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807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护理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肌肤渗出液实施护理的医疗器械及操作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在教学或科研工作中、还是在医疗实际应用工作中,对于肌肤渗出液实施护理的医疗器械及操作方法,均为泡沫体的大小固定且与负压管及冲洗管插装、甚至负压管与冲洗管也采取插装的结构,存在着结构欠缺科学合理、制作繁琐而费材费工费力、使用方法千篇一律、使用的灵活性极差等不足、缺陷与弊端。这无论对于教学或科研来说、还是对于医疗实际应用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弥补与克服的缺陷。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及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研究已有公知技术 及现状基础上,采取“多形状的泡沫体与负压管夹装”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本发明“负压封闭弓I流装置”新产品及其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取“多形状的泡沫体与负压管夹装”关键技术,其泡沫体下面放置冲洗管顶端段,泡沫体上的夹缝与负压管顶端段夹卡连接,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上面与薄膜粘接,负压管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粘接有薄膜的泡沫体下面及连同其下面的冲洗管均放置在渗液体上且泡沫体周边的薄膜与渗液体粘接;方法为制作泡沫体、设置夹缝、夹卡负压管、放置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制作渗液体密闭空间、固定负压泵及注射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冲洗操作、负压封闭引流操作结束。通过本发明达到的目的是①、以“多形状的泡沫体与负压管夹装”关键技术,提供“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新产品,同时还提供“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②、使本发明的构思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省材省工省力、降低制作成本、使用灵活便捷、方法简便易行、效果稳定可靠,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缺陷与弊端。③、防止外界感染,加快愈合速度,保证良好的愈合状况。④、为教学、科研、医疗实际应用提供良好的专用装置及灵活便捷的操作方法。⑤、使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医疗之外的其他技术领域。⑥、使本发明易于制作且方便使用而利于广泛推广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由泡沫体、泡沫体上的夹缝、负压管、冲洗管、薄膜构成;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泡沫体的下面放置有冲洗管的顶端段,其泡沫体上的夹缝与负压管的顶端段以夹卡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上面与薄膜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负压管的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的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连接。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泡沫体为柔软的泡沫体状结构,所述泡沫体上设置有夹缝,所述夹缝为缝隙的形状,所述负压管为顶端封闭且顶端段的下面及下侧面均设置有通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冲洗管为顶端段的下面及下侧面均设置有通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薄膜为设置有粘接胶的片状结构。
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泡沫体为选择方形板状结构、矩形板状结构、圆形板状结构、椭圆形板状结构、三角形板状结构、多边形板状结构中的一种。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薄膜与泡沫体的形状相对应且大于所述泡沫体。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粘接有薄膜的泡沫体下面及连同其下面的冲洗管均放置在渗液体上且所述泡沫体周边的薄膜与所述渗液体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渗液体为选择人体肌肤教具、人体肌肤、动物肌肤、植物茎体、植物根体中的一种。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是对以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①、制作泡沫体根据渗液体的面积及形状,从大块泡沫体上裁制出与渗液体面积及形状相对应的一块而制作成泡沫体;②、设置夹缝用刀对泡沫体划割其厚度二分之一深度的缝隙而构成夹缝;③、夹卡负压管将通气孔一面向下的负压管顶端段夹卡在泡沫体上的夹缝中;④、放置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将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依次放置在渗液体的上面、且使负压管与冲洗管处于相互对应的位置;⑤、制作渗液体密闭空间通过薄膜对渗液体外围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的粘接、制作成渗液体密闭空间;⑥、固定负压泵及注射器对负压管的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的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连接;⑦、负压封闭引流操作开启负压泵,通过负压管,便开始了对渗液体上的渗液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操作;⑧、冲洗操作由注射器通过冲洗管,采取定时、定量、间断的方式,将清洗液注入到渗液体位置,以使渗液体位置获得必要的清洗,且经过使用的清洗液与渗液体上的渗液均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过程中被吸出;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结束根据情况关闭负压泵而终止操作。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在所述操作④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放置冲洗管,从而在所述操作⑥中也就没有冲洗管外端与注射器的固定连接、且没有所述操作⑧的冲洗操作。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 “多形状的泡沫体与负压管夹装”关键技术;由于本发明其泡沫体下面放置冲洗管顶端段,泡沫体上的夹缝与负压管顶端段夹卡连接,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上面与薄膜粘接,负压管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粘接有薄膜的泡沫体下面及连同其下面的冲洗管均放置在渗液体上且泡沫体周边的薄膜与渗液体粘接;方法为制作泡沫体、设置夹缝、夹卡负压管、放置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制作渗液体密闭空间、固定负压泵及注射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冲洗操作、负压封闭引流操作结束。使得本发明与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相比,获得的有益效果是I、本发明采用“多形状的泡沫体与负压管夹装”关键技术,提供了“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新产品,同时还提供了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
2、本发明的构思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省材省工省力、降低制作成本、使用灵活便捷、方法简便易行、效果稳定可靠,克服了已有技术弊端。3、本发明所述粘接有薄膜的泡沫体下面及连同其下面的冲洗管均放置在渗液体上且泡沫体周边的薄膜与渗液体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使得本发明的薄膜与渗液体构成了一个密闭空间,从而可防止外界感染,加快愈合速度,保证了良好的愈合状况。4、本发明为教学、科研、医疗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良好的专用装置。5、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医疗之外的其他技术领域。
6、本发明的研制成功,为教学、科研、医疗实际应用及其他技术领域提供了良好的专用装置以及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灵活便捷的操作方法。7、本发明易于制作且方便使用而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图I为本发明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中在没有安装负压管及薄膜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以该图充分体现夹缝的设置状况,以便更有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图2为本发明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的立体示意图。图I与图2中的泡沫体为方形板状结构,以此类推,还可实施出各种形状的结构,在此不逐一列举。图中的标号1、泡沫体,101、夹缝,2、负压管,3、冲洗管,4、薄膜。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一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1、2所示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由泡沫体I、泡沫体I上的夹缝101、负压管2、冲洗管3、薄膜4构成;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泡沫体I的下面放置有冲洗管3的顶端段,其泡沫体I上的夹缝101与负压管2的顶端段以夹卡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夹卡有负压管2的泡沫体I上面与薄膜4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负压管2的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3的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连接。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泡沫体I为柔软的泡沫体状结构,所述泡沫体I上设置有夹缝101,所述夹缝101为缝隙的形状,所述负压管2为顶端封闭且顶端段的下面及下侧面均设置有通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冲洗管3为顶端段的下面及下侧面均设置有通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薄膜4为设置有粘接胶的片状结构。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泡沫体I为选择方形板状结构、矩形板状结构、圆形板状结构、椭圆形板状结构、三角形板状结构、多边形板状结构中的一种。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薄膜4与泡沫体I的形状相对应且大于所述泡沫体I。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粘接有薄膜4的泡沫体I下面及连同其下面的冲洗管3均放置在渗液体上且所述泡沫体I周边的薄膜4与所述渗液体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所述渗液体为选择人体肌肤教具、人体肌肤、动物肌肤、植物茎体、植物根体中的一种。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是对以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①、制作泡沫体根据渗液体的面积及形状,从大块泡沫体上裁制出与渗液体面积及形状相对应的一块而制作成泡沫体I ;
②、设置夹缝用刀对泡沫体I划割其厚度二分之一深度的缝隙而构成夹缝101 ;③、夹卡负压管将通气孔一面向下的负压管2顶端段夹卡在泡沫体I上的夹缝101 中;④、放置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将冲洗管3及夹卡有负压管2的泡沫体I依次放置在渗液体的上面、且使负压管2与冲洗管3处于相互对应的位置;⑤、制作渗液体密闭空间通过薄膜4对渗液体外围及夹卡有负压管2的泡沫体I的粘接、制作成渗液体密闭空间;⑥、固定负压泵及注射器对负压管2的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3的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连接;⑦、负压封闭引流操作开启负压泵,通过负压管2,便开始了对渗液体上的渗液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操作;⑧、冲洗操作由注射器通过冲洗管3,采取定时、定量、间断的方式,将清洗液注入到渗液体位置,以使渗液体位置获得必要的清洗,且经过使用的清洗液与渗液体上的渗液均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过程中被吸出;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结束根据情况关闭负压泵而终止操作。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在所述操作④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放置冲洗管3,从而在所述操作⑥中也就没有冲洗管3外端与注射器的固定连接、且没有所述操作⑧的冲洗操作。在上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所述泡沫体I分别以方形板状结构、矩形板状结构、圆形板状结构、椭圆形板状结构、三角形板状结构、多边形板状结构进行了实施;对所述渗液体分别以人体肌肤教具、人体肌肤、动物肌肤、植物茎体、植物根体进行了实施;对在所述操作④中根据实际情况还以不放置冲洗管3进行了实施,从而在所述操作⑥中也就不存在冲洗管3外端与注射器的固定连接了、且也就不存在所述操作⑧的冲洗操作了。另外,在教学及科研中对本发明进行了试用。均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二按具体实施方式
一进行实施,只是对所述渗液体以人体肌肤教具进行了试用性的实施;同样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三按具体实施方式
一进行实施,只是对所述渗液体以人体肌肤进行了实际试用性实施;同样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四按具体实施方式
一进行实施,只是对所述渗液体以动物肌肤进行了试用性实施;同样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进行实施,只是对所述渗液体以植物茎体进行了试用性实施;同样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六按具体实施方式
一进行实施,只是对所述渗液体以植物根体进行了试用性实施;同样获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本发明制作完毕后,在医疗教学、医疗科研、医疗实际应用及其他技术领域中进行了试用性考核。在试用性考核基础上经行业内专家评定认为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的构思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省材省工省力、降低制作成本、使用灵活便捷、方法简便易行、效果稳定可靠;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的研制成功,克服了已有技术的弊端,为医疗教学、科研、医疗实际应用及其他技术领域提供了专用装置及及操作方法;建议广泛推广应用。通过试用性考核,获得了专家的认定与好评,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顺畅实施,但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泡沫体(I)、泡沫体(I)上的夹缝(101)、负压管(2)、冲洗管(3)、薄膜(4)构成; 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泡沫体(I)的下面放置有冲洗管(3)的顶端段,其泡沫体(I)上的夹缝(101)与负压管(2)的顶端段以夹卡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夹卡有负压管(2)的泡沫体(I)上面与薄膜(4)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其所述负压管(2)的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3)的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体(I)为柔软的泡沫体状结构,所述泡沫体(I)上设置有夹缝(101),所述夹缝(101)为缝隙的形状,所述负压管(2)为顶端封闭且顶端段的下面及下侧面均设置有通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冲洗管(3)为顶端段的下面及下侧面均设置有通气孔的管状结构,所述薄膜(4)为设置有粘接胶的片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体(I)为选择方形板状结构、矩形板状结构、圆形板状结构、椭圆形板状结构、三角形板状结构、多边形板状结构中的ー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4)与泡沫体(I)的形状相对应且大于所述泡沫体(I )。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有薄膜(4)的泡沫体(I)下面及连同其下面的冲洗管(3)均放置在渗液体上且所述泡沫体(I)周边的薄膜(4)与所述渗液体以粘接的方式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体为选择人体肌肤教具、人体肌肤、动物肌肤、植物茎体、植物根体中的ー种。
7.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对权利要求I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 ①、制作泡沫体根据渗液体的面积及形状,从大块泡沫体上裁制出与渗液体面积及形状相对应的ー块而制作成泡沫体(I); ②、设置夹缝用刀对泡沫体(I)划割其厚度二分之一深度的缝隙而构成夹缝(101); ③、夹卡负压管将通气孔一面向下的负压管(2)顶端段夹卡在泡沫体(I)上的夹缝(101)中; ④、放置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将冲洗管(3)及夹卡有负压管(2)的泡沫体(I)依次放置在渗液体的上面; ⑤、制作渗液体密闭空间通过薄膜(4)对渗液体外围及夹卡有负压管(2)的泡沫体(O的粘接、制作成渗液体密闭空间; ⑥、固定负压泵及注射器对负压管(2)的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3)的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连接; ⑦、负压封闭引流操作开启负压泵,通过负压管(2),便开始了对渗液体上的渗液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操作; ⑧、冲洗操作由注射器通过冲洗管(3),采取定时、定量、间断的方式,将清洗液注入到渗液体位置,以使渗液体位置获得必要的清洗,且经过使用的清洗液与渗液体上的渗液均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过程中被吸出;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结束根据情况关闭负压泵而終止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④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放置冲洗管(3),从而在所述操作⑥中也就没有冲洗管(3)外端与注射器的固定连接、且没有所述操作⑧的冲洗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操作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多形状的泡沫体与负压管夹装技术,泡沫体下面放置冲洗管顶端段,泡沫体上的夹缝与负压管顶端段夹卡连接,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上面与薄膜粘接,负压管外端与负压泵、冲洗管外端与注射器均固定,粘接有薄膜的泡沫体下面及连同其下面的冲洗管均放置在渗液体上且泡沫体周边的薄膜与渗液体粘接;方法为制作泡沫体、设置夹缝、夹卡负压管、放置冲洗管及夹卡有负压管的泡沫体、制作渗液体密闭空间、固定负压泵及注射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冲洗操作、负压封闭引流操作结束。用于对肌肤渗出液吸出。构思科学、结构巧妙、省材省工省力,使用灵活便捷、效果稳定可靠,克服已有技术弊端。
文档编号A61M27/00GK102649000SQ20121014311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
发明者李孝建 申请人:李孝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