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位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04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部位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艾灸治疗和保健的多部位艾灸器,属于医疗保健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艾灸治疗保健功效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通过艾灸刺激经络中的穴位起到治疗保健的作用,但传统的艾灸盒和艾灸器,一方面,只能水平放置,不能移动,否则容易烫伤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多数设计成圆形和正方形的艾灸盒和艾灸器,不能够循经多部位进行艾灸治疗、保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部位艾灸器。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部位艾灸器,特点是包括灸头壳和艾条夹,所述灸头壳呈椭圆状,灸头壳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发射状分布的艾条夹,灸头壳的上表面还设有叉杆,叉杆上铰接有转向轴,转向轴上安装有软杆,灸头壳的内腔依次设有与灸头壳内腔形状相吻合的铝箔复合保温层、玻璃纤维保温层和不锈钢反射光面层,灸头壳内腔的最外侧封装有网罩。进一步地,上述的多部位艾灸器,其中,所述艾条夹呈圆筒状,艾条夹上安装有灸孑匕盖。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多部位艾灸器,其中,所述网罩通过卡扣固定于灸头壳上。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①灸头呈椭圆形,适用于人体身体腹部和背部的经络横向和纵向艾灸,用于人体的腿部经络的纵向艾灸;
②灸头可插I 6根艾条,可根据需求进行单穴位和多部位进行灸疗,无需使用盖住艾灸槽;艾灸头设计成聚能的作用,聚集艾灸时产生的热力,并能有效防止艾灸时产生灰烫伤人体皮肤;
③利用该仪器,可多部位、可移式的进行艾灸,艾灸更加方便有效,较好地实现对循经络、多部位治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I: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多部位艾灸器,包括灸头壳I和艾条夹2,灸头壳I呈椭圆状,灸头壳I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发射状分布的艾条夹2,艾条夹2呈圆筒状,圆筒状艾条夹2的上部为艾条入口,艾条夹2上安装有灸孔盖4,灸头壳I的上表面还设有叉杆5,叉杆5上铰接有转向轴6,转向轴6上安装有软杆7,灸头壳I的内腔依次设有与灸头壳内腔形状相吻合的铝箔复合保温层8、玻璃纤维保温层9和不锈钢反射光面层10,灸头壳内腔的最外侧封装有网罩11,网罩11通过卡扣12固定于灸头壳I上。灸头呈椭圆形,适用于人体身体腹部和背部的经络横向和纵向艾灸,用于人体的腿部经络的纵向艾灸。灸头可插I 6根艾条,可根据需求进行单穴位和多部位进行灸疗,无需使用盖住艾灸槽。艾灸头设计成聚能的作用,聚集艾灸时产生的热力,并能有效防止艾灸时产生灰烫伤人体皮肤。利用该仪器,可多部位、可移式的进行艾灸,艾灸更加方便有效,较好地实现对循经络、多部位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多部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灸头壳和艾条夹,所述灸头壳呈椭圆状,灸头壳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发射状分布的艾条夹,灸头壳的上表面还设有叉杆,叉杆上铰接有转向轴,转向轴上安装有软杆,灸头壳的内腔依次设有与灸头壳内腔形状相吻合的铝箔复合保温层、玻璃纤维保温层和不锈钢反射光面层,灸头壳内腔的最外侧封装有网罩。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部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条夹呈圆筒状,艾条夹上安装有灸孔盖。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部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通过卡扣固定于灸头壳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多部位艾灸器,包括灸头壳和艾条夹,灸头壳呈椭圆状,灸头壳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发射状分布的艾条夹,灸头壳的上表面还设有叉杆,叉杆上铰接有转向轴,转向轴上安装有软杆,灸头壳的内腔依次设有与灸头壳内腔形状相吻合的铝箔复合保温层、玻璃纤维保温层和不锈钢反射光面层,灸头壳内腔的最外侧封装有网罩。灸头呈椭圆形,适用于人体身体腹部和背部的经络横向和纵向艾灸,用于人体的腿部经络的纵向艾灸。灸头可插1~6根艾条,可根据需求进行单穴位和多部位的灸疗,艾灸槽无需使用时可用灸孔盖盖住。艾灸头设计具有聚能效果,聚集艾灸时产生的热能,并能有效防止艾灸时产生的灰烫伤人体皮肤。
文档编号A61H39/06GK102688146SQ2012102093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任建洪, 何林富 申请人:苏州和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