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肌无力肌萎缩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神经肌肉交接处传递功能障碍所致,临床特征是一部分或全身骨骼肌异常的容易疲劳,稍事休息,或服抗胆碱酯酶药物,肌力又恢复。该病情因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感染等。该病的发病机理在于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及其在突触后膜上沉积,引起神经肌肉接头处有效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而导致肌肉易疲劳而出现上述症状。常选用的治疗方法有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放疗、胸腺摘除术等。但由于该病病程长,治疗周期一般在6个月以上,上述各疗法长期使用会出现多种副作用,手术治疗痛苦较大,因此寻找一种痛苦小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成为该病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可有效解决对肌无力肌萎缩的治疗用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该中药是由重量计的熟地13_17g,山萸肉13_17g,枸杞 13_17g,补骨脂13-17g,桑寄生13-17g,怀牛膝13_17g,当归13_17g,千年健13_17g,木瓜 13-17g,鸡血藤13-17g,活血藤13-17g,杜仲9_12g,桂枝9_12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 木瓜、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 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5%后,取出,按常规方法进行包衣、分装与包装。本发明根据需要可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汤剂、粉剂(散剂)、片剂、丸剂或胶囊服用, 有效用于治疗肌无力肌萎缩,同时具有健肌生肌、强筋壮骨、滋补肝肾、活血化瘀,增强机体免疫力,营养和修复神经、肌肉细胞,延长细胞耐力,增强肌肉活力的作用。本发明疗效好, 无毒性副作用,服用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可由以下实施例给出。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由以下重量计的熟地15g,山萸肉15g,枸杞15g,补骨脂15g,桑寄生15g,怀牛膝15g,当归15g,千年健15g,木瓜15g,鸡血藤15g,活血藤15g,杜仲10g, 桂枝IO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 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 5%后,取出,将干燥的丸粒置糖衣锅内转动锅,加入适量的糖浆,搅拌均勻,待丸粒表面呈毛刺状且丸心润透时,加入适量的滑石粉,搅拌均勻,使滑石粉全部裹附于丸粒表面,再加糖浆,加滑石粉,如此反复,用吹风机将丸粒吹干,然后停止吹风,再加入糖浆,搅拌,使丸粒表面均勻一致为准。待丸粒表面略干时,再加热吹风将丸吹干,然后加入蜡粉,转动摩擦至丸表面极为光亮为止,出锅,放置室温,置净容器中,将药丸按60g /瓶分装,在标签上准确清晰地加盖批号后贴签,进行包装。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由以下重量计的熟地13g,山萸肉13g,枸杞13g,补骨脂13g,桑寄生13g,怀牛膝13g,当归13g,千年健13g,木瓜13g,鸡血藤13g,活血藤13g,杜仲9g,桂枝 9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 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30 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5%后,取出,将干燥的丸粒置糖衣锅内转动锅,加入适量的糖浆,搅拌均勻,待丸粒表面呈毛刺状且丸心润透时,加入适量的滑石粉,搅拌均勻,使滑石粉全部裹附于丸粒表面,再加糖浆,加滑石粉,如此反复,用吹风机将丸粒吹干,然后停止吹风,再加入糖浆,搅拌,使丸粒表面均勻一致为准。待丸粒表面略干时,再加热吹风将丸吹干,然后加入蜡粉,转动摩擦至丸表面极为光亮为止,出锅,放置室温,置净容器中,将药丸按60g /瓶分装,在标签上准确清晰地加盖批号后贴签,进行包装。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由以下重量计的熟地17g,山萸肉17g,枸杞17g,补骨脂17g,桑寄生17g,怀牛膝17g,当归17g,千年健17g,木瓜17g,鸡血藤17g,活血藤17g,杜仲12g, 桂枝12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 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 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 5%后,取出,将干燥的丸粒置糖衣锅内转动锅,加入适量的糖浆,搅拌均勻,待丸粒表面呈毛刺状且丸心润透时,加入适量的滑石粉,搅拌均勻,使滑石粉全部裹附于丸粒表面,再加糖浆,加滑石粉,如此反复,用吹风机将丸粒吹干,然后停止吹风,再加入糖浆,搅拌,使丸粒表面均勻一致为准。待丸粒表面略干时,再加热吹风将丸吹干,然后加入蜡粉,转动摩擦至丸表面极为光亮为止,出锅,放置室温,置净容器中,将药丸按60g /瓶分装,在标签上准确清晰地加盖批号后贴签,进行包装。实施例4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由以下重量计的熟地14g,山萸肉14g,枸杞14g,补骨脂14g,桑寄生14g,怀牛膝14g,当归14g,千年健14g,木瓜14g,鸡血藤14g,活血藤14g,杜仲llg, 桂枝Il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 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 5%后,取出,将干燥的丸粒置糖衣锅内转动锅,加入适量的糖浆,搅拌均勻,待丸粒表面呈毛刺状且丸心润透时,加入适量的滑石粉,搅拌均勻,使滑石粉全部裹附于丸粒表面,再加糖浆,加滑石粉,如此反复,用吹风机将丸粒吹干,然后停止吹风,再加入糖浆,搅拌,使丸粒表面均勻一致为准。待丸粒表面略干时,再加热吹风将丸吹干,然后加入蜡粉,转动摩擦至丸表面极为光亮为止,出锅,放置室温,置净容器中,将药丸按60g /瓶分装,在标签上准确清晰地加盖批号后贴签,进行包装。实施例5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由以下重量计的熟地16g,山萸肉16g,枸杞16g,补骨脂16g,桑寄生16g,怀牛膝16g,当归16g,千年健16g,木瓜16g,鸡血藤16g,活血藤16g,杜仲10g, 桂枝IO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 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 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 5%后,取出,将干燥的丸粒置糖衣锅内转动锅,加入适量的糖浆,搅拌均勻,待丸粒表面呈毛刺状且丸心润透时,加入适量的滑石粉,搅拌均勻,使滑石粉全部裹附于丸粒表面,再加糖浆,加滑石粉,如此反复,用吹风机将丸粒吹干,然后停止吹风,再加入糖浆,搅拌,使丸粒表面均勻一致为准。待丸粒表面略干时,再加热吹风将丸吹干,然后加入蜡粉,转动摩擦至丸表面极为光亮为止,出锅,放置室温,置净容器中,将药丸按60g /瓶分装,在标签上准确清晰地加盖批号后贴签,进行包装。本发明在具体配伍时,还可根据病人的病情不同,适当对组方进行调整,该中药为常规方法制成的汤剂、粉剂、片剂、丸剂或胶囊的一种。本发明所述的药物中
熟地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功能主治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 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山萸肉除去杂质和残留果核。功用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枸杞净制簸去杂质,摘去残留梗和蒂。功用主治治肝肾阴亏,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补骨脂取原药材,簸净杂质,洗净,晒干。功用主治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作用。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桑寄生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功用主治补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怀牛膝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闷润至透,切厚片,晾干,筛去碎屑。功用主治 生用散瘀血,消痈肿。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
当归取原药材,洗净,稍润,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功用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千年健拣去杂质,略泡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晒干。功用主治祛风湿,壮筋骨, 止痛,消肿。治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胃痛,痈疽疮肿。用于风湿痹痛、腰膝冷痛、 下肢拘挛麻木。本品能祛风湿,强盘骨。木瓜取原药材,洗净,润透或蒸透后切薄片,晒干。功用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鸡血藤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浸润至透或蒸软,切碎片,晒干。功用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活血藤鲜品,切一分厚斜片,晒干或烘干。如干品,洗去灰尘,冬春用热水浸3 4小时,夏秋用温水浸2 3小时,捞起滤干水份,上盖湿布,使其润透,取出切一分斜片,晒干。功用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功用主治补肝肾,强筋骨, 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浙,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桂枝取原药拣去粗梗,将细枝用清水洗净灰尘,再用清水约浸12 M小时,捞起再用麻袋包润(每天淋水2次)至软取出切片,晒干备用。功用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肌无力肌萎缩的临床表现
一、肌无力肌萎缩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肉均可受累,但以眼外肌受累最为常见。具体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等,或全身肌肉同时受累,疲劳后加重,休息后部分恢复,朝轻夕重。 受累肌群的范围和程度变异很大。
二、实验室检查可见2/ 3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大多数患者的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增高。胸部X片、胸腺X片常可见胸腺增生或胸腺肿瘤。肌电图检查可见肌肉动作电位振幅降低,单纤维肌电图可见纤维间兴奋传递延缓或阻断。
三、肌无力肌萎缩的患者一般受累肌群的范围和程度差异很大,但次眼肌受累最多,占 90%以上,其次为延髓肌,然后颈肌、肩带肌、上肢肌、躯干肌和下肢肌群的受累或全身肌肉同时受累。
四、其中不同年龄的肌无力病者,临床表现和病程各异。儿童肌无力,几乎100%病例以眼肌受累为主,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及眼球运动不能。病情时好时坏或左右交替。
五、成年人的肌无力一般80-90%的症者以眼睑下垂、复视等表现为首发症状,多数病人在首发症状出现后1-2年之内逐步累及延髓肌、面肌、颈肌和四肢肌肉。
六、也有少数病者始终局限于眼肌受累。有些病者以延髓肌麻痹,进食呛咳,构音不清或四肢无力为首发症状,并逐步累及眼肌、延髓肌、呼吸肌等而转化为全身肌无力。还有一小部分病者始终局限于延髓肌或脊髓肌无力。肌无力肌萎缩的西医发病原因
1、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出现异常增多,导致其相应受体活性的下降,神经传导阈值增高,敏感度降低,相应肌群出现运动传导障碍。2、受累机群的相应支配神经接头处,其神经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且由于乙酰胆碱抗体的复合作用,降低了该部位的敏感程度,或由于其他异常复合物的聚集, 影响了该受体的兴奋。
3、胸腺瘤或其他胸腺疾病,影响了胸腺对合成乙酰胆碱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胸腺素与胸腺肽分泌量的下降,降低了骨髓淋巴细胞转化成为T淋巴细胞的能力,导致免疫机能的下降。
4、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等障碍,可导致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而发展成为全身性重症肌无力。
5、某些病原体侵害导致的脊髓前脚损伤、脑桥与延髓部分运动神经核损伤,锥体束变性等,可导致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损害,累及相应机群出现肌无力症状。肌无力肌萎缩的中医发病原因
肌无力肌萎缩属中医痿证,病因很广泛,外感、内伤均可导致痿病。正如《证治准绳· 痿》所说“五劳五志六淫尽得成五脏之热以为痿也。”痿病的发生有如下病机
1.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感受温热毒邪,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皆令“肺热叶焦”,不能布送津液以润泽五脏,遂成四肢肌肉筋脉失养,痿弱不用。此即《素问 痿论》 “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蹵”之谓也。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外感湿热之邪,或久居湿地,冒受雨露,感受寒湿之邪郁遏化热,或饮食不节,生冷肥甘太过,损伤脾胃,脾不能运化水湿而内生湿热,若湿热未及清除,濡滞肌肉,浸淫经脉,气血不运,肌肉筋脉失养而发为痿病。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湿热不攘,大筋软弱,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之义。3.脾胃受损,精血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赖以温煦滋养。若素体虚弱,久病成虚,或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脾胃既不能运化水谷以化生气血而精血不足,也不能转输精微,五脏失其润养,筋脉失其滋煦,故发为痿病。正如《医宗必读· 痿》所云“阳明者胃也,主纳水谷,化精微以滋养表里,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下润宗筋…… 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素体肝肾亏虚;或因房色太过,乘醉人房,精损难复;或因劳役太过而致肝肾亏损;或五志失调,火起于内,耗灼精血,均可致肝肾亏损。肝血不足,肾精亏虚,肝不主筋,肾不主骨,髓枯筋痿,肌肉也随之不用,发为痿病。另外,也有因实致虚者,如湿热留滞不化,下注于肝肾,久则亦能损伤,导致筋骨失养。《脾胃论·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夫痿者,湿热乘肾肝也,当急去之,不然则下焦元气竭尽而成软瘫”,恤指这种情况。由上可知,痿病的病因有外感、内伤。病位虽在肌肉筋脉,但关乎五脏,尤以肝肾肺胃最为密切,因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津生于胃,肺通调布散津液,故《临证指南医案· 痿》强调本病为“肝肾肺胃四经之病”。其病机则为热伤肺津,津液不布;湿热浸淫经络,气血不运;脾胃受损,气血精微生化不足;肝肾亏损, 髓枯筋痿。而且这些病机常可互相传变, 如肺热叶焦,津失敷布,则五脏失濡,内热互起;肾水不亏,水不制火,则火灼肺金,导致肺热津伤;脾虚与湿热更是互为因果,湿热亦能下注于肝肾,伤及肝肾之阴。归根结底,痿病是由五脏内伤,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于滋养所致。故其病理性质有虚有实,一般是热证、虚证居多,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热证以虚热为多,湿热为患则属实;虚证为精血亏虚,亦有气虚者;因虚不运,痰湿、死血、湿热、湿邪、积滞等,都可兼夹发生。” 肌无力诊断标准
一、受累骨骼肌无力,朝轻暮重;二、血清抗乙酰胆碱抗体阳性;三、肌疲劳试验阳性。 四、单纤维肌电图可见兴奋传导延长或阻滞,相邻电位时间差(Jitter)值延长;五、药物试验阳性新斯的明0. 5 lmg肌肉注射,30^60分钟眼肌的肌力明显好转;六、肌电图重复电刺激低频刺激(通常用3HZ)肌肉动作电位幅度很快地递减10%以上为阳性。肌肉萎缩的标准
1、轻度萎缩肌纤维轻度下降,肌肉组织外观无明显凹陷,触摸肌肉组织松弛,肌无力, 能做抗阻力运动;2、中度肌萎缩肌纤维部分萎缩、缺失,肌肉组织外观凹陷,触摸纵向缩小,横向减少,肌无力明显,不能做抗阻力运动;3、重度肌肉萎缩肌纤维组织大部分萎缩, 相关的骨骼外露。肌肉组织仅存少量肌纤维,肌无力严重,患者丧失最基本的协调运动能力;
4、完全萎缩肌纤维组织完全萎缩,与其肌肉相关联的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本发明所述配方经多次临床试验,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关实验资料如下 治疗方案患者口服本发明中药,每日三次,每次10g,儿童酌减,饭后半小时服用,二个月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统计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1、爱累骨胳肌肉无力症状消失;2、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正常;3、未行其它任何治疗。显效爱累骨胳肌肉无力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爱累骨胳肌肉无力症状均较治疗前减轻。无效无任何体征改善表现。统计处理
经对120例肌无力肌萎缩患者观察,临床治愈(爱累骨胳肌肉无力症状消失,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正常。) 例,显效(爱累骨胳肌肉无力症状明显减轻。)41例,有效(爱累骨胳肌肉无力症状均较治疗前减轻。)42例,总有效率达到93%,而且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肌无力肌萎缩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神经肌肉交接处传递功能障碍所致。该病情因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感染等。该病的发病机理在于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及其在突触后膜上沉积,引起神经肌肉接头处有效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而导致肌肉易疲劳而出现上述症状。常选用的治疗方法有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放疗、胸腺摘除术等。但由于该病病程长,治疗周期一般在6个月以上,上述各疗法长期使用会出现多种副作用,手术治疗痛苦较大,因此寻找一种痛苦小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成为该病研究的方向。结论
肌无力肌萎缩是一种慢性进行展性疾病,它不但给病人身体上造成很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该病因病程长而且难治,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从而影响疾病的好转和康复。好的心理状态会给患者增添无比强大的抗病能力,坚定的生活信念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所以心理调整在对疾病的治疗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另外,周围的人对病人的不理解、态度不好也会使病人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也可以使使病人的心理压力转化成躯体症状,使病情更加复杂化。
本发明是针对肌无力肌萎缩的有效治疗药物,方法简单,携带方便,效果好,费用低,有实际的临床意义,为肌无力肌萎缩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条件,是中医药学的一大创造,造福与社会。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重量计的熟地13_17g,山萸肉13-17g,枸杞13-17g,补骨脂13-17g,桑寄生13_17g,怀牛膝13_17g,当归13_17g,千年健13-17g,木瓜13-17g,鸡血藤13-17g,活血藤13_17g,杜仲9_12g,桂枝9_12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 次,每次煎煮1. 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5%后,取出,按常规方法进行包衣、分装与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重量计的熟地15g,山萸肉15g,枸杞15g,补骨脂15g,桑寄生15g,怀牛膝15g,当归15g,千年健 15g,木瓜15g,鸡血藤15g,活血藤15g,杜仲10g,桂枝IO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 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 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5%后,取出,按常规方法进行包衣、分装与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重量计的熟地13g,山萸肉13g,枸杞13g,补骨脂13g,桑寄生13g,怀牛膝13g,当归13g,千年健 13g,木瓜13g,鸡血藤13g,活血藤13g,杜仲9g,桂枝9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 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5%后,取出,按常规方法进行包衣、分装与包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重量计的熟地17g,山萸肉17g,枸杞17g,补骨脂17g,桑寄生17g,怀牛膝17g,当归17g,千年健 17g,木瓜17g,鸡血藤17g,活血藤17g,杜仲12g,桂枝12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 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 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5%后,取出,按常规方法进行包衣、分装与包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重量计的熟地14g,山萸肉14g,枸杞14g,补骨脂14g,桑寄生14g,怀牛膝14g,当归14g,千年健 14g,木瓜14g,鸡血藤14g,活血藤14g,杜仲llg,桂枝Il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 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 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5%后,取出,按常规方法进行包衣、分装与包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是由重量计的熟地16g,山萸肉16g,枸杞16g,补骨脂16g,桑寄生16g,怀牛膝16g,当归16g,千年健 16g,木瓜16g,鸡血藤16g,活血藤16g,杜仲10g,桂枝IOg制成,其中将当归、千年健、木瓜、 鸡血藤、活血藤、杜仲、桂枝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混勻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山萸肉、枸杞、补骨脂、桑寄生、怀牛膝6味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煎煮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 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C时相对密度为1. 20-1. 30的浸膏;将上述细药粉与浸膏混合, 和成药坨,制成药丸,80°C干燥至水分小于5%后,取出,按常规方法进行包衣、分装与包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6所述的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为常规方法制成的汤剂、散剂、片剂、丸剂或胶囊的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的中药,可有效解决对肌无力肌萎缩的治疗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将当归13-17g,千年健13-17g,木瓜13-17g,鸡血藤13-17g,活血藤13-17g,杜仲9-12g,桂枝9-12g分别粉碎成粉,过300目筛,混匀成细药粉,备用;将熟地13-17g,山萸肉13-17g,枸杞13-17g,补骨脂13-17g,桑寄生13-17g,怀牛膝13-17g混合在一起,加水煎煮,煎液浓缩成浸膏;将细药粉与浸膏混合,和成药坨,制丸,干燥,包衣、分装,本发明有效用于治疗肌无力肌萎缩,同时具有健肌生肌、强筋壮骨、滋补肝肾、活血化瘀,增强机体免疫力,营养和修复神经、肌肉细胞,延长细胞耐力,增强肌肉活力的作用,疗效好,无毒性副作用,服用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K36/888GK102526389SQ20121006072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王利伟 申请人:王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