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格肿节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444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规格肿节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口服滴丸,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属热毒壅盛证候者,并可用于癌症辅助治疗的肿节风滴丸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 Nakai的干燥全株。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近几年发现肿节风具有较为广泛的药理作用,实验证明肿节风的主要成分香豆酮和内酯类物质等为抗菌的主要有效成份,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
杆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有抗流感病毒作用;琥珀酸及挥发油有明显抗S180和W 256瘤株的作用;同时所含成分黄酮、香豆酮、内酯类、鞣酸等物质,有消炎、收敛、保护溃疡面,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胃粘膜有较强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对已糜烂出血之溃疡有明显的收敛作用,使胃溃疡在短期内愈合;琥珀酸具有镇咳、祛痰作用,病人服后感到胸部舒坦,痰液稀释易咳出。用于各种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哮喘以及不适于服用麻黄素、氨茶碱的患者;此外通过长期实验表明,肿节风滴丸的持续服用,无任何毒性反应,安全性高。肿节风的传统剂型为片剂,先将原料药材肿节风加水煎煮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后压片制得。由于剂型及制备技术等原因,大多数中药的日服制剂,服用后均存在着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生物利用度较低和肝肠首过效应等缺陷。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肿节风药效的发挥,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同时现有的滴丸制备技术中冷凝剂的选择也很难满足大规格滴丸的成形要求,因此无法制备出IOOmg以上的大规格滴丸。许多中药滴丸制剂的单次服用量都在20粒以上,这给患者服用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是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木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向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服用方便且服用量少的肿节风滴丸剂型及其制备方法。采取下述制备方法即可制得本发明所涉及的大规格(250mg)肿节风滴丸。制备方法
1、原料的提取和制备取肿节风切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I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过85目筛;
2、基质聚乙二醇类、山梨醇酐类、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类、硬脂酸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羟甲基淀粉纳、十一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上述可药用载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而成;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肿节风浸膏粉基质=1:1 1:3;
4、采用水浴、油浴或者其他加热方式,将混合物料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浸膏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加入香精,混匀;
5、采用专用滴丸机,预先设定好所需滴丸的规格,并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并保持在50°C 90 °C,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形成自上而下逐渐衰减的温度梯度,上部温度为15°C 35°C,底部温度为-5V 10°C ;
6、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达到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药物浸膏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滴入冷凝剂中,收缩成型。冷凝剂选用甲基硅油;
7、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干燥即得。有益效果 利用现有技术得到的肿节风片剂,由于制备技术和剂型本身的特点等原因,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不足以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如服用后存在着溶散时限长、溶出度低、吸收较差、肝肠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肿节风滴丸为采用固体分散制备技术的滴丸剂型,从药物的结构方式上彻底改变了常规的药物组合物口服制剂所存在的缺陷。利用表面活性剂为基质与肿节风浸膏一起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药物的总表面积增大,且基质为亲水性,对药物具有润湿作用,能使药物迅速溶散成微粒或溶液,因而使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加快,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发挥高效、速效作用。本发明所涉及的肿节风滴丸是由含有药物活性成分的浸膏与熔融的基质相混合,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中制成。因此,药物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且操作是在液态下进行,无粉尘污染,不易受晶型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增加了稳定性。现有的滴丸制备技术,其滴制原理是依靠药物和基质混合液自身重力所形成的药滴滴入冷凝液中遇骤冷收缩而成,所形成的药滴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依赖药物本身的特性;同时现有的滴丸制备技术中冷凝剂的选择也很难满足大规格滴丸的成形要求,因此无法制备出IOOmg以上的大规格滴丸。许多中药滴丸制剂的单次服用量都在20粒以上,这给患者服用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是极大不便。本发明所涉及的大规格肿节风滴丸,利用专用滴丸机,成功的克服了传统工艺只靠药液重力进行滴制的弊病,同时又对冷凝剂的品种温度的工艺条件进行合理的实验筛选,成功制备出IOOmg以上的大规格肿节风滴丸,使得利用滴丸制备技术对传统中药剂型进行改进成为可能,也给广大患者的服用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尤其方便老年患者,方便服用携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以几组具体实施例,就本发明所述大规格肿节风滴丸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1、原料的提取和制备取肿节风切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I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过85目筛;
2、基质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400;
3、配比以g或kg为单位,按重量份计,肿节风浸膏粉基质=1:1 1:3;
4、采用水浴、油浴或者其他加热方式,将混合物料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浸膏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加入人参香精,混匀;5、采用专用滴丸机,预先设定好所需滴丸的规格,并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并保持在50°C 90 °C,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形成自上而下逐渐衰减的温度梯度,上部温度为15°C 35°C,底部温度为-5V 10°C ;
6、冷凝剂液体石蜡、大豆油、甲基硅油;
7、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达到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药物浸膏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滴入冷凝剂中,收缩成型。由滴丸机出口将收缩成型的滴丸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剂,丁燥即得。试验结果
实例一选择不同基质,药物浸膏粉与基质不同配比以及选择不同滴头温度进行组方的试验,比较对不同规格滴丸光滑圆整率的影响。试验设计为了观察下列条件下1.选择不同基质;2.相同基质选择不同配比;
3.相同基质同种配比选择不同滴头温度;4.同种基质同种配比同种滴头温度不同滴丸规格进行实验,比较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产品的光滑圆整率的影响,分别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400等基质与原料粉相混合,分别按照药物浸膏粉基质=I :1/1 :1. 5/1 :2的配比,分别按照150mg、200mg、250mg的滴丸规格,其他均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所给出条件,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将各组配制好的原辅料分别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专用的滴丸机,分别调节滴头温度使保持在70 士 2°C和80 士 20°C ;以甲基硅油为冷凝剂,调节滴丸机的制冷控制系统使冷凝剂的温度保持在20 — _5°C,再按前面具体实施方式所给出的工艺分别进行制备,可以得到3个原料分别与不同基质的组方试验,并得到54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附表一。实例二制备过程中选择不同冷凝剂的试验。试验设计为了观察制备过程中选择不同冷凝剂对本发明所涉及产品的影响,分别以液体石蜡、大豆油、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其他均按照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所给出条件,基质选用聚乙二醇4000与干粉以2 :1的比例相混合,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将各组配制好的原辅料分别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专用的滴丸机,分别调节滴头温度使保持在70 士 2V ;调节滴丸机的制冷控制系统使冷凝剂的温度保持在20 — _5°C,再按前面具体实施方式所给出的工艺分别进行制备,可以得到3个原料分与不同基质的组方试验,并得到3组不同的实验结果见附表二。表一、基质种类等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的大规格肿节风滴丸制剂,主要以肿节风原料制备而成,用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属热毒壅盛症候者,并可用于癌症辅助治疗。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规格肿节风滴丸制剂,其特征在于每丸重大于lOOmg。
3.如权利要求I所述肿节风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取肿节风切碎,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并将通过上步制得的浸膏粉以1:1 1:3的比例与作为辅料的基质相混合,采用水浴、油浴或者其他加热方式,将混合物料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提取物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加入香精,混匀,上滴丸机,滴制成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节风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质选择聚乙二醇类、山梨醇酐类、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类、、硬脂酸烃氧40酯、倍他环糊精、泊洛沙姆、羟甲基淀粉纳、十一烷基硫酸钠、硬脂酸、硬脂酸钠、甘油明胶、虫胶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而成,优选聚乙二醇-400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节风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浸膏粉与基质的配比(按重量份计,以g或kg为单位)为I: I 1:3,优选为1:2。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剂为液体石蜡、大豆油或甲基娃油的一种,优选甲基娃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节风滴丸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7.I原料的提取和制备取肿节风切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I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过85目筛; 7.2将通过上一步制得的浸膏粉以1:1 1:3的比例,与作为辅料的基质相混合基质优选为聚乙二醇-4000 ; 7.3采用水浴、油浴或者其他加热方式,将混合物料加热,直至得到含有药物提取物干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浊液和/或混悬液,加入香精,混匀; 7.4采用专用滴丸机,预先设定好所需滴丸的规格,并调整滴丸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使滴丸机的滴头温度加热并保持在50°C 90 °C,冷凝剂的温度冷却并形成自上而下逐渐衰减的温度梯度,上部温度为15°C 35°C,底部温度为-5V 10°C ; 7.5待滴丸机滴头和冷凝柱内冷凝剂的温度分别稳定达到所要求的温度状态时,将含有药物浸膏粉和基质的熔融液和/或乳蚀液和/或混悬液置于滴丸机的滴头罐内,滴入冷凝剂中,收缩成型,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口服制剂,主要以肿节风原料制备而成,用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属热毒壅盛症候者及癌症辅助治疗。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向广大患者和医务下作作者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毒副作用更小,且使用携带方便的大规格肿节风滴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K9/20GK102813685SQ2012102864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魏雪纹, 李强 申请人: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