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3578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病毒性肝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目前据保守数据统计大约有I. 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病患者人数就更加多了,其中约有1/4将发展为慢性肝病,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因此研究有确切疗效的肝病药物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达到对肝病有效 的治疗。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制剂,该制剂包括以下配比(重量份)的中药原料(以生药计):茵陈I 30份、蒲公英I 30份、五味子0. I 10份、获茶I 15份、山楂I 20份、黄芪I 15份。优选的配比是茵陈5 20份、蒲公英5 20份、五味子I 5份、茯苓I 10份、山楂I 15份、黄芪I 10份。更优选的配比是茵陈8份、蒲公英8份、五味子I份、茯苓4份、山楂5份、黄芪4份。以上组成中,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每I份可以是I克,也可以是公斤或吨,如果用克为单位,该配方组成可制成药物制剂12剂。所述12剂指,制成的成品药物制剂,可以是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优选颗粒剂。如制成胶囊制剂30粒,片剂30片,颗粒剂30g等。作为颗粒剂可制成3袋,具体为IOg/袋,每袋可作为I次服用剂量。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不变。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成分主要为茵陈和五味子,五味子的有些成份可以混合于合适的载体、稀释剂或者赋型剂中。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经过提取或其他方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本发明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将五味子洗净,切碎,加6倍量70%乙醇为溶剂进行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90分钟,第二次60分钟。合并各次滤液,将温度控制在60°C,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3 I. 35(50 60°C )的稠膏,将五味子醇提取浸膏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有些成份五味子乙素,用55%乙醇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将温度控制在60°C,将洗脱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2 I. 25(50 60°C )的浸膏;将茵陈、蒲公英、茯苓、山楂和黄芪洗净,切碎,加入五味子渗漉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20分钟,第二次60分钟。第一次加22倍量的水,第二次各20倍量的水,合并各次滤液,将温度控制在70°C,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3 I. 35(50 600C )的稠膏,将以上各稠膏和浸膏合并,按药用剂型添加辅料,以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制剂。

本发明的颗粒剂,制备的固体单位剂型含有本发明的活性物质和载体。药材经提取浓缩成稠膏后干燥、过筛、混匀后分装。本发明的药物作用机理如下本发明天然药物制剂具在与肝微粒体温孵过程中,有活性中间产物生成,该活性中间产物与P450结合以形成培基-化合物,从而部分的阻断四氯化碳与P450结合,使四氯化碳的代谢不能正常进行,减少毒性代谢物(自由基)的生成,因而肝细胞相应减轻。能使异常升高SGPT的活性迅速降低,LTDH5下降,血清蛋白回升,r_球蛋白明显降低,血清球蛋白比值回升。可使慢性肝损伤动物肝中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对核酸无明显影响,说明肝细胞损伤减轻、功能改善;同时肝中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肝纤维化减轻。本制剂以茵陈、五味子为主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五味子乙素,具有保肝降酶作用夕卜,还具有抗癌、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抑制醛糖还原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并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本制剂是对临床上常用的单位中药,采用先进的提取及纯化技术制备出有效部位,经过药理筛选再通过重组制成制剂。主要用于湿热阻滞而致的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胆囊炎等疾病。本发明的药理毒理I、药效药理学研究本发明颗粒剂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CC14)所致肝损伤小鼠升高的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可使肝小叶坏死区缩小,含有脂肪油的肝细胞明显减小,水解酶类氧化酶、脱氧酶明显恢复,嗜碱质、线粒体、RNA和肝糖原增多。提高机体能量贮备,有利于抵御外来有害物质对肝脏的损害,提示它对CCL4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研究还表明,其对CCIA中毒小鼠肝中丙二醛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正常小鼠胆汁分泌和部分肝切除后肝的再生.。故本发明颗粒剂有助于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线粒体恢复和增加,相应的酶系活性增高,肝细胞。能促进肝糖元异生,又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使脑、肝、肌肉中果糖的葡萄糖的磷酸化过程加强。还可以使动物血糖和乳糖增加。本发明制剂对大白鼠慢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证明,本发明制剂能使异常升高SGPT的活性迅速降低,LTDH5下降,血清蛋白回升,r_球蛋白明显降低,血清球蛋白比值回升。可使慢性肝损伤动物肝中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对核酸无明显影响,说明肝细胞损伤减轻、功能改善;同时肝中羟脯氨酸含量降低,肝纤维化减轻。动物实验证明本发明制剂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从处死后大鼠后进行的胆红素、GPT、细胞形态、胞内脂肪代谢、细胞变性坏死的修复等生化病理检验从分证明其对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抑制小鼠腹水型肝癌、小鼠S180 — V癌细胞和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抑制人肝癌SMMC — 772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以增强阿霉素诱导人肝癌SMMC — 7721细胞和人乳腺癌细胞MCF一 7凋亡的作用。 2、毒理学研究本发明中药制剂中的六种剂量长期给药对大白鼠的生长发育,肾功能及血红蛋白,红白细胞计数均无影响。长期服用本发明制剂后,大鼠心、肝脏器无病理变化和中毒性改变。本发明制剂安全无毒,可以长期服用。3.临床研究应用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发的急性病毒性肝炎、迁延性慢性肝炎及慢性胆囊炎。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参考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拟定。其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各30例;病原分型既有甲型病毒肝炎者、戊型病毒肝炎者及乙型病毒肝炎者。所有病例均未接受过抗病毒及其他特异治疗。一 )、疾病总疗效急性肝炎试验组总有效率86. 7%,慢性肝炎试验组总有效率80. 0 %,慢性胆囊炎试验组总有效率86. 7% (见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生药计包括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茵陈I 30份、蒲公英I 30份、五味子0. I 10份、获茶I 15份、山楂I 20份、黄苗I 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茵陈5 20份、蒲公英5 20份、五味子I 5份、获茶I 10份、山楂I 15份、黄苗I 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茵陈8份、蒲公英8份、五味子I份、获茶4份、山楂5份、黄苗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还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形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
6.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湿热阻滞而致的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胆囊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五味子洗净,切碎,加6倍量70%乙醇为溶剂进行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90分钟,第二次60分钟;合并各次滤液,将温度控制在60°C,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3 I. 35的稠膏,温度50 60°C,将五味子醇提取浸膏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有些成份五味子乙素,用55%乙醇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将温度控制在60°C,将洗脱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2 I. 25的浸膏,温度50 60°C ;将茵陈、蒲公英、茯苓、山楂和黄芪洗净,切碎,加入五味子渗漉药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20分钟,第二次60分钟; 第一次加22倍量的水,第二次加20倍量的水,合并各次滤液,将温度控制在70°C,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 3 I. 35(50 60°C )的稠膏;合并以上稠膏和浸膏,以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制剂,该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以生药计)茵陈1~30份、蒲公英1~30份、五味子0.1~10份、茯苓1~15份、山楂1~20份、黄芪1~15份。本制剂以茵陈、五味子为主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五味子乙素,具有保肝降酶作用外,还具有抗癌、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抑制醛糖还原酶等多种活性物质,并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本制剂是采用先进的提取及纯化技术制备出有效部位,经过药理筛选再通过重组制成制剂,主要用于湿热阻滞而致的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胆囊炎等疾病。
文档编号A61K36/734GK102743460SQ201210253390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韩美珍 申请人:重庆陪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