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70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该病为中医的“乳癖”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多为热毒内蕴或肝郁胃热而致。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发病后需要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多数是中成药,还有激素疗法,但这种治疗方法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仅 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具有舒肝解郁、软坚散结、通络祛癖、活血调经等疗效,且无毒无副作用,治疗效果明显,疗程短,见效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中草原料制成的药剂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9-21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8-18份,杭白芍15-26份,台乌药和郁金各9-18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5-10份。优选的,它是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中草原料制成的药剂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12-18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9-16份,杭白芍18-24份,台乌药和郁金各10-16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6-9份。优选的,它是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中草原料制成的药剂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12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9份,杭白芍18份,台乌药和郁金各10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6份。将上述中草原料按配比称取,粉碎后过100目筛,制成水蜜丸,得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丸剂。软柴胡,疏肝解郁、清热除烦,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土贝母,散结解毒,消痈退肿,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用于肝郁化火诸痛症以及虫积腹痛等。延胡索,活血理气,散瘀止痛,用于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夏谷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等治疗。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乳痈肿痛,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
全当归,养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炒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甲珠,搜风活络、通经消肿,用于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便血。杭白芍,敛阴柔肝,缓急止痛,用于头胀,头痛,眩晕,耳鸣,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自汗,盗汗,胸胁疼痛,手足痉挛疼痛。 台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气逆胸腹胀痛,寒疝,脚气,小便频数。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用于主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积聚、经闭及心腹瘀痛,气滞血瘀、食积日久而成的癥瘕积聚以及气滞、血瘀、食停、寒凝所致的诸般痛证。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各中药物相互配伍,具有舒肝解郁、软坚散结、通络祛癖、活血调经的功效;对于治疗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不调和痛经等疾病具有明显效果,且无毒无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其限制。实施例I :
以重量份计,取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9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8份,杭白芍15份,台乌药和郁金各9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5份,粉碎后过100目筛,制成水蜜丸,得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丸剂。实施例2
以重量份计,取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21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18份,杭白芍26份,台乌药和郁金各18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10份,粉碎后过100目筛,制成水蜜丸,得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丸剂。实施例3
以重量份计,取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12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9份,杭白芍18份,台乌药和郁金各10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6份,粉碎后过100目筛,制成水蜜丸,得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丸剂。实施例4
以重量份计,取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18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16份,杭白芍24份,台乌药和郁金各16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9份,粉碎后过100目筛,制成水蜜丸,得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丸剂。
实施例5
以重量份计,取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15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12份,杭白芍20份,台乌药和郁金各14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8份,粉碎后过100目筛,制成水蜜丸,得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丸剂。治疗方法所得丸剂药物在饭前服用,一日三次,每次6_9g,三月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一至三个疗程可痊愈,不易复发;服药期忌辛辣发物。临床病例
例I :韩某,女,33岁,2009年7月11日诊。半年前正值经期因家事置气,随之出现胸闷不畅,月经停止。此后每次经期即感胸闷,乳房胀痛,少腹滞痛,经来续断,经期延长。查舌暗苔薄自,脉沉弦,乳房可触及条索状肿块,质软有触痛。证属气滞血瘀、痰凝乳络。治宜疏肝行气、化痰散结、活血调经。处方软柴胡12g、土贝母15g、川楝子12g、延胡索12g、夏 谷草12g、蒲公英15g,全当归10g、炒积壳10g、白术10g、甲珠IOg,杭白苟18g,台乌药12g,郁金各12g,三棱6g、莪术6g,甘草6g,水煎饭前服,每日三次,二日一剂。服7剂后月经来潮,少腹疼痛减轻,经血无块,舌暗较前好转,脉弦滑,停服汤剂,取前方制作丸剂,每服6g,一日三次,三月一疗程,服药一疗程后,乳房肿块消失,经期正常。随访至今未发。例2 :王某,女,37岁,2010年8月12日初诊。患者自述4月前沐浴时偶然发现右乳有一硬包块,手触发硬但无疼痛感,皮肤无异常,故未曾诊治。现月经前乳房发硬,胀痛明显,月经过后乳房胀痛消失。查患者舌暗苔腻,脉弦,右乳外向上线可触及一肿硬包块,按之疼痛。证属肝脾失调,痰凝乳络。治宜软坚散结,化痰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处方软柴胡10g、土贝母15g、川楝子10g、延胡索15g、夏谷草15g、蒲公英15g,全当归10g、炒积壳10g、白术10g、甲珠IOg,杭白苟18g,台乌药IOg,郁金各IOg,三棱6g、莪术6g.,甘草6g,水煎饭前服,一日三次,二日一剂。服药5剂后,患者自述疼痛大减,因服汤剂不便,故取上方改做丸剂,每日服三次,每次6g,三月一疗程,连服两疗程,2011年5月I日再诊,患者乳房肿块消失,余无不适,临床告愈。随访至今未发。例3 :陈某,25岁,2010年4月4日初诊。患者自述近半年来月经先后不定期,且每次经来黯红有块伴少腹疼痛,经期乳房胀痛,用手触摸有块,皮肤外观无异常改变。查患者双乳外向上线皆有大小不等硬块,右乳硬块略大,按之隐痛,脉弦滑,舌淡苔白。证属脾虚肝郁,血虚气滞。治宜健脾解郁,理气养血。处方软柴胡10g、土贝母12g、川楝子10g、延胡索15g、夏谷草15g、蒲公英15g,全当归15g、炒积壳10g、白术10g、甲珠6g,杭白苟18g,台乌药10g,郁金10g,甘草6g,水煎饭前服,一日三次,二日一剂。服药7剂后,患者欣然复诊,自述效果明显,经来正常,乳房胀痛若失,要求做成丸剂服用,遂改汤剂为丸剂,每服6g,三月一疗程,一疗程后患者自觉痊愈停药,随访至今未发。例4 :患者韩某,女,40岁,某大医院诊断为双乳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经治疗2月,患者自觉效果不明显,听朋友介绍来我处治疗,患者自述乳房不适已有4年余,近几月来自觉乳房不适逐渐加重且白带量多,色黄,某医院检查为乳腺增生,卵巢囊肿。查乳房可触及条索状肿块,质软有触痛,舌暗苔薄白腻,脉弦。证属寒凝气滞,痰瘀阻络。治宜理气散寒,化痰通络。处方软柴胡10g、土贝母18g、川楝子10g、延胡索15g、夏谷草15g、蒲公英18g,全当归10g、炒枳壳10g、白术10g、甲珠10g,杭白芍15g,台乌药10g,郁金10g,茯苓15g、桂枝12g.,甘草6g,水煎饭前服,一日三次,二日一剂。服药7剂后再诊,患者自述不适缓解,唯嫌汤药麻烦,改服丸药,每次6g,一日三次,三月一疗程,三疗程后,患者再经医院检查,双乳正常,卵巢囊肿消失。例5 :刘某,女,28岁,2010年8月7日初诊,患者自述近来经期延迟伴小腹坠胀,乳房胀痛有块,心情烦闷不舒,情绪激动则乳房胀痛加剧,因不愿吃西药,故来我处诊疗。查患者情绪低落,双乳房外向上线皆有条索状硬块,按之触痛,舌暗苔白,脉弦。证属肝郁气滞,血瘀阻络,治宜疏肝解郁,理气通络。处方软柴胡12g、土贝母15g、川楝子12g、延胡索12g、夏谷草12g、蒲公英15g,全当归10g、炒积壳10g、白术10g、甲珠IOg,杭白苟18g,台乌药12g,郁金12g,三棱6g、莪术6g.,甘草6g,水煎饭前服,一日三次,二日一剂,5剂后,患 者欣然再诊,自述病情好转,要求服丸药,效不更方,改做丸药,一日三次,每服6g。三月一疗程,服药一疗程后,患者来告,自觉痊愈,随访至今未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中草原料制成的药剂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9-21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8-18份,杭白芍15-26份,台乌药和郁金各9-18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优选的,它是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中草原料制成的药剂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12-18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9-16份,杭白芍18-24份,台乌药和郁金各10-16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6-9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优选的,它是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中草原料制成的药剂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12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9份,杭白芍18份,台乌药和郁金各10份,三棱、莪术和甘草各6份。
4.制备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中草原料按配比称取,粉碎后过100目筛,制成水蜜丸,得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丸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中草原料制成的药剂软柴胡、土贝母、川楝子、延胡索、夏谷草、蒲公英6味中药各9-21份,全当归、炒枳壳、白术、甲珠4味中药各8-18份,杭白芍15-26份,台乌药和郁金各9-18份,三菱、文术和甘草各5-10份。将所述中草原料按配比称取,粉碎后过100目筛,制成水蜜丸,得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丸剂。本发明提供的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对乳腺增生有着显著的疗效,另外该中药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不调和痛经等症状也有独特的疗效,具有舒肝解郁、软坚散结、通络祛癖、活血调经等疗效,且无毒无副作用,治疗效果明显,疗程短,见效快。
文档编号A61P15/14GK102671141SQ20121017597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望虎山 申请人:望虎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