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28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紫癜是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出血点、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仅于过敏性紫癜时可稍隆起,开始为紫红色,压不退色,以后逐渐变浅,至两周左右变黄而消退。起病较急,紫癜反复出现,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皮肤、粘膜。皮疹多样, 小者如针尖样,大者则成瘀斑或血肿,亦可融合成片。急性起病时,常伴有鼻衄、齿衄、便血、 尿血或呕吐、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因本病为自发性出血,无明显诱因,并且无明显的伴随症状,故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临床上对紫癜采用中成药如犀角地黄丸、肿节风片、 安脑牛黄片、荷叶丸等进行治疗,存在着治疗效果差的不足。
中医认为,紫癜以病在血分为主,有虚实之分。外因为外感风热之邪,湿热挟毒蕴阻于肌表血分,迫血妄行,外溢皮肤孔窍,以实证为主。内因为素体心脾气血不足,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血不归经所致,以虚证为主。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紫癜的发病机理,实证以清热凉血为治疗原则,虚证以益气摄血、滋阴降火为治疗原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 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10 40份、小蓟10 40份、仙鹤草10 40份、桅子5 20份、旱莲草10 40份、藕节10 40份、知母10 30份、玄参 5 25份、牡丹皮5 20份、紫草10 30份、蒲公英10 40份、淡竹叶5 20份、白茅根10 40份、麦冬5 25份、黄柏5 20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30份、小蓟30份、仙鹤草30份、桅子12份、旱莲草30 份、藕节30份、知母20份、玄参15份、牡丹皮10份、紫草20份、蒲公英30份、淡竹叶10份、 白茅根30份、麦冬15份、黄柏12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痛调经的功效;小蓟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效;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健胃截疟、解毒疗疮的功效;桅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旱莲草具有养肝益肾、凉血止血的功效;藕节具有止血散瘀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玄参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功效;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紫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解毒透疹的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淡竹叶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 清热利尿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滋阴生津、活血化瘀之功效,对紫癜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3. 7%,治愈率达71. 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30g、小蓟 30g、仙鹤草30g、桅子12g、旱莲 草30g、藕节30g、知母20g、玄参15g、牡丹皮10g、紫草20g、 蒲公英30g、淡竹叶10g、白茅根30g、麦冬15g、黄柏12g。
实施例2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40g、小蓟 15g、仙鹤草10g、桅子20g、旱莲草20g、藕节10g、知母15g、玄参5g、牡丹皮20g、紫草15g、 蒲公英40g、淡竹叶15g、白茅根20g、麦冬25g、黄柏15g。
实施例3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10g、小蓟 20g、仙鹤草25g、桅子15g、旱莲草40g、藕节20g、知母30g、玄参10g、牡丹皮15g、紫草10g、 蒲公英20g、淡竹叶5g、白茅根40g、麦冬10g、黄柏20g。
实施例4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20g、小蓟 40g、仙鹤草20g、桅子5g、旱莲草10g、藕节40g、知母10g、玄参25g、牡丹皮12g、紫草30g、 蒲公英10g、淡竹叶20g、白茅根25g、麦冬5g、黄柏10g。
实施例5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15g、小蓟 10g、仙鹤草40g、桅子10g、旱莲草25g、藕节15g、知母25g、玄参20g、牡丹皮5g、紫草25g、 蒲公英15g、淡竹叶12g、白茅根10g、麦冬20g、黄柏5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观察病例63例,其中男36例,女27例,年龄6 30岁。病程2 15天。
二、诊断依据(1)、全身或四肢可见点状或斑块状出血,不高出皮肤,反复发作。或出血斑点略高出皮肤,色鲜红或暗红,微痒,可伴腹痛或关节酸痛等症;(2)、可伴低热,齿衄,鼻衄,月经过多。严重者可出现头痛,昏迷,便血,尿血。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七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油煎、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
四、疗效评定(1)治愈紫斑紫点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2)好转皮肤青紫斑点明显减少,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有改善;(3)未愈皮肤青紫斑点、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变化。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I 4个疗程,痊愈45例,好转14例,无效 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病例I :周某,男,8岁。发烧后,双腿皮肤上出现了许多紫斑,四肢关节肿胀疼痛,脐周和下腹绞痛,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I个疗程,关节肿胀消退, 疼痛减轻,腿上紫斑褪色,继续巩固服用2个疗程,诸症状均消失,治愈。
病例2 郭某,女,15岁。主诉夜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下肢紫癜,臀部至足踝均见,伴关节疼痛,发作时易出现腹痛,大便干结呈颗粒状。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I个疗程,紫癜较前减轻,未再出现新发紫点,大便仍偏干;续服I个疗程,紫斑紫点及全身症状消失,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10 40份、小蓟10 40份、仙鹤草10 40份、梳子5 20份、旱莲草10 40 份、藕节10 40份、知母10 30份、玄参5 25份、牡丹皮5 20份、紫草10 30份、 蒲公英10 40份、淡竹叶5 20份、白茅根10 40份、麦冬5 25份、黄柏5 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30份、小蓟30份、仙鹤草30份、桅子12份、旱莲草30份、藕节30份、知母20份、玄参15份、牡丹皮10份、紫草20份、蒲公英30份、淡竹叶10份、白茅根30份、麦冬15份、黄柏1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生地10~40份、小蓟10~40份、仙鹤草10~40份、桅子5~20份、旱莲草10~40份、藕节10~40份、知母10~30份、玄参5~25份、牡丹皮5~20份、紫草10~30份、蒲公英10~40份、淡竹叶5~20份、白茅根10~40份、麦冬5~25份、黄柏5~2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滋阴生津、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治疗紫癜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7/04GK102940793SQ201210347288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柳晖 申请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