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04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术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骨折外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粗隆间发生骨折,需要对其进行固定以使得骨骼连接生长恢复。以往的固定手术均采用内固定方式,内固定方式需要全麻或腰椎半麻,手术创伤大,病人术中和术后痛苦较大,不利于病人健康恢复。后来,发展到采用外固定方式,但是由于股骨粗隆间位置的骨骼形状比较复杂,目前还没有出现一种便于医生操作,固定准确的外固定器。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医生操作,固定准确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以及连接在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之间的连接块;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上底板、盖在上底板上的第一上压板和第二上压板,所述第一上压板和上底板之间结合处具有斜向上的第一针槽孔,所述第二上压板和底板之间夹有一对旋转圆板,所述一对旋转圆板结合处径向具有第二针槽孔;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下底板和盖在下底板上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和下底板结合处上具有第三斜槽孔;所述上底板的下端具有纵向卡滑槽,所述连接块上端具有位于所述卡滑槽中的卡滑头;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具有圆形旋转卡槽,所述下底板的上端具有位于所述圆形旋转卡槽中的圆形旋转卡头;所述上底板的下端侧部和连接块的下端侧部均具有定位孔和位于定位孔中定位螺钉。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第二上压板位于第一上压板的下方。所述第二上压板和上底板对应安装所述一对旋转圆板的位置具有容置所述一对旋转圆板的圆形凹槽。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第一针槽孔具有两个,二者平行设置;第二第三针槽孔具有两个;二者平行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时,可以进行根据骨骼具体结构利用一对旋转圆板的旋转进行钢针插入方向调整,并且能通过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和纵向偏移使得外固定器适配患者骨骼, 进而达到固定准确、便于医生操作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图中001-外固定器,100-上固定组件,101-上底板,102-第一上盖板,103-第二上盖板,104-旋转圆板,105-卡滑槽,106-圆形凹槽,200-下固定组件,201-下底板,202-下盖板,203-圆形旋转卡头,300-连接块,301-卡滑头,302-圆形旋转卡槽,401-第一针槽, 402-第二针槽,403-第三针槽,404-定位螺钉,500-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包括上固定组件100和下固定组件200以及连接在上固定组件100和下固定组件200之间的连接块300。其中,上固定组件包括上底板101、第一上盖板102、第二上盖板103、一对旋转圆板 104。上底板101为L型板,第一上盖板102盖在上底板101的上部,在第一上盖板102 和上底板101结合处具有两个平行斜向上的第一针槽401 (针槽由两个对合的半圆形槽构成,分别位于第一上盖板102和上底板101上)。第二上盖板103位于第一上盖板102的下方,一对旋转圆板104被夹在第二上盖板103和上底板101之间,第二上盖板103和上底板101对应安装该一对旋转圆板104的位置具有容置一对旋转圆板104的圆形凹槽106。这样,旋转圆板104可以在圆形凹槽105 中旋转,并且不会滑落出来。在一对旋转圆板104的径向位置具有第二针槽402 (同样,该针槽有两个对合的半圆形槽构成,分别位于两个旋转圆板104上)。下固定组件200包括下底板201和盖在下底板201上的下压板202,在下压板202 和下底板201结合处上具有接近水平的两个平行的第三斜槽孔403 (同样,该针槽有两个对合的半圆形槽构成,分别位于下压板202和下底板201)。在上底板100的下端具有纵向(图示垂直纸面方向)卡滑槽105,连接块300上端具有位于卡滑槽105中的卡滑头301,这样连接块300可以沿着上底板100的卡滑槽105 纵向滑动;连接块300的下端具有圆形旋转卡槽302,而下底板200的上端具有位于圆形旋转卡槽302中的圆形旋转卡头203。在上底板101的下端侧部和连接块300的下端侧部均具有定位孔和位于定位孔中定位螺钉404。在本发明中,通过螺栓500来实现第一上压板102、第二上压板103与上底板101 的连接固定、下压板202和下底板201的连接固定。以上就是本发明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其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将外固定器001放置在患者骨折处,先通过两个第一针槽401打入两个钢针,然后通过下固定组件200相对于上固定组件100的旋转和纵向偏移让上固定组件100 和下固定组件200适配骨骼结构,再通过第三针槽403打入两个钢针,使得下固定组件200 也固定住,最后在通过旋转圆板104来调整最后一根钢针的插入位置和方向,从而最终实现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精确固定,如图3所示。通过上述详细描述,可以发现,本发明具有从外精确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方便医生操作、减小病人手术痛苦的优点。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以及连接在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之间的连接块;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上底板、盖在上底板上的第一上压板和第二上压板,所述第一上压板和上底板之间结合处具有斜向上的第一针槽孔,所述第二上压板和底板之间夹有一对旋转圆板,所述一对旋转圆板结合处径向具有第二针槽孔;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下底板和盖在下底板上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和下底板结合处上具有第三斜槽孔;所述上底板的下端具有纵向卡滑槽,所述连接块上端具有位于所述卡滑槽中的卡滑头,所述连接块的下端具有圆形旋转卡槽,所述下底板的上端具有位于所述圆形旋转卡槽中的圆形旋转卡头;所述上底板的下端侧部和连接块的下端侧部均具有定位孔和位于定位孔中定位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压板位于第一上压板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压板和上底板对应安装所述一对旋转圆板的位置具有容置所述一对旋转圆板的圆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槽孔具有两个,二者平行设置;第二第三针槽孔具有两个;二者平行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包括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以及连接在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之间的连接块;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上底板、盖在上底板上的第一上压板和第二上压板,所述第一上压板和上底板之间结合处具有斜向上的第一针槽孔,所述第二上压板和底板之间夹有一对旋转圆板,所述一对旋转圆板结合处径向具有第二针槽孔;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下底板和盖在下底板上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和下底板结合处上具有第三斜槽孔;所述上底板的下端具有纵向卡滑槽,所述连接块上端具有位于所述卡滑槽中的卡滑头。本发明具有从外精确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方便医生操作、减小病人手术痛苦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64GK102599966SQ20121011369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冯景, 刘梅, 肖海军, 薛锋, 高令军 申请人: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