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喷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该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氢氧化钙60-80份,黄苓0.5-3份,黄柏0.5-3份,穿心莲0.5-3份,水20-55份。本发明的药物由以下方法制备:将黄苓、黄柏、穿心莲混合加水熬制1-2小时,制得药物、水混合物;将氢氧化钙与药物、水混合物混合搅拌后沉淀8-10小时,除去沉淀物后得到液体为成品;将成品装入带有喷雾装置的瓶中。本发明的药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消肿凉血、清热解毒除燥湿、消毒杀菌、防止创面感染等功效。用本发明治疗烧烫伤,1-2小时止痛,治疗效果显著。除此之外用本发明的治疗药物性过敏、火包、疙瘩及痱子也非常有效。
【专利说明】烧烫喷雾 【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种类很多,如:烫伤II号,烫伤膏等等,虽然这些药物均能缓解病痛,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见效慢、治疗不彻底,而且价格高昂等不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一是提供一种见效快、治疗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二是提供一种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4]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所述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氢氧化钙60-80份,黄苓0.5-3份,黄柏0.5-3份,穿心莲0.5-3份,水20-55份。
[0006]一种制备烧烫伤药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氢氧化韩60-80份,黄考:0.5-3份,黄柏0.5-3份,穿心莲0.5-3份,水20-55份;
[0008]b.将黄苓、黄柏、穿心莲混合加水熬制1-2小时,制得药物、水混合物;
[0009]c.将氢氧化钙与药物、水混合物混合搅拌后沉淀8-10小时,除去沉淀物后得到液体为成品;
[0010]d.将成品装入带有喷杆的瓶中。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药物的主要原料是氢氧化钙,具有止血定痛、清凉蚀恶肉、去腐生肌之功效,为烧烫伤创面提供良好的弱碱性环境,促进新肉增长,黄苓、黄柏、穿心莲具有消肿凉血、清热解毒除燥湿、消毒杀菌等功效,防止创面感染。
[0012]1、本发明的药源广泛,价格低廉,所制得的喷雾液以微粒的形式直接进入创面,被创面吸收,形成保护膜,阻止细菌侵入,一般(指起火包,起水泡)1-2小时止痛,止痒,严重的20-24小时有非常明显的疗效,本发明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为100%。除此之外用本发明的治疗药物性过敏、火包、疙瘩及痱子也非常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4]本发明所述的氢氧化钙是氢氧化钙溶液,具体做法是:取生石灰加水浸泡,除去残渣及沉淀物,余下的氢氧化钙溶液(本发明)备用。
[0015]本发明所述的黄芩、黄柏、穿心莲均是由市场上购买的粉末状制品。
[0016]本发明所述的水是白开水。
[0017]实施例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氢氧化钙60份,黄苓1份,黄柏2份,穿心莲3份,水35份。[0018]首先将黄苓0.5份、黄柏3份、穿心莲3份混合,按照水与药物的重量比为1: 5的比例加水40份,加温熬制I小时制得三种药物的混合液。
[0019]将氢氧化钙与药物混合液混合搅拌后沉淀8小时,沉淀后的液体为成品药,将成品药装入带有喷雾杆的瓶内,每瓶50ml。
[0020]实施例2、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氢氧化钙100份,黄苓3份,黄柏2份,穿心莲
2.5份水,65份。
[0021]首先将黄苓2.5份、黄柏3份、穿心莲2.5份混合,按照水与药物的重量比为1: 5的比例加水65份,加温熬制2小时,制得三种药物的混合液。
[0022]将上述混合液与氢氧化钙混合搅拌后沉淀10小时,沉淀后的液体为成品药,将成品药装入带有喷雾装置的瓶内,每瓶50ml。
[0023]实施例3、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原料:氢氧化钙85份,黄苓2份,黄柏3份,穿心莲1.5份,水25份。
[0024]2、将黄苓1.5份、黄柏2份、穿心莲1.5份混合,按照水与药物的重量比为1: 5的比例加水25份,加温熬制I小时,制得三种药物的混合液。
[0025]将药物混合液与其氧化钙混合搅拌后沉淀9小时,沉淀后的液体为成品药,将成品药液装入带有喷雾装置的瓶内,每瓶50ml。
[0026]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为外用药物,使用时按下喷雾杆,将药液直接喷于创面,每10分钟喷一次,一般2小时见效,严重患者喷好为止。
`[0027]本发明的典型病例:
[0028]患者刘清51岁,因电短路,打火,烧伤左手,起包,部分有些烧焦,用药后,两个小时止痛,24小时后痊愈。
[0029]患者马万全,41岁及其母张青兰,72岁,因炼猪油,不慎把左臂烫伤,烫伤面积20公分长,水泡下垂5公分长,用药后2个小时止痛,24小时痊愈。
[0030]患者赵清霞,26岁,剖腹产后,用胶布过敏,起一身泡,疙瘩,又痛又痒,两天两夜睡不着觉,哭声不断,用药后2小时止痛,24小时痊愈。
[0031]马红宝,16岁,因有腋臭,用药后过敏,起一身疙瘩,痒的难忍,用药后I小时止痒,24小时痊愈。
[0032]用本发明治疗烧烫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0033]患者资料:采用本发明共治疗100例烧烫伤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6岁。
[0034]治疗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液,将其喷洒在创面上,一天数次,2小时止痛,II度以下烧烫伤患者24小时治愈,II度以下烧烫伤患者有明显疗效。
[0035]治疗效果:
[0036]所治疗的100例患者中,经治疗,其中痊愈85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100%。
[0037]治疗效果显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治疗烧烫伤有显著效果。
[0038]患者资料:采用本发明共治疗65例药物过敏起疙瘩及痱子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者45岁,最小者6岁。
[0039]治疗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液,将其喷洒在创面上,一天数次,连续治疗1-3天。[0040]治疗效果:
[0041]所治疗的65例患者中,经1-3天的治疗,其中痊愈65例,治愈率为100%。
[0042]治疗效果显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治疗药物过敏起疙瘩及痱子效果显著,经随访复发率为零。[0043]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氢氧化钙60-80份,黄苓0.5-3份,黄柏0.5-3份,穿心莲0.5-3份,水20-55份。
2.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是:氢氧化钙64份,水20份,黄苓1份,黄柏1份,穿心莲1份。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烧烫伤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氢氧化韩60-80份,黄茶0.5-3份,黄柏0.5-3份,穿心莲0.5-3份,水20-55份; b.将黄苓、黄柏、穿心莲混合加水熬制1-2小时,制得药物、水混合物; c.将氢氧化钙与药物、水混合物混合搅拌后沉淀8-10小时,除去沉淀物后得到液体为成品; d.将成品装入带有喷雾 装置的瓶中。
【文档编号】A61K36/756GK103655853SQ20121034185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李金才 申请人:天津泰源中草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