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猪瘟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754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防猪瘟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用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猪瘟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疫病,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 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霍乱。1885年首先在美国发现,以后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中国大部分省都有发生。1903年美国兽医学家德希尼兹和多赛特鉴定本病的病原是披盖病毒科的瘟病毒属(Pestivirus)中的猪瘟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由于接触污染的媒介物而发病。消化道、鼻腔粘膜和破裂的皮肤均是感染途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夏多雨季节为多。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此外,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现有技术中也有想关的药物预防治疗猪瘟病,但效果都不理想,并且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治疗预防猪瘟病的药物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效果好、任何毒副作用的预防猪瘟病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预防猪瘟病的中药,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
芦根5份,黄芩8份,白术3份,绿豆15份,板蓝根30份,山药10份,桃仁2份,大黄6份,吴茱萸8份,辛夷12份,牛蒡子15份,羌活8份。将各原料药研磨成80-100目的粉末,即得。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绿豆清热;消暑;利水;解毒;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辛夷祛风,通窍;
牛蒡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肿;
芜i活散表寒;怯风湿;利关节;止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预防猪瘟病效果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对猪的采食无明显负面影响,对料重比有积极的影响,并且用量少,成本低,有利于增加养猪户的收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 一种预防猪瘟病的中药,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
芦根5份,黄芩8份,白术3份,绿豆15份,板蓝根30份,山药10份,桃仁2份,大黄6份,吴茱萸8份,辛夷12份,牛蒡子15份,羌活8份。将各原料药研磨成80-100目的粉末,以20g/kg饲料的量加入猪饲料中,每天一次词喂。效果验证
从某养猪场选50头断奶仔猪,分为两组,两组仔猪无明显生态学差异。一组仔猪按照常规饲喂方式进行饲喂,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仔猪饲料中按照规定添加量添加本发明中药,作为实验组。饲喂至出栏,两组料重比差别不明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统计猪瘟病发病率、猪瘟病死亡率,见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预防猪瘟病的中药,其特征是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 芦根5份,黄芩8份,白术3份,绿豆15份,板蓝根30份,山药10份,桃仁2份,大黄6份,吴茱萸8份,辛夷12份,牛蒡子15份,羌活8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是将各原料药研磨成80-100目的粉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兽用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防猪瘟病的中药,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芦根5份,黄芩8份,白术3份,绿豆15份,板蓝根30份,山药10份,桃仁2份,大黄6份,吴茱萸8份,辛夷12份,牛蒡子15份,羌活8份。本发明的中药预防猪瘟病效果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对猪的采食无明显负面影响,对料重比有积极的影响,并且用量少,成本低,有利于增加养猪户的收益。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755552SQ20121026115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刘霞, 张伟, 张再辉, 张华 , 徐怀英, 秦卓明, 黄迪海 申请人:山东省健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