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莴笋作为有效成分的抗过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356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以莴笋作为有效成分的抗过敏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有效成分的抗过敏药。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抗过敏药的食品或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仅日本、全世界的过敏性疾病都在急剧增加。特别是过敏性鼻炎、花粉症、过敏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被称作I型变态反应(即时型变态反应),其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往,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使用留体药物或抗组胺药等。但是,由于过敏性疾病难以完全治愈,所以必需持续用药,给予上述化学药物容易产生副作用。因此,人们正在研 究各种食材的抗过敏作用。莴笑(Lactucasativa. var. asparagina)是还被称作莖用莴苣(Stemlettuce)、莴苣笑(Asparagus lettuce)、疗菜莴苣(Celtuce)、夕>、莖莴苣或千车唐等的中近东原产的叶用莴苣的同类。莴笋的茎部分肥大,将茎纵向细切后干燥得到的干燥物称作“山水母”。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莴笋是对改善消化系统器官或肝脏的功能有效的食材(李时珍,本草纲目,第250页,2006. 1,中国非专利文献I)。并且,与其他蔬菜相比,莴笋富含钾、碘和氟元素,特别是叶中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因此作为功能性食材而备受关注。日本特开2000-169382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 花茎甘蓝、卷心菜、花椰菜、叶用莴苣、苹果等蔬菜和果实的过敏预防或治疗作用,特别是作为特应性皮炎的病因的IgE抗体的增加抑制作用。但是,其抗过敏作用还谈不上可足以缓解过敏症状的程度。另外,虽然其中还记载着关于花茎甘蓝或卷心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实验,但关于作为完全不同科的植物的莴苣等则没有进行任何具体的研究。因此,关于莴笋对过敏性疾病具有抗过敏作用的报道,在本发明人等所知的范围内并不存在。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16938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I :李时珍,本草纲目,第250页,2006. 1,中国。

发明内容
这次,本发明人等在对过敏原致敏小鼠经口给予莴笋冷冻干燥物的悬浮液时发现该悬浮液可以显著抑制小鼠的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发病,而且可以抑制症状的恶化。另夕卜,在对组胺诱发小鼠经口给予莴笋冷冻干燥物的悬浮液时发现该悬浮液可以抑制组胺诱发鼻炎症状的发病、皮肤瘙痒行为和皮肤血管通透性亢进反应。即,发现莴笋具有强抗过敏作用。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认知的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对过敏性疾病具有预防、改善和治疗效果的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有效成分的抗过敏药。本发明还以包含上述抗过敏药的食品或药物组合物为目的。而且,本发明还以作为抗过敏用的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的应用为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以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有效成分的抗过敏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药物是用于预防、改善或治疗I型变态反应的药物。根据本发明的更优选的方案,上述药物的I型变态反应为过敏性鼻炎、花粉症或过敏性皮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包含本发明的抗过敏药的食品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食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食品的材料成分中添加本发明的抗过敏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包含本发明的抗过敏药的药物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抗过敏用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应用是指作为预防、改善或治疗I型变态反应用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应用是指在制造抗过敏药中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应用是指抗过敏药用于预防、改善或治疗I型变态反应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更优选的方案,上述应用的I型变态反应为过敏性鼻炎、花粉症或过敏性皮炎。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上述应用是指在制造抗过敏用食品中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抗过敏用食品,其特征在于包含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抗过敏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包含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由于本发明的抗过敏药是以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有效成分,因此安全性优异、副作用也较少,还可以每天接种。另外,本发明的抗过敏药预防过敏性疾病、其中I型过敏性疾病的症状的发病,而且改善和治疗症状的效果显著。因此,本发明的抗过敏药作为近年来成为问题的过敏性疾病的抗过敏药和抗过敏食品,在产业上极为有益。而且,已知本发明的抗过敏药的有效成分即莴笋对消化系统器官或肝脏的功能改善也有效,因此在改善过敏症状的同时,还可以期待改善消化系统器官或肝脏的功能。因此,还可以期待由于过敏反应而虚弱的身体的功能的完全恢复效果。


图I显示实施例之例I中的用于评价本发明的抗过敏作用的试验程序。图2显示经口给予莴笋悬浮液(本发明的抗过敏药)时过敏致敏小鼠的喷嚏反应的测定结果。图3显示经口给予莴笋悬浮液时过敏致敏小鼠的抓鼻行为的测定结果。图4显示经口给予莴笋悬浮液时组胺诱发鼻炎症状小鼠的喷嚏反应(a)和抓鼻行为(b)的测定结果。
图5显示经口给予莴笋悬浮液时组胺诱发皮肤瘙痒行为的测定结果。图6显示经口给予莴笋悬浮液时由组胺诱发皮肤血管通透性亢进反应产生的色素斑面积的计算结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抗过敏药
本发明的抗过敏药以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有效成分。本发明中,“有效成分”是指在发挥本发明的目的即抗过敏作用上所必需的成分。莴笋
莴笑(Lactuca sativa var. asparagina)是中近东原产的植物,以其叶和肥大的莖的 部分作为食用。本发明中,“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是指不仅包括莴笋的茎或叶、还包括根、花、种子等食用部位以外的组织在内的部位的全部或其中的一个以上的部位。部位优选为莴笋的叶部和茎部,进一步优选为茎部。本发明中使用的部位,可以单独使用各个部位,也可以将两个以上的部位组合使用。关于两个以上的部位的组合,在具有强抗过敏作用方面,是指至少包括茎部或叶部的组合,更优选为至少包括茎部和叶部的组合。本发明的莴笋,可以将鲜的莴笋粉碎,直接使用其粉碎物;或者可以将进行了日光干燥、热风干燥或冷冻干燥等干燥的莴笋直接或用水复原后使用。优选为莴笋冷冻干燥物。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的莴笋干燥物,通过将鲜的莴笋烫漂(blanching)得到的煮好的莴笋冷冻干燥、再制成粉末即可得到。这里,对烫漂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有效成分不从鲜的莴笋中溶出即可。例如,通过向80 100°C的热水中加入I 5%的食盐、再向其中加入鲜的莴笋来进行烫漂。烫漂的时间优选为I 5分钟。通过该烫漂步骤,可以抑制莴笋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以外的酶的活性,还可以减少细菌数目。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优选鲜的莴笋在烫漂步骤之前用水清洗。通过该清洗,可以在烫漂之前除去附着于鲜的莴笋上的虫、土石、尘土等。这里,优选茎部的莴笋干燥物在烫漂前优选除去茎的硬外皮层、更优选进一步除去纤维质多的筋层。除去的厚度优选为5mm以上,更优选为8mm以上。对冷冻干燥步骤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将煮好的莴笋冷冻干燥即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优选在冷冻干燥步骤之前将煮好的莴笋预先冷冻至-15°C -30°C,之后进行冷冻干燥。这里,冷冻速度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急速的。优选为急速冷冻。关于粉末化,例如使用粉碎器进行粉末化,再使用筛或移位器筛分粉末化的莴笋,之后使用过筛的粉末,从而可以得到均匀的莴笋冷冻干燥粉末。这里,筛分中使用的筛或移相器(shifter)的网目数例如为20网目。莴笋冷冻干燥物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可以从株式会社浜一获取)。或者,莴笋可以是莴笋的提取物。可以列举例如将莴笋榨汁时的汁、或用水或有机溶剂等提取溶剂提取的提取液。这里,有机溶剂可以是水溶性的或不溶性的。有机溶剂优选为醇系溶剂(例如乙醇、甲醇)。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莴笋的提取物为莴笋汁或用水或乙醇提取的提取液。这里,提取液可以直接使用,但也可以使用其稀释液、浓缩液或将提取液干燥(例如减压干燥、冷冻干燥等)后加工成粉末状、颗粒状、片剂状等形状的物质。根据本发明的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莴笋为冷冻干燥物。用途
以本发明的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有效成分的抗过敏药,如后述的实施例所述,具有抗过敏作用,特别是预防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和过敏性皮炎等I型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可以期待症状的改善和治疗效果。因此,本发明的抗过敏药可用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改善和治疗。
本发明中,“抗过敏作用”是指包括减轻、抑制过敏性疾病的症状的所有方案在内的概念,例如包括预防、改善和治疗等。关于抗过敏作用,通过使用市售的过敏模型动物(例如OVA-IgE小鼠、TNP-IgE小鼠)、用过敏原致敏的小鼠或接种了与过敏症状相关的物质的小鼠进行试验,可以在体内评价其效果。这里,与过敏症状相关的物质是指通过诱发过敏症状的肥大细胞的脱颗粒进行迁移的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血栓烷等化学传递物质。在评价与瘙痒有关的抗过敏作用时,从对诱发瘙痒最为重要的化学传递物质是组胺的角度考虑,优选使用接种了组胺的小鼠。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提供抑制过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哺乳动物给予有效量的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的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有效量”是指通过给药而足以在体内所期望的部位能够发挥抗过敏活性的量。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案,提供治疗、预防或改善通过抑制过敏能够治疗、预防或改善的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哺乳动物给予治疗上有效量的作为本发明的有效成分的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治疗上有效量”是指足以缓解希望治疗的疾病通常所伴随的一种以上的症状的量。在有关预防性使用时,此用语是指足以防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病的量。变态反应
本发明的抗过敏药可以产生效果的过敏性疾病优选为I型过敏性疾病。具体而言,可以列举过敏性鼻炎、花粉症、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反应和支气管哮喘等,是指显示出即时型过敏反应的疾病。本发明中的过敏性鼻炎是指以反复发作的喷嚏、水性鼻涕、鼻塞为主要特征的由鼻粘膜的过敏反应引起的常年性鼻部疾病。作为病因物质,可以列举室尘(人或宠物的皮肤、螨、尘埃、霉等混杂的物质),与以花粉为过敏原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花粉症相区别。本发明中的花粉症是指,通过植物的花粉与鼻或眼睛等的粘膜接触而引起、且以反复发作的喷嚏、鼻水、鼻塞、眼睛发痒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作为花粉症,可以列举柳杉花粉症、扁柏花粉症、豚草花粉症、水稻花粉症、榉树花粉症、鸭茅花粉症、白桦花粉症、抱栎花粉症、赤杨花粉症、松属花粉症等或其中的几种合并的花粉症。在花粉症患者中,有时会发生由与上述花粉症的花粉抗原具有交叉反应性的食物抗原引起的过敏反应。在本发明中,由所述的食物抗原引起的口腔过敏综合征也可作为对象。作为口腔过敏综合征,例如可以列举以对应于白桦花粉的蔷薇科果物、对应于柳杉花粉的茄科植物等为病因的食物过敏。本发明中的过敏性皮炎是指,在伴有湿疹的皮炎中与过敏反应有关的皮炎。作为过敏性皮炎,例如有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本发明中的过敏性结膜炎是指,以眼睛发痒、充血、异物感、眼眵、流泪为主要特征而发生的常年性结膜炎症。病因物质的例子有室尘,与以花粉为过敏原的花粉症的结膜炎症状相区别。本发明所涉及的过敏反应是指由于特定的病因物质而发生的过剩的过敏反应,还包括重伤的情形、出现伴有血压降低的被称作过敏性休克的症状而导致死亡的情形。作为本发明的过敏反应,可以列举以通过内服或注射青霉素等药物而产生的“药物性过敏原”为病因物质的药物过敏、以虫叮咬等产生的“叮咬性过敏原”为病因的过敏、以由特定的食品等产生的“食饵性过敏原”为病因的食物过敏等。
本发明所涉及的支气管哮喘是指,在对于各种过敏原等的过敏反应过程中,由于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呼吸道粘膜浮肿、呼吸道分泌亢进等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作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因物质,除病毒感染、室尘、食物、药物等过敏原外,还包括过度劳累或精神要因等。食品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包含本发明的抗过敏药的食品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还提供抗过敏用食品,其特征在于包含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上述食品组合物或食品,例如可以通过包括向食品的材料成分中添加本发明的抗过敏药的制造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食品是指药物组合物以外的食品,只要是溶液、悬浮液、乳浊液、粉末、固体成形物等可以经口摄取的形态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即席面、蒸馏食品、罐头、微波食品、即席汤和酱汤类、冷冻干燥食品等即席食品类;饮料类;面包、意大利面类、面、蛋糕混合料、面包粉等小麦粉制品;点心类;西餐用调味汁、番茄加工调味料、风味调味料、烹调混合料、佐料汁类、调味汁类、汤汁类、咖喱炖煮的素类等调味料;油脂类;乳制品;蛋加工品、鱼肉火腿、鱼肉香肠、水产制品等水产加工品;畜肉火腿、畜肉香肠等畜产加工品;农产罐头、果子酱、橘皮果酱类、腌菜、煮豆、谷类食品等的农产加工品;冷冻食品等。此外,食品中还包含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品、病人用食品、婴幼儿用配方奶粉、孕产妇或哺乳期妇女用奶粉、或带有疾病风险降低表示的饮食品等分类的食品。食品中除本发明的抗过敏药以外,在不损及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以适当混合普通食品中使用的材料、添加剂(例如赋形剂、崩解剂、乳化剂、稳定剂、保存剂、缓冲剂、香料等)。对上述普通食品中使用的材料、添加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根据食品的形态等可以适当设定。在本发明的食品中,本发明的抗过敏药的混合量根据其目的或形态、或者抗过敏药中的莴笋是鲜的、干燥物还是提取物而不同。关于摄取量,考虑到食品的形态、进行摄取的人的年龄、体重、性别、摄取的目的等,根据各种场合适当设定。例如,换算成莴笋冷冻干燥物,优选为30mg/kg以上,更优选为100mg/k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0mg/kg以上,特别优选为500mg/kg以上。该食品按照I天I次或分为数次进行摄取。药物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包含本发明的抗过敏药的药物。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还提供抗过敏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包含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本发明的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非口服(例如静脉内给药、肌肉内给药、皮下给药、直肠给药和经皮给药)中的任一种给药途径对人和人以外的动物进行给药。其中,口服给药可以有效地利用安全性这一本发明的特征,在患者的负担小方面优选。此外,本发明的药物的给药方法还包括下述方法将浸剂、煎剂等液体制剂在口罩(mask)上进行浸溃、涂覆、喷雾等后干燥,通过患者、特别是花粉症患者戴上该口罩来进行给药的方法。因此,包含本发明的抗过敏组合物的药物根据给药途径而配方成适当的剂型。具 体而言,作为□服制剂,例如有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糖浆剂等;作为非□服制剂,例如有注射剂、栓剂、贴剂、软膏剂、液体制剂等。上述的各种制剂,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赋形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着色剂、
稀释剂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备。作为赋形剂,例如有乳糖、葡萄糖、玉米淀粉、山梨糖醇、结晶纤维素等;作为崩解齐U,例如有淀粉、海藻酸钠、明胶粉末、碳酸钙、枸橼酸钙、糊精等;作为粘合剂,例如有二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醚、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阿拉伯胶、明胶、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作为润滑剂,例如有滑石粉、硬脂酸镁、聚乙二醇、氢化植物油等。此外,上述的各种制剂,根据需要可以添加缓冲剂、pH调节剂、稳定化剂、等渗化剂、保存剂等进行制备。本发明的药物中,本发明的抗过敏组合物的含量根据其剂型、或者还根据抗过敏组合物中的莴笋是鲜的、干燥物还是提取物而不同,通常药物中抗过敏组合物的含量为O. 5 50重量%、优选为I 20重量%。关于给药量,考虑到剂型、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疾病的不同、症状的程度等,根据各种场合适当设定。例如,换算成莴笋冷冻干燥物,优选为30mg/kg以上,更优选为100mg/k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0mg/kg以上,特别优选为500mg/kg以上。该药物按照I天I次或分为数次进行给药。
实施例以下,给出实施例以进一步详细且具体地说明该申请的发明,但该申请的发明并不受以下例子的限定。例I :莴笋冷冻干燥物的抗过敏作用的评价
关于莴笋的抗过敏作用,使用过敏性鼻炎模型小鼠(过敏原致敏小鼠)进行评价。(I)莴笋悬浮液的制备 莴笋冷冻干燥物的制备
用水清洗鲜的莴笋,除去土等异物。分成茎部和叶部,茎部用削皮器(厚5 8_)削去外皮,将翡翠色的可食用部分作为原料,叶部直接用作原料。茎部、叶部均用加入有广5%食盐的8(noo°c的热水烫漂1飞分钟。进行烫漂是为了抑制莴笋中所含的酶活性、减少菌数。烫漂后,立即将茎部、叶部均放入冷水中,骤冷至30°C以下。使用离心脱水机(NE3-26、株式会社ASAHI制作所制)以1400rpm的转速离心3飞分钟,或者放入竹篓中使其处于静置状态,以除去茎部、叶部的水气。将莴笋摆放在托盘中(托盘铺平)。缓慢地进行冷冻或者进行急速冷冻,使中心温度达到_15°C '30°C。使用TFD-LF5S(东洋技研株式会社制)进行冷冻干燥。莴笋悬浮液
使用乳钵将500g莴笋茎部的冷冻干燥物研碎,制成粉末。将所得粉末悬浮于IOml用蒸馏水调整至O. 5%的羧甲基纤维素(从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获取)水溶液中,得到莴笋莖部悬浮液(50mg/ml)。而且,对莴笋叶部的冷冻干燥物也进行同样的处理,得到莴笋叶部悬浮液(50mg/ml) ο (2)莴笋冷冻干燥物在过敏原致敏小鼠中的抗过敏作用的评价 过敏性鼻炎模型的制作
将5周龄的雌性BALB/c系小鼠(从日本SLC株式会社获取)在处于室温24±2°C、湿度55±15%、明暗循环12小时(明期8:00 20:00)的条件下的动物室内饲养。小鼠在饲养用笼(宽22cm、长32cm、高14cm)中饲养,每笼7只,之后以每组7只供给下述试验。让小鼠自由摄取标准饵料(MF饲料、从Oriental酵母工业株式会社获取)和水。小鼠的体重平均为17 18g。将2μ I作为抗原的卵清白蛋白(Sigma公司制)和2mg作为佐剂的氢氧化铝凝胶(LSL公司制)悬浮于O. 2ml生理盐溶液中,将所得悬浮液分别于致敏第O天和第5天对雌性BALB/c系小鼠进行腹腔内给药,进行全身致敏。并且,在初次致敏第14天后,使用微量滴管向小鼠的两侧鼻腔内各滴鼻给予4// I将I. 2mg卵清白蛋白溶解于4// I生理盐溶液中得到的卵清白蛋白生理盐溶液(300mg/ml),I天I次,作为局部致敏。过敏性鼻炎症状抑制作用的评价
在给予了莴笋悬浮液的试验组(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和对照组中测定过敏性鼻炎症状。对于莴笋给药组,从致敏第O天起I天I次、而在初次致敏第14天以后则于卵清白蛋白生理盐溶液滴鼻的I小时前以IOmVkg莴笋悬浮液(莴笋干燥物为500mg/kg)的用量对小鼠经口给予各悬浮液(参照图I)。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测定于初次致敏第14天和第21天进行。在滴鼻给予卵清白蛋白生理盐溶液的10分钟前将小鼠移动到观察用笼(宽31cm、长18cm、高25cm)内,使其适应环境。使用微量滴管向小鼠的两侧鼻腔内各滴鼻给予4// I卵清白蛋白生理盐溶液,之后立即测定小鼠的过敏性鼻炎症状。作为小鼠的过敏性鼻炎症状,测定20分钟自刚刚滴鼻给予抗原溶液之后起诱发的喷嚏反应和抓鼻行为的次数。得到的实验结果均以平均值土标准偏差表示。利用Dunnett检验比较莴笋悬浮液给药组(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和对照组的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判定在危险率不足5%时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图2和图3。如结果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莴笋悬浮液给药组的过敏性鼻炎症状的发病均有所减轻。特别是在莴笋叶部给药组,发现对喷嚏反应的发病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外,在莴笋悬浮液给药组中,由持续的局部致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的恶化得到显著抑制,症状有所改善。特别是在茎部给药组中,与叶部给药组相比,显示出更优异的恶化的改善倾向。例2 :莴笋冷冻干燥物的抗过敏作用的评价(组胺诱发小鼠)
作为莴笋的抗过敏作用,使用接种了组胺的小鼠、即组胺诱发小鼠,对组胺诱发鼻炎症状抑制作用、组胺诱发皮肤瘙痒行为抑制作用和组胺诱发皮肤血管通透性亢进反应抑制作用进行评价。
(I)组胺诱发鼻炎症状抑制作用的评价
使用组胺诱发鼻炎小鼠,在给予了莴笋悬浮液的试验组(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作为抗组胺药的西替利嗪给药组和对照组中测定组胺诱发鼻炎症状。将5周龄的雌性ICR系小鼠(从日本SLC株式会社获取)在处于室温24±2°C、湿度55土 15%、明暗循环12小时(明期8:00 20:00)的条件下的动物室内饲养。小鼠在饲养用笼(宽22cm、长32cm、高14cm)中饲养,让小鼠自由摄取标准馆料(MF饲料、从Oriental酵母工业株式会社获取)和水。小鼠的体重平均为20 30g。实验开始前,将小鼠放入观察用笼(宽31cm、长18cm、高25cm)中,驯化10分钟。每组9只,供给下述试验。使用微量滴管向小鼠的两侧鼻腔内各滴鼻给予2μ I将作为鼻炎症状诱发物质的组胺(Sigma公司制)溶解于生理盐溶液中得到的组胺生理盐溶液(50// mol/ml),已给药的小鼠返回观察用笼中,滴鼻给药后测定20分钟自刚刚滴鼻给药之后起诱发的组胺诱发鼻炎症状、即喷嚏反应和抓鼻行为的次数。作为莴笋茎部给药组或莴笋叶部给药组,在接种组胺的I小时前以500mg/kg(给药量为10ml/kg)对小鼠分别经口给予利用与上述例1(1)相同的方法得到的茎部和叶部的莴笑悬浮液(分别为50mg/ml)。并且,作为西替利嗪给药组,以10ml/kg (西替利嗪为IOmg/kg)的用量经口给予西替利嗪悬浮液以代替莴笋悬浮液。这里,西替利嗪悬浮液是通过将IOmg西替利嗪(UCB Japan株式会社制)粉末悬浮于IOml用蒸懼水调整至O. 5%的羧甲基纤维素(从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获取)水溶液中来制备的。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西替利嗪给药组和对照组的组胺诱发鼻炎症状的测定结果均以平均值土标准偏差表示。利用Dunnett检验比较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西替利嗪给药组和对照组的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判定在危险率不足5%时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图4。(2)组胺诱发皮肤瘙痒行为抑制作用的评价
使用组胺诱发皮肤瘙痒行为小鼠,在给予了莴笋悬浮液的试验组(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作为抗组胺药的西替利嗪给药组和对照组中测定组胺诱发皮肤瘙痒行为。将5周龄的雌性ICR系小鼠(从日本SLC株式会社获取)在处于室温24±2°C、湿度55土 15%、明暗循环12小时(明期8: OO 20:00)的条件下的动物室内饲养。小鼠在饲养用笼(宽22cm、长32cm、高14cm)中饲养,让小鼠自由摄取标准馆料(MF饲料、从Oriental酵母工业株式会社获取)和水。小鼠的体重平均为20 30g。在将小鼠供给实验的I天以上之前,对其后肢进行将用Teflon(商标)包覆的小型强力磁石(横向1mm、纵向3mm)埋入皮内的手术。实验开始前,将小鼠放入观察用室(内径I lcm、高18cm)中,驯化10分钟。每组15只,供给下述试验。在雌性ICR系小鼠的吻侧背部皮内注射O. 05ml将作为发痒物质的组胺(Sigma公司制)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得到的组胺生理盐水(2//mol/ml)。注射后的小鼠返回观察用室中,在注射后的60分钟利用自动瘙痒行为测定装置(MicroAct,株式会社Neuroscience)自动测定自刚刚注射之后起发生的由后肢进行的抓伤行为的次数。
作为莴笋茎部给药组或莴笋叶部给药组,在接种组胺的I小时前以500mg/kg(给药量为10ml/kg)对小鼠分别经口给予利用与上述例1(1)相同的方法得到的茎部和叶部的莴笑悬浮液(分别为50mg/ml)。并且,作为西替利嗪给药组,以10ml/kg (西替利嗪为IOmg/kg)的用量经口给予按照与上述例2(2)相同的方法制备的西替利嗪悬浮液。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西替利嗪给药组和对照组的组胺诱发皮肤瘙痒行为的测定结果均以平均值土标准偏差表示。利用Dunnett检验比较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西替利嗪给药组和对照组的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判定在危险率不足5%时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图5。如结果所示,在莴笋茎部给药组和莴笋叶部给药组中,发现组胺诱发皮肤瘙痒行为的减轻、即抑制倾向。(3)组胺诱发皮肤血管通透性亢进反应抑制作用的评价
使用组胺诱发皮肤血管通透性亢进反应小鼠,在给予了莴笋悬浮液的试验组(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作为抗组胺药的西替利嗪给药组和对照组中测定组胺诱发皮肤血管通透性亢进反应。将5周龄的雌性ICR系小鼠(从日本SLC株式会社获取)在处于室温24±2°C、湿度55土 15%、明暗循环12小时(明期8:00 20:00)的条件下的动物室内饲养。小鼠在饲养用笼(宽22cm、长32cm、高14cm)中饲养,让小鼠自由摄取标准馆料(MF饲料、从Oriental酵母工业株式会社获取)和水。小鼠的体重平均为20 30g。在将小鼠即将供给实验之前,以0. 4ml/kg的容量从尾静脉给予0. 25%的伊文思蓝生理盐溶液。每组10只,供给下述试验。在给予伊文思蓝生理盐溶液后,立即在雌性ICR系小鼠的吻侧背部皮内注射0. 05ml将组胺(Sigma公司制)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得到的组胺生理盐水(2//mol/ml),引发皮肤血管通透性亢进反应。自皮内注射组胺起30分钟后,将小鼠在乙醚麻醉下致死,剥离背部皮肤,使用游标卡尺测定色素斑的长径(X)和短径(y)。色素斑的面积(色素渗出面积)(S)通过椭圆的面积公式(S = x/2Xy/2X )来计算。作为莴笋茎部给药组或莴笋叶部给药组,在接种组胺的I小时前以500mg/kg(给药量为10ml/kg)对小鼠分别经口给予利用与上述例1(1)相同的方法得到的茎部和叶部的莴笑悬浮液(分别为50mg/ml)。并且,作为西替利嗪给药组,以10ml/kg (西替利嗪为IOmg/kg)的用量经口给予按照与上述例2(2)相同的方法制备的西替利嗪悬浮液。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西替利嗪给药组和对照组的色素斑面积的结果均以平均值土标准偏差表示。利用Dunnett检验比较莴笋茎部给药组、莴笋叶部给药组、西替利嗪给药组和对照组的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判定在危险率不足5%时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图6。如结果所示,在莴笋茎部给药组中,发现对组胺诱发皮肤血管通透性亢进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在莴笋叶部给药组中,可见组胺诱发皮肤血管通透性 允进反应的减轻、即抑制倾向。
权利要求
1.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抗过敏用的应用。
2.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I型变态反应的预防、改善或治疗用的应用。
3.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在制造抗过敏药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中,抗过敏药被用于I型变态反应的预防、改善或治疗。
5.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应用,其中,I型变态反应为过敏性鼻炎、花粉症或过敏性皮炎。
6.食品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食品的材料成分中添加以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有效成分的抗过敏药。
7.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在制造抗过敏用食品中的应用。
8.抗过敏用食品,其特征在于包含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
9.抗过敏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包含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
全文摘要
提供预防过敏性疾病、特别是I型过敏性疾病的症状的发病、并进一步改善和治疗症状的安全性优异、副作用的可能性也小的抗过敏药。根据本发明,提供对过敏性疾病具有预防、改善和治疗效果且以莴笋的全草或一部分作为有效成分的抗过敏药。
文档编号A61P37/08GK102961425SQ2012101750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赵秋娥, 杉本幸雄 申请人:大森食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