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822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藏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藏药,属于藏药领域。
背景技术
角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可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往往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表现为流泪、异物感、灼热刺痒、疼痛难忍;检查多有双眼睑红肿,睑结膜明显充血,表面粗糙;眼眵分泌物多而黏稠,呈淡黄色;球结膜高度充血伴轻度水肿,并见大小不等之斑点状出血;角膜附有脓性分泌物,失去正常光泽;同时多伴有脉浮数有力,舌红,苔 微黄等征象。西医学认为本病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新型肠道病毒70和柯萨奇病毒A24变种、腺病毒、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Kochieeks杆菌等。中医理论中认为眼乃至上之窍,居体表,暴露于外,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最易受风热之邪侵袭而发病。红眼病主要为肺、肝火热循经上犯或肺肝热盛之人复感风热之邪,内外合邪上攻于目所致,故临床治疗应祛风清热、泻火解毒为主。目前,西医治疗方法不多且欠佳,中医治疗的药物虽然很多,但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的治疗角结膜炎的藏药制剂存在强烈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动物和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治疗角、结膜炎的藏药眼用制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治疗角结膜炎的藏药。本发明藏药是由活性组分组成或者是由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是由下列原料药制成小檗膏、西红花、熊胆粉。它选择了小檗膏、西红花、熊胆粉进行组合作为原料,其中(I)小檗膏为小檗科植物甘肃小檗Berbeis kansuensis Schneid.的干燥中皮熬制的膏。性味凉、苦。具有清宿热,解热毒,敛黄水的功能。用于疫疠,陈热病,黄水病,眼病;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热痹,肺炎,结膜炎,痈肿疮疖,血崩。小檗碱具有降血糖、抗菌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2)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用于经闭癥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具有利胆保肝、抗肿瘤、增强记忆、降血压、抗血栓、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3)熊胆粉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etos thibetanus Cuvier经胆囊手术引流胆汁而得的干燥品。性寒、无毒、味苦回甜、气清香微腥。具有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用于惊风抽搐,外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具有保肝利胆溶石、抗动脉硬化、抗脂肪肝、镇痛镇痉消炎、抗菌止痛、消肿明目、增强记忆等药理作用。将这些药物组合使用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角结膜炎。本发明藏药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药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小檗膏250 750g、西红花2 8g、熊胆粉2 8g。优选为小檗膏500g、西红花5g、熊胆粉5g。本发明藏药活性组分的制备是将上述用量的原料药直接干燥粉碎制成;也可以将上述用量的原料药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如水提醇沉法或醇提水沉法(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中药制剂学》第73 74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制得。本发明藏药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眼用制剂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调节渗透压、PH值、黏度、增加药物溶解度和制剂稳定性以及抑菌剂、抗氧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参见曹春林主编的《中药制剂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制备成眼用制剂。
本发明藏药具有清热降火,退翳明目的功效。藏医用于“龙”、“赤巴”失调引起的眼病。中医用于肝火上炎、热毒伤络所致的白睛红赤、眵多、羞明流泪;结膜炎、角膜炎见上述证候者。本发明藏药滴眼液的用法用量为滴入眼睑内;一次I 2滴,一日3 5次。本发明藏药眼膏的用法用量为点入眼睑内;一日3 5次。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藏药的制备方法。实施例I本发明藏药滴眼剂的制备称取小檗膏500g、西红花5g、熊胆粉5g,西红花提取并过滤,小檗膏、熊胆粉用水溶解并过滤,合并滤液,加入辅料,混匀,灭菌,分装,即得滴眼剂。实施例2本发明藏药眼膏剂的制备称取小檗膏400g、西红花7. 5g、熊胆粉4. 5g,混合后共同粉碎成极细粉,加入辅料,搅匀,灭菌,分装,即得眼膏剂。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藏药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的药效学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试验例I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对角结膜炎的药效学试验试验材料选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由芜湖三益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0509 ;组胺标准品有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批号5110411 ;邻苯二甲醛(OPA)由上海化学公司生产,批号20090321 ;卵清白蛋白(OVA)由sigma分装,货号A5253,Grade V ;AL(OH) 3粉末由浙江温州市东升化工试剂厂生产,批号=20091112 ;豚鼠,由兰州市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方法及结果I、动物模型建立、分组及给药豚鼠70只,除溶媒对照组(10只)夕卜,其余各组制备角结膜炎动物模型(I)致敏每只豚鼠分别腹腔注射OVA混悬液(0VA0. Img与AL(0H)35mg,溶于Iml生理盐水配成),同时给溶媒对照组每只注射生理盐水1ml,14d后再次注射。(2)模型评价及分组腹腔注射完成以后第7天,行被动皮肤免疫反应试验,确定OVA-IgE抗体效价升高为造模成功。随机将模型成功动物50只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低、中、高剂量(0. 075%,0. 15%、0. 3%)组,与溶媒对照组一起,共计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3)激发及给药将OVA生理盐水稀释液(5mg/ml)用微量加样器滴入双眼球结膜囊内,每眼20沿,每日I次,间隔一天激发一次,持续一周。同时,每组给相应药液每眼20沿,每日I次,连续一周,模型组和溶媒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4)观察及收集标本于末次激发后立即给药,观察症状评分,记录搔抓次数,并于30min后处死,取相应组织,称重。左眼以ELISA法则眼组织中OVA特异性IgE含量,右眼取部分结膜送病检,剩下部分用改良荧光分光光度法测组胺含量。2、症状及样本检测(I)眼部症状观察于末次抗原攻击后30min,对豚鼠眼部症状进行观察评分,评分标准为A、结膜充血(指睑结膜、球结膜部位):血管正常0分;血管充血呈鲜红色I分;血管充血呈深红色,血管不易分辨2分;弥漫性充血呈紫红色3分。
B、结膜水肿无0分;轻微水肿(包括瞬膜)I分;明显水肿,伴部分眼睑外翻2分;水肿至眼睑近半闭合3分;水肿至眼睑大半闭合4分。C、分泌物无0分;少量分泌物I分;分泌物使眼睑和睫毛湿或黏着2分;分泌物使整个眼区潮湿或黏着3分。评分结果为3项分值累计,即为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得分的合计得分。(2)搔抓反应计数抗原攻击后连续观察20min,记录搔抓次数,眼部搔抓反应以豚鼠前肢移向眼部超过2次为一次定义。(3)眼组织中组胺含量测定摘取结膜和眼球,称重。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按20ml/g的比例加入25%三氯醋酸溶液进行组织匀浆,匀浆液室温中2500r/min离心20min,取I. 6ml上清液于具塞离心管中,按改良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4)眼组织中OVA特异性IgE含量检测取结膜和眼球,去除脂肪组织,称重。加A 2ml生理盐水,匀浆。3000r/min离心lO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操作。(5)组织学检查剪取结膜组织后,用10%的甲醛液固定,按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和连续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及嗜酸性细胞浸润情况。3、结果(I)眼部症状观察评分,结果见表I。表I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对豚鼠激发评分的影响(X土s, n = 10)
组别浓度(%) 症状评分(分)搔抓反应计数(次)
溶媒对照组生理盐水0±0##0.50 ±0.83#*
模型组生理盐水7. 08±0. 8广5. 18±1. 17"
地塞米松组0.0254.34±0.91—2. 18±2. 16*
低剂量组0.0756.18±].13@3.84±0.76#**
中剂量组0.155.93±1.25#** 3 34±1.52***
高剂量组 0. d4.68±0.96— 2_68±2.17#说明同模型组比较:#P〈0. 05,##P〈0. 01 ;与溶媒对照组比较*P<0. 05,**P〈0. 01。由表I可见,模型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P〈0. 01),各用药组的症状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 05或P〈0. 01)。(2)搔抓反应计数,结果见表I。由表I可见,模型组次数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P〈0. 01),各用药组的次数均低于模型组(P〈0. 05)。 (3)眼组织中组胺含量,结果见表2。表2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对豚鼠眼组织中组胺和IgE含量的影响(X土s,n= 10)
组别浓度(%) 组胺含量(吨/ml g) OVA特异性IgE含量(IU/L g)
溶媒对照组生理盐水49.3±8.85##0.09±0.09##
模型组生理盐水146. 5±33.3"0.65±0.1.4**
地塞米松组 0.0253±S IS*^0.24±0.07—
低剂量组 0.07575.5±15.8*#**0.39±0. 19#**
中剂量组 0.1562.4±12.4**0.27 土 0.15**
高剂量组 0.352 7±11.4**0.21±0.08**说明同模型组比较:#P〈0. 05,##P〈0. 01 ;与溶媒对照组比较*P<0. 05,**P〈0. 01。由表2可见,模型组眼组织中组胺含量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P〈0. 01),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各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o. 01),其中地塞米松组、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高、中剂量组与溶媒对照组无差异(PM). 05)。(4)眼组织中OVA特异性IgE含量,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模型组眼组织中IgE含量明显高于溶媒对照组(P〈0. 01),各用药组IgE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 05或P〈0. 01),其中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高、中剂量组与溶媒对照组无差异(P>0. 05)。(5)病理组织学检查模型组动物为睑结膜上皮细胞灶性脱落或增生及杯状细胞增生,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固有层有轻微中性粒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其他各用药组和溶媒对照组除结膜上皮细胞轻度增生,固有层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夕卜,基本正常。试验例2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治疗角结膜炎临床疗效观察I、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疗标准》:①白睛红赤,或见白睛溢血呈点、片状,眼睑红肿,黑睛可见星翳;耳前或颌下可扪及脊核。②眼沙涩,灼痛,畏光流泪,甚至热泪如汤,眵多胶结。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0 71岁,平均(32. 24±2. 20)岁;病程3 25d,平均(5. 20±1. 10) d。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2 70岁,平均(32. 45 ±2. 15)岁;病程4 28d,平均(5. 25 ± I. 14)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米用本发明藏药实施例1,滴入眼睑内;一次I 2滴,一日3 5次。对照组采用0. 25%氯霉素眼药水,滴入眼睑内;一次I 2滴,一日3 5次。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白睛红赤消退,症状消失,黑睛荧光素染色阴性。好转白睛红赤减轻,黑睛荧光素染色减少。
未愈症状未减,诸症同前,或出现并发病。治愈加好转合计为总有效率。4、临床观察结果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3。表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好转未愈总有效率治疗组60 37 (61.67) 21 (35.00) 2 (3. 33) * 58 (96. 67) *对照组60 23 (38.33) 19 (31.67) 18 (30.00) 42 (70.00)说明同对照组比较*P〈0. 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67%,对照组为70. 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②两组患者各治愈时间段比较,结果见表4。表4两组患者各治愈时间段比例比较(例,%)组别例数〈3d3 7d>7d治疗组60 39 (65.00)* 19 (31.67) 2 (3.33)*对照组60 21 (35.00) 21 (35.00) 18 (30.00)说明同对照组比较*P〈0. 05。治疗组治愈时间〈3d者39例(占65. 00%),对照组21例(占35. 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治愈时间>7d者2例(占3. 33%),对照组18例(占30. 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过程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本发明藏药实施例I治疗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藏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活性组分组成或者是由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小檗膏250 750g、西红花2 8g、熊胆粉2 8g。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小檗膏500g、西红花5g、熊胆粉5g。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药物,它是眼用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它是滴眼剂、眼膏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角结膜炎的藏药,它是由活性组分组成或者是由活性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组分是由小檗膏、西红花、熊胆粉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它可以被制备成眼用制剂。本发明藏药具有清热降火,退翳明目的功效。藏医用于“龙”、“赤巴”失调引起的眼病。中医用于肝火上炎、热毒伤络所致的白睛红赤、眵多、羞明流泪;结膜炎、角膜炎见上述证候者。
文档编号A61P27/02GK102697986SQ2012101056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久美彭措 申请人:久美彭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