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58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ー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
背景技术
小儿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不思进食,厌恶摄食的一种小儿常见 脾胃病症。本病古代文献称不思食,不嗜食。多发于I 6岁的儿童,城市儿童较农村多见。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夏季暑湿当令,可使症状加重,病程长者,可出现形体偏痩,面色少华等症状,对患儿有不良影响,故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但往往西药治疗疗效差,副作用大,治疗效果不满
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耳水苋、辟汗草、牛蒡子、桔梗、鸡内金、萆蘚、陈皮、麦芽、青鱼胆草、黄精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耳水苋30-50份、辟汗草20-40份、牛蒡子20-40份、桔梗15-25份、鸡内金10-20份、萆蘚10-20份、陈皮10-20份、麦芽10-20份、青鱼胆草10-20份、黄精10-20份。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耳水苋40份、辟汗草30份、牛蒡子30份、桔梗20份、鸡内金15份、萆蘚15份、陈皮15份、麦芽15份、青鱼胆草15份、黄精15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耳水苋甘、淡、平。归脾、膀胱经。健脾利湿,行气散瘀。用于脾虚厌食,胸膈满闷,急慢性膀胱炎,跌打肿痛等症。辟汗草辛、甘、微苦。归肝、脾、胃经。清暑化湿、健胃和中。用于暑湿胸闷,头胀头痛,痢疾,带下,脾胃不和。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用于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等。桔梗苦、辛、平。归肺、胃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胞满胁痛,痢疾腹痛等。鸡内金甘、平。归脾、胃、肾、膀胱经。健脾消食,涩精止遗。主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遗精,遺尿,小便頻数,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癥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ロ疮等。萆蘚苦、平。归胃、肝、膀胱经。祛风湿、利湿浊。主治膏淋,白浊,带下,疮疡等症。陈皮辛、苦、温,归脾、胃、肺经。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用于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等。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消积化食,回乳。主治食积,腹满泄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青鱼胆草辛、苦、凉。归肺、肝、脾经。疏风清热;健脾利湿;杀虫。风热咳嗽;黄疸;风湿痹痛;蛔虫病。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滋阴润肺,补脾益气。用于阴虚肺燥,脾胃虚弱,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故脾胃的运化受納功能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中的某些表现可以隶属于恶食、伤食、食积等范畴。本发明中耳水苋为君药,具有健脾利湿,行气和中的作用,辟汗草、萆蘚、青鱼胆草清暑化湿,牛蒡子、桔梗宣肺清热,疏散风热,鸡内金、陈皮、麦芽、黄精补益肝肾、消极健脾、益气和胃。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小儿厌食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健脾利湿,消积理气、宣肺调中之功效,达到治疗小儿厌食的目的。

本发明中药于2008年至2011年临床观察小儿厌食6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I、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年龄1-9岁,病程多在6个月到2年,平均年龄4. 6岁。2、诊断标准參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2. I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者;2. 2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无腹膨;2. 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3、治疗方法3. I处方耳水苋40g、辟汗草30g、牛蒡子30g、桔梗20g、鸡内金15g、萆蘚15g、陈皮15g、麦芽15g、青鱼胆草15g、黄精15g。3. 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エ艺制成汤剂,毎日I剂,毎日2次,6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4. I治疗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増加;好转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未愈食欲未见改善。4. 2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47例(78. 3% ),好转10例(16. 7 % ),未愈3例(5% ),总有效率为95%。典型病例I、张某,男,3岁,食欲不振持续年余,近来厌食、拒食。服用锌制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及捏脊疗法,收效甚微。形体消瘦,面色不华,略见白斑,神情不稳定,肚腹松软,大便澹或夹食物残渣,舌淡、边有花剥苔,脉细弱。服用本发明中药ー个疗程后,患儿主动觅食,继续服用ー个疗程,患儿食量已于同龄人相同,后坚持服用ー个疗程,患儿体重増加,随访I年,患儿很少感冒。
2、胡某,女,4岁,长期胃纳不佳,不知饥饿,不欲饮食,平素时有腹痛、腹胀,口臭,大便干,小便偏黄,舌质红、苔黄而薄腻。服用本发明中药ー个疗程后,各种症状较前好转,无口臭,大便成形易解。继续服用ー个疗程,患儿食量已于同龄人相同,后坚持服用ー个疗程,患儿体重増加,随访I年,患儿状况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是由耳水苋30g、辟汗草20g、牛蒡子20g、桔梗15g、鸡内金10g、萆蘚10g、陈皮10g、麦芽10g、青鱼胆草10g、黄精IOg制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是由耳水苋40g、辟汗草30g、牛蒡子30g、桔梗20g、鸡内金15g、萆蘚15g、陈皮15g、麦芽15g、青鱼胆草15g、黄精15g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是由耳水苋50g、辟汗草40g、牛蒡子40g、桔梗25g、鸡内金20g、萆蘚20g、陈皮20g、麦芽20g、青鱼胆草20g、黄精20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耳水苋30-50份、辟汗草20-40份、牛蒡子20-40份、桔梗15-25份、鸡内金10-20份、萆蘚10-20份、陈皮10-20份、麦芽10-20份、青鱼胆草10-20份、黄精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耳水苋40份、辟汗草30份、牛蒡子30份、桔梗20份、鸡内金15份、萆蘚15份、陈皮15份、麦芽15份、青鱼胆草15份、黄精15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该中药是由耳水苋、辟汗草、牛蒡子、桔梗、鸡内金、萆薢、陈皮、麦芽、青鱼胆草、黄精制成。
文档编号A61K36/8998GK102743655SQ201210253610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3日
发明者朱秀平, 蔺萃, 赵新莲 申请人:朱秀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