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203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喉炎在临床上是常见病,急性喉炎未经适当治疗而成慢性喉炎。长期用嗓过度、发生不当、长期喝酒抽烟刺激、工业有害气体粉尘、高温气体的刺激等等很多原因都可导致慢性喉炎。慢性喉炎的主要症状是声撕。主要表现喉粘膜的慢性炎症,可波及粘膜下层及喉内肌。本病病程长,往往久治不愈。截至目前,尚缺少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把本病归于慢性“喉喑”范畴,也相当于“久病失喑”认为本病证属肺阴素虚,余邪未清,伏风痰热不化,持续高声谈唱,久咳不止致气阴两亏或肝肾阴亏喉部失于濡养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治愈率高,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山豆根10-15g、射干10-15g、蝶脱10-12g、桔梗10-15g、甘草6-9g、黄芪30-35g、当归15-20g、丹参25-30g、浙贝母10_15g、寸冬20_25g、生地25_30g、穿山甲珠 10-12g、炙鳖甲 20-25g、赤芍 25-30g。本发明中药,山豆根苦,寒,归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射干苦,寒,归肺、肝经,解毒利咽、消痰散结。蝉蜕甘,寒,归肺、肝经,清热利咽、定惊透疹之功,对治疗咽痛喑哑更为特长。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祛痰、排脓消痈。甘草甘,平,归脾、胃、心、肺经,补中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调和药性。黄芪甘,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托疮生肌。当归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止痛。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浙贝母味苦,性寒,清热散结、宣肺化痰、止咳。寸冬甘,微寒,归肺、心、胃经,润肺清心、养胃生津。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滋阴、生津止渴。穿山甲珠咸,微寒,归肝、胃经,消肿排脓、能软坚,性善走窜可透达经络直达病所。炙鳖甲咸,寒,归肝、脾经,滋阴退蒸、软坚散结。赤芍味苦,微酸,张锡纯说化瘀血赤芍较优,能化毒热之瘀血不使溃脓。以上诸药合用补气活血、清热解毒、滋阴生津、软坚散结,治疗慢性喉炎效果好。
煎药及服药方法本发明方药先武火煎沸穿山甲珠和炙鳖甲,改文火煎沸30分钟后再下余药。第一遍武火煎沸,改文火煎沸30分钟滤出150ml药液,第二遍武火煮沸,再改文火煎沸40分钟滤出150ml药液,两遍混合共300ml药液,分2次早晚饭后30分钟温服。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山豆根10-15g、射干10-15g、蝉蜕10-12g、桔梗10-15g、甘草6-9g、黄芪30_35g、当归15-20g、丹参25-30g、浙贝母10-15g、寸冬20_25g、生地25_30g、穿山甲珠10_12g、炙鳖甲20-25g、赤芍 25-30g。
实施例2 :—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其优选是山豆根10g、射干10g、蝉蜕10g、桔梗10g、甘草6g、黄芪30g、当归15g、丹参30g、浙贝母10g、寸冬20g、生地30g、穿山甲珠10g、炙鳖甲20g、赤芍25g。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
一般资料本发明中药多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数十例病人,年龄20-63岁之间,一般服药10天为一个疗程,轻者一疗程治愈,重者3个疗程治愈。疗效标准,治愈发音基本正常,声带粘膜充血肿胀肥厚及小结基本消失;好转声撕明显改善,声带粘膜由弥漫性充血、肿胀转为局部性充血或局限小结及由广基型息肉转变为局限息肉。以3个疗程为准统计,治愈率78%,好转率22%。有3例病人声带粘膜病变转为局限性息肉,经手术摘除并以中药善后。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声撕、喉部干燥微痛、喉分泌物多,不易咳出。2、喉镜检查慢性单纯性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结节性喉炎,根据症状和喉镜检查结果多能确 诊。3、除外喉癌、喉结核、喉梅毒(这三种病皆有相应的检查方法不至于误诊)。典型病例
I、刘X X,女,27岁,老师。2002年5月就诊。经三级甲等医院确诊肥厚性喉炎,屡次治疗没有效果。这次经病友介绍服用本发明方药10剂后,明显见效。又连服2个疗程,病愈。随访5年未复发。2、李X X,男,46岁,工人。1948年8月就诊。患者本人又抽烟又喝酒。去年10月感冒后因治疗不及时,措施不得力,经中心医院喉镜检查患有结节性喉炎,中西药吃了不少,效果不好。也是病友介绍,服用本发明方药10剂后明显见效,又服2个疗程,病愈。患者本人又停止抽烟喝酒。随访8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山豆根10-15g、射干10-15g、蝉蜕10-12g、桔梗10_15g、甘草6_9g、黄芪30_35g、当归15-20g、丹參25-30g、浙贝母10-15g、寸冬20_25g、生地25_30g、穿山甲珠10_12g、炙鳖甲20-25g、赤芍 25-3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一种治疗慢性喉炎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山豆根10-15g、射干10-15g、蝉蜕10-12g、桔梗10-15g、甘草6-9g、黄芪30-35g、当归15-20g、丹参25-30g、浙贝母10-15g、寸冬20-25g、生地25-30g、穿山甲珠10-12g、炙鳖甲20-25g、赤芍25-30g。本发明对治疗慢性喉炎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的优点。治愈率78%,好转率22%。
文档编号A61P11/04GK102670949SQ20121015550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宋协勘 申请人:宋协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