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28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据报道在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占受检人群的13.8%。临床表现为腹胀、上腹痛或上腹部不适、早饱感、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甚至出现嗳气、恶心、消化不良、 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发病原因有很多,如动脉硬化、胃血流量不足、烟酒茶的嗜好等都容易损害胃粘膜的屏障机能而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据流行病学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阻止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发展以减少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现代医学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只能进行对症治疗及保护胃黏膜治疗。例如上腹胀痛,可服三九胃泰等健脾理气的中药制剂;上腹饱胀、恶心、嗳气可用西沙必利、吗丁啉等;如胃黏膜有炎症活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可服含铋的制剂如德诺等。A、E、C、B族维生素及益气养胃的中药对胃黏膜恢复有利。但是存在疗效不理想的不足。
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当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等范畴,其病位在胃。近年来,中医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辩证、治则方药、基础实验等方面也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寒邪凝滞、饮食损伤、情志不遂、慢速感染、药物及遗传等因素所致。胃为阳腑,多气多血,以通降为顺,喜润恶燥,若寒邪凝滞、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感染、 药物等,均可损伤胃腑,导致胃失和降,气滞不行,代谢产物不断积蓄,郁于中焦,郁久化热, 久病入络,阴血耗伤,脾胃虚弱,气血匮乏,气虚则无以行血。
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理,以益气化瘀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成药及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瓜萎10 40份、半夏5 20 份、黄连3 15份、枳实5 25份、茯苓5 20份、白术5 25份、川楝子5 20份、木香3 15份、丹参5 25份、砂仁3 15份、当归5 20份、生蒲黄5 20份、甘草3 10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瓜萎30份、半夏12份、黄连6份、枳实15份、茯苓 10份、白术15份、川楝子10份、木香6份、丹参15份、砂仁6份、当归10份、生蒲黄10份、 甘草6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瓜萎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枳实具有化痰散痞、破气消积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生蒲黄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健脾开胃、疏肝理气、化湿导滞、清热养阴、活血化瘀之功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3. 7%,治愈率达62. 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瓜萎 30g、半夏12g、黄连6g、积实15g、获茶10g、白术15g、川楝子10g、木香6g、丹参15g、砂仁 6g、当归10g、生蒲黄10g、甘草6g。
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瓜萎 40g、半夏10g、黄连3g、积实20g、获茶15g、白术5g、川楝子12g、木香15g、丹参5g、砂仁10g、 当归20g、生蒲黄Sg、甘草IOgo
实施例3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瓜萎 20g、半夏15g、黄连5g、枳实25g、茯苓5g、白术10g、川楝子20g、木香3g、丹参10g、砂仁15g、 当归15g、生蒲黄5g、甘草Sg。
实施例4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瓜萎 10g、半夏20g、黄连15g、枳实5g、茯苓20g、白术25g、川楝子5g、木香10g、丹参20g、砂仁 3g、当归Sg、生蒲黄12g、甘草5g。
实施例5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瓜萎 25g、半夏5g、黄连10g、枳实10g、茯苓12g、白术20g、川楝子15g、木香12g、丹参25g、砂仁Sg、当归5g、生蒲黄20g、甘草3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观察病例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4 80 岁,病程2 10年,其中单纯萎缩性胃炎65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15例。
二、诊断依据(1)、胃脘部疼痛,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2)、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3)、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等作为辅助检查依据。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七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温热服用。
四、疗效评定(1)、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胃镜示粘膜形态恢复或基本恢复,病理检查萎缩性胃炎改变为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失;(2)、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胃镜及病理检查示胃粘膜萎缩,炎症、肠上皮化生程度减轻;(3)、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胃镜及病理检查胃粘膜无改变。
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 - 20个疗程,痊愈50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五、典型病例病例I :匡某,女,56岁。胃脘疼痛,伴烧心、嗳气、反酸、喜温恶寒、大便秘结有半年余,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4个疗程,胃脘疼痛明显减轻,烧心、吞酸亦好,大便能日行。经胃镜复查诊断萎缩性胃炎改变为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失。
病例2 张某,女,60岁。就诊自诉无明显诱因引起胃脘部不适2年,伴嘈杂、轻微疼痛、时烧心泛酸。经胃镜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 5个疗程,胃脘疼痛不适症状消失,胃部不嘈杂疼痛,复查胃镜为浅表性胃炎,未见肠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瓜萎10 40份、半夏5 20份、黄连3 15份、枳实5 25份、茯苓5 20 份、白术5 25份、川楝子5 20份、木香3 15份、丹参5 25份、砂仁3 15份、当归5 20份、生蒲黄5 20份、甘草3 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瓜萎30份、半夏12份、黄连6份、枳实15份、茯苓10份、白术15份、川楝子10份、木香6份、丹参草6份。15份、砂仁6份、当归 10份、生蒲黄10份、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瓜蒌10~40份、半夏5~20份、黄连3~15份、枳实5~25份、茯苓5~20份、白术5~25份、川楝子5~20份、木香3~15份、丹参5~25份、砂仁3~15份、当归5~20份、生蒲黄5~20份、甘草3~1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开胃、疏肝理气、化湿导滞、清热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9064GK102940839SQ20121034728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柳晖 申请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