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38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
背景技术
心绞痛是指由 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寿命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及发病群体年轻化,心血管病人逐年增加。其中,冠心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所以普及宣传冠心病的知识,积极有效地防止冠心病是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是有重要意义的。心血管病发病率之高,死亡人数之多,触目惊心,号称“人类第一杀手”,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病方便,西药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尤其是介入性治疗方面。然而,西药使用的副作用较大,复发率较高,而且会提高患者的抗药性,给患者带来了很大顾虑。针灸治疗可以克服药物治疗的诸多缺点,效果明显,治疗安全,无毒副作用,而且是我国特有的治疗手段之一,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一些基于针灸诊疗技术的心绞痛治疗仪相继问世,然而,针对心绞痛针灸治疗所选用的穴位较少,治疗效果一般,而且结构都十分复杂,价格也较为昂贵。广大的心绞痛患者无不时刻在期盼着一种安全可靠、诊疗见效快、痛苦少、价格便宜的心绞痛治疗设备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低成本的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治疗仪。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由前端诊疗装置和后台控制系统组成,所述的前端诊疗装置至少包括腹部诊疗板、手臂部诊疗板和长筒型诊疗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腹部诊疗板通过绑带a绑缚在使用者胸腹位置,手臂部诊疗板通过绑带b绑缚在使用者手臂位置,长筒型诊疗靴穿套在使用者脚部及小腿位置;腹部诊疗板上至少设置有膻中穴探头、巨闕穴探头、中脘穴探头、气海穴探头、关元穴探头和中极穴探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手臂部诊疗板上至少设置有曲泽穴探头、郄门穴探头、间使穴探头、内关穴探头、大陵穴探头和太渊穴探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长筒型诊疗靴上至少设置有足三里穴探头、上巨虚穴探头、丰隆穴探头、三阴交穴探头、太冲穴探头、公孙穴探头和太白穴探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后台控制系统包括穴位检测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灸治疗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心绞痛针灸循证信息分析系统、微处理器、显示单元和语音播报单元,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心绞痛针灸循证信息分析系统连接,心绞痛针灸循证信息分析系统中存储有实时更新的心绞痛治疗处方,用于实时更新和加载最新的心绞痛治疗处方,微处理器还与语音播报单元、显示单元连接;穴位检测模块还包括信号采集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包括体表阻抗检测模块、声电检测模块、红外温度检测模块、冷光强度检测模块、生物磁检测模块和肌电图检测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体表阻抗检测模块由激励源和阻抗测量传感器组成,激励源的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另一端与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阻抗测量传感器通过人体连通构成检测穴位阻抗的回路;声电检测模块由声波发生器和声电测量传感器组成,声波发生器的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另一端与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声电测量传感器通过人体连通构成检测穴位声电的回路;红外温度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红外测温传感器;冷光强度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冷光强度测量传感器;生物磁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生物磁测量传感器;肌电图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肌电图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A/D采样电路,各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分别依次通过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A/D采样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 穴位定位模块还包括设于穴位治疗与传感探头内的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针灸治疗模块包括D/A转换电路、按摩震荡发生电路、热疗红外发生电路、电磁发生电路和脉冲电流发生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D/A转换电路连接,D/A转换电路通过按摩震荡发生电路、热疗红外发生电路、电磁发生电路、脉冲电流发生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与穴位治疗与传感探头内的震荡按摩模块、红外热疗模块、电磁治疗模块及脉冲电流治疗模块对应连接。本发明还包括存储器,所述的存储器通过内部总线与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所述的语音播报单元包括喇叭和音频转换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音频转换模块与喇叭连接。本发明所述的显示单元由触摸屏和按键组成。本发明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包括USB接口模块、WIFI接口模块和GSM/GPRS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发明所述的脉冲电流发生电路包括等间隔连续脉冲发生模块、断续波发生模块、幅度调制脉冲发生模块和频率调制脉冲发生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预防心绞痛疾病的发生,并可在发病时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绞痛病情调节各前端诊疗装置上各穴位探头的刺激强度,能够迅速减轻心绞痛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代替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如今很多药企唯利是图,药品的使用安全实在无法保证,针灸诊疗方法有效避免了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减少了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治疗仪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保持其与后台服务器的实时通讯,实时更新治疗处方,便于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争取最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本针灸诊疗仪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诊疗见效快及成本低等特点。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本发明前端诊疗装置人体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腹部诊疗板及穴位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手臂部诊疗板及穴位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长筒型诊疗靴及穴位局部放大图;图中,I-腹部诊疗板,2手臂部诊疗板,3-长筒型诊疗靴,4绑带a,5绑带b,6_膻中穴探头,7巨闕穴探头,8中脘穴探头,9气海穴探头,10关元穴探头,11中极穴探头,12曲泽穴探头,13郄门穴探头,14间使穴探头,15内关穴探头,16大陵穴探头,17太渊穴探头,18足三里穴探头,19-上巨虚穴探头,20丰隆穴探头,21-三阴交穴探头,22太冲穴探头,23公 孙穴探头,24太白穴探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I所示,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由前端诊疗装置和后台控制系统组成。后台控制系统包括穴位检测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灸治疗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心绞痛针灸循证信息分析系统、微处理器、显示单元和语音播报单元,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心绞痛针灸循证信息分析系统连接,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包括USB接口模块、WIFI接口模块和GSM/GPRS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心绞痛针灸循证信息分析系统中存储有实时更新的心绞痛治疗处方,用于实时更新和加载最新的心绞痛治疗处方。微处理器还与语音播报单元、显示单元连接,显示单元由触摸屏和按键组成,语音播报单元包括喇叭和音频转换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音频转换模块与喇叭连接。它还包括存储器,所述的存储器通过内部总线与微处理器连接。穴位检测模块还包括信号采集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包括体表阻抗检测模块、声电检测模块、红外温度检测模块、冷光强度检测模块、生物磁检测模块和肌电图检测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体表阻抗检测模块由激励源和阻抗测量传感器组成,激励源的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另一端与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阻抗测量传感器通过人体连通构成检测穴位阻抗的回路;声电检测模块由声波发生器和声电测量传感器组成,声波发生器的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另一端与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声电测量传感器通过人体连通构成检测穴位声电的回路;红外温度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红外测温传感器;冷光强度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冷光强度测量传感器;生物磁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生物磁测量传感器;肌电图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肌电图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A/D采样电路,各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分别依次通过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A/D采样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穴位定位模块还包括设于穴位治疗与传感探头内的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针灸治疗模块包括D/A转换电路、按摩震荡发生电路、热疗红外发生电路、电磁发生电路和脉冲电流发生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脉冲电流发生电路包括等间隔连续脉冲发生模块、断续波发生模块、幅度调制脉冲发生模块和频率调制脉冲发生模块。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D/A转换电路连接,D/A转换电路通过按摩震荡发生电路、热疗红外发生电路、电磁发生电路、脉冲电流发生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与穴位治疗与传感探头内的震荡按摩模块、红外热疗模块、电磁治疗模块及脉冲电流治疗模块对应连接。前端诊疗装置至少包括腹部诊疗板I、手臂部诊疗板2和长筒型诊疗靴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腹部诊疗板I通过绑带a4绑缚在使用者胸腹位置,手臂部诊疗板3通过绑带b5绑缚在使用者手臂位置,长筒型诊疗靴3穿套在使用者脚部及小腿位置。如图2所示,前端诊疗装置由腹部诊疗板I、手臂部诊疗板2和长筒型诊疗靴3组成,腹部诊疗板I通过绑带a4绑缚在使用者胸腹位置,手臂部诊疗板3通过绑带b5绑缚在使用者手臂位置,长筒型诊疗靴3穿套在使用者脚部及小腿位置。如图3所示,腹部诊疗板I上设置有膻中穴探头6、巨闕穴探头7、中脘穴探头8、气海穴探头9、关元穴探头10和中极穴探头11。
如图4所示,手臂部诊疗板2上设置有曲泽穴探头12、郄门穴探头13、间使穴探头
14、内关穴探头15、大陵穴探头16和太渊穴探头17。如图5所示,长筒型诊疗靴3上设置有足三里穴探头18、上巨虚穴探头19、丰隆穴探头20、三阴交穴探头21、太冲穴探头22、公孙穴探头23和太白穴探头24。心绞痛的循证针灸信息库及分析过程如下一、病名纳入依据I、古代病名的纳入依据心绞痛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在中医古代病名中,没有所对应的同等意义的病证名称,鉴于现代、古代病名的区别,参照《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林昭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9月)综合如下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绞痛分为劳力型心绞痛和自发型心绞痛,其中劳力型心绞痛又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三类。《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中心绞痛对应古代病名包括真心痛、厥心痛、心痛、怔忡、胸痹、心悸,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将文献中记载为“真心痛”、“厥心痛”、“心痛”、“怔忡”、“胸痹”、“心悸”等病证的内容作为录入的纳入对象。2、现代病名的纳入依据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lerosis heartdisease)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血管痉挛,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心绞痛为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分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中国内科年鉴》2007)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眼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内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部等。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病人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
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 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二、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的收集I、文献范围以先秦至1911年以前的针灸专著、中医经典医籍、中医综合性医书为来源。全面搜集古籍中内容可能涉及胸痹、心痛的针灸文献。严格按照选入标准筛选后录入数据库。2、文献收集 根据前期确定的“古代针灸临床文献采集书目表”,利用复制图片的格式(电子图书)或照相的方式(纸质图书)把原始内容复制下来,并详细记录其来源图书(包括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在前一个973项目的基础上,主要以彭荣琢主编的《针灸处方大辞典》为主。3、文献筛选3. I文献纳入标准处方中包含真心痛、厥心痛、心痛、怔忡、胸痹、心悸。患者年龄、性别、种族、病程不限。以针刺、灸法等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单独或结合其它方法的文献。3. 2文献排除标准处方中提及心痛但疼痛部位以胃脘部为主的及以按摩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文献。4、数据录入将收集到的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到古代针灸处方数据库中。共录入古代相关文献72条。三、心绞痛现代文献的收集I、文献范围以19492011年来国内的针灸、中医期刊为来源。采用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收集现代针灸临床报道中主治病名为“冠心病”、“心绞痛”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 “胸痹” “心痛”等疾病所列针灸处方。2、文献收集采用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现代文献进行收集。2. I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①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②外文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EBM(CochraneDSR,ACP Journal Club,DARE, CCTR)、Cochrane 图书馆。③补充检索http://www. google, cn/ ;http://www. controlled-trials. com ;http://www. clinicaltrials. gov 进行补充检索。2. 2手工检索补充电子数据库中收录不全的文献。3、文献的筛选
3. I文献纳入标准①文献类型包括已正式发表的期刊文献,学位论文,已经注册进行但尚未完成或发表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内容包括一切研究类型。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期比较的两种或多种干预措施,临床研究文献中出现“随机分配”、“随机分为”、“随机”字样,在多个患者中进行的研究);临床对照试验(同期比较的两种或多种干预措施,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同期临床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叙述性研究文献、病例复习和回顾性研究;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无对照组的临床病例分析;专家意见;评论、评述及专家经验谈、医豕自述等)。②研究对象根据胸痹和冠心病的现代病名纳入依据及标准,纳入相关病种。患者年龄、性别、种族、病程不限。③研究内容以十四经腧穴为主要作用点,以针刺、灸法、电针、激光针、皮肤针、皮内针、穴位埋线、经皮电刺激等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单独或结合其它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3. 2现代文献排除标准①文献类型文摘、综述。②研究对象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根据文献内容无法判断研究主体的,或在一项研究中难以针对目标病名提取出针对性材料的。③研究内容无具体用穴描述的临床研究;以观察耳穴、头穴线、阿是穴、经外奇穴等非十四经腧穴作用为主要研究目的的临床研究;按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子午流注理论取穴治疗胸痹、心痛或冠心病的临床研④重复发表保留发表年限最近的一篇,其余排除;同一项长期临床研究中的不同时期分阶段报道,保留最终发表文献(研究已完成)或最近发表文献(研究尚未完成)一篇,其余排除。4、数据的录入将收集到的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到现代针灸处方数据库中。共录入相关文献281条,其中心绞痛文献141条。 四、数据挖掘结果及分析(一)、胸痹、心痛古代文献数据挖掘结果分析查阅先秦至清代末年涉及有针灸学内容的针灸专著、中医经典医籍、中医综合性医书等古籍,其中涉及胸痹、心痛的数据72条,用于数据挖掘的古代针灸处方数据共72条记录。I数据挖掘分析结果I. I腧穴运用规律结果I. I. I腧穴使用频次分析72条胸痹、心痛文献数据中共使用腧穴78个,总运用频次274次,详见表I。频次超过5的腧穴中,手厥阴心包经脉穴位4个,主要为大陵、内关、曲泽、间使。表I针灸治疗胸痹、心痛的腧穴运用频次统计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由前端诊疗装置和后台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诊疗装置至少包括腹部诊疗板(I)、手臂部诊疗板(2)和长筒型诊疗靴(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腹部诊疗板(I)通过绑带a (4)绑缚在使用者胸腹位置,手臂部诊疗板(3)通过绑带b (5)绑缚在使用者手臂位置,长筒型诊疗靴(3)穿套在使用者脚部及小腿位置; 腹部诊疗板(I)上至少设置有膻中穴探头(6)、巨闕穴探头(7)、中脘穴探头(8)、气海穴探头(9)、关元穴探头(10)和中极穴探头(11)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手臂部诊疗板(2)上至少设置有曲泽穴探头(12)、郄门穴探头(13)、间使穴探头(14)、内关穴探头(15)、大陵穴探头(16)和太渊穴探头(17)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长筒型诊疗靴(3)上至少设置有足三里穴探头(18)、上巨虚穴探头(19)、丰隆穴探头(20)、三阴交穴探头(21)、太冲穴探头(22)、公孙穴探头(23)和太白穴探头(24)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后台控制系统包括穴位检测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灸治疗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心绞痛针灸循证信息分析系统、微处理器、显示单元和语音播报单元,微处理器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心绞痛针灸循证信息分析系统连接,心绞痛针灸循证信息分析系统中存储有实时更新的心绞痛治疗处方,用于实时更新和加载最新的心绞痛治疗处方,微处理器还与语音播报单元、显示单元连接; 穴位检测模块还包括信号采集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包括体表阻抗检测模块、声电检测模块、红外温度检测模块、冷光强度检测模块、生物磁检测模块和肌电图检测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体表阻抗检测模块由激励源和阻抗测量传感器组成,激励源的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另一端与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阻抗测量传感器通过人体连通构成检测穴位阻抗的回路;声电检测模块由声波发生器和声电测量传感器组成,声波发生器的一端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另一端与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声电测量传感器通过人体连通构成检测穴位声电的回路;红外温度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红外测温传感器;冷光强度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冷光强度测量传感器;生物磁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生物磁测量传感器;肌电图检测模块包括设于前端诊疗装置上的各探头内的肌电图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A/D采样电路,各测量传感器的输出分别依次通过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A/D采样电路与微处理器相连; 穴位定位模块还包括设于穴位治疗与传感探头内的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 针灸治疗模块包括D/A转换电路、按摩震荡发生电路、热疗红外发生电路、电磁发生电路和脉冲电流发生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D/A转换电路连接,D/A转换电路通过按摩震荡发生电路、热疗红外发生电路、电磁发生电路、脉冲电流发生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与穴位治疗与传感探头内的震荡按摩模块、红外热疗模块、电磁治疗模块及脉冲电流治疗模块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存储器,所述的存储器通过内部总线与微处理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语音播报单元包括喇叭和音频转换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音频转换模块与喇叭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单元由触摸屏和按键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包括USB接口模块、WIFI接口模块和GSM/GPRS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电流发生电路包括等间隔连续脉冲发生模块、断续波发生模块、幅度调制脉冲发生模块和频率调制脉冲发生模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智能循证针灸诊疗仪,由前端诊疗装置和后台控制系统组成,前端诊疗装置至少包括腹部诊疗板(1)、手臂部诊疗板(2)和长筒型诊疗靴(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后台控制系统包括穴位检测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灸治疗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心绞痛针灸循证信息分析系统、微处理器、显示单元和语音播报单元。本发明可预防心绞痛疾病的发生,并可在发病时迅速减轻心绞痛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代替传统药物治疗方法,有效避免药物副作用,治疗更安全;实时与后台服务器通讯,实时更新治疗处方,便于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争取最好的治疗效果;本针灸诊疗仪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诊疗见效快及成本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H23/02GK102716024SQ20121022762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任玉兰, 吴曦, 文立玉, 李骥, 杨洁, 梁繁荣, 舒红平, 陈莹 申请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