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肝部肿瘤的内服中药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05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肝部肿瘤的内服中药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服中药丸,尤其涉及治疗肝部肿瘤的中药丸。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生活环境、食物成份和生活习惯的变化,生存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增加,各类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恶性肿瘤直接威胁人的生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给社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特别是肝癌等恶性肿瘤给患者身体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尽管医学界、医药界在攻克恶性肿瘤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攻克了不少难题,但由于肿瘤患者发现确诊时多为中晚期,要彻底治愈难度很大。西医治疗手段基本上以手术为主,以放疗、化疗等现代化治疗手段为辅,民间也有多种中医秘方、偏方,对治疗和恢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现代化治疗手段虽然有效,但是会对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造成极大损坏, 降低了患者体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治疗效果。患者经受着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同时给亲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由于治疗手段复杂、代价高,许多恶性肿瘤的患者没有及时得到适当的治疗,以至延误时机,病情加重,长期存活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肝部肿瘤的内服中成药,遏制肿瘤发展,尽量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自然恢复,改善患者体质,避免对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坏,减轻患者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在祖传秘方基础上研究一种治疗肝部肿瘤的内服中药丸,由下述中药材按配方组合加工而成,配方组成为西洋参20 30份、川牛膝20 30 份、海沉香10 15份、广木香10 20份、苏子10 15份、赭石10 5份、黑沉香10 20 份、鹿茸10 15份。中药材组合加工是先将配方中的西洋参用蜜汁浸泡后晾干,将川牛膝、鹿茸分别稍加盐用铁锅炒黄,然后按照配比将配方中各种中药材全部粉碎,磨成细粉, 混合均匀,加蜂蜜调合,搓制成大小均匀的蜜丸,避光晾干后装入瓶中,避光保存备用。针对肝癌肿瘤患者发病原因,如气血瘀滞不畅、阴阳不平衡等,根据扶正气、活血、化瘀、排毒、理气的原理,配方中选取海沉香用于降气理肝;选取苏子、赭石用于活血、化瘀、排毒;选取川牛膝用于补肾、引药力下行;选取黑沉香、广木香用于化痰、降气;选取鹿茸、西洋参用于补心抗衰。配方组分中,各味中药互补配合,形成综合药性,针对肿瘤(包括恶性肿瘤)发挥疏导、消解功能。气血不畅乃万病之源,通气活血为治病之本。服用本发明药丸,在不手术的状况下,能够保持和增强患者自身免疫能力,遏制恶性肿瘤的生长发展,使之逐步萎缩、 软化、好转,甚至消失。本发明药丸在常温下干燥存放,服药期间忌烟、酒,禁食辛辣及鱼虾等食物,同时严禁夫妻同房。一般每天服药两到三次,每次服3 4丸,轻者半个月见效,三至四个月停药;重者连服百天可见显效,六至八个月停药。本发明无毒副作用。按照上述配方比例组合加工制成本发明中药丸,经患者长期服用证明,本发明具有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排毒抗衰的功能,对于患者保持免疫系统自身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用于治疗肝部肿瘤包括恶性肿瘤有独特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治疗费用低,服用方便,对于减轻患者身体痛苦和精神痛苦、维持患者身体机能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有效延长患者生命,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按配方组分选取西洋参30g、川牛膝30g、海沉香15g、广木香20g、苏子 15g、赭石15g、黑沉香20g、鹿茸15g,组成本发明所用中药材。先将西洋参用蜜汁浸泡后晾干,将川牛膝、鹿茸分别稍加盐用铁锅炒黄。然后将上述各味中药材全部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后,加蜂蜜调合,搓制成蜜丸,每丸重O. 25 O. 3g,避光晾干,装入瓶中,避光保存。患者王XX,男,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人,年63岁。1986年8月份肝区疼痛,进食减少,到地区医院检查,诊为肝硬化转为肝癌,肝部肿瘤2cmX 2cm、2cmX Icm,全身浮肿,当时医院已无法治疗。求治中医,服用本发明药丸治疗,每天两次,每次3 4丸,服药一个半月后消肿,肿瘤萎缩,逐渐消失。服药三个月后停药,饮食、睡眠正常,生活能够自理,可进行轻微劳动,未再复发。实施例2,按配方组分选取西洋参20g、川牛膝20g、海沉香10g、广木香10g、苏子 10g、赭石10g、黑沉香10g、鹿茸10g,组成本发明所用中药材,先将西洋参用蜜汁浸泡后晾干;将川牛膝、鹿茸分别稍加盐用铁锅炒黄。然后将上述各味中药材全部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后,加蜂蜜调合,搓制成蜜丸,每丸重0. 25 0. 3g,避光晾干,装入瓶中,避光保存。患者李X X,女,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时年50余岁。1995年肝区疼痛,肚胀胸闷,消瘦,饮食差,精神萎靡不振,到医院检查,肝部有数个黄豆粒大肿瘤,确诊为肝癌。患者不愿手术,转求诊于中医。服用本发明药丸治疗,每天两次,每次3丸,半月后明显见效,肚腹下消,进食睡眠好转,精神好,面色转红润。服药两个月后,生活能够自理,疼痛消失,肝部肿瘤萎缩消失。停药后,未再复发。实施例3,按配方组分选取西洋参25g、川牛膝25g、海沉香12g、广木香15g、苏子 12g、赭石12g、黑沉香15g、鹿茸12g,组成本发明用中药材。先将西洋参用蜜汁浸泡后晾干,将川牛膝、鹿茸分别稍加盐用铁锅炒黄,然后将上述各味中药材全部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后,加蜂蜜调合,搓制成蜜丸,每丸重0. 25 0. 3g,避光晾干,装入瓶中,避光保存。患者肖X X之母,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斗虎屯乡人,时年七十余岁,2007年感觉胸腹胀闷,肝部隐痛,医院检查肝上有肿瘤,确诊为肝癌。短期化疗无效,反应过大,转求中医。 诊见肚腹大,内有瘀气,左肋疼痛,消瘦无食欲,服用本发明药丸治疗,每天两次,每次3 4 丸,半月后见效,肚腹消肿,能吃饭,睡眠良好。服药两个半月后,疼痛消失。到医院检查肿瘤萎缩消失,停药后生活自理,基本恢复正常,随访至2010年,未复发。实施例4,按配方组分选取西洋参27g、川牛膝27g、海沉香13g、广木香17g、苏子 13g、赭石13g、黑沉香17g、鹿茸13g,组成本发明用中药材。先将西洋参用蜜汁浸泡后晾干,将川牛膝、鹿茸分别稍加盐用铁锅炒黄,然后将上述各味中药材全部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后,加蜂蜜调合,搓制成蜜丸,每丸重0. 25 0. 3g,避光晾干,装入瓶中,避光保存。患者姜X X,男,聊城市东昌府区八甲刘乡人,时年60余岁,1995年在医院确诊为肝癌,住院治疗无效,转求中医,诊见肚大腹胀,肝区疼痛,面乌肌瘦,肝瘀上亢,服用本发明药丸治疗,每天两次,每次5 6丸,服药一个半月,肚胀消退,疼痛不显,能吃饭。服药三个月后生活能够自理,经医院检查肿瘤萎缩消失,停药后三年未复发,身体基本正常。实施例5,按配方组分选取西洋参23g、川牛膝23g、海沉香llg、广木香13g、苏子 Hg、赭石Hg、黑沉香i3g、鹿茸iig,组成本发明用中药材。先将西洋参用蜜汁浸泡后晾干,将川牛膝、鹿茸分别稍加盐用铁锅炒黄,然后将上述各味中药材全部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后,加蜂蜜调合,搓制成蜜丸,每丸重O. 25 O. 3g,避光晾干,装入瓶中,避光保存。患者吕X X,男,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乡人,时年55岁,2007年在医院诊断为肝癌,住院化疗无效,出院求治中医。当时卧床不起,不吃不睡,肝区疼痛,消瘦脱形,奄奄一息。服用本发明药丸治疗,每天两次,每次3丸。服药半月后,吃饭恢复,夜间睡眠好,疼痛明显减轻,再服药一个月,生活自理,身体基本正常,外出走动,肝区不疼无感觉,检查肝部肿瘤消失。停药后至今未再复发。采用本发明中药丸治疗肝部肿瘤,多年来经患者服用,证明效果良好,使患者避免了手术对身体造成的痛苦和损坏,保持了身体基本机能,减轻了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本发明药丸对于治疗恶性肿瘤有独特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能有效地维持免疫系统的身体机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于癌症扩散的晚期重症患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遏制病情恶化进度,增加患者生存时间。本发明适用于肝部肿瘤(包括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发展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肝部肿瘤的内服中药丸,由下述中药材按配方组合加工而成,其特征在于配方组成为西洋参20 30份、川牛膝20 30份、海沉香10 15份、广木香10 20份、苏子10 15份、赭石10 5份、黑沉香10 20份、鹿茸10 15份。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治疗肝部肿瘤的内服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材组合加工是先将配方中的西洋参用蜜汁浸泡后晾干,将川牛膝、鹿茸分别稍加盐用铁锅炒黄,然后按照配比将配方中各种中药材全部粉碎,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加蜂蜜调合,搓制成大小均匀的蜜丸,避光晾干后装入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肝部肿瘤的内服中药丸,由下述中药材按配方组合加工而成,配方组成为西洋参20~30份、川牛膝20~30份、海沉香10~15份、广木香10~20份、苏子10~15份、赭石10~5份、黑沉香10~20份、鹿茸10~15份。中药材组合加工是先将配方中的西洋参用蜜汁浸泡后晾干,将川牛膝、鹿茸分别稍加盐用铁锅炒黄,然后按照配比将配方中各种中药材全部粉碎,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加蜂蜜调合,搓制成大小均匀的蜜丸,避光晾干后装入瓶中,避光保存。每天两次,每次三丸,不用手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停药不复发,本发明用于治疗肝部肿瘤包括恶性肿瘤有独特的疗效,对于减轻患者身体痛苦和精神痛苦维持患者身体机能具有明显效果。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2579692SQ20121008133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李付朋, 王恩生 申请人:李付朋, 王恩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