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牙科用种植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颚骨为固定源来能够简便且通用地临床使用的牙科用种植体。
背景技术:
将固定源设为颚骨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主要手术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用种植体钻头在颚骨上形成与牙科用种植体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小的孔(骨孔),接着,在该骨孔上锤打或拧入牙科用种植体来埋入牙科用种植体,从而埋植于期望的颚骨位置。作为牙科用种植体的规格,已知如下类型等由作为牙根的代替部位的植入体(fixture)和作为牙冠支台的代替部位的基台(abutment)这两个部件构成而在植入体上结合基台来使用的2节类型;由植入体、基台以及螺杆这三个部件构成而使用螺杆将基台固定在植入体上的3节类型;植入体和基台成一体化的I节类型。
作为牙科用种植体的手术方式,存在如下手术等2次法手术,在埋植牙科用种植体之后到缝合牙龈以免该牙科用种植体向口腔内露出并安装修补物(牙冠)之前的期间内设置治愈期间;以及I次法手术,使埋植的牙科用种植体露出来缝合其周围的牙龈。作为牙科用种植体的规格,I节类型的手术最简便且物理学上的强度也具有优势。另外,作为手术方式,在埋植牙科用种植体埋植之后安装作为上部构造体的咬合部位的修补物来完成全部治疗的I次法手术在能够缩短合计手术时间和天数、能够减轻手术师和患者的金钱及精神上的负担的方面具有优势。但是,能够适用I节类型和I次法手术的病例如果如下的口腔内条件不齐备,则无法实施,因此现状下根据病例适当选择牙科用种植体的规格以及手术方式颚骨的骨质和骨量要充分;口腔卫生状态要良好;以及是对手术部位不施加高的咬合压力的部位以及牙列等。近年来,推进牙科用种植体的技术开发以能够更简便地使用,而且,改进了表面性状、形状等的产品已上市,但是都各有优缺点。在日本专利第4278305号中记载了外表面形成有导程(是指旋转I圈时的轴向上的移动量,在日本专利第4278305号中记载为“螺距”)相同或大致相等且螺距(是指相邻的螺纹峰间的距离,在日本专利第4278305号中记载为“棱间间隔”)不同的两种外螺纹的、容易埋入骨组织构造的牙科用种植体。日本专利第4278305号的牙科用种植体的目的仅在于使向骨组织构造的埋入容易,并没有考虑将牙科用种植体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位置处。日本专利第4282479号是由与上述日本专利第4278305号相同的专利权人作出的,记载了将与皮质骨组织层卡合的部分形成为越是上侧则直径越粗的锥形状的牙科用种植体。在日本专利第4282479号中记载了当将该牙科用种植体拧入颚骨时,通过锥形状部分从感觉上能够识别出转矩的增大,因此能够将牙科用种植体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位置处。但是,在日本专利第4282479号中,在锥形状部分上也从比其靠前端侧的部分起连续地形成有同一导程且同一螺距的外螺纹。因而,拧入锥形状部分时的转矩的增加量一定,因此实际上难以将牙科用种植体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位置处。在埋植牙科用种植体后的大量病例中确认出,从骨表面向骨内部方向产生Imm左右的骨吸收(退缩)。该骨吸收的原因之一在于,细菌从骨表面侧侵入骨与牙科用种植体的边界,沿着骨与牙科用种植体的边界向骨内部侵蚀骨。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微观上来讲,骨的侵蚀不是与牙科用种植体的中心轴方向平行地前进,而是沿着形成在牙科用种植体的外表面的外螺纹等的谷底而前进。在日本专利第4282479号的牙科用种植体中,在锥形状部分以及比其靠前端侧的部分连续地形成有同一导程且同一螺距的外螺纹,因此存在起因于细菌的骨吸收容易沿着该外螺纹的谷底发展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牙科用种植体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位置的牙科用种植体。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骨表面附近的骨吸收(退缩)的牙科用种植体。
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是埋植于颚骨的牙科用种植体,在其外表面上,从前端侧沿着上述牙科用种植体的中心轴方向且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地具备外螺纹部和埋入转矩增大部。上述外螺纹部包括导程相同而螺距不同的多个螺纹部。上述多个螺纹部以越靠前端侧则螺距越大的方式按螺距的大小顺序配置。上述外螺纹部的外径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一定,或越靠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侧越大。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包括导程上述外螺纹部的导程不同的螺纹峰或在周方向上连续的凸条。在包括上述中心轴的剖面中,将上述多个螺纹部中与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相邻的螺纹部的螺纹峰的顶部沿着上述中心轴方向依次连接而成的轮廓线是直线,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的上述螺纹峰的顶部或上述凸条的顶部位于上述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图I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埋植于颚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IB是从上方观察图IA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立体图。图IC是图IA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侧视剖面图。图ID是从上方观察图IA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俯视图。图IE是从下方观察图IA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仰视图。图IF是图IA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第一螺纹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图。图IG是图IA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第二螺纹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图。图2A是包括埋入转矩增大部的图IC的部分A的放大剖面图。图2B是表示构成埋入转矩增大部的多个凸条的另一剖面形状的放大剖面图。
图2C是表示构成埋入转矩增大部的多个凸条的又一剖面形状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外部嵌合类型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一例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设置有与牙龈接触的部位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一例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I节类型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一例的侧视图。图6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侧视图。图6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埋入转矩增大部及其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7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侧视图。图7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埋入转矩增大部及其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8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侧视图。图S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埋入转矩增大部及其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侧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侧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侧视图。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侧视图。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 :埋入部分;2 :外螺纹部;3 :埋入转矩增大部;4 :第一螺纹部;5 :第二螺纹部;6 :第三螺纹部;9 :牙冠侧端(骨端部);11 :牙科用种植体的中心轴;13 :多凸条(埋入转矩增大部);15 :螺丝攻槽(tap groove) ;16 :第一区域;16a :第一轮廓线;17 :第二区域;17a 第二轮廓线;18 :第三区域;18a :第三轮廓线;19a、19b :轮廓线;23 :微小外螺纹(埋入转矩增大部);30 :颚骨;31 :皮质骨;32 :海绵骨;33、43 :凸条(埋入转矩增大部);35 :骨表面;51 59 :牙科用种植体;60 :空腔;61 :基台;62 :凸部;63 :袖口(cuff)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是埋植于颚骨的牙科用种植体,在其外表面上,从前端侧沿着上述牙科用种植体的中心轴方向且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地具备外螺纹部和埋入转矩增大部。上述外螺纹部包括导程相同而螺距不同的多个螺纹部。上述多个螺纹部以越靠前端侧则螺距越大的方式按螺距的大小顺序配置。上述外螺纹部的外径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一定,或越靠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侧越大。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包括导程上述外螺纹部的导程不同的螺纹峰或在周方向上连续的凸条。在包括上述中心轴的剖面中,将上述多个螺纹部中与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相邻的螺纹部的螺纹峰的顶部沿着上述中心轴方向依次连接而成的轮廓线是直线,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的上述螺纹峰的顶部或上述凸条的顶部位于上述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根据本发明,当埋入转矩增大部开始与颚骨接触并埋入时,埋入转矩非连续地(急剧地)增大。手术师能够从感觉上识别出该转矩的增大,因此能够将牙科用种植体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埋植位置。另外,通过适当地设定埋入转矩增大部的结构,还能够减轻骨表面附近的骨吸收(退缩)。上述效果是不管牙科用种植体的规格如何都能够得到的。在上述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中,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也可以由在周方向上连续的多个凸条构成。由此,能够进一步减轻细菌从骨表面进入骨与牙科用种植体的边界而产生的骨吸收(退缩),能够防止产生骨吸收(退缩)的可能性变高。或者,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也可以由微小外螺纹构成,该微小外螺纹具备导程比上述外螺纹部的导程小的螺纹峰。或者,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也可以由在周方向上连续的单一凸条构成。
·
优选的是,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构成为,将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埋入上述颚骨所需的埋入转矩比将上述多个螺纹部中与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相邻的螺纹部埋入上述颚骨所需的埋入转矩大。由此,能够将牙科用种植体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埋植位置。螺纹峰的顶部位于上述轮廓线及其延长线上的上述外螺纹部的区域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优选为2. Omm以上,更优选为3. 2mm以上且4. Omm以下。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优选为O. Imm以上且I. Omm以下,更优选为O. 2mm以上且O. 5mm以下。上述轮廓线与上述中心轴形成的角度优选为O. 5度以上且8度以下,更优选为I度以上且4度以下。上述多个螺纹部所共同的上述导程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优选为O. 5mm以上且2. 4mm以下,更优选为O. 8mm以上且I. 5mm以下。优选上述多个螺纹部的各螺距成整数比。优选的是上述多个螺纹部中最靠前端侧配置的螺纹部具备多条螺纹。优选的是上述外螺纹部的前端部分形成在与除此以外的部分相比锥角大的锥面上。优选的是在前端或其附近具备具有自攻(Self tapping)功能的螺丝攻槽。下面,示出优选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参照的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而仅简化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部件中的、说明本发明所需的主要部件。因而,本发明能够具备以下各图中未示出的任意的结构部件。另外,以下各图中的部件的尺寸并没有忠实示出实际的结构部件的尺寸以及各部件的尺寸比率等。(实施方式I)图I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1埋植于颚骨30的状态的侧视图。该牙科用种植体51可作为2节类型或3节类型来使用,在图IA中仅示出其植入体。另外,该牙科用种植体51在I次法手术和2次法手术的任一个中都能够适用。点划线11是沿着牙科用种植体51的长边方向的中心轴(主轴)。在图IA中,省略了覆盖颚骨30的骨表面35的牙龈的图示。为了便于以下的说明,在牙科用种植体51的中心轴11方向上,将安装牙冠的一侧(图IA的纸面的上侧)称为“牙冠侧”或“上侧”,将向颚骨30埋入的方向一侧(图IA的纸面的下侧)称为“前端侧”或“下侧”。图IB是从上方观察牙科用种植体51的立体图,图IC是沿着包括牙科用种植体51的中心轴11的面的侧视剖面图,图ID是从上方观察牙科用种植体51的俯视图,图IE是从下方观察牙科用种植体51的仰视图。图IF是牙科用种植体51的第一螺纹部4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图,图IG是牙科用种植体51的第二螺纹部5的局部放大侧视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牙科用种植体51的外表面,从前端侧朝着牙冠侧,外螺纹部2和埋入转矩增大部3沿着中心轴11方向依次形成。外螺纹部2由前端侧的第一螺纹部4和牙冠侧的第二螺纹部5构成。在第一螺纹部4和第二螺纹部5中分别形成有与牙科用种植体51的中心轴11同轴的外螺纹。第一螺纹部4的外螺纹与第二螺纹部5的外螺纹相比,导程L相同,但是螺距大。在此,“导程”是指使外螺纹转一圈时的中心轴11方向上的移动量,“螺距”是指在中心轴11方向上相邻的螺纹峰的螺距(周期)。在本例中,在第一螺纹部4中,如图IF所示,形成有由峰顶的直径Dla相同且谷底的直径Dlbl、Dlb2不同的2条螺旋槽构成的2条螺纹,在第二螺纹部5中, 如图IG所示,形成有由峰顶的直径D2a相同且谷底的直径D2b也相同的3条以上的螺旋槽构成的多条螺纹。埋入转矩增大部3由与牙科用种植体51的中心轴11同轴的多个凸条(以下称为“多凸条”)13构成。多个凸条分别是在牙科用种植体51的周方向上连续的环状的突起(肋或垄)。在中心轴11方向上相邻的凸条间形成有在牙科用种植体51的周方向上连续的槽(或凹状)。优选的是多凸条13的螺距小于与多凸条13相邻的第二螺纹部5的螺距。在此,多凸条13的螺距是指在中心轴11方向上相邻的凸条(或槽)的螺距(周期)。构成外螺纹部2的第一螺纹部4和第二螺纹部5的卷绕方向相同。在此,螺纹的“卷绕方向”是指在将螺纹沿其轴观察时使螺纹向远离的方向推进所需的螺纹的旋转方向。如图IC所示,在沿着包括中心轴11的面的牙科用种植体51的剖面图中,由“轮廓线”来规定牙科用种植体51的外形(轮廓形状)。“轮廓线”是由将形成在外螺纹部2中的螺纹峰的顶部(离中心轴11最远的部分)沿着中心轴11方向依次连接的线来定义的。在本例中,根据轮廓线的倾斜度(即轮廓线相对于中心轴11形成的角度),能够将外螺纹部2从牙冠侧向前端侧依次分为第一区域16、第二区域17、第三区域18这三个区域。第一区域16与形成有第二螺纹部5的区域一致。第一区域16中的轮廓线(以下称为“第一轮廓线16a”)是直线,以随着靠近牙科用种植体51的前端侧而离中心轴11的距离变小的方式相对于中心轴11倾斜角度Θ I。而且,构成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多凸条13的各凸条的顶部位于第一轮廓线16a的向上侧的延长线上(参照后述的图2A)。换言之,存在于第一区域16内的第二螺纹部5和与其相邻的埋入转矩增大部3形成在共同的锥面(圆锥面)上,第一轮廓线16a相当于该锥面(圆锥面)的母线。第二区域17包括第一螺纹部4的第二螺纹部5侧的部分。第二区域17中的轮廓线(以下称为“第二轮廓线17a”)是直线,与中心轴11平行。换言之,存在于第二区域17内的第一螺纹部4的第二螺纹部5侧的部分形成在共同的圆筒面上,第二轮廓线17a相当于该圆筒面的母线。第三区域18包括第一螺纹部4的前端侧的部分。第三区域18中的轮廓线(以下称为“第三轮廓线18a”)是直线,以随着靠近牙科用种植体51的前端侧而离中心轴11的距离变小的方式相对于中心轴11倾斜角度Θ 3。角度Θ 3大于角度Θ I ( θ 3> Θ I)。换言之,存在于第三区域18内的第一螺纹部4的前端侧的部分形成在共同的锥面(圆锥面)上,第三轮廓线18a相当于该锥面(圆锥面)的母线。第三区域18的锥面的锥角大于第一区域16的锥面的锥角。牙科用种植体51的从前端至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牙冠侧端(一般还称为“骨端部”)9的部分(以下称为“埋入部分”)1 (参照图1C)如图IA所示那样与颚骨30接触且卡合而埋入颚骨30内。因而,可期望埋入部分I与颚骨得到良好的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 一体化形成)。颚骨30由其表面侧的高密度且硬的皮质骨31和其内部的低密度且柔软的海绵骨32构成。皮质骨31的平均厚度是2mnT3mm。从埋植牙科用种植体后的大量病例中预测出从骨表面向骨内部方向的Imm左右的骨吸收(退缩)。但是,这些是一般的平均数值,牙科用种植体的最佳形状根据病例、手术而各种各样。
牙科用种植体51设计成埋入转矩增大部3和第一区域16与皮质骨31卡合,第二区域17和第三区域18与海绵骨32卡合。构成第一区域16的第二螺纹部5对应于硬的皮质骨31,因此,优选的是如图IG所示那样使其螺纹螺距P2小且使外螺纹的谷底的直径D2b大,即,优选的是使有效直径D2e大。由此,不需要过度的埋入转矩而能够将第二螺纹部5埋入皮质骨31,而且能够实现埋入初期的牙科用种植体51的物理上的固定。期望第一区域16 (在本实施方式I中是第二螺纹部5)在中心轴11方向上的长度LI (参照图1C)是根据皮质骨31的厚度来选择的,一般其下限优选为2. Omm以上,更优选为3. 2mm以上。另外,其上限优选为4. Omm以下。另一方面,构成第二区域17和第三区域18的第一螺纹部4对应于柔软的海绵骨32。因此,优选的是如图IF所示那样使其螺纹螺距Pl大且外螺纹的谷底的直径Dlbl、Dlb2小,即,优选的是使有效直径Dle小。由此,能够以良好的埋入转矩埋入第一螺纹部4,而且能够实现埋入初期的牙科用种植体51的物理上的固定。因而,从上述观点来看,第一螺纹部4的螺纹峰的高度H1、H2 (参照图1F)越高越好。具体地说,优选的是螺纹峰的高度HI、H2为O. 25mm以上。但是,如果将螺纹峰的高度HI、H2变高,则外螺纹的谷底的直径Dlbl、Dlb2变小,因此第一螺纹部4的机械强度降低。另外,当考虑在埋入牙科用种植体之前用种植体钻头在颚骨上形成的骨孔的内径一般为形成在牙科用种植体的各部位的外螺纹的有效直径左右时,如果外螺纹的谷底的直径Dlbl、Dlb2过小,则埋植牙科用种植体51后的牙科用种植体51与颚骨之间的空间变大,得到良好的骨结合为止花费时间的部位变多。因而,第一螺纹部4的螺纹峰的高度HI、H2的高度优选为I. 2mm以下,更优选为O. 8mm以下。本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51通过并用上述的形状,能够应对大量病例以及手术方式。其中,例外的病例中的解决方案如下。例如,在牙科用种植体51的埋入预定位置的颚骨30全部柔软的情况、在刚拔牙后的手术中无法得到埋入初期的物理上的固定力的情况等下,优选选择2次法手术来延长治愈期间。另外,在硬的颚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通过使利用种植体钻头形成的骨孔比通常稍大和/或通过种植体钻头(螺孔钻头)在骨孔上形成具有与牙科用种植体51的导程L同一螺距的线槽,来使埋入牙科用种植体51时的埋入转矩降低至适当值。牙科用种植体51的埋入转矩的适当值没有特别限制,其上限优选为50N*cm以下,更优选为40N · cm以下。另外,其下限优选为20N · cm以上。在将牙科用种植体51埋入用种植体钻头形成的骨孔时,第二螺纹部5旋入皮质骨31内,接着,旋入埋入转矩增大部3。构成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多凸条13的导程可认为是O。因而,当多凸条13开始与皮质骨31接触旋入时,用于旋入牙科用种植体51的转矩非连续地(急剧地)增大。手术师能够从感觉上识别出该转矩的非连续的增大。因而,能够将牙科用种植体51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埋植位置。另外,如上所述,作为骨吸收(退缩)的原因之一,细菌从骨表面35进入骨与牙科用种植体的边界,沿着骨与牙科用种植体的边界而向前端部侵蚀。在这种情况下,细菌不是沿着种植体的长边方向侵蚀,而是沿着形成在牙科用种植体的表面的槽而前进。在本发明的 牙科用种植体51中,牙冠侧的最端侧形成有埋入转矩增大部3、即多凸条13。构成多凸条13的各槽不是螺旋槽。因而,能够使骨吸收(退缩)延迟,进而还有能够防止骨吸收(退缩)的可能性。因而,本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51有利于减轻骨表面35附近的骨吸收(退缩)。如果埋入转矩增大部3在中心轴11方向上的长度L3 (参照图1C)过长,则将埋入转矩增大部3埋入颚骨30时的阻力增大而牙科用种植体51的埋入转矩变高,因此损伤颚骨30而产生骨吸收(退缩)的可能性增大。因而,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长度L3的上限优选为I. Omm以下,更优选为O. 5mm以下。另一方面,如果埋入转矩增大部3在中心轴11方向上的长度L3过短,则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上述的效果降低,因此其下限优选为O. Imm以上,更优选为O. 2mm以上。如上所述,第二螺纹部5的螺纹峰的顶部以及构成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多凸条13的各凸条的顶部依次排列的第一轮廓线16a以随着靠近牙科用种植体51的牙冠侧而离中心轴11的距离变大的方式相对于中心轴11倾斜。因而,随着将牙科用种植体51的第二螺纹部5以及埋入转矩增大部3埋入骨,牙科用种植体51使骨孔的直径扩大,埋入转矩增大。由此,能够提高埋植牙科用种植体51后的、牙科用种植体51对于骨的初期的物理上的固定力。这有利于减轻骨吸收(退缩)。另外,第一轮廓线16a如上所述那样倾斜,由此,埋入转矩增大部3开始旋入皮质骨31内时的转矩的变化变得更加显著。如果第一轮廓线16a与中心轴11形成的角度Θ I过小,则通过第一轮廓线16a的倾斜所得到的上述效果降低。因而,角度Θ I的下限优选为O. 5度以上,更优选为I度以上。另一方面,如果角度Θ I过大,则埋入牙科用种植体51时的阻力增大而埋入转矩变高,损伤颚骨30而产生骨吸收(退缩)的可能性变高。因而,角度Θ I的上限优选为8度以下,更优选为4度以下。构成外螺纹部2的第一螺纹部4和第二螺纹部5具有共同的导程L。如果该导程L过小,则将牙科用种植体51埋入到诊断时所设计的埋植位置所需的时间变长,植入作业变得繁杂。另外,一般,埋入转矩在导程L小时变小,相反地,在导程L大时变大。因而,为了提高牙科用种植体51的植入作业效率以及提高埋植牙科用种植体51后的、牙科用种植体51对于颚骨30的初期的物理上的固定力,导程L的下限优选为O. 5mm以上,更优选为O. 8mm以上。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因埋入转矩变高而损伤颚骨30从而产生骨吸收(退缩),导程L的上限优选为2. 4mm以下,更优选为I. 5mm以下。另一方面,构成外螺纹部2的第一螺纹部4和第二螺纹部5的螺距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为了得到良好的埋入转矩,其下限优选为O. 05mm以上,更优选为O. Imm以上。另外,其上限优选为Imm以下,更优选为O. 25mm以下。第一螺纹部4的螺距与第二螺纹部5的螺距优选成整数比,进而,更优选的是第一螺纹部4的螺距为第二螺纹部5的螺距的整数倍。这有利于皮质骨31与第二螺纹部5的
骨结合。图2A是包括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图IC的部分A的放大剖面图。构成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多凸条13的各凸条的剖面形状如图2A所示那样是三角形。但是,在本发明中,多 凸条13的凸条的剖面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2B所示,也可以是将凸条的顶部和槽(凹条)的底部形成为圆角的变形三角形。或者,也可以是图2C所示那样将凸条的顶部和槽(凹条)的底部形成为圆筒面或锥面的大致梯形。在图2C中,凸条的顶部优选沿着第一轮廓线16a。当然,多凸条13的剖面形状也可以具有除上述以外的任意形状。关于构成外螺纹部2的外螺纹的齿的剖面形状,也与上述的埋入转矩增大部3同样地能够采用任意形状。但是,一般,如果外螺纹的峰顶的顶部尖,则应力集中于与该顶部对应的颚骨的部分而产生骨吸收的可能性变高。因而,优选实施使外螺纹的峰顶的顶部如图2B那样弄圆(进行R倒角)、如图2C那样切掉(进行C倒角)、或将这些组合等的处理。在沿着包括中心轴11的面的剖面中,构成外螺纹部2的外螺纹的齿以及构成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多凸条13的凸条的前端角度Y (参照图1F、图1G、图2A)没有特别限制,其下限优选为20度以上,更优选为40度以上。另外,其上限优选为90度以下,更优选为70度以下。如果前端角度Y小于上述下限,则应力集中于与螺纹峰或凸条的顶部对应的颚骨的部分而产生骨吸收的可能性变高。另一方面,如果前端角度Y大于上述上限,则得到与骨的骨结合的表面积变小。另外,在外螺纹部2中,在埋入牙科用种植体51时难以得到充分的推进力。在上述例子中,第一螺纹部4、第二螺纹部5以及多凸条13的各前端角度相同,但是它们中的至少一个前端角度也可以与其它前端角度不同。前端侧的第三区域18中的第三轮廓线18a相对于中心轴11的倾斜角度Θ 3设定为与第一区域16中的第一轮廓线16a的倾斜角度Θ I相比相对大,使得牙科用种植体51的前端部分成为锥形形状。由此,埋入转矩变低,能够防止损伤颚骨30而产生骨吸收(退缩)。另外,形成有从牙科用种植体51的前端向牙冠侧延伸的螺丝攻槽15。螺丝攻槽15在将牙科用种植体51埋入颚骨30内的过程中,在用种植体钻头形成的骨孔的内周面形成内螺纹(自攻)。在本例中,如图IA所示,在沿相对于中心轴11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螺丝攻槽槽15相对于中心轴11倾斜延伸,但是螺丝攻槽15的延伸方向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与中心轴11平行。另外,在本例中,如图IE所示,螺丝攻槽15在相对于中心轴11对称的位置处形成有两个,但是螺丝攻槽槽15的数量也可以比其少或多。在形成多个螺丝攻槽15的情况下,优选相对于中心轴11以等角度间隔进行配置。牙科用种植体51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作为牙科用种植体的材料能够适当选择公知的材料来使用。例如能够列举如以纯钛、钛合金为代表的金属材料或以氧化铝、氧化锆为代表的陶瓷材料等。牙科用种植体51的制造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适当选择在牙科用种植体的制造中使用的公知的制造方法。牙科用种植体51的外表面例如能够通过切削加工来制作。仅使用一般的精密加工程序(CAD)进行切削加工(CAM)来制作的表面性状通常为表面粗糙度Ra是O. 2 μ m左右或表面粗糙度Rz是2. O μ m左右,该表面粗糙度的值仅依赖于加工痕。这种表面性状不适合于与骨的骨结合。即使表面粗糙度Ra或Rz为大的值,仅通过表面凹凸的高低差简单地大是不适于细胞的巨噬细胞(增殖),骨结合变得不良。于是,为了得到良好的骨结合,埋入 部分I的表面需要是适度的粗糙面。具体地说,优选的是表面粗糙度Ra为O. 5 μ m以上、且表面粗糙度Rz为5. O μ m以上,更为优选的是作为厚生劳动省所制定的牙科用种植体认可基准(药食发第0525004号)的螺丝型种植体的基准的、表面粗糙度Ra为I. 15 μ m以上且4. 05 μ m以下、且表面粗糙度Rz为5. O μ m以上且40 μ m以下。用于得到这种表面的表面处理方法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适当选择公知的表面处理方法来使用,例如能够例示放电加工、喷砂、酸处理、碱处理、阳极氧化处理、或磷酸钙等的
被覆处理等。如图IC所示,在牙科用种植体51中形成有向其牙冠侧开口的空腔60。基台(未图示)插入到空腔60而与空腔60嵌合。即,本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51是植入体与基台的嵌合部位位于在植入体内以凹状形成的空腔60内的所谓的内部嵌合类型。但是,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不限定于这种内部嵌合类型,也可以是植入体与基台的嵌合部位设置于植入体的外侧(通常比牙冠侧端9靠上侧)的外部嵌合类型。图3是表示外部嵌合类型的牙科用种植体51的一例的侧视图,在本例中,比牙冠侧端9向上方突出的凸部62与基台(未图示)嵌合。与内部嵌合类型同样地,在外部嵌合类型中,也能够适用于2节类型和3节类型。如图4所示,牙科用种植体51也可以在比埋入颚骨的埋入部分I靠上侧的位置具备贯通牙龈且与牙龈接触的部位(以下称为“袖口部”)63。袖口部63的外表面的表面性状不需要是如上述的埋入部分I的外表面那样的粗糙面,例如能够适当选择平滑面、镜面等公知的表面性状来使用。另外,袖口部63的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制。图4是在内部嵌合类型的本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中设置袖口部63的例子,虽然省略图示,但是还能够在外部嵌合类型的本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中同样地设置袖口部63。上述的牙科用种植体51能够作为由成为牙根的代替部位的植入体和成为牙冠支台的代替部位的基台这两个部件构成的2节类型、或除了植入体和基台以外还包括用于将基台固定于植入体的螺丝的3节类型的植入体来使用。但是,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不限定于2节类型和3节类型,例如,还能够适用于如图5所示那样的在成为牙根的代替部位的植入体中一体形成基台61的I节类型。在图5中,在埋入颚骨的埋入部分I与基台61之间,设置有在图4中说明的贯通牙龈且与牙龈接触的袖口部63。本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51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作为缺损牙齿的代替而使用的牙科用种植体,或者可以是作为牙列矫正用线的固定源等而使用的临时种植体,还可以是使用于除这些以外的任意用途的牙科用种植体。另外,关于牙科用种植体51的手术方式也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适用于在埋植牙科用种植体51之后到缝合牙龈以免牙科用种植体51向口腔内露出并安装修补物之前的期间内设置治愈期间的2次法手术或使埋植的牙科用种植体51露出来缝合牙科用种植体51周围的牙龈的I次法手术等公知的手术方式。在现实的牙科临床中,根据各种颚骨的状态和口腔内环境选择牙科用种植体的规格以及手术方式。一般,在牙科用种植体的规格以及手术方式中,若提高牙科用种植体的操作性则牙科用种植体的临床应用范围变窄而若使用临床应用范围宽的牙科用种植体则牙科用种植体的操作变复杂等各有优缺点。本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51不管规格和手术方式如何,能够广泛利用。(实施方式2)本实施方式2在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结构上不同于实施方式I。下面,以与实施方式I的不同点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2。在下面的说明中所参照的附图中,对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要素附加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 图6A是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2的侧视图。图6B是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2的埋入转矩增大部3及其附近的、沿着包括中心轴11的面的放大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2中,埋入转矩增大部3由与牙科用种植体52的中心轴11同轴的微小外螺纹23构成。微小外螺纹23是由具有小于外螺纹部2的导程的导程的螺纹峰构成的外螺纹。优选的是微小外螺纹23的螺距小于与微小外螺纹23相邻的第二螺纹部5的螺距。微小外螺纹23的卷绕方向与构成外螺纹部2的螺纹部的卷绕方向相同。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2中,将第二螺纹部5的螺纹峰的顶部沿着中心轴11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轮廓线16a也是直线。而且,微小外螺纹23的螺纹峰的各顶部位于第一轮廓线16a的延长线上。构成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微小外螺纹23的导程小于第二螺纹部5的导程。因而,在将牙科用种植体52埋入用种植体钻头形成的骨孔时,当微小外螺纹23开始与皮质骨31接触并旋入时,用于旋入牙科用种植体52的转矩非连续地(即,急剧地)增大。手术师能够从感觉上识别出该转矩的非连续的增大。因而,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能够将牙科用种植体52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埋植位置。另外,从骨表面进入骨与牙科用种植体52的边界的细菌沿着微小外螺纹23的螺纹槽而前进。由于微小外螺纹23的导程小于外螺纹部2的导程,因此与实施方式I的多凸条13同样地,本实施方式2的微小外螺纹23也能够使骨吸收(退缩)延迟。因而,本实施方式2的牙科用种植体52有利于减轻骨表面附近的骨吸收(退缩)。关于微小外螺纹23的螺纹齿的剖面形状,同样地适用实施方式I的关于多凸条13的凸条以及槽(凹条)的剖面形状(参照图2A 图2C)的说明。另外,关于螺纹峰的前端角度Y2 (参照图6B),同样地适用实施方式I的关于多凸条13的凸条的前端角度Y的说明。本实施方式2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实施方式I的说明直接或适当变更后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本实施方式3在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结构上不同于实施方式I。下面,以与实施方式I的不同点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3。在下面的说明中所参照的附图中,对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要素附加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
图7A是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3的侧视图。图7B是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3的埋入转矩增大部3及其附近的、沿着包括中心轴11的面的放大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3中,埋入转矩增大部3由在牙科用种植体53的周方向上连续的一个凸条33构成。凸条33的外周面是与牙科用种植体53的中心轴11同轴的圆锥面(锥面)。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3中,将第二螺纹部5的螺纹峰的顶部沿着中心轴11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轮廓线16a也是直线。而且,凸条33的顶部(即上述圆锥面)位于第一轮廓线16a的延长线上。换言之,凸条33的周围的圆锥面的母线与第一轮廓线16a—致。在将牙科用种植体53埋入用种植体钻头形成的骨孔时,当凸条33开始与皮质骨接触并旋入时,用于旋入牙科用种植体53的转矩非连续地(急剧地)增大。手术师能够从感觉上识别出该转矩的非连续的增大。因而,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能够将牙科用种植体53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埋植位置。
·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埋入转矩增大部3中没有实质形成如实施方式1、2那样的槽。因而,防止因从骨表面进入骨与牙科用种植体53的边界的细菌引起的骨吸收(退缩)的效果相比于实施方式1、2小。本实施方式3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实施方式I的说明直接或适当变更后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4在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结构上不同于实施方式I。下面,以与实施方式I的不同点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4。在下面的说明中所参照的附图中,对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要素附加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符号,省略它们的说明。图8A是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4的侧视图。图8B是本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4的埋入转矩增大部3及其附近的、沿着包括中心轴11的面的放大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4中,埋入转矩增大部3由在牙科用种植体54的周方向上连续的一个凸条43构成。如图SB所示,凸条43的外周面的剖面形状具有大致圆弧形状。凸条43的外径在牙冠侧端9为最大。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4中,将第二螺纹部5的螺纹峰的顶部沿着中心轴11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轮廓线16a也是直线。而且,凸条43的顶部(即形成最大径的部分)位于第一轮廓线16a的延长线上。在将牙科用种植体54埋入用种植体钻头形成的骨孔时,当凸条43开始与皮质骨接触并旋入时,用于旋入牙科用种植体54的转矩非连续地(急剧地)增大。手术师能够从感觉上识别出该转矩的非连续的增大。因而,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能够将牙科用种植体54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埋植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在埋入转矩增大部3中没有实质形成如实施方式1、2那样的槽。因而,防止因从骨表面进入骨与牙科用种植体54的边界的细菌引起的骨吸收(退缩)的效果相比于实施方式1、2小。本实施方式4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实施方式I的说明直接或适当变更后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5)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5的侧视图。在实施方式I中,在第一螺纹部4中形成有由谷底的直径不同的两个螺旋槽构成的2条螺纹,而在本实施方式5中,在第一螺纹部4中形成有由一个螺旋槽构成的I条螺纹。在第二螺纹部5中形成有导程与第一螺纹部4的导程L相同且螺距小于第一螺纹部4的螺距的多条螺纹。在本实施方式5中,一般,外螺纹部2的导程小于实施方式I。在图9中,示出了将第一螺纹部4变更为I条螺纹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3条螺纹以上的多条螺纹形成在第一螺纹部4中。不管第一螺纹部4的条数如何,在第二螺纹部5中形成导程与第一螺纹部4的导程相同且螺距小的外螺纹。本实施方式5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变更实施方式I的第一螺纹部4的结构的例子,但是同样的 变更还能够适用于实施方式2 4。(实施方式6)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6的侧视图。在实施方式I中,外螺纹部2由两个螺纹部(第一螺纹部4和第二螺纹部5)构成,而在本实施方式6中由三个螺纹部(第一螺纹部4、第二螺纹部5以及第三螺纹部6)构成。在本实施方式6的第一螺纹部4和第二螺纹部5中,分别形成有导程、螺距、条数与实施方式I的第一螺纹部4和第二螺纹部5相同的外螺纹。第三螺纹部6配置在第一螺纹部4与第二螺纹部5之间。在第三螺纹部6中形成有导程与第一螺纹部4和第二螺纹部5相同、螺距小于第一螺纹部4且大于第二螺纹部5的多条螺纹。如在实施方式I中所说明的那样,优选的是第一螺纹部
4、第二螺纹部5以及第三螺纹部6的各螺距成整数比,更优选的是第一螺纹部4的螺距为第二螺纹部5和第三螺纹部6的各螺距的整数倍。与实施方式I同样地,将第二螺纹部5的螺纹峰的顶部沿着中心轴11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轮廓线16a是直线,构成埋入转矩增大部3的多凸条13的各凸条的顶部位于该第一轮廓线16a的向上侧的延长线上。另外,第三螺纹部6的螺纹峰的各顶部位于第一轮廓线16a的向下侧的延长线上。因而,在本实施方式6中,第一区域16与形成有第二螺纹部5和第三螺纹部6的区域一致。在本例中,优选的是埋入转矩增大部3和第一区域16 (第二螺纹部5和第三螺纹部6)与皮质骨卡合,第二区域17和第三区域18 (第一螺纹部4)与海绵骨32卡合。因而,如在实施方式I中所说明的那样,第一区域16(即,在本实施方式6中第二螺纹部5和第三螺纹部6)在中心轴11方向上的长度LI优选为2. Omm以上,更优选为3. 2mm以上且4. Om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6中,在第一螺纹部4与第二螺纹部5之间具备第三螺纹部6,因此能够使在埋植牙科用种植体56时螺距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埋入转矩的变化变小。在图10中,示出了将外螺纹部2由导程相同且螺距不同的三种螺纹部构成的例子,但是构成外螺纹部2的螺纹部的种类数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四种以上。不管构成外螺纹部2的螺纹部的种类数如何,以越靠近前端侧则螺距变得越大的方式按螺距的大小顺序配置螺纹部。构成外螺纹部2的所有螺纹部的导程设定为相同,而且,各螺纹部的卷绕方向设定为相同。
本实施方式6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将实施方式I的外螺纹部2由3种以上螺纹部构成的例子,还能够在实施方式2 5的外螺纹部2中适用本实施方式6。(实施方式7)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7的侧视图。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51的外形(轮廓形状)具有相对于中心轴11的倾斜度不同的三个轮廓线(第一轮廓线16a、第二轮廓线17a、第三轮廓线18a),而本实施方式7的牙科用种植体57的外形(轮廓形状)实质上仅具有单一轮廓线19a。即,埋入转矩增大部3和外螺纹部2形成在以轮廓线19a为母线的单一锥面(圆锥面)上。轮廓线19a以随着靠近牙科用种植体57的前端侧而离中心轴11的距离变小的方式相对于中心轴11倾斜角度Θ。在图11中,示出了牙科用种植体57的外形具有单一轮廓线的例子,但是牙科用种植体的外形也可以具有4条以上的轮廓线。不管轮廓线的数量如何,任意轮廓线都以越靠·下侧则离中心轴11的距离越小的方式倾斜,或者与中心轴11平行。沿着轮廓线设定牙科用种植体的外形。因而,越靠牙冠侧,牙科用种植体的外径越大。本实施方式7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变更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51的外形(轮廓形状)的例子,但是还能够将同样的变更适用于实施方式2飞。(实施方式8)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8的侧视图。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图11的牙科用种植体57中,轮廓线19a相对于中心轴11倾斜角度Θ ( Θ >0度),而在本实施方式8的牙科用种植体58中,轮廓线19b与中心轴11平行。即,埋入转矩增大部3和外螺纹部2形成在与中心轴11同轴的圆筒面上。因而,牙科用种植体58的外径在中心轴11方向上一定。本实施方式8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变更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51的外形(轮廓形状)的例子,还能够将同样的变更适用于实施方式2飞。(实施方式9)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牙科用种植体59的侧视图。在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51中形成有螺丝攻槽15,而在本实施方式9的牙科用种植体59中未形成有螺丝攻槽。本实施方式9的牙科用种植体59优选使用于埋入到使用种植体钻头(螺丝攻钻头)预先形成线槽的骨孔的情况。本实施方式9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与实施方式I相同。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在实施方式I的牙科用种植体51中省略了螺丝攻槽的例子,但是在实施方式21的牙科用种植体中也能够同样地省略螺丝攻槽。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的目的都始终是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清楚,并不是将本发明仅限定于这种具体例来进行解释,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中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本发明包括这些变更。本发明的牙科用种植体不管颚骨的状态和口腔内环境如何都能够广泛适用,临床应用范围广,通用性高。另外,能够将牙科用种植体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位置。并且,只要适当地选择埋入转矩增大部的结构,就能够减轻骨端部周边的骨吸收(退缩)。因而,本发明能够广泛利用于牙科用种植体的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牙科用种植体,埋植于颚骨,其特征在于, 在该牙科用种植体外表面上,从前端侧沿着上述牙科用种植体的中心轴方向且与上述中心轴同轴地具备外螺纹部和埋入转矩增大部, 上述外螺纹部包括导程相同而螺距不同的多个螺纹部, 上述多个螺纹部以越靠前端侧则螺距越大的方式按螺距的大小顺序配置, 上述外螺纹部的外径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一定,或越靠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侧越大,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包括导程与上述外螺纹部的导程不同的螺纹峰或在周方向上连续的凸条, 在包括上述中心轴的剖面中,将上述多个螺纹部中与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相邻的螺纹部的螺纹峰的顶部沿着上述中心轴方向依次连接而成的轮廓线是直线,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的上述螺纹峰的顶部或上述凸条的顶部位于上述轮廓线的延长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由在周方向上连续的多个凸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由微小外螺纹构成,该微小外螺纹具备导程比上述外螺纹部的导程小的螺纹峰。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由在周方向上连续的单一凸条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构成为,将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埋入上述颚骨所需的埋入转矩比将上述多个螺纹部中与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相邻的螺纹部埋入上述颚骨所需的埋入转矩大。
6.根据权利要求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螺纹峰的顶部位于上述轮廓线及其延长线上的上述外螺纹部的区域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为2. (to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螺纹峰的顶部位于上述轮廓线及其延长线上的上述外螺纹部的区域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为3. 2mm以上且4. O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为O. Imm以上且I. O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广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埋入转矩增大部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为O. 2mm以上且O. 5m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广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轮廓线与上述中心轴形成的角度为O. 5度以上且8度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广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轮廓线与上述中心轴形成的角度为I度以上且4度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f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螺纹部所共同的上述导程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为O. 5mm以上且2. 4mm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f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螺纹部所共同的上述导程在上述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为O. 8mm以上且I. 5mm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f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螺纹部的各螺距成整数比。
15.根据权利要求f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螺纹部中最靠前端侧配置的螺纹部具备多条螺纹。
16.根据权利要求f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螺纹部的前端部分形成在与除该前端部分以外的部分相比锥角大的锥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f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牙科用种植体,其特征在于, 在前端或其附近具备具有自攻功能的螺丝攻槽。
全文摘要
一种牙科用种植体(51),从前端侧起具备外螺纹部(2)和埋入转矩增大部(3)。外螺纹部包括导程相同而螺距不同的多个螺纹部(4、5)。多个螺纹部以越靠前端侧则螺距越大的方式按螺距的大小顺序配置。外螺纹部的外径在中心轴(11)方向上一定,或越靠埋入转矩增大部侧越大。埋入转矩增大部包括导程与外螺纹部的导程不同的螺纹峰或在周方向上连续的凸条。在包括中心轴的剖面中,将多个螺纹部中与埋入转矩增大部相邻的螺纹部的螺纹峰的顶部沿着中心轴方向依次连接而成的轮廓线是直线,埋入转矩增大部的螺纹峰的顶部或凸条的顶部位于轮廓线的延长线上。由此,能够将牙科用种植体正确地埋植于诊断时所设计的位置。
文档编号A61C8/00GK102908200SQ20121027340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日
发明者堀弘二, 西泽正祥, 松野有良, 吉本龙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