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乳酸菌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该粉的产品。所述乳酸菌粉是利用食用琼脂使得由蛋白质和多糖类构成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的矩阵结构(菌块)更加坚固的乳酸菌粉。根据本发明,包含食用琼脂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显示出了增强的耐酸性、耐胆汁性及加速试验稳定性,可有效地用于制备多种含乳酸菌的产品。
【专利说明】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利用食用琼脂(Agar)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powder),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利用食用琼脂用蛋白质和多糖类成分对发酵的乳酸菌进行双重涂布,从而形成坚固的矩阵(matrix)(格子)形态的菌块,从而显示出了增强的耐酸性、耐胆汁性及加速稳定性。
【背景技术】
[0002]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又被称为乳酸细菌或奶酸菌,其栖息在哺乳类的肠内,防止因杂菌引起的异常发酵,是被用作助消化剂的有用的细菌。例如,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是最早被大家知晓的乳酸菌,其用于制备酸奶,在制备奶酪或发酵乳油时,也被用作发酵剂。此外,好氧乳杆菌(L.acidophilus)存在于人及所有哺乳类动物,以及其余动物的肠中。也用于制备奶油或牛奶,以及治疗肠内自体中毒。此外,乳酸乳球菌(L.1actis)生成DL-乳酸,常常存在于牛奶中,从而用于制备奶油或奶酪,在乳制品业是最重要的菌。与此同时还有双歧乳杆菌,尤其是在食用母乳的婴儿肠内最为多见,其数量随着成人显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因此被认为对幼儿期的健康很重要。此外,同乳酸菌一样,生成发酵产物的有机酸及抗菌活性物质在抑制肠内有害菌方面显示出了效果,最近对于利用双歧乳杆菌的乳酸菌发酵乳的研究、以及为了增强没有食用母乳的幼儿的健康,将其加入到奶粉中的产品化等研究非常活跃。
[0003]如上所述,有用的乳酸菌停留在肠内,发挥着多种生理活性效果,如活化肠管运动、抑制有害菌、促进维生素及增强免疫物质等,但在人体的结构上,当人摄取乳酸菌时,乳酸菌会因胃酸或胆汁酸而死亡,从而存在很多时候乳酸菌不能发挥本来的生理活性功能的情况。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出了用蛋白质和多糖类双重涂布乳酸菌的技术等。
[0005]具体地,上述蛋白质和多糖类的乳酸菌双重涂布技术,其特征为:在由糖成分和离子成分构成的培养基中,培养乳酸菌,在回收乳酸菌体时,在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包含冷冻保护剂,用蛋白质和多糖类进行涂布。上述现有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的乳酸菌双重涂布技术,其通过将乳酸菌用蛋白质和多糖类涂布,使得乳酸菌不会暴露于空气中,由此强化了乳酸菌的耐热性、耐酸性及耐胆汁性,从而可预期活菌稳定性及加工稳定性得到改善的效果。
[0006]然而,上述改善了的现有的乳酸菌涂布技术,其虽然适合用于现有的粉末形态的乳酸菌制品,但在水分含量多的食品等方面,对于防止因水分引起的乳酸菌的死亡,不能显示出充分的效果,因此,与众多的食品种类相比,被指出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其应用范围只能是有限的。`
[0007]为此,本发明为了进一步增强蛋白质和多糖类的结合力,公开一种使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所述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形成坚固的菌块,所述菌块由乳酸菌和蛋白质、多糖类、食用琼脂构成。
【发明内容】
[0008]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用蛋白质和多糖类对乳酸菌进行双重涂布,利用食用琼脂(Agar)增强由蛋白质和多糖类、乳酸菌形成的菌块的结合力,从而显示出优异的耐酸性、耐胆汁性、加速稳定性的乳酸菌粉。
[00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食用琼脂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的制备方法。
[0011]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食用琼脂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的产品。
[0012]技术方案
[0013]作为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包含食用琼脂、蛋白质及多糖类成分,并且由形成菌块的涂布层进行涂布的乳酸菌粉。
[0014]这样的本发明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其优选由包含下述步骤的工序制备。在用于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食用琼脂,然后发酵,形成乳酸菌浓缩水溶液;
[0015]往上述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多糖类成分;以及
[0016]对上述加入了食用琼脂、蛋白质、多糖类成分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进行冷冻干燥。
[0017]下面,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0018]为了制备本发明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首先实施在用于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食用琼脂,然后发酵的工序。
[0019]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乳酸菌,例如可以使用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明串球菌属(Leuconostoc)、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及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0020]此外,用于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包含糖成分、离子成分、蛋白质成分及酵母提取物。可以利用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作为糖成分,可以利用柠檬酸铵、醋酸钠、磷酸二钾、硫酸镁、硫酸锰、氯化钠等作为离子成分,可以利用大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胨(casein peptone)、大豆蛋白胨(soy peptone)、脱脂奶粉、乳清蛋白等作为蛋白成分,但不限于这些。
[0021]并且,在包含0.1%~5.0%范围的食用琼脂、0.1%~10%范围的糖成分、0.1%~?0%范围的酵母提取物、0.001%~2.0%范围的离子成分、以及0.01%~20%范围的蛋白成分的水溶液中发酵乳酸菌,从而制备乳酸菌发酵液。
[0022]食用琼脂的加入量超过5.0%时,胶状物的强度高,因此不能使用液体培养基培养乳酸菌。加入的量不足0.1%时,形成胶状物微弱,不显示效果。此外,糖成分的加入量超过10%时,产生渗透压现象,因此培养不了乳酸菌,如果加入的量不足0.1%时,由于能量源的不足,会发生不能培养乳酸菌的问题。并且,酵母提取物的加入量超过10%时,也不会显示出特异的效果,但不足0.1%时,会培养不了乳酸菌。并且,离子成分超过2%时,乳酸菌细胞内外输送物质方面发生问题,从而培养不了乳酸菌,不足0.001%时,显示不了加入离子成分的效果。并且,蛋白成分超过20%时,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会发生以不溶性状态存在的蛋白质增多的问题,不足0.01%时,会显示不出效果。[0023]此外,上述食用琼脂(Agar )可以通过从石花菜或江蓠等红藻类中,用高温煮沸,将胶状物质在水中化开,过滤,去除固态物质后,反复进行凝固、冷冻、脱水、干燥等过程获得,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食用琼脂的主要成分由琼脂糖(Agarose)和琼脂胶(Agaropectin)构成。然后,将食用琼脂混合在酸度在PH5至pH7之间的溶液中,煮沸后,进行冷却,在约40 V开始凝胶化(Gelification),形成胶状物,这样的胶状食用琼脂在冷冻干燥时,随着胶状物内部的水成分被去除,具有形成薄膜的性质。
[0024]因此,本发明的构成如下,将上述食用琼脂用作乳酸菌发酵培养基,在培养液状态下,以食用琼脂胶状物形态构成乳酸菌发酵,使得之后用蛋白质和多糖类对包含乳酸菌和食用琼脂胶状物的乳酸菌浓缩液进行涂布。然后,冷冻干燥时,随着食用琼脂形成薄膜形态,使得蛋白质和多糖类的双 重涂布矩阵(格子)形态更加坚固,从而抑制保湿水分,更加提高耐热性、耐酸性、耐胆汁性,可以增强活菌稳定性及加速稳定性。
[0025]并且,对于包含食用琼脂、糖成分及离子成分的水溶液,在120°C ~130°C范围的温度下灭菌后,进行冷却时,随着食用琼脂从40°C开始凝胶化(Gelification),形成食用琼脂胶状物,将这样的食用琼脂胶状物与乳酸菌一同发酵,则形成包含食用琼脂胶状物的乳酸菌发酵液。此外,对于上述包含食用琼脂、糖成分及离子成分的水溶液,在超过130°C的温度下灭菌的情况下,发生碳化现象,从而会使乳酸菌培养产生问题,此外,在不足120°C下灭菌的情况下,灭菌效果降低,从而会产生微生物的污染问题。
[0026]然后,通过对上述乳酸菌发酵液实施分离及浓缩的工序,从而形成包含食用琼脂胶状物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通过这样的浓缩过程,将乳酸菌浓缩至101("l0nCFU/mL时,则随着食用琼脂胶状物与乳酸菌一起沉淀,从而能够诱导有效的涂布。例如,在乳酸菌发酵后,利用连续式离心分离机,对菌体进行分离及浓缩,则能够获得沉淀的食用琼脂胶状物和乳酸菌浓缩水溶液。
[0027]并且,在上述乳酸菌浓缩液中加入蛋白质成分来涂布菌体时,则能够形成食用琼脂及蛋白质涂布。这样的食用琼脂及蛋白质涂布会赋予乳酸菌耐热性、耐酸性及耐胆汁性。
[0028]上述蛋白质成分的加入可以通过在沉淀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蛋白质水溶液的方式来完成。上述蛋白质水溶液的蛋白质浓度可以在0.1%~20%的范围内。作为蛋白质,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大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蛋白胨、酪蛋白胨、脱脂奶粉、乳清蛋白,但并不限于这些。在此,上述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超过20%时,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会使以不溶性状态存在的蛋白质增多,如果不足0.1%时,会显示不出涂布效果O
[0029]在上述加入了蛋白质成分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多糖类成分。本发明中的上述多糖类成分的加入可以采用在乳酸菌和蛋白质混合水溶液中加入多糖类水溶液的方式完成。上述多糖类水溶液优选以多糖类浓度为0.1%~30%范围加入。因为超过30%时,多糖类水溶液的粘度高,在灭菌时发生焦糖化反应,从而难以使用,不足0.1%时,显示不出涂布效果。
[0030]这样的多糖类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卡拉胶(Carrageenan )、黄原胶(Xanthangum)、结冷胶(Gellan gum)、瓜尔胶(Guar gum)、热凝胶多糖(Curdlan)、阿拉伯树胶(Arabic gum)、褐藻胶(Algin)、刺梧桐胶(Karaya gum)、黄蓍胶(Tragacanth gum)、印度树胶(Ghatti gum)、刺槐豆胶(Locust bean gum)、罗望子胶(Tamarind gum)、车前子胶(Psyllium seed gum)、普鲁兰多糖(Pullulan)、韦兰胶(Welan)、鼠李胶(Rhamsan)、果胶(Pectin)、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果聚糖(Levan)、山梨醇(Sorbitol)、木糖醇(Xy I itol)、肌醇(Inositol)、赤藓糖醇(Erythritol)、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麦芽糖糊精(Maltodextrin)、葡甘露聚糖(Glucomannan)、木质素(Iignin)等,但不限于这些。
[0031]此外,所述多糖类可以按照包含食用琼脂和蛋白质成分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总重量的0.001%~10%的重量加入。多糖类的加入量超过10%时,产生不能够均匀涂布的问题,不足0.1%时,会显示不出涂布效果,因此优选在上述范围内加入到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
[0032]如上所述,通过多糖类使乳酸菌被涂布,通过多糖类具有的强结合力,产生菌体之间的结合,从而能够形成结构非常致密的菌块。尤其是当多糖类为水溶液状态时,在酸性的条件下溶解度极低,在中性以上的PH下容易离解及溶出,因此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增强乳酸菌的稳定性及肠内固定性。
[0033]并且,本发明中对上述乳酸菌进行冷冻干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保存稳定性,为此,在包含了食用琼脂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除了加入用于形成双重涂布的蛋白质及多糖类成分之外,进一步加入冷冻保护剂。此时,所述冷冻保护剂可以在加入了用于形成双重涂布的蛋白质及多糖类成分全部加入之后加入,或者是将双重涂布成分与冷冻保护剂一同加入,但优选在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先加入冷冻保护剂后再加入双重涂布成分。
[0034]这样加入了冷冻保护剂后,采用通常的方法实施冷冻干燥过程,则乳酸菌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不会死亡。上述冷冻保护剂可以使用海藻糖、麦芽糖糊精、甘露醇、山梨醇等多糖,可以使用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单糖。此外,也可以使用乳清粉末、淀粉及脱脂奶粉。
[0035]此外,由于冷冻保护剂原料的溶解度不超过50%,因此如果冷冻保护剂的加入量使浓度超过50%时,会以不溶性状态存在,不足0.1%时,显示不出冷冻保护剂的效果,因此冷冻保护剂的浓度优选采用1-50%范围的水溶液状态。
[0036]此外,所述冷冻保护剂也可以以相对于乳酸菌浓缩水溶液总重量的f 50%的加入量加入使用。相对于乳酸菌浓缩水溶液冷冻保护剂的加入量超过50%时,会不能够均匀地混合,不会显示冷冻保护效果,按照不足1%进行加入的情况下,会显示不出冷冻保护剂的效果。
[0037]作为另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包含上述食用琼脂的包含蛋白质和多糖类成分的菌块结构的涂布层的乳酸菌粉的制备方法。上述制备方法的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a)在用于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食用琼脂,然后发酵,形成乳酸菌浓缩水溶液;
(b)往上述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多糖类成分;(C)对上述加入了食用琼脂、蛋白质、多糖类成分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进行冷冻干燥。
[0038]在此,步骤(a)中的用于乳酸菌培养的培养基中可以包含糖成分、离子成分、蛋白质成分及酵母提取物等。并且,所述步骤(b)中,蛋白质与多糖类成分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或者可以同时加入。
[0039]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步骤(b)中,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还可以加入冷冻保护剂成分。
[0040]作为又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乳酸菌粉的产品,这些产品包括发酵乳、加工乳、酱类发酵食品、泡菜发酵食品、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食品、一般食品、医药品及化妆品等。
[0041]本发明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其耐酸性、耐胆汁性、耐热性优异,并且加速稳定性高,在被人体摄取时,因胃酸、胆汁酸引起的乳酸菌死亡程度低,从而具有能够长时间维持乳酸菌本来的生理活性功能的特征,因此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以乳酸菌活性作为必需的多种食品中。
[0042]发明的效果
[0043]根据本发明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其具有耐酸性、耐胆汁性高,在极限环境下的加速试验稳定性高的优点。此外,在摄取乳酸菌时,不会因胃酸、胆汁酸而死亡,具有不会丧失乳酸菌本来的生理活性功能的特点。
[0044]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以乳酸菌活性作为必需的发酵乳、加工乳、酱类发酵食品、泡菜发酵食品、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食品、一般食品及化妆品等的制备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成及作用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下述实施例只是为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下列实施例。在此没有记载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完全能够进行技术推定,因此省略对该部分内容的说明。
[0046]实施例1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的制备
[0047]首先,为了生产用蛋白质单独涂布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CBT-LC)乳酸菌,进行了以下实验。
[0048]具体地,加入5%葡萄糖作`为糖成分,2%酵母提取物,3%大豆蛋白胨,0.1%食用琼月旨,0.2%磷酸二氢钾、0.2%柠檬酸铵、0.2%醋酸钠、0.01%硫酸镁作为离子成分,然后使它们溶解,转移到200L容量的厌氧性发酵管中,在121°C下进行15分钟灭菌,接种2L菌种,用氨维持pH,发酵12小时。在上述发酵之后,以60L/hr的流速将发酵液转移到连续式离心分离器中,使菌体和食用琼脂胶状物沉淀,从而形成了乳酸菌浓缩水溶液。在上述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0.5%大豆分离蛋白作为蛋白质成分,从而生成了用食用琼脂及蛋白质成分涂布的干酿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CBT-LC)乳酸菌。
[0049]然后,将用于乳酸菌冷冻干燥的冷冻保护剂加入到上述涂布了所述蛋白质的乳酸菌水溶液中进行混合。具体地,将30%的海藻糖、20%的山梨醇冷冻保护剂水溶液进行加压灭菌,在上述制得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冷冻保护剂,在搅拌机中以5,OOOrpm的速度进行搅拌,进行均质化处理。
[0050]然后,为了生产用蛋白质及多糖类进行双重涂布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 CBT-LC)乳酸菌,进一步进行了以下实验。
[0051]对混合1%黄原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1%山梨醇并进行溶解的3L多糖类水溶液实施加压灭菌,从而制得多糖类水溶液,然后在上述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混合多糖类水溶液,然后在搅拌机中以5,OOOrpm的速度进行搅拌,进行均质化处理,从而生产出用食用琼脂胶状物、蛋白质、多糖类成分双重涂布了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
[0052]然后,对双重涂布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实施了冷冻干燥工序,具体地,将进行均质化处理了的双重涂布乳酸菌浓缩水溶液在_55°C的冰箱中急速冷冻后,在0°C~40°C下进行了冷冻干燥。
[0053]实施例2用包含食用琼脂的蛋白质与多糖类进行双重涂布的乳酸菌的制备
[0054]首先,为了生产用食用琼脂和蛋白质进行涂布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actis CBT-BL)乳酸菌,进行了以下实验。
[0055]具体地,加入5%葡萄糖作为糖成分,3%酵母提取物,2%大豆分离蛋白作为蛋白成分,0.3%食用琼脂,0.2%磷酸二氢钾、0.2%柠檬酸铵、0.2%醋酸钠、0.01%硫酸镁作为离子成分,然后使它们溶解,转移到200L容量的厌氧性发酵管中,在121°C下进行15分钟灭菌,接种2L菌种,用氨维持pH,发酵15小时。在上述发酵之后,以60L/hr的流速将发酵液转移到连续式离心分离器中,使菌体和食用琼脂胶状物沉淀,从而形成了乳酸菌浓缩水溶液。在上述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3%大豆分离蛋白作为蛋白质成分,从而生成了用食用琼脂及蛋白质成分涂布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 CBT-BL)乳酸菌。
[0056]然后,将用于乳酸菌冷冻干燥的冷冻保护剂加入到上述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进行混合。具体地,将由30%的海藻糖、20%的山梨醇组成的冷冻保护剂水溶液进行加压灭菌,在上述制得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冷冻保护剂,在搅拌机中以5,OOOrpm的速度进行搅拌,进行均质化处理。
[0057]然后,为了生产用食用琼脂胶状物、蛋白质及多糖类进行双重涂布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 CBT-BL)乳酸菌,进一步进行了以下实验。对混合1%黄原胶、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10%山梨醇进行溶解的3L多糖类水溶液实施加压灭菌,从而制得多糖类水溶液,然后在上述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混合上述制得的多糖类水溶液,然后在搅拌机中以5,OOOrpm的速度进行搅拌,进行均质化处理,从而生产出用食用琼脂胶状物、蛋白质、多糖类成分双重涂布了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
[0058]然后,对包含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浓缩水溶液实施了冷冻干燥工序,具体地,将均质化处理了的双重涂布乳酸菌浓缩水溶液在-55°C的冰箱中急速冷冻后,在(TC~40°C下进行了冷冻干燥。
[0059]实验例I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的耐酸性比较
[0060]测定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制得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的耐酸性后,将其结构示于表1中。
[0061]将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制得的乳酸菌粉在pH2.1的人造胃液中分别反应.30、60、90及120分钟,使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缓冲溶液(Phosphate-buffer)稀释水,通过十进制稀释法进行稀释后,涂布到固体培养基(agar plate)上,对乳酸菌进行计数。
[0062]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涂布层,包含食用琼脂、蛋白质、多糖类成分并形成菌块; 乳酸菌,由所述涂布层涂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琼脂涂布层形成薄膜形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层由下述步骤形成:在包含食用琼脂成分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及多糖类成分,然后冷冻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为选自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 )、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明串球菌属(Leuconostoc)、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及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中的一种以上的菌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琼脂的主要成分由琼脂糖(Agarose)和琼脂胶(Agaropectin)构成,混合到pH为5~7之间的溶液中煮沸,然后冷却并形成为胶状,冷冻干燥时,所述食用琼脂胶状物内部的水分被去除,形成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成分选自大米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蛋白胨、酪蛋白胨、脱脂奶粉、乳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类成分选自卡拉胶(Carrageenan)、黄原胶(Xanthan gum)、结冷胶(Gellan gum)、瓜尔胶(Guar gum)、热凝胶多糖(Curdlan)、阿拉伯树胶(Arabic gum)、褐藻胶(Algin)、刺梧桐胶(Karaya gum)、黄蓍胶(Tragacanth gum)、印度树胶(Ghatti gum)、刺槐豆胶(Locust bean gum)、罗望子胶(Tamarind gum)、车前子胶(Psyllium seed gum)、普鲁兰多糖(Pullulan)、韦兰胶(Welan)、鼠李胶(Rhamsan)、果胶(Pectin)、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果聚糖(Levan)、山梨醇(Sorbitol)、木糖醇(XyIitol)、肌醇(Inos itol)、赤藓糖醇(Erythritol)、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Iulose)、麦芽糖糊精(Maltodextrin)、葡甘露聚糖(Glucomannan)、木质素(Iignin)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8.一种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用于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中加入食用琼脂,然后发酵,形成乳酸菌浓缩水溶液; (b)往上述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蛋白质和多糖类成分; (C)对上述加入了食用琼脂、蛋白质、多糖类成分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进行冷冻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是在包含0.1%~5.0%范围的食用琼脂、0.1%~10%范围的糖成分、0.1%~?Ο%范围的酵母提取物、0.01%~2.0%范围的离子成分、以及0.01%~20%范围的蛋白成分的水溶液中发酵乳酸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对包含了食用琼脂、糖成分、酵母提取物、离子成分及蛋白成分的水溶液,以1200C~130°C范围的温度进行灭菌,然后冷却,从而形成食用琼脂胶状物; 将上述食用琼脂胶状物和乳酸菌一起发酵,形成乳酸菌发酵液; 对上述乳酸菌发酵液实施分离及浓缩的工序,从而形成包含食用琼脂胶状物的乳酸菌浓缩水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在加入多糖类及食用乳脂成分之前,或者在所述步骤(C)中,在冷冻干燥之前,在乳酸菌浓缩水溶液中加入冷冻保护剂。
12.包含权利要求1中的利用食用琼脂的双重涂布乳酸菌粉的产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选自发酵乳、加工乳、酱类发酵食品、泡菜发酵食 品、功能性饮料、功能性食品、一般食品、医药品及化妆品。
【文档编号】A61K8/99GK103571767SQ20121026291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郑明俊 申请人:细胞生物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