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591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治疗烧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治疗烧烫伤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一种常见外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烧烫是司空见惯的。烧烫伤一般分为三度一度烧伤只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热、疼痛,没有水疱,不留瘢痕。二度烧伤皮肤出现水疱,局部红肿,疼痛剧烈,治疗及时一般无大瘢痕。三度烧伤最为严重,损害深,皮肤焦黑,坏死,骨骼和血管暴露,极易发生绿脓杆菌感染败血症死亡。治疗及时侥幸存活,可遗留严重瘢痕,四肢三度烧伤可致肢体挛缩、畸形。目前治疗烧烫伤的周期较长,严重时需要不断的换药,确保伤口不会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止痛、止水、止血快的治疗烧烫伤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烧烫伤药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
蜂房1-5份、刘寄奴3-10份、地榆1-4份、黄柏1-4份、桅子1-5份、槐花3_8份、枣树皮1-3份、金银花2-7份、天花粉1-6份、陈石灰1-5份、野猪胆汁5-12份、黄明胶1_5份、鸡子黄1-5份、穿山甲2-8份、麝香O. 5-2份。一种治疗烧烫伤药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优选配制蜂房3份、刘寄奴8份、地榆2份、黄柏3份、桅子4份、槐花4份、枣树皮2份、金银花4份、天花粉5份、陈石灰3份、野猪胆汁10份、黄明胶2份、鸡子黄2份、穿山甲5份、麝香I. 5份。一种治疗烧烫伤药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称取蜂房1-5份、刘寄奴3-10份、地榆1-4份、黄柏1-4份、桅子1-5份、槐花3_8份、枣树皮1-3份、金银花2-7份、天花粉1-6份、陈石灰1-5份、野猪胆汁5-12份、黄明胶1_5份、鸡子黄1-5份、穿山甲2-8份、麝香O. 5-2份;
将野猪胆汁拌黄柏、桅子、花粉、刘寄奴、金银花、槐花、枣树皮和地榆放入容器中用盐泥封存七天,得到混合物A备用;
取混合物A与天花粉和陈石灰焙干研磨成粉,得到混合粉;
将蜂房焙黄、鸡子黄煮过后焙黄,穿山甲、黄明胶焙干,分别研磨成粉,然后与混合粉混匀,最后加入麝香用盐泥封存三个月即得到治疗烧烫伤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快速止痛、止化脓、止血、止水不再串皮,不需要包扎,用药后六小时出现皱纹,隔夜结痂,痂落后平,无痕。用酒把烫伤周围用酒消毒,伤面不用处理,如伤面湿滑只需用干面散于伤处;如伤面略干用麻油拌均匀涂抹于伤处。刘某,男40多岁,1997年8月31日来诊,脚面部开水烫伤,已经县医院诊治3个月,烂至露骨转到本处,在本处治疗,用药30小时后伤面结痂,10天后痂落。
孙某,男27岁,1998年7月11日来诊,左腿胯部开水烫伤,面积20X35厘米,在本处治疗20小时后结痂,7天后痂落。王某,女17岁,2004年8月28日来诊,面部烧伤,头额部烧至露白骨,骨上并有烧黑之处,由医院转来,在本处治疗,用药26小时后伤面结痂,一个月后痂落。张某,男40多岁,2004年9月I日来诊,左胳膊及腋下至腰部面积20X40厘米两处开水烫伤,在本处治疗,用药30小时后伤面结痂,15天后痂落。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烧烫伤药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
蜂房I份、刘寄奴10份、地榆I份、黄柏I份、桅子I份、槐花3份、枣树皮3份、金银花2份、天花粉6份、陈石灰I份、野猪胆汁12份、黄明胶I份、鸡子黄5份、穿山甲2份、磨香O. 5 份。治疗烧烫伤药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称取蜂房、刘寄奴、地榆、黄柏、桅子、槐花、枣树皮、金银花、天花粉、陈石灰、野猪胆汁、黄明胶、鸡子黄、穿山甲、磨香;
将野猪胆汁拌黄柏、桅子、花粉、刘寄奴、金银花、槐花、枣树皮和地榆放入容器中用盐泥封存七天,得到混合物A备用;
取混合物A与天花粉和陈石灰焙干研磨成粉,得到混合粉;
将蜂房焙黄、鸡子黄煮过后焙黄,穿山甲、黄明胶焙干,分别研磨成粉,然后与混合粉混匀,最后加入麝香用盐泥封存三个月即得到治疗烧烫伤药。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烫伤药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
蜂房5份、刘寄奴3份、地榆4份、黄柏4份、桅子5份、槐花8份、枣树皮I份、金银花7份、天花粉I份、陈石灰5份、野猪胆汁5份、黄明胶5份、鸡子黄I份、穿山甲8份、麝香2份。治疗烧烫伤药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称取蜂房、刘寄奴、地榆、黄柏、桅子、槐花、枣树皮、金银花、天花粉、陈石灰、野猪胆汁、黄明胶、鸡子黄、穿山甲、磨香;
将野猪胆汁拌黄柏、桅子、花粉、刘寄奴、金银花、槐花、枣树皮和地榆放入容器中用盐泥封存七天,得到混合物A备用;
取混合物A与天花粉和陈石灰焙干研磨成粉,得到混合粉;
将蜂房焙黄、鸡子黄煮过后焙黄,穿山甲、黄明胶焙干,分别研磨成粉,然后与混合粉混匀,最后加入麝香用盐泥封存三个月即得到治疗烧烫伤药。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烧烫伤药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
蜂房3份、刘寄奴8份、地榆2份、黄柏3份、桅子4份、槐花4份、枣树皮2份、金银花4份、天花粉5份、陈石灰3份、野猪胆汁10份、黄明胶2份、鸡子黄2份、穿山甲5份、磨香I. 5 份。治疗烧烫伤药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称取蜂房、刘寄奴、地榆、黄柏、桅子、槐花、枣树皮、金银花、天花粉、陈石灰、野猪胆汁、黄明胶、鸡子黄、穿山甲、磨香;
将野猪胆汁拌黄柏、桅子、花粉、刘寄奴、金银花、槐花、枣树皮和地榆放入容器中用盐泥封存七天,得到混合物A备用;
取混合物A与天花粉和陈石灰焙干研磨成粉,得到混合粉;
将蜂房焙黄、鸡子黄煮过后焙黄,穿山甲、黄明胶焙干,分别研磨成粉,然后与混合粉混匀,最后加入麝香用盐泥封存三个月即得到治疗烧烫伤药。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烧烫伤药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
蜂房3份、刘寄奴5份、地榆2份、黄柏2份、桅子2份、槐花4份、枣树皮2份、金银花4份、天花粉3份、陈石灰3份、野猪胆汁8份、黄明胶2份、鸡子黄2份、穿山甲4份、麝香I份。治疗烧烫伤药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称取蜂房、刘寄奴、地榆、黄柏、桅子、槐花、枣树皮、金银花、天花粉、陈石灰、野猪胆汁、黄明胶、鸡子黄、穿山甲、磨香;
将野猪胆汁拌黄柏、桅子、花粉、刘寄奴、金银花、槐花、枣树皮和地榆放入容器中用盐泥封存七天,得到混合物A备用;
取混合物A与天花粉和陈石灰焙干研磨成粉,得到混合粉;
将蜂房焙黄、鸡子黄煮过后焙黄,穿山甲、黄明胶焙干,分别研磨成粉,然后与混合粉混匀,最后加入麝香用盐泥封存三个月即得到治疗烧烫伤药。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那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变化,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药,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 蜂房1-5份、刘寄奴3-10份、地榆1-4份、黄柏1-4份、桅子1-5份、槐花3_8份、枣树皮1-3份、金银花2-7份、天花粉1-6份、陈石灰1-5份、野猪胆汁5-12份、黄明胶1_5份、鸡子黄1-5份、穿山甲2-8份、麝香O. 5-2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药,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蜂房3份、刘寄奴8份、地榆2份、黄柏3份、桅子4份、槐花4份、枣树皮2份、金银花4份、天花粉5份、陈石灰3份、野猪胆汁10份、黄明胶2份、鸡子黄2份、穿山甲5份、磨香I.5 份。
3.—种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烧烫伤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称取蜂房1-5份、刘寄奴3-10份、地榆1-4份、黄柏1-4份、桅子1-5份、槐花3_8份、枣树皮1-3份、金银花2-7份、天花粉1-6份、陈石灰1-5份、野猪胆汁5-12份、黄明胶1_5份、鸡子黄1-5份、穿山甲2-8份、麝香O. 5-2份; 将野猪胆汁拌黄柏、桅子、花粉、刘寄奴、金银花、槐花、枣树皮和地榆放入容器中用盐泥封存七天,得到混合物A备用; 取混合物A与天花粉和陈石灰焙干研磨成粉,得到混合粉; 将蜂房焙黄、鸡子黄煮过后焙黄,穿山甲、黄明胶焙干,分别研磨成粉,然后与混合粉混匀,最后加入麝香用盐泥封存三个月即得到治疗烧烫伤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治疗烧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治疗烧烫伤中药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止痛、止水、止血快的治疗烧烫伤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用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制蜂房1-5份、刘寄奴3-10份、地榆1-4份、黄柏1-4份、栀子1-5份、槐花3-8份、枣树皮1-3份、金银花2-7份、天花粉1-6份、陈石灰1-5份、野猪胆汁5-12份、黄明胶1-5份、鸡子黄1-5份、穿山甲2-8份、麝香0.5-2份;本发明能够快速止痛、止化脓、止血、止水不再串皮,不需要包扎,用药后六小时出现皱纹,隔夜结痂,痂落后平,无痕。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2836253SQ20121033214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陈宝书 申请人:陈宝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