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药吸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6166阅读:1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方中药吸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纯中药材为原料的的复方中药吸毒膏。
背景技术
吸毒膏的前身是“拔毒膏”,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四大名膏之一,是一种外用黑膏药,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奇特的治疗效果,是中华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目前市场上有关吸毒膏的药物不少,鱼目混杂,真正有显著的稳定疗效的确实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方合理、疗效稳定的复方中药
吸毒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复方中药吸毒膏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香油50-60、章丹20-30、木鳖子5-10、透骨草、5-10、天冬5-10、臭梧桐叶5-10、薄荷叶2-5、羊碣石粉2_5、草乌2_5、川乌2_5、大贝母2-5、土丁桂2-5、生甘草1-3、苏木1-3、木香2-5、松香1_3、磨香2-5、棒脑2-5。复方中药吸毒膏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预处理
木鳖子、透骨草、天冬等中药粗料按配方配比取好,然后放入粉碎机内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木香、松香、麝香、樟脑等中药细料研成细粉,过120-150目筛后备用;
(2)熬枯去渣
取香油置锅中,微热后将粉碎后的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230°C,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3)炼油
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350°C,改用中火,最后油滴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4)下丹成膏
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少量加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5)去火毒
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7-10日,每日换水1-2次;
(6)摊膏药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药木香、松香、麝香、樟脑等研细粉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所述的章丹在下丹前需先进行炒丹,把章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用铲子不断翻炒,炒干后过100-120目筛,过筛后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复方中药吸毒膏适用于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比如痔疮、痤疮、疔毒、咽喉炎、颈椎炎、伤感染、冻、烫、烧伤等;本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打通经络,消肿止痛,去腐生新等功效。本发明是黑膏药剂型,使用的原材料为纯中药材,患部外用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还可以吸出体内和病灶去的毒素,治疗疗程短、见效快,可在极短时间内治疗至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香油50份、章丹20份、木鳖子8份、透骨草6份、天冬5份、臭梧桐叶8份、薄荷叶3份、羊碣石粉2份、草乌4份、川乌5份、大贝母3份、土丁桂5份、生甘草2份、苏木3份、木香3份、松香2份、磨香5份、樟脑5份。复方中药吸毒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
木鳖子、透骨草、天冬等中药粗料按配方配比取好,然后放入粉碎机内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木香、松香、麝香、樟脑等中药细料研成细粉,过150目筛后备用;
(2)熬枯去渣
取香油置锅中,微热后将粉碎后的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C,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3)炼油
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C,改用中火,最后油滴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4)下丹成膏
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少量加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5)去火毒
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10曰,每日换水2次;
(6)摊膏药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药木香、松香、麝香、樟脑等研细粉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其中,章丹在下丹前需先进行炒丹,把章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用铲子不断翻炒,炒干后过100目筛,过筛后备用。实施病例
钱某,男,36岁,混合痔、脱肛、便血,使用本复方中药吸毒膏第3天未见便血,5天后肛门能够自动回纳,15天后,混合痔消失。周某,女,42岁,肛周脓肿、便血,使用本复方中药吸毒膏第2天未见出血,脓肿明显减轻,7天后肛周脓肿完全消除。 张某,男,83岁,全身多处褥疮伤口感染,使用本复方中药吸毒膏10后痊愈。唐某男,25岁,轻度大面积烫伤,涂用本复方中药吸毒膏5次后,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复方中药吸毒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香油50-60、章丹20-30、木鳖子5-10、透骨草、5-10、天冬5_10、臭梧桐叶5_10、薄荷叶2_5、羊碣石粉2_5、草乌2-5、川乌2-5、大贝母2-5、土丁桂2-5、生甘草1_3、苏木1_3、木香2_5、松香1_3、麝香2-5、棒脑 2-5。
2.一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方中药吸毒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预处理 木鳖子、透骨草、天冬等中药粗料按配方配比取好,然后放入粉碎机内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木香、松香、麝香、樟脑等中药细料研成细粉,过120-150目筛后备用; (2)熬枯去渣 取香油置锅中,微热后将粉碎后的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此时温度可达220-230°C,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3)炼油 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350°C,改用中火,最后油滴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 (4)下丹成骨 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少量加章丹,边加边搅动,一定要向同方向搅拌,搅成粘稠的膏体,膏药不粘手,拉丝不断为好,过硬则老,过粘则嫩; (5)去火毒 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7-10日,每日换水1-2次; (6)摊膏药 取膏药团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细药木香、松香、麝香、樟脑等研细粉兑入,搅匀,用竹签取一定量的膏药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复方中药吸毒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章丹在下丹前需先进行炒丹,把章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用铲子不断翻炒,炒干后过100-120目筛,过筛后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方中药吸毒膏,其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香油50-60、章丹20-30、木鳖子5-10、透骨草、5-10、天冬5-10、臭梧桐叶5-10、薄荷叶2-5、羊碣石粉2-5、草乌2-5、川乌2-5、大贝母2-5、土丁桂2-5、生甘草1-3、苏木1-3、木香2-5、松香1-3、麝香2-5、樟脑2-5。本发明复方中药吸毒膏适用于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比如痔疮、痤疮、疔毒、咽喉炎、颈椎炎、伤感染、冻、烫、烧伤等;本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打通经络,消肿止痛,去腐生新等功效。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2861216SQ2012103433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韩俊峰 申请人:韩俊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