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2997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确切地说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胆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证,属于中医胆胀、胁痛、黄疸等范畴。胆道是胆汁生成、储存并排送入肠的通道,若胆道系统本身解剖生理结构或者胆汁成分有所变异,则会在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形成固体结晶即胆结石,引起胆囊炎,甚至造成胆道阻塞,出现胆绞痛、黄疸,进一步剌激胆道系统甚至可衍生癌变。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胆囊结石、肝 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依据结石化学成分不同,结石通常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二者的混合型结石。中医学认为,本病以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感受外邪、感染虫积等为主要致病因素。病位主要在肝、胆,涉及脾、胃。病机要点为肝胆失疏,胆失通降,胆汁郁结,形成结石,结石阻塞,胆腑不通。根据胆石症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期与静止期,在急性发作期病变主要在肝胆,以肝气郁滞、胆气受阻、湿热内蕴、痰湿阻滞、气滞血瘀、热毒蓄积等邪实为主,治疗以祛邪为主,应辩证采用通利之法,临证运用疏肝理气、和胃通腑、运脾化湿、燥湿化痰、活血化瘀、泻火解毒、通腑排石之法。静止期发病特点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兼有阴虚、阳虚、气虚、气滞、痰湿、血瘀等,治宜标本兼治,祛邪扶正并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存缺陷,提供一种疗效显著,不易复发的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O. 5-0.7,白蒺藜13-17,夏枯草10-14,泽泻13-17,醋柴胡13-17,枳壳10-14,枳实10-14,旋覆花8-12,天麻8-12,大腹子8-12,大腹皮8-12,,川楝子8-12,元胡8-12,五灵脂5-7,金钱草28-32,虎杖13-17,茵陈28-32,鹅不食草13-17,通草2-4,蒲公英10-14,三棱8-12,青皮18-22,陈皮18-22,石斛18-22,黄柏6_12,猫爪草9-24,鸡内金8_12,郁金草10-14,蒲黄5-7,梓檬汁100-200。所述的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O. 6,白蒺藜15,夏枯草12,泽泻15,醋柴胡15,枳壳12,枳实12,旋覆花10,天麻10,大腹子10,大腹皮10,川楝子10,元胡10,五灵脂6,金钱草30,虎杖15,茵陈30,鹅不食草15,通草3,蒲公英12,三棱10,青皮20,陈皮20,石斛20,黄柏9,猫爪草15,鸡内金10,郁金草12,蒲黄6,朽1檬汁100-200。所述的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以制成口服液、颗粒齐U、胶囊剂、片剂和丸剂。所述的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柠檬汁单独包装,将除羚羊角粉和旋覆花以外的所有原料混匀后,与打碎布包的旋覆花按重量份共同放入煎药容器内,每200g总重量的原料加入4000-7000ml的冷水,浸泡8-12min后用武火煎煮IOmin左右,再用文火煎30min左右将所得物料去渣浓缩冷却后,与用开水冲匀的羚羊角粉按重量份混匀,再加入适当辅料即可制得各种制剂产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对胆结石疗效显著,收治门诊患者共75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 ;
2、本发明治疗胆结石,在治愈后不易复发,用药每15天为一疗程,连服1-4个疗程痊愈,停药后两年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克,一日量)玲羊角粉O. 6,白蔡藜15,夏枯草12,泽湾15,醋柴胡15,积壳12,积实12,旋覆花10,天麻10,大腹子10,大腹皮10,川楝子10,元胡10,五灵脂6,金钱草30,虎杖15,茵陈30,鹅不食草15,通草3,蒲公英12,三棱10,青皮20,陈皮20,石斛20,黄柏9,猫爪草15,鸡内金10,郁金草12,蒲黄6。柠檬汁100-200克单独包装。制备方法为柠檬汁100-200克单独包装,将除羚羊角粉和旋覆花以外的所有原料混匀后,与打碎布包的旋覆花按重量份共同放入煎药容器内,每200g总重量的原料加入7000ml的冷水,浸泡IOmin后用武火煎煮lOmin,再用文火煎30min将所得物料去渣浓缩冷却后,与用开水冲匀的羚羊角粉按重量份混匀,即得口服液产品。服用方法成人每次每日三次,空腹口服;儿童用量酌减。每15天为一疗程,连服
1-3个疗程。柠檬汁100-200克单独包装,一日顿服。典型病例
病例I
蒋某,女,64岁。肝胆结石,口干苦,喜冷饮,大便不成形,每日I 2次,头晕。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血压150/95mmHg。舌胖嫩,边有齿痕,舌苔黄水滑,脉弦。给予本实施例3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消失,痊愈,至今未复发。病例2
雷某,男,37岁。胆结石,服药后可缓解,纳眠可,大便调,偶有头晕。给予本实施例3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消失,痊愈,至今未复发。病例3
安某,女,69岁。胆结石,胃脘胀、两胁胀满疼痛、易紧张,紧张时症状明显,伴心慌,手心出汗,嗳气,□干□苦,纳可,眠差,舌尖红,苔薄,脉弦滑。给予本实施例3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消失,痊愈,至今未复发。病例4
花某某,男,51岁。胆结石、胆囊炎,食后胃脘痛,右胁痛,反酸,打嗝,肠鸣,大便每日2次,排便不爽,时有腰痛,尿多清长,伴目干,口干,唇舌麻木,晨起睑肿。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给予本实施例3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消失,痊愈,至今未复发。病例5马某,男,64岁。胆结石两年余,口干欲饮,胃脘胀,舌嫩红,苔薄少津,脉细滑。给予本实施例3个疗程后,患者 症状消失,痊愈,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O. 5-0. 7,白蒺藜13-17,夏枯草10-14,泽泻13-17,醋柴胡13-17,枳壳10-14,枳实10-14,旋覆花8-12,天麻8-12,大腹子8-12,大腹皮8-12,,川楝子8-12,元胡8-12,五灵脂5-7,金钱草28-32,虎杖13-17,茵陈28-32,鹅不食草13-17,通草2-4,蒲公英10-14,三棱8-12,青皮18-22,陈皮18-22,石斛18-22,黄柏6_12,猫爪草9-24,鸡内金8_12,郁金草10-14,蒲黄5-7,梓檬汁100-20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O. 6,白蒺藜15,夏枯草12,泽泻15,醋柴胡15,枳壳12,枳实12,旋覆花10,天麻10,大腹子10,大腹皮10,川楝子10,元胡10,五灵脂6,金钱草30,虎杖15,茵陈30,鹅不食草15,通草3,蒲公英12,三棱10,青皮20,陈皮20,石斛20,黄柏9,猫爪草15,鸡内金10,郁金草12,蒲黄6,梓檬汁100-20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可以制成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和丸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为柠檬汁单独包装,将除羚羊角粉和旋覆花以外的所有原料混匀后,与打碎布包的旋覆花按重量份共同放入煎药容器内,每200g总重量的原料加入4000-7000ml的冷水,浸泡8-12min后用武火煎煮IOmin左右,再用文火煎30min左右将所得物料去渣浓缩冷却后,与用开水冲匀的羚羊角粉按重量份混匀,再加入适当辅料即可制得各种制剂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羚羊角粉0.5-0.7,白蒺藜13-17,夏枯草10-14,泽泻13-17,醋柴胡13-17,枳壳10-14,枳实10-14,旋覆花8-12,天麻8-12,大腹子8-12,大腹皮8-12,川楝子8-12,元胡8-12,五灵脂5-7,金钱草28-32,虎杖13-17,茵陈28-32,鹅不食草13-17,通草2-4,蒲公英10-14,三棱8-12,青皮18-22,陈皮18-22,石斛18-22,黄柏6-12,猫爪草9-24,鸡内金8-12,郁金草10-14,蒲黄5-7。本发明对胆结石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7%。
文档编号A61K35/24GK102671073SQ20121011430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
发明者王桂琴 申请人:王桂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