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70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养生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经络养生理论,具体说属中医健身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中老年人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肩背酸痛、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和各类各样的慢性疾病;由于电脑的普及,很多年表人经常感到身体疲劳乏力、烦躁、失眠、心悸等,又查不出什么病的亚健康问题;不少教师和长期伏案工作者及长期ー个姿势劳作的人,还患上了椎痛和腰背酸痛等。要远离这些疾病的根本办法是及早预防,即中医说的治未病(防病)-养生保健。要预防疾病就要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免役力。吃药,是药三分毒,有副作用;锻炼需 要场地、器械和时间,很多人没有这个条件。用中医经络养生最简単。中医经络防病治病已有几千年历史。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经指经脉是主干,络为络脉是旁支,人体经脉有12条正经,加上奇经八脉的瞀脉和任脉两条重要脉合称14经脉,361个络穴。每条经脉和每个穴位周围还有无数个小脉络相连,构成ー个全身整体网络。经络联接人体的各个部位,包括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是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从外界吸收的养分,就是通过这些经脉和小络由气血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再把各组织新陈代谢的废气废物排出体外并将信息传回经脉和脏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血管和神经连通到各组织器官,在全身形成致密的血管网和神经网,皮下组织、肌肉、骨头表面布满了微血管和神经。这些血管微血管为人体组织细胞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液,提供营养,运送养气,物质交换和代谢,调节着人体各器官以及器官间的内环境平衡,保持每个细胞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中医认为,血管变窄变硬就会血流变慢、停滞、堵塞,特别是微血管因细小更易堵塞。如果细胞的供血供氧不足,不能满足组织氧化代谢的需要,就会引起组织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引发各种疾病。即中医所说的各种疾病皆由“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畅”引起,“阴阳失调,百病丛生”。中西医对疾病产生的认识是一致的。刺激这些经脉穴位不仅有预防治疗本经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还有预防治疗本经脉循行所过的远离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同时,这些穴位还具有双向良性调节的特殊功能。中医经络防病治病就是打通经脉,使气血循行畅通,即“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防病治病用按摩、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方法因其简单、方便、价廉、有效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至今盛行不衰。养生防病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持之以恒;而且养生防病全身各个部位都应照顾到。但是,经常按摩、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找大夫或别人帮助很麻烦,自己操作又有一定难度,有些部位还够不着——如后背等。目前,市面上按摩颈背腰部的椅、垫等器具很多,但都是电动旋转被动式的,不仅按摩效果不理想、不舒服,而且价格较贵
发明内容
发明人认为,新近的人体“全息反射区”学说是对医学的一大贡献,它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相当于ー个縮小的人体。利用“反射区”可以诊断、预防(养生)、治疗全身各处疾病,是可以头痛医脚,腿痛治腰的。背部与腹部都各是ー个非常重要的“全息反射区”,它比“耳部”、“手部” “足部”等反射区更直接、更明显,作用更大、效果更好。翻开中医“标准经穴部位图”和现代医学及解剖学,可以看到,人体的后部从头顶到整条脊柱及两旁贯通了“瞀脉”和“膀胱经”,“瞀脉”正好与“脊柱(脊髄)”和象树干一祥的“中枢神经(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及胸腹部后面的“主动脉” “静脉”重叠,从颈椎两旁分出的4条“膀胱经”两条正好通过脊神经H形两旁从33对椎骨之间端窝处神经节上发出的31对“支神经”,分别通向五脏六腑、躯干、体臂、各个器官及四肢的肌肉中,管颈部以下的知觉和运动。脑神经主要在人体脑颅底部和后部,由延髄、脑桥、中脑、间脑等发出12对神经(大脑中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分布在大脑皮层和白质中),除迷走神经支配心脏和胃肠的活动外,其余都管颈部以上的知觉和运动。另两条“膀胱经”分别从肩胛骨边处向下贯穿背腰部;两背肩部分别还有三条交会干“瞀脉”的阳经大肠经和小肠经及三焦经通过。在人体背部这些经脉上分布着众多穴位,管全身从头到躯干和四肢及五脏六腑各个部位疾病 的穴位都有,非常全面,而且是经过历代无数人长期实践证明疗效确切保留下来的,如后头颈部管感冒、失眠、头痛、落枕、神经衰弱、颈部酸疼的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天柱穴等;肩上背部管颈椎痛、肩背酸痛、上肢及肩臂关节疼痛、外感、头痛、咳喘、神经衰弱和气管炎、肺炎、心脏痛等心、肺、胸方面病痛的大椎穴、大抒、肩中俞、肩井、身柱、神道、天宗、膏育、心俞、肺俞穴等,背部管胸胁胀痛、脊背酸痛、腰背痛及肝胆、脾胃等方面疾病的中枢穴,至阳、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膈俞、三焦俞穴等;腰骶部管腰背酸痛、腰腿痛、风湿病、腰肌劳损、腰脊疼痛、骶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腿脚不便、下肢关节痛、肠炎、腹胀腹痛、泄泻、肾炎、肾绞痛、小便不利、前列腺炎、便秘、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痔疮、痢疾、糖尿病等的腰眼穴、命门、气海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腰阳关、腰俞、关元俞、小肠俞、会阳、长强、秩边穴等。此外,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每椎旁开约O. 5寸共17对华佗夹背奇穴也管邻近部位及脏腑疾患。“瞀脉”是诸阳经穴交会之脉,是“阳脉之海”,瞀领全身阳气,膀胱经是重要阳经,号称人体太阳,“阳气乃生命之本”,“正气足,邪不入”。再看人体前面,腹部是许多重要经脉循行和会聚之所,是人体气血循环、阴阳生降之通道;胸腹部正中线上有与全身所有阴经相连的“任脉”,凡精血和津液均为任脉所司,故有‘阴脉之海’之称。在胸腹部还有肾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通过,分布着很多防治五脏六腑疾病的重要穴位,如膻中穴、上脘、中脘、神闕、气海、关元、天枢、建里、章门等穴位。现代医学已证实,分布在内脏器官上的植物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具有相互协调,自动双向调控使其平衡的功能,如交感神经使心脏跳动加快,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变慢,“肩井穴”及“瞀脉”和“任脉”上的穴位能降低血压,也可以升高血压,使其平衡,便秘时刺激“天枢”穴可以通便,腹泻时还是刺激“天枢”这同一穴位又能止泻。淋巴系统是人体的免役系统,象血管和神经ー样遍布全身,在腹部和脾脏分布较多。刺激腹部能使神经细胞及血管和淋巴细胞活跃,行气活血,散瘀消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胃肠等脏器的内分泌,改善大小肠蠕动功能,加强食物消化吸收排泄,消除废物积蓄和便秘,促进脂肪消耗,加速机体代身,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自愈自我修复能力,恢复阴阳平衡,从而提闻健康水平。
从以上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养生保健抓住背部或腹部这些经脉穴位及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就能起到牵ー发动全身的效果,如果把背部和腹部的刺激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就会有一加一大于ニ的叠加效应。本发明就是源于这个思路,采取点(经脉穴位)、面(纵横交错遍布的神经、血管、淋巴系统和经穴网络)结合而设计的养生椅。其主要目的是为长时间坐着工作、学习、使用电脑或电视及长期ー个姿势劳作,平时又没有时间出门锻炼身体的人们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实用、有效、不痛不苦不累,还没有副作用,不用别人帮助自己在家有空随时都可以轻松舒服的健身保健器械;其次是为常感到身体疲劳乏力、烦躁、失眠、心悸等亚健康人群,以及长期失眠、颈椎痛、肩臂痛、肩周炎、腰背酸痛、腰骶疼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易感冒、便秘及肠胃功能不好等慢性病患者提供ー种健身康复器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椅腿与椅背(包括一根以上立柱(板)和横柱(板)及框架;高于肩部可枕头颈的高背和低于肩部没有靠头颈部的低背椅;直背的和横曲背及竖曲背[包括象人体脊柱呈“S”形的及垫腰弯曲凸起]的和各种结构形式的)和扶手 固定不动,椅坐做成可以转动或上下升降动或既可转动又可升降动;或椅坐可以前升后降后升前降,摇动或前升后降,后升前降,左升右降右升左降动或前后左右既可上下交叉升降动又可转动;或椅坐可以四周任何方向上下交叉动或既交叉动又转动;或椅坐只平面上向上升降动(不向平面下动);或椅坐可以前后滑动或轮(球)动。ニ是椅腿和椅坐固定不动,椅背和扶手可以绕椅背中心立轴左右小幅转动或绕椅坐左右转动,或椅坐扶手固定在椅腿上不动,椅背可以上下升降动或横向左右小动,或椅背可以左右摇动;或椅背既可左右转动又可上下升降动,或椅坐扶手不动与椅背可绕椅坐后边的轴前后转动。三是椅腿和扶手不动,椅坐和椅背都可前后上下一起摇动或轮动(滚动)或轨道滑动,或椅腿不动椅背椅坐和扶手连于一体可以前后摇动,或椅坐和椅背可単独动。(注现有技术转椅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只有椅坐,没有靠背,椅坐可以在椅架上转动,有的还可以升降;另一种是椅坐和椅背扶手相连一起在椅架上转动,有的还可以升降,这种结构便于坐在椅子蹬地背靠在椅背上移动。现有技术摇椅古就有之,样式很多,有腿的和没腿的都有,但都是ー个整体,靠“弓”形背触地ー块动,坐着很舒服,但摇动时易变方向,ニ是地面还要硬才摇得动。)椅上还可以装按摩器。人坐在椅坐上,手扶扶手或脚蹬地(或椅的支撑)用力或手脚并用カ就可以让椅坐或椅背椅坐或椅背动起来,使椅坐椅背与人体头颈肩背各部和腰部及臂部之间形成相对运动,利用椅背上的立柱横柱立板横板框架等就可进行蹭、挤、压、刮、揉、擦等动作按摩养生;同时由于其运动方式(如手握扶手不动,手和手臂也不动,但椅坐左右反复转动,就使腰和腹部来回扭动,并使胸部肩部背部颈部和胯部及腿部也受反复的扭动;再如椅坐以其中心前后或左右摇动吋,向后摇动椅坐就会前高后低,使腿部抬高臂后降低,由于椅背不动迫使上身向前弯,就腰部受到前弯拉伸,同时让腹部内弯挤压,反之又会让腹部拉伸腰部,受到向外弯曲和椅背挤压,同时使颈肩背臂跨部腿部都在运动)使颈肩腰脊椎和腹(包括五脏六腑)部前后左右反复摇摆伸弯扭曲,不断受到挤压、转动、振动刺激,从而实现养生健身的目的。如果在上述养生椅椅背、椅背框架、头颈部椅靠、椅坐、椅坐框架、扶手、扶手靠臂、腹部、搁腿架及脚蹬板等相应重要经脉穴位上和血管神经和淋巴等起重要作用的对应位置上,再増加按摩器,其按摩刺激作用更大,养生保健效果更好。按摩器包括各种形状柱形(如圆柱、棱柱、立柱、横柱、滚柱、滚筒、长柱和短柱等)、双向滚轮(包括各种齿形、鼓形、哑铃形等)和双向滚球(穿轮或球的轴可以是硬的或软的)、任意方向滚动球和滚轮(如市面上转椅及轮椅、各式推车的万向轮结构)、各种形状凸起(包括圆头凸起、环状凸起、弧形凸起、条状凸起、片状凸起等)、有摩擦力的各种形状凸块垫、有摩擦力的各种形状孔洞垫、有摩擦力的齿条垫、按摩头部的硬弹性颗粒和小球及弹性软头梳齿、弾性摩擦力垫中有硬球、刮板、弧形板等。在柱形、筒形、轮形和球形等按摩器表面还可有圆头凸起或按摩钉、按摩齿、按摩凸凹槽或花纹凸起等凸凹不平能起按摩作用的结构。这些按摩器可是光滑的或转动的(皮肤与按摩器之间可作相对运动按摩或原地按摩),也可是有摩擦力(或按摩器固定不动,按摩器只能在皮肤接触点就地或很少移动按摩);这些按摩器接触面可是有弹性无摩擦力的,也可是有弹性有摩擦力的,也可是有弹性摩擦力的。这些按摩器可与椅背椅坐和其他部件及按摩垫做为一体;也可把按摩器装配在椅背椅坐和按摩垫框架上;还可把按摩椅背椅坐和垫按标准做成模块,使其在几种结构不同 的养生椅上都能互换装配(在可换椅子椅背椅坐支撑架和椅背椅坐的同一位置做相同配合的轨道和插入固定或卡紧固定装置)。还可按人体后面形状(脊柱形状)分段(如头颈部、头颈户背部、腰部、腰背部、臀部、腰臀部等)直接做成上有枕头以下的有按摩器的按摩垫等。这些按摩垫可装或垫在不同结构养生椅上使用(如有弾性有摩擦力椅背的养生椅上需要腰部作重点按摩时,可垫上有挤压推拉功能的腰部按摩器或舒服的滚压腰部按摩器)。在垫(包括硬垫、软垫和弹性有摩擦カ垫上或框架上或网垫)上固定或系上或包裹上框架和网上还可穿上相互间有一定距离可动的按摩球或固定块板圆头按摩器,如把软垫或网垫装在养生躺椅上,会自动调节按摩器使其都压在身上,按摩更全面,更舒服;也可装在养生椅腹部按摩带上或垫压椅背和椅坐上;还可单独使用(把该软垫或网垫放在腹部和胸部上,双手按在上面就可顺时针反时针旋转按摩腹部和胸部自我养生)。在带(包括宽带和窄带)上系上或包上或穿上能动的ー个以上按摩滚球或用粗糙织物做带、或带上有颗粒做成的按摩带等。使用时如需按摩某个部位,可把按摩带系紧,或粘紧或缠紧在养生椅椅背或椅坐或其他部位上,或把带上按摩球对准要按摩的穴位或痛点(阿是穴),然后缠紧绕上帯并粘牢,把所贴按摩球靠紧在养生椅背上或椅坐上或其他物体上,使身体动就能按摩养生、保健。养生椅背上可全安装上按摩器,也可按“标准经穴部位图”在人体背部的瞀脉、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和三焦经的经脉穴位在椅背上相对应位置安装ー些重要穴位按摩器,还可在整个人体背面弾性按摩垫中再包裹背部经脉穴位按摩球;在养生椅按摩带与其配装的按摩硬垫上可按“标准经穴部位图”人体腹部标注的任脉、肾经、肝经、脾经、胃经和胆经重要穴位对应位置安装按摩器(软垫上可按标注尺寸固定按摩器),或把整体按摩和经脉穴位按摩加在一起都做在椅背椅坐及腹部或按摩垫上,让全身及五脏六腑各部器官都得到按摩刺激,养生保健更全,作用更大,效果更好。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平时坐椅的需要,可在养生椅上再加坐垫靠垫固定牢就可像普通坐椅ー样使用了。由于本发明是用于保健防病养生的,不像治病必须专业医生要找准穴位,并根据病情用不同手法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刺激强刺激疗法,没有医药知识的人或參照“标准经络穴位图”都能使用,也不像其他锻炼方法要学要炼。采用了本发明,一看就会,简单方便,在家里休息时或与人聊天或看电视听广播时,在単位工作之余休息吋,自己每天随时都可保健养生,不受时间限制,不苦不累不痛,快乐轻松舒服,每天都会看到椅子,看到用到就会想起养生,很好坚持。而且不耗能源,节电环保,省时省钱,只要长期坚持就可收到好的效果。发明人年已七十,和很多老年人一祥以前患有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血粘稠度大(50多岁时,単位几次检查身体,每次抽血都抽不动,费很大劲抽出来很多泡沫和深浓黑色血液),从小就肠胃不好,经常胃痛拉肚子,还有易感冒、便秘、经常腰酸背痛等,上岁数以后手脚也越来越不灵活,特别是气候变化和季节转换时更加明显。我从67年全国掀起针灸热时就开始对中医感兴趣,以前用了很多方法锻炼,有些疾患有些作用,有些收效甚微,由于工作关系,有些很难坚持。自两年多前探索试出本发明方法,一个月不到感到肠胃舒服了,不断改进三个月后,ー些慢性病大有好转,到了前年秋天冬天季节变换和气候变化时,以前好多疾患消失了,去年这个秋冬季,以前的疾患全都没有了。更神奇的是,几十年的右肩高,左肩低,检查出脊椎有点弯(但不严重),气候变化时,会感到左侧骶骨处隐隐作痛,左腿上 高点台阶使不上劲上不去,上下公共汽车要手使颈往上拉,现在,上高台阶和公共汽车不用手拉,脚一蹬就上去了。这个冬天完全变了个人,以前快走几步就胸闷气短难受出现头晕现象没有了,筋骨变软了,扭腰转身灵活了,每天感觉一身轻松,精气神十足,三年多来,我没去过一次医院和药店,没吃过一片药,没花一分钱医药费。春节时见到一年没有见面的老同事,都说,你吃了什么了,神气比以前还好,越活越年青了。我一不吃任何药品和保健品,ニ也没有改变饮食习惯,最近两年为了研究本发明和写专利,很少出门去活动和锻炼,所不同的是我每天早晚坚持各半小时以上本发明的“养生”试验和实践,毎次都对皮肤、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等组织细胞进行大面积按摩刺激,对全身重要经络穴位和反射区及背腰腹部进行重点按摩刺,尤其是隐隐作痛的“阿是穴”(包括挤压滚按揉推拉搓刮等手法)。主要是激活了人体内在因素,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畅通气血,软坚散结,滑利关节,使“先天之本”的肾和“后天之本”的“脾”每天受到按摩刺激得以康健,使五脏六腑功能得到修复,从而达到増加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恢复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カ和调节脏腑功能,营养吸收好了,自然体质增强,百病自消。


图I是方向节式可转动和前后左右上下动养生椅。图2是球支撑式可转动和前后左右上下动养生椅。图3是弾性体式可转动和前后左右上下动养生椅。图4是弹簧式可转动和上下动养生椅。图5是杠杆省力式前后上下动养生椅。图6是椅坐能上下动椅背可前后动养生椅。图7是跷跷板式养生椅。图8是摇椅式养生椅。图中I、椅背;2、按摩器;3、扶手;4、按摩带;5、椅坐;6、弹簧;7、十字万向节;8、弹簧支撑;、9、椅坐支撑架;10、万向节转动套筒;11、固定螺母和锁紧螺母;12、椅腿;13、椅脚防滑垫或套;14、手握提升柄;15、手握提升柄翻转轴;16、椅坐球坐;17、球卡板;18、椅坐支撑球;19、转动套筒;20、椅坐脚蹬;21、顶(卡)椅坐不上下动装置;22、翻折椅脚;23、坐椅移动轮;24、头颈部移动按摩器;25、头颈部移动按摩器轨道;26、按摩器移动及固定装置;27、弾性体;28、椅坐转动轮或球;29、椅坐转动轮或球轨道;30、椅脚限位卡;31、脚蹬及搁腿架转轴;32、调角度固定装置;33、脚蹬及搁腿架;34、搁腿脚蹬板;35、折叠架;36、椅坐转动套筒;37、椅坐升降弹簧;38、椅坐稳定罩;39、轴承;40、翻折脚蹬;41、椅坐支撑轴;42、椅坐固定装置;43、椅坐转轴;44、肩部按摩器;45、椅坐椅背连接轴;46、椅背固定装置;47、椅背摇动连杆轴;48、椅背摇动伸缩手柄;49、伸縮手柄套筒;50、摇动连杆铰接;51、摇动手柄支撑轴;52、连杆;53、搁腿架及脚蹬套;54、移动轮升降手柄及固定装置;55、移动轮四连杆升降架;56、撑杆;57、圆弧撑托;58、四连杆支撑架铰接;59、四连杆支撑架;60、横向支撑架轴。
具体实施方式

选好优质环保优质材料,根据美观、实用的需要,养生椅可做成各种结构形状,简易的和普通的及豪华的,以适应各类人群的需要。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描述实施例I图I、图2、图3、图4示出了采用本发明的椅坐可转动和上下动养生椅示意图。椅背I固定,椅背I上装有按摩器2,扶手3固定在椅背I上或固定在坐椅支撑架9上,按摩带4的ー头固定在椅背I上,也可固定在扶手3与坐椅支撑架9的连接杆上,椅腿12下端有椅脚防滑垫或套13,椅坐5做成活动的。图I是在椅坐5坐板下中心或稍靠后固定万向节义的一端,万向节义另一端用万向节转动套筒10装在坐椅支撑架9上,用固定螺母和锁紧螺母11固定,可以转动,两对万向节义之间装“十”字轴活动连接起来,组成十字万向节7。为防止椅坐5上下动时硬碰坐椅支撑架9在椅下面还装有减震弹簧6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坐椅支承架9上,转盘或轴承上方的万向节义轴上支出的弹簧支撑8上,弹簧6同时还起到椅坐向上的助力作用。图2与图I不同的是椅坐能动的另一种结构,弹簧支撑8固定在转动套筒19上,转动套筒19外再套可以向上滑动并可锁定,四周有顶杆顶住椅坐5使其不能上下摇动的滑动顶卡椅坐上下摇装置21,并将转动套筒19套装坐椅支撑架9的中间立轴上(轴上有套坐,还可装轴承)可以转动,用固定螺母和锁紧螺母11定位,把椅坐支撑球18装在中间立轴上固定,椅坐下有与支撑球18配合的椅坐球坐16,用圆孔小于球直径的球卡板17卡住球放入椅坐球坐16内并固定其上,椅坐5在支撑球18上可以转动并可以任意方向上下摇动,椅坐5和弹簧支撑8之间有弹簧6支起。椅背I肩上方还可装手握提升柄14,固定在手握提升柄翻转轴15上,平时提升柄14放于椅背I后,使用时再翻转到前面。椅坐上还可装椅坐脚蹬22,还可以有坐椅移动轮22和变为不移动的翻折椅脚23。图3是椅坐5下是弾性体27,弾性体27材料可以是钢制碟形弹簧或橡胶弹簧、塑胶充气弹簧或填充气囊弹簧,或空气弹簧,或橡胶、塑胶有孔弹簧或聚脂类(如聚氨脂)、EVA橡塑发泡弾性体等,弾性体27可做圆柱形或多边形等,弾性体27硬底下可装椅坐转动轮或球28 (也可用转盘代替球或轮),坐椅支撑架9上配有椅坐转动轮或球轨道29,还可轴及固定螺母和锁紧螺母11定位。为适合不同高矮人群的使用,椅背I肩上方做成两根圆柱(或其它形式)作头颈部移动按摩器轨道25,其上装有头颈部移动按摩器24,用与轨道25相配的滑动套管和卡紧的按摩器移动及固定装置26调节按摩器24的高低位置。把翻折椅脚22向内翻折卡在限位卡30上,坐椅移动轮23就触地支撑起坐椅把不动变为可移动坐椅。图4是椅坐5下固定椅坐转动套筒36,在其上套椅坐升降弹簧37上端固定在椅坐5下,固定在椅腿12的椅坐支撑轴41下部有轴承座,椅坐支承轴41装上轴承39,把轴承39的内圈卡紧在轴承座上,再把椅坐转动套筒36套装在椅坐支承轴41上,椅坐升降弹簧37下端固定在轴承39外圈卡板上,由于套筒36和支承轴41之间有段伸缩距离,这样椅坐5就可以在受压下向下移动使支承轴41圆头顶住椅坐5圆窝内可以转动,松开压カ在弹簧カ作用下椅坐5又可向上移动回位;平时当普通坐椅工作和学习时,在椅坐5下固定有椅坐稳定罩38,其下部圆筒敞ロ罩过轴承39外圈圆卡板(但间隙要小起到运动的导向作用增加椅坐5的稳定性),在稳定罩38下部设按压伸缩的顶(卡)椅坐不上下动装置21,按 下伸出的装置21可卡在轴承39外圈卡板上,使椅坐5不能上下动,只能一起转动,再按一下把卡缩回去恢复椅坐5上下动功能;为防止不留神一下坐上椅坐突然下降受到惊吓,平时要按下卡紧椅坐5不让上下动,也当普通办公学习椅使用,养生健身时再按下卡(开关)使用;椅坐移动罩38下端还可装翻折脚蹬板40,可随椅坐5 —起转动和上下动;还可在椅坐支承轴41下部装套筒与固定在椅腿12上的椅背I相连,设个转换装置,把椅背I固定不动。转换为椅背I可随椅坐5像市面上现有转椅ー样转动,坐椅移动轮23可以翻转。为了上班族午间休息好和养生健身时使背腰部按摩及腰腹扭动更给力,还设置了脚蹬及搁腿架(板)33,前端装有搁腿脚蹬板34 ( 一面是翻转脚蹬,另一面休息搁腿),为了放置方便,设了折叠架35,脚蹬及搁腿架(板)33安装在椅背I背两边支撑的脚蹬及搁腿架轴31上,还可由调角度固定装置32调节脚蹬及搁腿架(板)33的高度。平时脚蹬及搁腿架(板)33转在椅背I后面,养生健身或休息时翻转前面并固定就可使用,极其方便。这种转动养生椅还可把椅背架向下做长伸向椅坐下做成可转换的,养生时转换到与椅腿或椅架固定装置上使其固定不动;办公学习时将其转换到椅坐或椅坐转动机构固定装置上,象现有技术转椅一祥能随椅坐一起转动。以上养生椅制造时,椅坐5四周的上下活动距离一般控制在3-10厘米,最多不要超过15厘米,老年人和体弱的人初期使用时由于肢体僵硬,手脚不灵活,活动范围小,要选用椅坐上下距离小的,等手脚灵活了再根据情况选用大些的,一般可根据本人情况(瘦人小,胖人大)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健身椅。工作学习时间长点(40-60分钟),或思考问题,或感到疲倦吋,或稍有空闲,就可手握扶手,脚踩地或脚踏板,来回转动几下椅坐5或上下蹭几下头颈背,或让背顺时针反时针在椅背上转几圈,就会使腰部、腹部、脊椎、胯部、大小腿和脚部、头颈肩部的关节和肌肉反复拉伸扭动,受到震动和刺激,同时使全身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也受到刺激,激活组织细胞。时间不用多,毎次三五分钟,每天多来几次,不用一个月,你精神面貌就会大不一祥。如果有时间,还可系上按摩带4或按摩垫,前臂靠在扶手3上,双手按住腹部或手握扶手,还可脚踩折叠脚踏板40辅助用力,就可使肩背部和颈部关节和肌肉受到较强刺激,由于椅坐5前后左右上下动,同时可使腰部腹部脊椎腿脚部及胯部等受到拉伸弯挤压较强刺激。休息或看电视时,坐在椅坐5上背靠椅背1,全身放松,不用大力就慢慢悠闲晃动,ニ、三个小时都可以,既舒服又养生保健。如果老人有腿脚行动不便,慢性腰腿酸疼,坐骨神经痛等长期慢性腰腿患者,可选用图I、图2作的椅背向后倾,椅坐向下活动大的养生椅。使用时双手扶好扶手,靠里坐让椅坐后边降到最低,此时整个重心就会压向椅坐及椅背下部,使臀部从下到上直到腰部都紧压在椅背按摩球上,把头颈肩背都靠在椅背上,左右或上下或旋转来回慢慢小幅晃动椅坐,会感到很舒服,每天坚持早晩一次,毎次10-30分钟左右(以舒服为宜),不用ー个月就会见效。半年就会收到奇效。图5是杠杆省力式前后上下动养生椅。椅坐5下边用ー根横向椅坐转轴43支撑于椅坐支承架9上,椅坐5还有弹簧6支撑和减震,在椅坐5前下方还装有脚蹬及搁腿架轴31和调角度固定装置32,转轴31上装有脚蹬及搁腿架33和翻折脚蹬45.平时坐时为防翻动设了转动卡紧椅坐固定装置42和翻折椅脚22增加养生健身时稳定性;椅背上还可换成 头颈部移动按摩器轨道25,上装头颈部移动按摩器24,用按摩器移动及固定装置26支撑固定;轨道25上还有手握提升柄翻转轴15,其上有手握提升柄14。还可装压肩弹性肩部按摩器44。使用时,先把脚蹬及搁腿架33从椅坐5下转出调到合适位置固定(最简单的固定可采用按钮式或栓式),打开翻折脚蹬40,向前转手握提升柄14和肩部按摩器44并锁紧固定,人靠后坐,背靠椅背I,肩压肩部按摩器44,手握扶手3,或提升柄14,脚蹬在翻折脚蹬40上,前臂和腿稍用力和松开就可使身子在椅背I和头颈部按摩器24上反复上下按摩了。同时使腰和腹部前后不断反复曲伸受到挤压拉伸刺激,使肩背和头颈部也受到反复伸弯运动和按摩刺激,还可活动按摩身子其它部位。午间休息时,再升高脚蹬及搁腿架(板)33,卡紧椅坐固定装置42,把腿放在搁腿架(板)33上,把腿抬高,就可舒服休息。据科学测试,把腿抬到高于胸部能使血液回流加快,对心脏大有好处。老年人用椅,制造时还可把椅坐转轴43固定位置前移,椅背I向后倾斜些或做成可调角度椅背,椅坐5后下椅坐支承架9上设与椅坐5平的横支承架,使椅坐5后部不能向下动,只能向上升(升距一般控制在3-5厘米为好),这样只要不使用脚蹬,坐在椅子上就象坐普通坐椅ー样,椅坐5不会前后翻动。要养生健身时,把脚蹬及搁腿架(板)33转到合适位置固定,双脚放在上面向下踩,同时手和前臂压在扶手3上向上撑,放松,反复动作就行了。以上养生椅还可在椅坐5下一点,椅背I与椅腿12交合处用横轴连接,并从椅背向下伸两段有孔的杆,椅坐支承架9改向上弧形架,架上对应位置也有配合孔,用螺柱调角度的固定装置,可调节椅背I的傾斜度,或把两后腿做成可调展开的使椅背后仰或躺下,增加身子对按摩器的压力,以增强按摩刺激效果,同时让休息更舒服。还可把椅背做成可拆卸更换不同按摩方式的;还可在坐椅后边椅腿中间安装立轴,椅背上相应部位配合轴套,椅背和扶手就可以转动(椅背和扶手也可绕椅坐转动);椅背肩以上的头颈部按摩器可做成头后部颈后部形状使同时按摩面积更大,还可做成可伸縮的以调高度或可装卸的以适合不同需要;还可在腹部加滚压揉摩等按摩器2。这些养生椅结构上没有限制,可大可小,可简单可复杂,可普通可豪华,但要适当沉一点,椅腿向四方伸展得宽一点,以增加稳定性,使用时也不能像锻炼肌肉那样猛用大力;还可在椅子组合件外层覆以(包装)其它材料或装饰。如果把椅子各零件和功能件及不同结构件做成模块化标准化,将简化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施例2图6是椅坐后部可以上下摇动椅背跟随动并能单独前后摇动养生椅示意图,椅背I和椅坐5用椅坐椅背连接轴45连接在一起,椅背I可以前后转动变换椅背I与椅坐5之间的夹角,椅坐5前下方椅坐支承架9上安装有椅坐转轴43,让椅坐5可绕轴43转动使椅坐5后部上下升降,故椅背I也跟随升降并可以単独前后转动,椅坐5两边还向后延伸两根杆用安装在椅坐支承架9上的椅坐固定装置42固定椅坐5不动;在椅坐椅背连接轴45下边也有椅背I两边向下延伸的两根杆用椅背固定装置46固定椅背1,并可调整椅背I前后角度固定,还兼有把椅坐5后部和椅背I升高固定(椅背I延伸杆从上到下有很多孔或齿,椅坐支承架9横架上横向也有很多相同或卡紧装置,用螺柱穿或卡紧就可调整固定)的作用;椅坐5前两边各有I根伸縮手柄套筒49安装在椅坐下边的椅坐支承架9上的椅背摇动手柄支承轴51上(杠杆支点),可以前后转动,伸縮手柄套筒49上还装有摇动连杆铰接50 (杠杆力点),通过连杆52与椅背I下延伸杆用椅背摇动连杆47连接,伸縮手柄套筒49 内装椅背摇动伸缩手柄48。该椅的椅背I和椅坐5上可装横向滚柱或滚筒或滚球或滚轮等按摩器2活动能大些;还可在椅背瞀脉和膀胱经等线上的滚柱或滚筒上再装哑铃形滚轮;也可在肩部、臀部肌肉活动量大且能承受很大压カ和摩擦カ经穴部位再加有弾性摩擦力按摩器。平时工作学习时,椅坐固定装置42和椅背固定装置46是把椅坐5和椅背I固定不动的,椅坐5和椅背I上再套上或卡上(硬边),或系上弹性垫或软垫,就可像普通坐椅ー样使用;当要午休时,从椅坐5下拉出脚蹬及搁腿架33,用调角度固定装置32调到合适位置固定,打开椅背固定装置46,把椅背I放平或调到一定傾斜度,就可躺下休息。睡醒后若需振奋精神,拿下坐垫靠垫,手握扶手3或伸縮手柄套筒49,手臂做拉伸动作,整个身子就可在椅背I椅坐5和搁腿架33上来回上下仰面滚动、侧身滚动,使头颈肩背腰臀腿(搁腿架上装上按摩器)脚都得到按摩刺激。还可起身坐起把椅背I也扶起来,打开翻折脚蹬40,抽出椅背摇动伸缩手柄48,坐着腰背肩头颈都紧靠椅背1,脚蹬住脚蹬,双手握住伸縮手柄48来回拉推,同时双脚和腰配合用力,使腰部和腹部反复弯伸挤压,就会使五脏六腑受到刺激,同时使头颈肩背腰臀也受到刺激按摩,还使手、臂、腿、脚、关节和肌肉得到运动和刺激。若要活动量更大刺激更强,还可打开椅坐固定装置42,让椅坐5能绕椅坐转轴43转动,使椅背I和椅坐5上下升降幅度和伸弯腹部腰部的幅度更大,背部和手及臀用カ也増大,使全身各部受到的刺激增强,使各部肌肉也得到锻炼。制造时也可不要椅坐延伸杆,把椅坐5下边的椅坐支承架9做成平的,还可在椅背I后与椅坐支承架9之间加“<”形弹簧助力,弹簧上端固定在椅背I上,弹簧下端固定在椅坐支承架9上的可调节弹簧固定高低位置的升降架上,用以调节弹簧的弾力大小和放平椅背I。休闲或看电视时,用弹簧把椅背I支撑到半躺位置,用脚蹬在翻折脚蹬40上(脚蹬及搁腿架33的搁腿架也可做成可伸缩调整长度并固定的),或把没加弹簧的椅背I椅坐5用椅背固定装置47调到半躺位置固定。整个身子就可在椅背I椅坐5上进行按摩了,悠闲自得,慢慢悠悠晃动,既娱乐了精神,又养生保健。也可把椅腿12的后腿用槽钢做成可向后转动展开的腿,在腿脚的上部做根可向内翻折并卡入槽内的展开腿,在展腿脚的上部槽内还有向外转动支撑椅背I的撑架,把椅背I放平支撑椅背I肩部,可当床用,还可不要椅背摇动伸缩手柄48、伸縮手柄套筒49、摇动连杆铰接50、摇动手柄支承轴51、连杆52及调角度固定装置32,只需把脚蹬搁腿架(板)33放平或脚蹬前端向上翘高,后端安装在既可向前弯又可伸直并固定的装置上,把装置固定在椅背I向下延伸杆上。养生时,蹬动脚蹬40,脚蹬及搁脚架(板)33前部向下动,后部推着椅背I延伸杆和椅背I绕椅坐椅背连接轴45转动,椅背I就会向前转按摩背部,脚不用力,背向后靠,椅背I向后转动,轻微按摩背部,如此反复就可养生保健;把椅背I放平,当床躺下,手拉推扶手3 (扶手做平些低些),也能使身体上下移动,让背部得到按摩,垫上睡垫就可当床睡觉。实施例3图7是跷跷板式养生椅,把椅背I和椅坐5做为一体,呈“弓”字形,上有按摩器2,椅坐支承架9中间位置上安装横向椅坐转轴43,其轴上装整体椅坐5椅背1,能像跷跷板一样前后上下摇动。前面椅坐5下还装有搁腿架及脚蹬套53,内装伸縮有固定装置脚蹬及搁腿架33,能随椅坐5椅背I 一起摇动。弹簧6上端固定在椅背I后背上,下端固定在椅坐支承架9上。平时椅背I立起用椅坐固定装置42固定在扶手3上(最简单是在椅背两边各 装个伸缩卡,伸出就卡在扶手上不能动)。活动养生时,抽出脚蹬及搁腿架33,打开翻折脚蹬40,打开椅坐固定装置42,坐在椅坐5上,把腿放在脚蹬及搁腿架33上,头背腰靠上椅背I移动坐位找到平衡点,手握扶手3或脚蹬脚蹬40或手握提升柄14,稍用力都能使人体重心改变,让椅背I和椅坐5前后上下摇动,由于有弹簧6的作用可减缓摇摆速度,速度可由用力大小调节,可快可慢。因该椅较大较重,移动不方便,还可设置坐椅移动轮23,装在与椅坐支承架9构成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轮四连杆升降架55上,四个坐椅移动轮23由转轴固定在椅坐支承架9上的移动轮升降手柄54操控一起升降和固定。向后摇时为增加稳定性,可加翻折椅脚22和椅脚防滑垫或套13。该椅还可在横向椅坐转轴43上加根竖向转轴就可左右摇动;用球或万向十字轴代替横轴竖轴,躺着也能前后摇动,左右摇动和上下摇摆旋动(不作转动);还可把椅背I和椅坐5做成像床ー样的平板,从椅坐转轴43处再分成两段,用轴43连接成一体,设角度变换及固定装置,既可当床用又可躺着前后左右摇动按摩刺激;还可把椅做成整体平的或微弯的从头到脚摇椅。椅腿要适当把距离加长。养生时用力不可太大,速度要缓慢。实施例4图8是摇椅式养生椅,椅背I和椅坐5做成一整体,其上有按摩器2,像躺椅形状,椅坐5放于圆弧撑托57上连为一体,其上端向上弯变撑杆56撑于椅背I上部固定,这样既能保持坐姿工作学习也舒服,又可平稳像轮子样在轨道上滚动,把椅坐支承架9前后左右两架做成平的配合滚动轨道;把椅坐椅背圆弧撑托57放入椅坐支承架9的高边轨道内(可圆柱圆弧配合,也可平板深槽配合。深边轨槽可在上也可在下);椅坐5下还装有搁腿架及脚蹬套53,内装可伸缩调长度并有固定装置的脚蹬及搁腿架33。平时工作学习或当坐椅使用时,把椅背I立起来,用装于圆弧撑托57上的椅坐固定装置42卡紧不动。使用吋,打开固定装置42,抽出脚蹬及搁腿架33 (也可不要脚蹬)。把脚蹬安装在椅坐支承架9的前边上,可以向椅前转伸出并固定和向后转到椅坐5下面藏起来。使用时,抽出脚蹬及搁腿架33,打开(转出)翻折脚蹬40和椅坐固定装置42,坐在椅上,腰背头肩贴在椅背I的按摩器2上,用脚蹬ー下或用手推一下,椅背I和椅坐5就会在轨道中来回滚动,非常好玩。因轨道和“滚轮”接触都是硬且光滑表面,不仅用カー次比现有摇椅来回滚动次数多,而且不变向,有利看电视,如果把手臂平放在扶手3上,随椅前后摇晃,颈肩臂部关节会得到很大活动量和刺激。制造时还可调整轨道或圆弧撑架57的傾斜度或弧度来改变人的躺仰度。这种养生椅还可不分椅坐椅背,从头到脚做成整体的床形状(不是坐椅是躺椅)。还可不要前后两边椅坐支承架9,把圆弧撑托57前后对称4点用四连杆支承架横轴58与四连杆支承架59连接,下边四连杆支承架中点装在横向支承轴60上固定在椅坐支承架9上,这样摇晃距离更大,而且有高有低,又有趣,又好玩,又保养了身体。椅脚上有防滑垫或套13。图7、图8这类养生椅按摩器最好装滚柱、滚筒、滚球、弾性摩擦カ垫、按摩软垫或按摩网垫等。制造时还可椅腿不动,椅背、椅坐和扶手能一块动。利用人躺椅上自身的重量和摇摆时的惯性与椅上按摩器之间形成的位移,使人体与椅上接触面受到按摩刺激,躺在椅上ー边悠悠晃动按摩养生,一边看电视听广播或与人聊天,十分舒服惬意,既保养了身体,又享受了快乐。如果按摩一段时间后想换ー种按摩器,不用拆装,换ー种按摩垫(如滚筒养生椅上铺上弾性摩擦力垫上并有经络穴位按摩球的按摩垫)就可,人躺在上面就可继续养生娱乐了,十分简单方便。如腰有不舒服就换腰部按摩垫;如颈部不舒服就换头颈肩部按摩垫;如肩背不舒服或要预防感冒,换上头颈背部穴位按摩垫,把养生椅背坐摇向后低前高固定,人躺在椅上就肩背低,臀腿高,用脚蹬或手拉扶手或椅边或肩上部的手握提升柄 或手脚并用,都能使身体上下运动。达到重点按摩肩背部穴位的目的,按摩到有点发热效果最好;如坐骨神经或腿长期有点疼,可用腰臀垫,把椅调到稍前低后高或平躺,照上述方法即可,但要坚持。养生椅也可做相连两段平直的有高出的枕头,坐时把上段弯折,养生或休息时放平,还可当床(折叠床)睡觉。还可养生椅从头到脚是平直的象床一祥或象弯月亮形。其他养生椅也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养生。一般按摩器滚球、滚轮和柱的直径在4-6厘米就可以了,穿在轴上的球和轮可大些;滚球滚轮的结构可采用转椅或小推车的万向轮结构。弹性摩擦力枕头装的球或条或弧形凸起或梳齿等可细些小些;以上养生椅构件可用一种材质或几种材质制造,同一构件上还可覆以其他材料,加以装饰。穿得厚时或体胖的使用者,可选用按摩器较大,按摩较深,每个按摩器之间距离大些的按摩垫或椅,这才能刺激到深处,才有效果。行动不便、肢体无カ老人以及残疾人可使用本发明装上电机使椅背和椅坐动或摇动。
权利要求
1.ー种养生椅,包括椅腿、椅坐及椅背,其特征在于,椅腿及椅背固定不动,人坐在椅坐上,椅坐可以转动或上下升降动,或既可转动又可上下升降动,或椅坐可以前升后降后升前降摇动或前升后降后升前降左升右降右升左降摇动,或前后左右既可交叉升降动又可转动,或可四周任何方向上下交叉动或既可四周任何方向上下交叉动又可转动,或椅坐绕坐下横轴只在平面以上上升下降摇动,或椅坐可以前后滑动或轮(球)动;或椅腿椅坐固定不动,人坐在椅坐上,扶手和椅背可以绕椅背中心立柱左右转动或绕椅坐左右转动,或扶手椅背可以上下升降动或横向左右小动,或椅背可以绕椅坐下轴左右摆动,或椅背既可左右摆动又可上下升降动,或椅腿椅坐固定不动椅背可以以椅坐后边上的轴或椅架上的轴前后摇动;或椅腿固定不动,人坐在椅子上,椅坐和椅背一体可以前后一起轮动(滚动)或轨道滑动或前后上下或前后左右上下在球上摆动或绕轴摇动,或在四连杆架上绕轴前后上下摇摆动;或椅架固定不动,椅坐椅背连成一体的“弓背”形轨道装在椅架配合轨道上,人躺在椅子上可以像摇椅ー样前后上下摇动(包括有脚蹬搁腿架的和没有脚蹬搁腿架从头到脚像床一样各式各样,但两边有扶手或固定扶手);或椅腿不动,椅坐和椅背用轴相连,通过杠杆用手或脚操控可以单独上下或前后转动或一起摇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养生椅,其特征在于,椅坐前后左右上下升降动的万向节(包括柔性和刚性)结构或弹簧(包括螺旋“<”、“匚”、“Z”形弹簧、板簧、蝶形弹簧、空气弹簧、橡胶弹簧、气囊弹簧、发泡弹簧各种弹簧)伸缩结构或转动的轴和套筒结构或轴和轴承结构,或四周上下升降和转动的球和球碗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养生椅,其特征在干,椅背可是“I ”字形或“门”形或“T”形或“十”字形或框架形;椅背正面形状可是平板形或人体后背形体;或椅背可是肩以下矮背或从坐到肩以上高背(包括头颈);或头颈部按摩器上和养生椅背后上有配合轨道和固定装置,养生椅可以装配或互换头颈部按摩器。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养生椅,其特征在于,还可在椅背或椅坐或椅架上固定扶手,扶手可随椅背或椅坐或椅架一起动或不动。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养生椅,其特征在于,在椅框或椅背或椅背椅坐或椅背椅坐扶手或椅背椅坐扶手及脚蹬上有ー个以上按摩器或经脉穴位对应位置上有ー个以上穴位按摩器;按摩器如立柱或立滚柱或立滚筒,或横柱或横滚柱或横滚筒,或滚球或活动球或滚轮或圆头凸起,或刮板或弧板,或有弹性有摩擦力的凸块或弹性摩擦カ椅背或椅坐或弹簧摩擦力椅背椅有坐孔洞或弾性摩擦力横齿条形椅背或椅坐或椅背椅坐,或弾性摩擦力其中或垫上再加按摩球或圆头凸起。
6.ー种按摩垫,包括框架或垫(包括硬和软及弹簧性摩擦力)或网或带,其特征在干,在框上固定有一根以上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滚柱或立滚筒或横滚柱或横滚筒或横刮板或横弧板按摩器;或框或框架上用轴或索穿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ー个以上滚球或滚轮按摩器;在框架上或垫上或网上或带上固定有或包裹有或系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ー个以上滚球或活动球或圆头凸起按摩器;或垫上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各种形状弾性摩擦カ凸块、或弾性摩擦カ垫上有各种形状孔洞或凸凹不平按摩器、或弾性摩擦力垫上有齿条形按摩器或弾性摩擦力垫上有各种条纹凸起按摩器、或弾性摩擦力垫枕头上还有梳齿或凸小球(也可包裹在里面)或凸颗粒或横条凸起按摩器;以上按摩垫上还可按人体后部形体做成形体按摩垫或把对应背部经脉穴位或对应腹部经脉穴位置上按摩器做大些高些;以上按摩垫还可按各型养生椅做成不同形状大小标准(包括头颈部)的椅背和椅坐及椅背椅坐按摩模块和按摩垫以及从头到脚的按摩垫,以上按摩垫还可分段制造,做成头颈肩部或头颈上背部或头颈肩背部按摩垫或腰部或臀部或腰臀部按摩垫,或按摩腹部有配合椅上的固定设置或手按按摩球垫;这些按摩垫按摩模块可安装在或衬垫在或配合有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撰述养生椅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养生椅和权利要求6所述按摩垫,其特征在干,按摩器上再复以摩擦力材料或弹性摩擦力材料或摩擦力或弹性摩擦力圆头凸起或颗粒或摩擦力或弹性摩擦力各种花纹或各形沟槽或各形凸起;或弾性摩擦カ垫上固定有或系有或包有或垫内夹有活动球或圆头凸起或弹性摩擦力垫上覆有摩擦力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养生椅,其特征在于,椅背后面肩部以上固定有可向椅前转动的手握提升柄,或有肩部按摩器,或椅架上还可固定椅背傾斜度调控装置,椅背上有配合结构;或椅背转至与椅坐和搁腿板(架)齐平可当床用。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养生椅,其特征在于,还可在椅坐或椅架腿上固定脚蹬或脚蹬及搁腿架(板),或脚蹬及搁腿架(板)还可调高低角度或转到椅下收藏;或脚蹬及搁腿架(板)还可调到高于椅坐固定;或脚蹬及搁腿架(板)固定在椅背后部,可从椅后向椅前翻转、调角度并固定;或脚蹬从椅坐下与椅背下部相连,通过椅背上横轴支点可使椅背前后摇动;或脚蹬可翻折或翻转,或脚蹬在椅坐左右两边固定在椅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养生椅,其特征在于,椅背伸向椅坐的下部有转换机构,可与椅腿或椅架固定椅背不动,也可与椅坐或椅坐转动机构固定随椅坐一起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养生椅是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经长期研究和实践设计的。椅坐能前后左右上下活动及转动,椅背可前后转动,椅背椅坐也能一块前后动,椅背椅坐上有按摩器。利用人体与椅背椅坐之间的相对运动和腰腹反复曲伸和扭转,形成按摩刺激。根据中医经络学,背部有“阳脉之海”督脉和人体太阳的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腹部有“阴脉之海”任脉和肾经、肝经、脾经、胃经、胆经,是人体最重要的两个“全息反射区”,是中枢神经和大血管集中的地方,有管五脏六腑及全身器官的经脉穴位,按摩刺激背部腹部就可疏通经络,畅通气血,软坚散结,滑利关节,养生防病。不苦不累,好坚持,花钱少效果好;在简单方便舒服快乐中轻松享受健康生活。
文档编号A61H39/04GK102688134SQ20121018783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黄昌友 申请人:黄昌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