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007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炎症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乳头隐畸形,乳房受挤压,乳汗淤积等诱因。是初产妇常见的一种病症,轻者不能给婴儿正常喂奶,重者则要手术治疗。但能及早预防或发现后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病症。产前每月在乳头及乳晕上擦一次花生油,妊娠8个月后每日用酒精或温水洗擦乳头、乳晕,使乳头皮肤变韧耐磨,预防产后婴儿吸吮而皲裂。 本病初起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性疼痛。严重者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腑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炎症在数天内软化,形成乳房肿,有波动感,脓肿深的皮肤发红及波动感不明显。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有乳腺管阻塞,乳汁淤积;或因婴儿吸乳时损伤乳头所导致。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病急,可伴有发热、畏寒,病侧乳房红肿热痛,出现硬块,最后形成胺肿等。病因1.乳汁的淤积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孕妇产前未能及时矫正乳头内陷,婴儿吸乳时困难;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没有及时将乳房内多余乳汁排空。③乳管不通,乳管本身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胸罩脱落的纤维亦可堵塞乳管。2.细菌的侵入乳头内陷时婴儿吸乳困难,易造成乳头周围的破损,是细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径。另外婴儿经常含乳头而睡,也可使婴儿口腔内炎症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继而扩散至乳腺间质引起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治疗须按炎症情况而定。一般在有乳头皲裂时,应停止喂哺,局部用3%硼酸液清洁后,涂以鱼肝油铋剂或复方安息香酸酊;如无乳头皲裂,在乳腺炎初期仍可哺乳。如有乳汁瘀积,可局部轻柔按摩或用木梳的背缘轻轻向乳头方向梳通,局部冷敷。炎症明显明,应停止哺乳,吸出乳汁,用绷带托起乳房,局部热敷,并用O. 25%普鲁卡因60ml内加青霉素40万U,作乳房后组织内封闭注射,每日I次,同时口服或肌注抗生素。已形成脓肿者,由于乳房解剖结构的独特,破坏乳房组织的程度较之表面体检的结果要严重得多。病情较重者,宜在手术室在全麻下切开引流。切口应考虑美容及防止切伤乳腺管。乳房后脓肿或乳房下侧的深部脓肿,应在乳房底线上作弧形切口,手指深入脓腔,破坏许多小腔的隔膜,使之贯通一起,脓液作细菌培养,置入一胶管或橡皮条引流,或紧填无菌凡士林纱条,覆无菌敷料,加压包扎,以减少伤口渗血,二三天后取出引流条更换敷料,并继续抗生素治疗7 10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中国传统的天然中草药为原料,无毒副作用,口感好,服用方便,是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本发明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以丹参、杏仁、木瓜、玉米须、通草为君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化瘀止疼,以赤小豆、紫河车、灯笼草、葱白、鞭叶铁线蕨为臣药行气破滞、消除乳腺中积聚的乳汁以及淤血脓肿,以蒲公英、大枣、小叶金老梅、王不留行、棱枝槲寄生、白僵蚕、土贝母、川木通、泽漆、漏芦辅佐君臣药主治乳腺炎症,本发明诸味药配伍相合,清热凉血、通经排乳、消炎祛脓可直达病所,治愈乳腺炎症。本发 明秉着以口服中药为本进行全面的整体调节,调整好全身状态,可迅速解决产后乳腺炎症、乳汁淤积、乳房胀痛、乳腺管堵塞、输乳管不通造成断奶等哺乳期乳腺炎症状况并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丹参40-60份、杏仁40-60份、木瓜40-60份、玉米须40-60份、通草40-60份、赤小豆30-50份、紫河车30-50份、灯笼草30-50份、葱白30-50份、鞭叶铁线蕨30-50份、蒲公英20-40份、大枣20-40份、小叶金老梅20-40份、王不留行20-40份、棱枝槲寄生20-40份、白僵蚕10-30份、土贝母10-30份、川木通10-30份、泽漆10-30份、漏芦10-30份;
所述大枣是成熟后的鲜红枣;
制备方法
(I)、按照配方比例取木瓜、大枣、杏仁加I倍量蒸馏水浸泡2小时,用磨浆机磨成汁液,加热至沸10分钟,过滤冷却至室温,净化后制成提取液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丹参、玉米须、通草、赤小豆、紫河车、灯笼草、葱白、鞭叶铁线蕨、蒲公英、小叶金老梅、王不留行、棱枝槲寄生、白僵蚕、土贝母、川木通、泽泻、漏芦拣净,放入砂锅于大火煮沸改文火煮20-40分钟,提取上清液冷却至室温,煮提两次,取两次煮提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3)、按比例将净化后的提取液与备用上清液调和均匀装瓶,置于高温>100°C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丹参42-58份、杏仁42-58份、木瓜42-58份、玉米须42-58份、通草42-58份、赤小豆32-48份、紫河车32-48份、灯笼草32-48份、葱白32-48份、鞭叶铁线蕨32-48份、蒲公英22-38份、大枣22-38份、小叶金老梅22-38份、王不留行22-38份、棱枝槲寄生22-38份、白僵蚕12-28份、土贝母12-28份、川木通12-28份、泽漆12-28份、漏芦12-28份。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丹参50份、杏仁50份、木瓜50份、玉米须50份、通草50份、赤小豆40份、紫河车40份、灯笼草40份、葱白40份、鞭叶铁线蕨40份、蒲公英30份、大枣30份、小叶金老梅30份、王不留行30份、棱枝槲寄生30份、白僵蚕20份、土贝母20份、川木通20份、泽漆20份、漏芦20份。本发明涉及中药药理及药性如下
丹参: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功效有安神、活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杏仁
性味归经苦、温、有毒肺、脾;归大肠经。
功用《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本草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鈹疱。木瓜
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湿,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乳汁缺少、关节痛疼、肢体麻木等症。玉米须
性味性平,味甘淡,无毒。功用主治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通草
性味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赤小豆
性味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功能主治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紫河车
性味甘咸、温。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益精。虚损、羸瘦、咳血气喘、劳热骨蒸、遗精等症。灯笼草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渗湿,杀虫。治黄疸,小便不利,慢性咳喘,疳疾,瘰疬,天泡疮,湿疮。清热利湿;被动痰止咳;软坚散结。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慢性咳喘;疳疾;瘰疬;天泡疮;湿疹;疖肿①《分类草药性》解毒杀虫,叶治天泡疮。〃②《天宝本草》治小儿臌胀,疳疾。〃③ 《四川中药志》:利尿,消痃癖,去骨蒸劳热。治黄疸,小便不利,久咳喘急;外涂小儿泡疮及皮肤湿热疮。单用果效力更佳。"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急性支气管炎;湿疮肿毒。〃
葱白
归经肺;胃经
功效发表;通阳;解毒;杀虫
I.陶弘景葱亦有寒热,白冷青热,伤寒汤不得令有青也。2.张元素葱茎白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故《活人书》治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汤主之;张仲景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厥逆脉微者,白通汤主之,内用葱白,若面色赤者,四逆汤加葱白,腹中痛者,去葱白。成无己解之云,肾恶燥,即食辛以润之,葱白辛温,以通阳气也。3.《纲目》: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王嘐《百一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痕瘢也。葱叶亦可用。又葱管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余常用,治数人得验。4.《本草经疏》: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证,悉皆主之。伤寒寒热,邪气 并也;中风面目肿,风热郁也;伤寒骨肉痛,邪始中也。喉痹不通,君相二火上乘于肺也,辛凉发散,得汗则火自散而喉痹通也。肝开窍于目,散肝中邪热,故云归目。除肝邪气,邪气散则正气通,血自和调而有安胎安中利五脏之功矣。其曰益目睛,杀百药毒者,则是辛润利窍而兼解散通气之力也。5.《医林纂要》葱,陶氏谓白冷青热,此却不然。但全用则行通身,根与白行肌肤,青与尖专行达肌表,上头目。又生用则外行,泡汤则表散,熟之则守中。6.张寿颐鲜葱白,轻用二、三枚,重至五枚,以柔细者为佳,吾吴谓之绵葱。其粗壮者则曰胡葱,气浊力薄,不如柔细之佳。去青用白,取其轻清;或连须用,欲其兼通百脉若单用青葱茎,则以疏通肝络之郁窒,与葱白专主发散不同。7.《本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8.《别录》治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9.孟诜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10.《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贲豚气,脚气,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闷。11.《用药心法》通阳气,发散风邪。12.李杲治阳明下痢下血。13.《日用本草》能达表和里,安胎止血。14.《本草蒙筌》蛇伤、蚯蚓伤,和盐署即解。15.《纲目》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奶汁,散乳痈,利耳鸣,涂犬毒。鞭叶铁线蕨
性味苦微甘,平。
功用主治-鞭叶铁线蕨的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选方①治水肿岩虱子二两,煨水服。②治乳痈,黄水疮岩虱子研末敷患处。蒲公英
性味甘,微苦,寒。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大枣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小叶金老梅
性味归经甘;寒.肾;膀胱经.
主治寒湿脚气;痒疹;乳腺炎.
功效利湿;止痒;解毒。王不留行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热淋,血淋,石淋。棱枝槲寄生
性味归经辛、微涩、温。《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苦。〃脾、肾经。功效主治除湿、祛风。治肺病吐血,乳疮,腹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酸痛,高血压,胎动,乳少。
白僵蚕
性味归经辛咸,平。①《本经》味咸,平。②《别录》辛,平,无毒。③《药性论》微温,有小毒。入肝、肺,胃经。①《纲目》:厥阴、阳明。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经。土贝母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脾经。功能主治散结,消肿,解毒。用于乳痈,瘰疬,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肥厚性鼻炎。川木通
性味归经淡、苦,寒。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用于水肿、口舌生疮,湿热痹痛,淋病,小便不通,关节痹痛,经闭乳少。泽漆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有毒。归肺、小肠、大肠经。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杀虫。用于水肿,肝硬化腹水,细菌性痢疾;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结核性瘘管,神经性皮炎。并可灭蛆、孑孓。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乳汁对口腔粘膜有刺激作用,如入眼内有失明危险。内服过量引起腹痛、腹泻、呕吐、严重者脱水。漏芦
性味《本经》“味苦咸,寒。”《别录》“大寒,无毒。”《本草正》“味微咸,性寒,有小母。
归经入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
主治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配方丹参40g、杏仁40g、木瓜40g、玉米须40g、通草40g、赤小豆30g、紫河车30g、灯笼草30g、葱白30g、鞭叶铁线蕨30g、蒲公英20g、大枣20g、小叶金老梅20g、王不留行20-40g、棱枝槲寄生20g、白僵蚕10g、土贝母10g、川木通10g、泽漆10g、漏芦IOg ;所述大枣是成熟后的鲜红枣;
制备方法
(I )、按照配方比例取木瓜、大枣、杏仁加I倍量蒸馏水浸泡2小时,用磨浆机磨成汁液,加热至沸10分钟,过滤冷却至室温,净化后制成提取液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丹参、玉米须、通草、赤小豆、紫河车、灯笼草、葱白、鞭叶铁线蕨、蒲公英、小叶金老梅、王不留行、棱枝槲寄生、白僵蚕、土贝母、川木通、泽泻、漏芦拣净,放入砂锅于大火煮沸改文火煮20-40分钟,提取上清液冷却至室温,煮提两次,取两次煮提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3)、按比例将净化后的提取液与备用上清液调和均匀装瓶,置于高温>100°C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
用法及用量每日3-5次,IOml/次,5天/疗程。实施例2,配方丹参42g、杏仁42g、木瓜42g、玉米须42g、通草42g、赤小豆32g、紫河车32g、灯笼草32g、葱白32g、鞭叶铁线蕨32g、蒲公英22g、大枣22g、小叶金老梅22g、王不留行22g、棱枝槲寄生22g、白僵蚕12g、土贝母12g、川木通12g、泽漆12g、漏芦12g。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3,配方
丹参50g、杏仁50g、木瓜50g、玉米须50g、通草50g、赤小豆40g、紫河车40g、灯笼草40g、葱白40g、鞭叶铁线蕨40g、蒲公英30g、大率30g、小叶金老梅30g、王不留行30g、棱枝槲寄生30g、白僵蚕20g、土贝母20g、川木通20g、泽漆20g、漏芦20g。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4,配方丹参58g、杏仁58g、木瓜58g、玉米须58g、通草58g、赤小豆48g、紫河车48g、灯笼草48g、葱白48g、鞭叶铁线蕨48g、蒲公英38g、大枣38g、小叶金老梅38g、王不留行38g、棱枝槲寄生38g、白僵蚕28g、土贝母28g、川木通28g、泽漆28g、漏芦28g。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5,配方丹参60g、杏仁60g、木瓜60g、玉米须60g、通草60g、赤小豆50g、紫河车50g、灯笼草50g、葱白50g、鞭叶铁线蕨50g、蒲公英40g、大枣40g、小叶金老梅40g、王不留行40g、棱枝槲寄生40g、白僵蚕30g、土贝母30g、川木通30g、泽漆30g、漏芦30g ;
制备方法与用法用量与实施例I相同。 乳腺炎诊断标准及方法
乳腺炎多发生在初产妇哺乳期,早期乳房内出现一局限性红、肿、热、痛肿块,伴畏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当炎症未能及时控制,数天后迅速发展形成脓肿,局部穿刺抽到服液即可确诊。乳腺炎应注意与炎性乳癌鉴别①乳腺炎初起多发生在乳腺某一区段,而炎性乳癌细胞广泛浸润皮肤网状淋巴管,所以病变累及大部分乳房,且皮肤呈桔皮样外观;②炎性乳腺癌乳房内可触及巨大肿块,皮肤红肿范围甚广,但局部压痛及全身中毒症状均较轻,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找到癌细胞确定诊断。用这些特点与其它疾病鉴别时,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鉴别的。临床试验及疗效观察结论
I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排除标准鉴别后不符合纳入标准;未能按治疗方案用药或中途中断试验者;
3入选病例此次所入选病例均为我科门诊乳腺炎患者。4用药及观察方法口服,用法及用量每日3-5次,IOml/次,5天/疗程。对乳腺炎症I疗程、2疗程、3疗程及4疗程进行观察及疗效统计。疗效判定及治疗效果如下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丹参40-60份、杏仁40-60份、木瓜40-60份、玉米须40-60份、通草40-60份、赤小豆.30-50份、紫河车30-50份、灯笼草30-50份、葱白30-50份、鞭叶铁线蕨30-50份、蒲公英.20-40份、大枣20-40份、小叶金老梅20-40份、王不留行20-40份、棱枝槲寄生20-40份、白僵蚕10-30份、土贝母10-30份、川木通10-30份、泽漆10-30份、漏芦10-30份; 所述大枣是成熟后的鲜红枣; 制备方法(1)、按照配方比例取木瓜、大枣、杏仁加I倍量蒸馏水浸泡2小时,用磨浆机磨成汁液,加热至沸10分钟,过滤冷却至室温,净化后制成提取液备用; (2)、按配方比例将丹参、玉米须、通草、赤小豆、紫河车、灯笼草、葱白、鞭叶铁线蕨、蒲公英、小叶金老梅、王不留行、棱枝槲寄生、白僵蚕、土贝母、川木通、泽泻、漏芦拣净,放入砂锅于大火煮沸改文火煮20-40分钟,提取上清液冷却至室温,煮提两次,取两次煮提上清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3)、按比例将净化后的提取液与备用上清液调和均匀装瓶,置于高温>100°C的消毒容器中进行消毒,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丹参42-58份、杏仁42-58份、木瓜42-58份、玉米须42-58份、通草42-58份、赤小豆.32-48份、紫河车32-48份、灯笼草32-48份、葱白32-48份、鞭叶铁线蕨32-48份、蒲公英.22-38份、大枣22-38份、小叶金老梅22-38份、王不留行22-38份、棱枝槲寄生22-38份、白僵蚕12-28份、土贝母12-28份、川木通12-28份、泽漆12-28份、漏芦12-2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丹参50份、杏仁50份、木瓜50份、玉米须50份、通草50份、赤小豆40份、紫河车40份、灯笼草40份、葱白40份、鞭叶铁线蕨40份、蒲公英30份、大枣30份、小叶金老梅30份、王不留行30份、棱枝槲寄生30份、白僵蚕20份、土贝母20份、川木通20份、泽漆20份、漏芦2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使用中国传统的天然中草药为原料,无毒副作用,口感好,服用方便,是通过临床试验反复验证配置而成的,符合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本发明治疗乳腺炎症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以丹参、杏仁、木瓜、玉米须、通草为君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化瘀止疼,以赤小豆、紫河车、灯笼草、葱白、鞭叶铁线蕨为臣药行气破滞、消除乳腺中积聚的乳汁以及淤血脓肿,以蒲公英、大枣、小叶金老梅、王不留行、棱枝槲寄生、白僵蚕、土贝母、川木通、泽漆、漏芦辅佐君臣药主治急性乳腺炎症,本发明诸味药配伍相合,清热凉血、通经排乳、消炎祛脓可直达病所,治愈乳腺炎症。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631588SQ201210154589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李佃场, 邵云霞 申请人:李佃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