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提取金银花中活性成分的方法

文档序号:816338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促进提取金银花中活性成分的方法
技术领域
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可用溶剂提取后,再进一步进行加工。金银花的提取一般采用水或乙醇作为溶剂,本发明进一步用超声波作用,提高了各主要成分的得率。
背景技术
金银花又名双花、二花、土银花、银花、忍冬花、手巾花等,为忍冬科物忍冬的花蕾,是我国半常绿多年缠绕藤木,生长于山野或人工栽培。金银花是国家管理的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其茎、叶、花均可入药,味甘微,性寒无毒,具有生津止渴、清热散解表等功效。从生长特性来分,金银花有木本、藤本之分,木本金银花,可连续生长15 20年,开花集中,花蕾时长,米摘方便,药效高;藤本金银花,一年开花一次,生长寿命约10年。全世界忍冬属植物约有200种,国内主要金银花种质资源有忍冬属植物98种,5亚种,18变种,在全国都有分布,尤以西南地区种类最多,可供药用的达49种,且在中国的种 植历史有2000多年,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变异形成了丰富的种内变异。据2005年《中国药典》记载,可用来生产金银花的植物主要来自忍冬属下5个种的干燥花蕾,实际上在很长时间内有18个种用作民间药典的来源,如,四川省可供药用的主流品种为灰毡毛忍冬、细毡毛忍冬和淡红忍冬;浙江省的主流品种为忍冬、红腺忍冬、灰毡毛忍冬;甘肃省主流品种为盘叶忍冬、细毡毛忍冬和淡红忍冬;湖南省主流品种为灰毡毛忍冬。此外,各地区还有广泛分布的野生忍冬植物,只是其有效成分达不到药典标准,因而没有实际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地域辽阔,长期临床实践表明,由于自然条件不同,不同产地的药物质量、产量和疗效都不一样,因此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而对道地药材的合理引种栽培、优良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是开发道地药材资源和解决药材稀缺的最佳方法,对金银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金银花功效成分I.有机酸类金银花中有机酸类主要包括绿原酸、异绿原酸、咖啡酸、棕榈酸等,其中绿原酸为主要有效成分,是分离最早、研究最多的药效成分。研究表明绿原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表现出广谱抑菌、抵抗病毒、利胆止血等多种功效。2.黄酮日本研究者首先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了木犀草素和忍冬苷,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研究者也从金银花中分离出了包括槲皮素在内的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这些黄酮类物质使金银花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因而在化妆品中应用较多。3.挥发油挥发油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就更加多样了,在不同种类和产地的金银花中得到的挥发油成分都各不相同,主要有醛、酯、酸、醇、酮等多种成分。挥发油具有浓烈的芳香成分,可以保护皮肤,防止皮肤粗糙干裂,此外还具有较强的抗急性炎症作用。目前从芳香油中分离出来的单体已经达65种。4.皂苷、无机元素及其他皂苷是近年研究较多的化学物质,主要为三萜皂苷,表现出较强的抗炎解热活性和明显的保肝作用。金银花中大约含有无机元素15种,经过测定,含量比较高的有Cu、Zn、Fe、Mn、Na、Ca等6种,此外还有肌醇等多种微量成分。绿原酸的提取与纯化方法比较绿原酸是咖啡酸与喹尼酸组成的缩酚酸,属酚类化合物,它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磷酸戊糖途径中间产物合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较高且容易获得,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也成为世界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
I.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根据天然产物中各种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将有效成分从金银花组织中溶解出来的方法,溶剂可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和亲油性有机溶剂。醇提法乙醇是一种较好的提取溶剂。将金银花粗品溶于水中,用浓盐酸酸化pH值为2 3,用乙酸乙酯反复萃取水相,萃取液用适量活性炭回流脱色,滤液浓缩后加入适量氯仿,析出淡黄色固体,分离后真空干燥得淡黄色粉末。水提法醇提法存在有机溶剂对环境有污染、回收成本高等缺点,因而生产上开发出用水作溶剂的绿原酸提取工艺。主要是通过煎煮的办法提取出水溶性的成分,再用醇或添加絮凝剂的方法去除蛋白质、多糖、鞣质等杂质,常用方法主要包括水煮、水煮絮凝和水提醇沉法。

发明内容
金银花的提取一般采用水或乙醇作为溶剂,本发明进一步用超声波作用,提高了各主要成分的得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对照组取金银花粗粉lg,用50mL乙醇回流提取lhr,提取液用适量活性炭回流脱色,提取液分别测定咖啡酸、芦丁、木犀草苷、槲皮素以及绿原酸含量。超声波组取金银花粗粉lg,用50mL乙醇回流提取lhr,同时用超声波发生器施加20kHz超声波,提取液用适量活性炭回流脱色,提取液分别测定咖啡酸、芦丁、木犀草苷、槲皮素以及绿原酸含量。结果
权利要求
1.选择合适的溶剂提取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
2.同时用超声波发生器施加20kHz超声波以提高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的得率。
全文摘要
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可用溶剂提取后,再进一步进行加工。金银花的提取一般采用水或乙醇作为溶剂,本发明进一步用超声波作用,提高了各主要成分的得率。
文档编号A61K36/355GK102824396SQ20121034915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宋健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