫状体炎症有治疗作用。在10万级净化车间,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上五种成分。操作简便、工艺稳定、质量可罪。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眼药膏的制备在10万级净化车间,将医用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按8 1 1比例混合做成眼药膏基质。取3千克基质加入硫酸阿托品((C17H23NO3) · H2SO4* H2O) 30克,再加入盐酸特比萘芬(按C21H25N计)125克。充分混勻,得到盐酸特比萘芬阿托品眼药膏,无菌分装,每盒约3克。实施例2、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眼药膏的制备
在10万级净化车间,将医用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按8 1 1比例混合做成眼药膏基质。取3. 2千克基质加入硫酸阿托品((C17H23NO3) · H2SO4* H2O) 20克,再加入盐酸特比萘芬(按C21H25N计)100克。充分混勻,得到盐酸特比萘芬阿托品眼药膏,无菌分装, 每盒约3克。实施例3、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眼药膏的制备在10万级净化车间,将医用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按8 1 1比例混合做成眼药膏基质。取2. 8千克基质加入硫酸阿托品((C17H23NO3) · H2SO4* H2O)40克,再加入盐酸特比萘芬(按C21H25N计)150克。充分混勻,得到盐酸特比萘芬阿托品眼药膏,无菌分装, 每盒约3克。实施例4、临床观察用实施例1制备的眼药膏进行临床试验,成人用量每次0. 2克,每天5次涂眼,半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整。用3年时间临床验证,共总结真菌性角膜炎100 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3. 5 Ql 6 岁。有角膜植物外伤史者45例,其他外伤史者19例,角膜异物取出术后21例,原因不明者15例。发病后15 63天就诊。病变程度轻度15例,溃疡直径< 2mm,溃疡表浅,角膜后弹力层皱褶及房水闪辉, 但无前房积脓;中度50例,溃疡直径2 4mm,溃疡深度< 1/2角膜厚度,前房积脓< 3mm液平;重度35例溃疡直径彡4mm,溃疡深度彡1/2角膜厚度,前房积脓多或=3mm液平。真菌性角膜炎诊断标准(1)有明确的角膜外伤史(特别是植物性外伤)及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史。( 病程为亚急性,症状轻,体征重。( 角膜表现化脓性浸润病灶,表面粗糙干燥,隆起为菌丝苔被或溃疡边缘见树根样伪足、孤立结节状卫星灶或灰白色免疫环;角膜内皮面水肿皱褶,见内皮斑及前房积脓。(4)角膜刮片显微镜下检查到真菌菌丝或孢子体。观察项目及指标为首先按眼科检查进行一般记录,裂隙灯检查,真菌刮片镜检。 疗效标准共分为三级,即治愈,有效和无效,前两项相加为总有效率。疗效判定(1)治愈前房积脓消失、角膜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转阴;(2)好转 角膜溃疡部分愈合,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C3)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病灶扩大甚至穿孔。治愈、好转均为有效。治疗效果轻度患者15例,治疗10 14d,治愈;中度患者50例,治疗15 40d, 治愈40例,好转10例;重度患者35例,治疗35 62d,治愈15例,好转18例,无效2例 (因角膜濒临穿孔行角膜移植术)。共治愈70例(治愈率70%),有效(治愈+好转)98 例(有效率98% ),无效2例(无效率2% )。图1是一个极重度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眼部照片。眼部临床表现结膜混合充血,角膜见白色溃疡灶,溃疡直径> 8mm,溃疡深度> 1/2角膜厚度,前房积脓多> 5mm液平。患者视力仅余光感。图2是该患者经本眼药膏治疗2个月后眼部照片。眼部临床表现结膜充血明显减轻,角膜白色溃疡已经愈合,面积缩小,形成角膜白斑。患者眼球得以保留。患者视力提高至指数/50厘米。临床疗效表明用本眼药膏治疗后,患者瞳孔药物性散大,眼部充血明显减轻,溃疡面积缩小,溃疡深度变浅,溃疡愈合加快,明显减轻了眼痛,缓解了真菌性角膜炎继发的虹膜睫状体炎症,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盐酸特比萘芬:3.01% -5. 02%硫酸阿托品0. 60% -1.34% 医用黄凡士林74. 92% -77. 11% 液体石赌9. 36% -9. 64% 羊毛脂9. 36%-9. 6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盐酸特比萘芬3. 96% 硫酸阿托品0. 95% 医用黄凡士林76. 07% 液体石蜡9.51% 羊毛脂9.5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眼药膏。该眼药膏是含有盐酸特比萘芬和阿托品的合剂。本发明克服了抗真菌眼药缺乏,现有抗真菌眼药水价格昂贵,在眼内存留时间短,抗真菌疗效不佳,不能缓解真菌性角膜炎继发的虹膜睫状体炎症等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该眼药膏在眼内存留时间长,抗真菌疗效明显,有效率达98%,并对继发的虹膜睫状体炎症有治疗作用,明显缓解患者眼痛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将在临床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档编号A61P31/10GK102526051SQ2012100605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张璐 申请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