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24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大多数是感冒的后遗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脓性鼻涕、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结合X光或CT检查结果便可确诊。西医对此并的疗效欠佳。中医把此病归于“鼻渊”类病。主要原因为肺气虚,易为外邪所犯,邪毒滞留不去,上犯鼻窦为病,脾气虚,湿邪上犯,鼻窃失养,湿浊滞留,缠绵不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愈高,能有效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中药。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黄芪40-45g、麻黄6-10g、辛夷20-25g、炒苍耳子10_12g、双花30_35g、连翅 30_35g、蒲公英 40_45g、全蝎 10_15g、蜈蚁 4-5 条、甘草 10_15g、桔梗 10_15g、川芎 30-35g、细辛 6-10g、苍术 15-20g、白芷 15_20g。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配制简单,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毒副作用。本发明中药黄芪,甘温,入脾肺经,补气升阳,又托腐生肌;麻黄,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善于宣肺气;辛夷,辛温,入肺经,香散,轻浮上升,宣通鼻窃;炒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入肺脾经,有散风通窍之功,又有除湿止痛之力;双花,甘寒,入肺心胃经,能宣散风热,清解血毒;连翘,苦,微寒,入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清炎散结;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长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全蝎,甘辛平,有毒,入肝经,息风止痉,解毒疗疮,活络止痛;蜈蚣,辛温,有毒入肝经,息风止痉,解毒疗疮;甘草,甘平,入脾胃心肺经,缓急止痛,生用清热解毒,调和药性,且解百药毒。桔梗,苦辛平,入肺经,有宣肺祛痰,排脓消痛之功;川芎,辛温,入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细辛,辛温,入肺肾经,本品辛温性烈,能外散风寒,内化寒饮,上疏头风,下通肾气,并能开窍,又能止痛。苍术,新,苦温,入脾胃经,芳香燥烈,外可解风湿之邪,内能化湿浊之郁。白芷,辛温入胃大肠肺经,解表,祛风止痛,消肿排脓,为治阳明经头痛要药。诸药合用,一有补气活血健脾之功,二有清热解毒,开鼻窍,排脓止痛之力,用于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治愈率高,愈后不易复发。本发明中药的制备、服用方法及用量按上述重量份取本发明中药,以适量冷水浸泡I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沸30分钟后滤出150ml药液,再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沸60分钟后滤出150ml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于早、晚餐后半小时分服。老人,小孩酌减。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数十例病人,一般10天为一疗程。病情轻者一个疗程治愈,重者3-4个疗程。有效率100%,治愈率85%。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黄芪45g、麻黄10g、辛夷25g、炒苍耳子12g、双花35g、连翘35g、蒲公英45g、全蝎15g、蜈蚣5条、甘草15g、桔梗15g、川芎35g、细辛10g、苍术20g、白芷20g。取上述中药,以适量冷水浸泡I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30分钟后滤出150ml药液,再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60分钟后滤出150ml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即得。实施例2 :—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黄芪40g、麻黄6g、辛夷20g、炒苍耳子10g、双花30g、连翘30g、蒲公英40g、全蝎10g、蜈蚣4条、甘草10g、桔梗15g、川芎30g、细辛10g、苍术20g、白芷20g。制法同上。
实施例3 :—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黄芪42g、麻黄8g、辛夷23g、炒苍耳子Ilg、双花33g、连翘30_35g、蒲公英42g、全蝎13g、蜈虫公4条、甘草13g、桔梗13g、川弯33g、细辛8g、苍术18g、白]E 18g。制法同上。临床疗效总结
一、本发明中药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120多例病人,一般10天为一疗程,病情轻者一个疗程治愈,重者3-4个疗程,有效率100%,治愈率85%。二、诊断标准
I、有头痛,有脓性鼻涕,嗅觉减退等。2、结合鼻窦X光检查或CT检查结果确诊。三、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及用量。本发明的中药用冷水浸泡I小时,用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沸30分钟后,滤出150ml药液,再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沸60分钟后,滤出150ml药液,将两次药液合并,分早晚饭前半小时各服150ml。老人,小孩酌减。四、典型病例
病例I :张X X,19岁,高三学生。1997年6月经人介绍来诊。患者已患慢性化脓性鼻窦炎2年多,并且经过三等甲级医院CT检查确诊,多次用抗菌素治疗好转,但不久又发病,影响学习和生活。经用本发明药方一个疗程后,病愈,又服药一个疗程,随访至今再未复发。病例2 :于X X,30岁,教师。2003年11月就诊。前几天,感冒,治疗后时有头痛,有脓性鼻涕,嗅觉减退,经CT检查确诊为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服过多种中成药和西药治疗效果不好,服用本发明药方一个疗程后,病愈,继续服用本中药两个疗程,随访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黄芪40-45g、麻黄6-10g、辛夷20-25g、炒苍耳子10_12g、双花30_35g、连翘30_35g、蒲公英40_45g、全蝎10_15g、蜈蚁4-5条、甘草10_15g、桔梗10_15g、川弯30_35g、细辛6_10g、苍术 15-20g、白芷 15-2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一种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中药,它是由黄芪、麻黄、辛夷、炒苍耳子、双花、连翘、蒲公英、全蝎、蜈蚣、甘草、桔梗、川芎、细辛、苍术、白芷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未发现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85%。
文档编号A61P11/02GK102614259SQ2012101201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宋协勘 申请人:宋协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