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93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医疗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实施熏灸的温灸装置。
背景技术
“灸”是传统中国医术的治疗方式,于中医上将灸法治疗分为侵入式的针灸、火灸,以及非侵入式的按压与温灸等方式,其中,温灸又称为熏灸,主要是利用艾草具有苦辛,生温,熟热、纯阳的特性,通过灸火燃烧而将艾草的药性透至人体经脉,实施方式主要是将艾草以手工揉成小团或长条状的熏灸条(又称艾条),点燃后放置在靠近人体穴位附近,使该部位产生热熨或熏热效果,从而产生治疗疾病或保健的作用。早期,实施熏灸均由治疗者点燃艾条,徒手控制燃烧中的艾条靠近患者的预定穴位而实施,此种用手持方式点燃的艾条进行熏灸的治疗过程,具有无法长时间与患者保持预定的固定距离导致熏灸温度无法有效控制、艾条余烬会掉落在患者身上而使患者烫伤或灼伤,以及实施的治疗者因为必须全程手持艾条而造成手臂高度疲劳等缺点。参阅图1、图2,台湾第M407068号专利案提出一种包含一个钟形本体10、一个盖体20,及一面网体30的熏灸装置1,其中,该本体10具有一个形成一个上部开口 102和一个下部开口 103的容置空间101,该盖体20可开启地封闭该上部开口 102,该网体30靠近该下部开口 103而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01中,以将该容置空间101区隔成用来供艾条燃烧的燃烧空间104和对应患者治疗部位的熏灸空间105,而可阻隔艾条燃烧后的灰烬掉落至患者身上。当进行熏灸时,只需令患者趴卧,并将点燃的艾条经该上部开口 102放置于该燃烧空间104中,盖上该盖体20以封闭该上部开口 102,即可将该熏灸装置I放置于患者背部穴位处进行熏灸。上述的熏灸装置I确实可以因放置于患者穴位处而长时间与患者保持预定的固定距离,并以网体30阻绝 灰烬掉落至患者身上,而有效对患者实施简易、安全的熏灸疗程,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毋须治疗者长时间持用,而克服了治疗者手臂高度疲劳的缺点。但是,这样的熏灸装置I只能于同一时间对单一穴道进行温灸,而有疗程冗长的困扰;而若同时对多个穴位实施温灸时,则必须使用多个装置分别放置于患者的多个穴位上,如此,反而变成患者得于长时间的熏灸过程维持固定不动,以避免因为稍加动作而让这些熏灸装置I掉落;此外,这样的熏灸装置I 一定得患者或趴、或躺,才能对患者背上或腹部的穴位进行熏灸,而有实施上的限制。因此,现有的熏灸装置I需要加以改进,除了需要一次可针对患者多个穴位实施夕卜,也能让患者适度、短时间的稍加变换姿势,以避免于温灸过程中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身体僵硬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让患者靠持并可以同时对多个穴位进行熏灸的温灸装置。
本发明的温灸装置,用于插设至少一根艾条熏灸患者;其中:该温灸装置包含一个框架,及一面插置网,该框架包括一个靠近患者的第一侧面,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该插置网靠近该第二侧面且实质平行于该第二侧面而设置于该框架上,包括多个供艾条穿置的穿置网孔。本发明的温灸装置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地,该温灸装置还包含一面靠近该第一侧面而设置于该框架上并具有多个隔离网孔的隔离网。较佳地,该温灸装置还包含一组改变该插置网与该隔离网的间距的调整件。较佳地,该调整件具有多个设置于该框架的螺座,及多个分别螺设入所述螺座并带动该插置网移动的调整螺杆。较佳地,该温灸装置的该第一侧面是对应于人体型态的曲面。较佳地,该温灸装置还包含一个靠该第一侧面设置于该框架上供患者倚靠的靠背。较佳地,该温灸装置的该靠背具有一个对应于人体型态的贴靠面。较佳地,该温灸装置的该插置网的穿置网孔与该隔离网的隔离网孔彼此错开而使插置于任一穿置网孔的艾条无法穿过该隔离网。较佳地,该隔离网的隔离网孔小于艾条而使插置于任一穿置网孔的艾条无法穿过该隔离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用框架设置插置网的新型温灸装置,除了可以让患者通过插置网插设多根艾条,对患者多数穴位同时进行熏灸外,还可以让患者选择坐着,或是趴着,或是躺着等各式姿势进行熏灸疗程,不受实施场合、或姿势的限制,特别是当患者坐着靠近实施熏灸时,也能于疗程中适度的变换姿势,而避免于疗程中身体保持同一姿势而产生肌肉僵硬、麻痹的问题。


图1是现有的熏灸装置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图2是用图1所示的熏灸装置放置于患者的背上进行熏灸的示意图;图3是说明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温灸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后视图,辅助说明本发明温灸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辅助说明本发明温灸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组调整件;图6是说明用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温灸装置对患者的背部穴位进行熏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 的精神来理解本发明,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参阅图3、图4、图5,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温灸装置2包含一个框架21、一面插置网22、一面隔离网23、一组调整件24,及一个靠背25,用于插设至少一根艾条100(如图6所示)而供患者采用背靠方式进行熏灸。该框架21正面形态大致成矩形,包括一个靠近患者的第一侧面211,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面211的第二侧面212,该第一侧面211是对应于人体型态的曲面,在本例中,第一侧面的211是符合人体背部的曲面。该插置网22靠近该第二侧面212且实质平行该第二侧面212而设置于该框架21上,包括多个供艾条100穿置的穿置网孔221。该隔离网23靠近该第一侧面211而设置于该框架21上,包括多个隔离网孔231,较佳地,所述隔离网孔231与该插置网22的穿置网孔221彼此成错开态样而使插置于任一穿置网孔的艾条无法穿过该隔离网,或是所述隔离网孔231的孔目小于艾条100而使艾条100无法穿过,借此确保点燃的艾条100不会穿通过该隔离网23而烫伤患者,维护患者在实施熏灸时的安全;在本例中,以所述隔离网孔231与穿置网孔221的孔目大小近似,且同时彼此成错开态样作说明。参阅图5,该调整件24带动该插置网22而设置于该框架21上,包括多个分别设置于该框架21四个角落的螺座241,及多个分别可对应螺设入所述螺座241中并带动该插置网22移动的调整螺杆242,而当旋动所述调整螺杆242时,即可带动该插置网22相对该隔离网23位移,而改变 该插置网22和隔离网23的间距,借此,随着艾条100的燃烧,而可简易的调整艾条100与患者穴位的距离,从而进行最有效的熏灸。该靠背25靠近该第一侧面211而设置于该框架21上以供患者倚靠,具有一对应于人体型态的贴靠面251,在本例中,该靠背25是由多数间隔排列设置并弯曲成预定态样的曲板构成。参阅图6,当用上述本发明温灸装置2较佳实施例对患者进行熏灸时,是先令患者以舒适的姿势倚靠该靠背25的贴靠面251,此时,治疗者即可将点燃的艾条100对应患者的穴位插置入该插置网22的穿置网孔221中而进行熏灸,并通过该隔离网23的阻隔避免点燃的艾条100直接接触患者而造成烫伤,维持熏灸过程中的安全;同时,随着艾条100的燃烧变短,治疗者可简易旋动该调整件24的调整螺杆242而改变该插置网22和隔离网23的间距,进而使患者用艾条100熏灸的距离保持固定,达到最好的疗效。另外,配合将该隔离网23的隔离网孔231缩小至可以阻绝整块艾条100燃烧后的灰烬通过的数毫米大小时,本发明温灸装置2还可以简易且安全地供患者以趴着,或是仰卧的姿势对背部或是胸、腹部的多数穴位同时进行温灸,由于这只是本发明的实际使用的变化而已,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详述。综上所述,本发明温灸装置2主要是以供患者倚靠的框架21与插置艾条100的插置网22配合,而可供患者用倚靠的姿势同时对多个穴位进行熏灸,不但克服了现有的熏灸装置I只能于同一时间对单一穴道进行熏灸,而有疗程冗长的困扰,同时,也能让患者以舒适、且可稍加变换姿势的方式进行熏灸,从而避免现今用多个熏灸装置I同时对多个穴位实施熏灸时,患者必须于长时间维持固定不动,因而造成身体僵硬不舒适,甚至麻痹的状况,此外,本发明的温灸装置2并不强制限制患者一定要趴着或是躺着才能实施,而有实施方式灵活的优点,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温灸装置,用于插设至少一根艾条熏灸患者;其特征在于: 该温灸装置包含一个框架,及一面插置网,该框架包括一个靠近患者的第一侧面,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该插置网靠近该第二侧面且实质平行于该第二侧面而设置于该框架上,包括多个供艾条穿置的穿置网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温灸装置还包含一面靠近该第一侧面地设置于该框架上并具有多个隔离网孔的隔离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温灸装置还包含一组改变该插置网与该隔离网的间距的调整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调整件具有多个设置于该框架的螺座,及多个分别螺设入所述螺座并带动该插置网移动的调整螺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面是对应于人体型态的曲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温灸装置还包含一个靠该第一侧面设置于该框架上供患者倚靠的靠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靠背具有一个对应于人体型态的贴靠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插置网的穿置网孔与该隔离网的隔离网孔彼此错开而使插置于任一穿置网孔的艾条无法穿过该隔离网。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离网的隔离网孔小于艾条而使插置于任一穿置网孔的艾条无 法穿过该隔离网。
全文摘要
一种温灸装置,用于插设至少一根艾条对患者熏灸,包含大致成矩形而供患者靠持的薄框架,及插置网,该框架包括靠近患者的第一侧面,及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该插置网靠近该第二侧面且实质平行于该第二侧面而设置于该框架上,包括多个供艾条穿置的穿置网孔,本发明提供一种让患者用背靠方式贴靠并可以插置多根艾条而同时对患者多个穴道进行温灸的温灸装置,克服了现有的灸器只能手持,或是放置于患者身上,而只能于同一时间对单一穴道进行温灸,以致疗程冗长,或需患者长时间固定不动而导致肌肉僵硬、麻痹的困扰。
文档编号A61H39/06GK103222926SQ20121006430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陈灿明 申请人:陈灿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