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雾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发生装置,向面部等肌肤面供给雾,进行皮肤护理。
背景技术:
雾发生装置通过放出蒸汽雾和静电雾化雾,并将该蒸汽雾和静电雾化雾供给到肌肤面,从而使肌肤面滋润。专利文献I公开了ー种产生蒸汽雾(大径雾)和静电雾化雾(小径雾)的雾发生装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0-1729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雾发生装置中,蒸汽雾和静电雾化雾由不同的生成単元生成,从不同的放出ロ放出。因此,蒸汽雾和静电雾化雾不能在将具有温热效果的蒸汽雾和保湿效果优异的静电雾化雾混合的状态下供给到肌肤面。其结果,专利文献I的雾发生装置不能得到足够的皮肤护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发生装置,通过生成在肌肤面附近滞留的温热雾,从而能够提高皮肤护理效果。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雾发生装置,具备超声波雾发生装置,其包括超声波振动器,在生成液内使超声波振动器工作从而生成超声波雾;加热雾发生装置,其对生成液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加热雾;以及混合区域,在该混合区域中生成将所述超声波雾和加热雾混合而成的混合雾。并且,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具备第一容器,其收纳所述超声波雾发生装置;以及第二容器,其收纳所述加热雾发生装置,所述第一容器包括放出所述超声波雾的第一放出ロ,所述第二容器包括放出所述加热雾的第二放出ロ,所述第一放出ロ及第ニ放出ロ以朝向所述混合区域放出所述超声波雾和所述加热雾的方式配置。并且,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具备将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收纳的壳体,该壳体包括放出ロ,所述混合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混合雾从所述壳体的放出ロ放出。并且,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具备ー个容器,该容器将所述超声波雾发生装置和所述加热雾发生装置收纳,在该容器内设置有所述混合区域。并且,在上述构成中,优选还具备送风単元,该送风単元被设置在所述容器上,且将该容器内的所述混合雾从所述放出ロ弓丨导到所述容器外。并且,在上述构成中,优选在所述容器内贮留有所述生成液,且分体配置有所述超声波振动器和对所述生成液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并且,在上述构成中,优选还具备加热器,该加热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放出ロ的附近。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雾发生装置,通过生成在肌肤面附近滞留的温热雾,从而能够提高皮肤护理效果。
图I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雾发生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雾发生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雾发生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雾发生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雾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雾发生装置,具备超声波雾发生装置2,其使超声波振动器7在生成液6内工作,从而生成超声波雾Ml ;加热雾发生装置3,其对生成液11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加热雾M2 ;以及混合区域Al A3,生成将超声波雾Ml和加热雾M2混合的混合雾M3。通过这样的构成,本发明的雾发生装置利用混合雾M3对肌肤面同时作用温热效果和保湿效果。(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一实施方式。图I所示的雾发生装置具备壳体I ;被收纳在壳体I内的第I容器4及第2容器9 ;被收纳在第I容器4中的超声波雾发生装置2 ;以及被收纳在第2容器9中的加热雾发生装置3。在第I容器4内的底部配设有向上方开ロ的贮留槽5。在该贮留槽5内贮留有用于生成超声波雾的生成液6。生成液6是水或适合于皮肤护理的溶液。在所述贮留槽5内的底部配设有超声波振动器7。超声波振动器7根据控制部(未予图示)的动作,以相当于超声波的频率振动。而且,当超声波振动器7振动时,生成液6的水面隆起,在该隆起面生成微细的超声波雾Ml。所生成的超声波雾Ml从形成在所述第I容器4的上端部上的放出ロ 8朝向所述壳体I外向斜上方放出。与超声波雾发生装置2相同,在第2容器9内的底部配设有向上方开ロ的贮留槽10。在该贮留槽10内贮留有用于生成加热雾的生成液11。生成液11是与用于生成超声波雾Ml的生成液6相同的溶液。在所述贮留槽10的外周面安装有加热器12。于是,贮留槽10内的生成液11被加热,从而生成蒸汽雾(加热雾)M2。所生成的蒸汽雾M2从形成于所述第2容器9的上端部上的放出ロ 13朝向所述壳体I外向斜上方放出。所述放出ロ 8、13邻接配设。放出ロ 8、13的开ロ方向被设定成放出ロ 8、13的中心线在放出ロ 8、13的上方相交。接着,说明采用上述方式构成的雾发生装置的作用。在第I容器4内,通过超声波振动器7的振动,由生成液6生成超声波雾Ml。该超声波雾Ml从放出口 8向上方放出,例如以IOiim左右的粒径滞留在放出ロ 8的上方。在第2容器9内,生成液11被加热器12加热而生成蒸汽雾M2。该蒸汽雾M2从放出口 13向上方放出。在放出ロ 8、13的上方,蒸汽雾M2以滞留的超声波雾Ml作为核发生结露,生成例如粒径10 ii m左右的混合雾M3。其結果,混合雾M3处于在放出ロ 8、13的上方滞留的状态。因此,放出ロ 8、13的上方位置为生成混合雾M3的混合区域Al。使肌肤面位于放出口 8、13的上方位置吋,能够通过混合雾M3对肌肤面起到温热作用和保湿作用。在上述的雾发生装置中,能够得到如下效果。(I)能够在混合区域Al生成由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混合而成的混合雾M3。因此,能够利用混合雾M3同时对肌肤面作用温热效果和保湿效果。(2)能够在混合区域Al将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混合。因此,通过将滞留性低的蒸汽雾M2和超声波雾Ml混合,从而能够将具备温热效果和保湿效果的混合雾M3滞留在混合区域Al中。(3)由于将放出ロ 8、13的开ロ方向设定为放出ロ 8、13的中心线在放出ロ 8、13的上方相交的方向,所以能够将放出ロ 8、13的上方设为混合区域Al。(第二实施方式)图2示出雾发生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壳体I内具备将超声波雾和蒸汽雾混合的混合区域。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同一符号进行说明。收纳超声波雾发生装置2的第I容器4和收纳加热雾发生装置3的第2容器9在壳体I内朝向上方开ロ。在壳体I的上端部形成有ー个放出ロ 21。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通过这样的构成,壳体I内的上部成为混合区域A2,在该混合区域A2生成由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混合而成的混合雾M3。于是,混合雾M3从混合区域A2经由放出ロ 21向上方放出,滞留在放出ロ 21的上方。 在上述的雾发生装置中,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I)在混合区域A2生成由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混合而成的混合雾M3,使混合雾M3滞留在放出ロ 21的上方。因此,能够利用混合雾M3同时对肌肤面产生温热效果和保湿效果。(2)能够在混合区域A2将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混合。因此,通过将滞留性低的蒸汽雾M2与超声波雾Ml混合,从而能够使具备温热效果和保湿效果的混合雾M3滞留在放出ロ 21的上方。(第三实施方式)图3不出雾发生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收纳于壳体内的一个容器中的公用的贮留槽上形成超声波雾发生装置和加热雾发生装置。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同一符号进行说明。在壳体内,在ー个容器25的底部配设有ー个贮留槽26。在该贮留槽26中贮留有生成液27。在贮留槽26的底部配设有超声波振动器7。通过该超声波振动器7的振动,在贮留槽26上生成超声波雾Ml。在所述贮留槽26的外周面安装有加热器12。通过该加热器12的动作,贮留槽26内的生成液27被加热而生成蒸汽雾M2。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在容器25内混合,生成混合雾M3。因此,在容器25内,贮留槽26的上方位置成为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的混合区域A3。在所述容器25的上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开ロ的ー个放出ロ 28。在这样构成的雾发生装置中,在容器25内的混合区域A3中混合的混合雾M3从混合区域A3经由放出ロ 28朝向上方放出,在放出ロ 28的上方滞留。在上述的雾发生装置中,能够得到如下所示的效果。
(I)由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混合而成的混合雾M3能够在容器25内的混合区域A3生成并滞留在放出ロ 28的上方。因此,能够利用混合雾M3同时对肌肤面作用温热效果和保湿效果。(2)能够在混合区域A3将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混合。因此,通过将滞留性低的蒸汽雾M2和超声波雾Ml混合,从而将具备温热效果和保湿效果的混合雾M3滞留在放出ロ 28的上方。(3)能够在公用的容器25内生成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所以能够将壳体I小型化。(第四实施方式)图4示出第四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容器25上设置送风单元。送风单元例如是送风用风扇32。另外,对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同一符号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容器25的一侧设置有向下方开ロ的开ロ部31。在该开ロ部31上支承有送风用风扇32。而且,当送风用风扇32工作时,从容器25外向容器25内送风。借助该风,在容器25内生成的混合雾M3从放出口 28放出。上述以外的构成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所述送风用风扇32的风カ是能够使混合雾M3滞留在放出ロ 28上方的微风。在这种雾发生装置中,在容器25内生成的混合雾M3被送风用风扇32从放出ロ 28放出,滞留在放出ロ 28的上方。在上述的雾发生装置中,除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得到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如下所示的效果。(I)通过送风用风扇32,能够将在容器25内生成的混合雾M3迅速引导到放出ロ28,滞留在放出ロ 28的上方。(第五实施方式)图5示出第五实施方式。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器的安装位置被变更。对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分赋予同一符号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在容器25的ー个侧面、也就是位于从所述超声波振动器7的安装位置远离的位置上的侧面和该侧面附近的底面上安装加热器35。也就是说,在容器25内分开配置有超声波振动器7和加热器35。其他结构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在这种雾发生装置中,生成液27被加热器35加热而沸腾,从而液面晃动,然而液面的晃动在容器25的安装有加热器35的ー侧发生。因此,在因超声波振动器7的振动而液面隆起的部分中,因沸腾而引起的液面晃动被抑制,所以不会给超声波雾Ml的生成带来影响。在上述的雾发生装置中,除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得到的效果之外,能够得到如下所示的效果。
(I)在通过超声波振动器7的振动而产生超声波雾Ml的位置中,因生成液27的沸腾而引起的液面的晃动被抑制,所以能够在公用的容器25中生成超声波雾Ml和蒸汽雾M2的同吋,有效地生成超声波雾Ml。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施。 虽然在贮留槽5、10、26中贮留生成液,然而也可以在容器4、9、25中贮留生成液。在这种情况下,在贮留于容器4、9、25的生成液中配设超声波振动器7。 替代蒸汽雾,也可以对超声波雾进行加热而生成加热雾。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容器9内生成超声波雾,利用设置在放出ロ 13附近的加热器对该超声波雾进 行加热,然后将经加热的超声波雾放出。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送风用风扇32。
权利要求
1.一种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超声波雾发生装置,其包括超声波振动器,在生成液内使超声波振动器工作从而生成超声波雾; 加热雾发生装置,其对生成液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加热雾;以及 混合区域,在该混合区域中生成将所述超声波雾和加热雾混合而成的混合雾。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容器,其收纳所述超声波雾发生装置;以及 第二容器,其收纳所述加热雾发生装置, 所述第一容器包括放出所述超声波雾的第一放出口, 所述第二容器包括放出所述加热雾的第二放出口, 所述第一放出口及第二放出口以朝向所述混合区域放出所述超声波雾和所述加热雾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收纳的壳体,该壳体包括放出口, 所述混合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混合雾从所述壳体的放出口放出。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个容器,该容器将所述超声波雾发生装置和所述加热雾发生装置收纳, 在该容器内设置有所述混合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送风单元,该送风单元被设置在所述容器上,且将该容器内的所述混合雾从所述放出口引导到所述容器外。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内贮留有所述生成液,且分体配置有所述超声波振动器和对所述生成液进行加热的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加热器,该加热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放出口的附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雾发生装置,通过生成在肌肤面附近滞留的温热雾,从而能够提高皮肤护理效果。该雾发生装置具备超声波雾发生装置(2),在生成液内使超声波振动器(7)工作从而生成超声波雾(M1);加热雾发生装置(3),其对生成液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加热雾(M2);以及混合区域(A1),在该混合区域(A1)中生成将超声波雾(M1)和加热雾(M2)混合而成的混合雾(M3)。
文档编号A61H33/12GK102697638SQ20121006031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8日
发明者北村央, 布村真人, 竹内利浩, 筏井和康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