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属于痤疮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毛囊性皮脂腺的慢性炎性病变,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疤痕为特征。痤疮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多发于青春期,又叫青春痘、面皰、粉刺或毛囊炎,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痤疮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多发于15 26岁的青少年,而且发病年龄向儿童和中年两极扩展,患病人数有逐年増加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ー种纯中药、副作用小的治疗痤疮的药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治疗痤疮的药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制而成的药剂
蒲公英:15-20 ;金银花15-20 ;连翘12-15 ;紫花地丁 :12-15 ;生石膏:30-50 ;知母6-12 ;苍术10-15 ;生地黄15-18 ;当归:12-15 ;蝉蜕:6_10 ;牛蒡子:10-12 ;苦參:6_12 ;麦冬10-15 ;生甘草6-10。本发明ー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的较佳重量配比为
蒲公英:16-18 ;金银花16-18 ;连翘13-14 ;紫花地丁 :13-14 ;生石膏:35-45 ;知母8-10 ;苍术11-13 ;生地黄15-17 ;当归:12-14 ;蝉蜕:7_9 ;牛蒡子:10-12 ;苦參:8_10 ;麦冬11-13 ;生甘草7-9。本发明ー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蒲公英17 ;金银花17 ;连翘13 ;紫花地丁 14 ;生石膏40 ;知母9 ;苍术12 ;生地黄16 ;当归13 ;蝶脱8 ;牛蒡子11 ;苦參9 ;麦冬12 ;生甘草8。所述的药剂为汤剂,或丸剤,或胶囊剂,或冲剂。本发明中,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均有清热解毒、散结的效果;生石膏、知母同用,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苍术、苦參同用,有清热燥湿的功用;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补血,当归和血;蝉蜕、牛蒡子轻清宣透、透疹祛痘;麦冬养阳清热,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对因热引起的痤疮具有很好的疗效。本发明为纯中药治疗痤疮,疗效好,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药物按照组分配置好后,可以按照常规方法煎制成汤药服用,也可以用常规方法加工制作成中药丸药、中药冲剂服用,还可以根据中草药的日用剂量制成胶囊服用。本发明经过临床应用,一般患者用药5 8天见效,30-45天基本康复,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
实施例一
ー种治疗痤疮的药物,是由下述原料配制而成的药剂
蒲公央15g ;金银花20g ;连翅12g ;紫花地丁 15g ;生石骨30g ;知母12g ;仓术IOg ;生地黄18g ;当归12g ;蝶脱10g ;牛蒡子10g ;苦參12g ;麦冬10g ;生甘草:6g。病例一许某,男,22岁,前来就诊时,面部出痘较严重,面色发红,舌苔黄厚。服用本发明药物制成的胶囊,一日3次,一次两粒,忌辛辣,服药7天后面色正常,舌苔转为薄白,面部停止出痘,继续服药20天后,面部痘痘炎症明显减轻,再继续服药10天后患者面部基本无痘,停药观察,一段时间后痘痘全部消失,康复。实施例ニ ー种治疗痤疮的药物,是由下述原料配制而成的药剂
蒲公央20g ;金银花15g ;连翅15g ;紫花地丁 12g ;生石骨50g ;知母6g ;仓术15g ;生地黄15g ;当归15g ;蝶脱6g ;牛蒡子12g ;苦參6g ;麦冬15g ;生甘草10g。病例ニ王某,女,18岁,前来就诊时,面部出痘较少,面色微发红,舌苔黄厚。服用本发明药物制成的冲剂,一日3次,一次一袋,服药6天后面色正常,舌苔转为薄白,继续服药15天,面部痘痘炎症明显减轻,继续服药15天后患者面部痘痘消失,停药,康复。实施例三
ー种治疗痤疮的药物,是由下述原料配制而成的药剂
蒲公英17g ;金银花17g ;连翅13g ;紫花地丁 14g ;生石膏40g ;知母9g ;苍术12g ;生地黄16g ;当归13g ;蝶脱8g ;牛蒡子llg ;苦參9g ;麦冬12g ;生甘草:8g。病例三何某,男,20岁,前来就诊时,面部出痘严重,胸背部均有痘,面色发红,舌苔黄厚。服用本发明药物煎制成的汤剂,一日2次,早晩各I次,服药8天后面色正常,舌苔转为薄白,继续服药25天,面部痘痘、胸背部痘痘炎症明显减轻,痘痘变小,继续服药15天后患者面部基本无痘,胸背部痘痘全部消失,停药观察,一段时间后痘痘全部消失,康复。实施例四
ー种治疗痤疮的药物,是由下述原料配制而成的药剂
蒲公央16g ;金银花18g ;连翅14g ;紫花地丁 13g ;生石骨45g ;知母8g ;仓术13g ;生地黄15g ;当归12g ;蝶脱9g ;牛蒡子10g ;苦參10g ;麦冬llg ;生甘草:9g。病例四李某,女,24岁,前来就诊时,面部出痘多,背部也有痘,面色发红,舌苔黄厚。服用本发明药物煎制成的汤剂,一日2次,早晩各I次,服药5天后面色正常,舌苔转为薄白,继续服药10天,面部痘痘炎症明显减轻,背部痘痘基本消失,继续服药20天后患者面部基本无痘,背部痘痘全部消失,停药观察,一段时间后痘痘全部消失,康复。实施例五
ー种治疗痤疮的药物,是由下述原料配制而成的药剂
蒲公央18g ;金银花16g ;连翅13g ;紫花地丁 14g ;生石骨35g ;知母10g ;仓术Hg ;生地黄17g ;当归14g ;蝉脱7g ;牛蒡子12g ;苦參8g ;麦冬13g ;生甘草-Jg0病例五韩某,男,17岁,前来就诊时,面部有痘,面色发红,舌苔略黄厚。服用本发明药物制成的丸药,一日2次,一次一粒,服药7天后面色正常,舌苔转为薄白,继续服药18天,面部痘痘炎症明显减轻,痘痘变小,继续服药15天后患者面部痘痘消失,停药,康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制而成的药剂 蒲公英:15-20 ;金银花15-20 ;连翘12-15 ;紫花地丁 :12-15 ;生石膏:30-50 ;知母6-12 ;苍术10-15 ;生地黄15-18 ;当归12-15 ;蝉蜕:6_10 ;牛蒡子:10-12 ;苦参:6_12 ;麦冬10-15 ;生甘草6-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为 蒲公英:16-18 ;金银花16-18 ;连翘13-14 ;紫花地丁 13-14 ;生石膏:35-45 ;知母8-10 ;苍术11-13 ;生地黄15-17 ;当归12-14 ;蝉蜕7-9 ;牛蒡子10-12 ;苦参8_10 ;麦冬11-13 ;生甘草7-9。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为 蒲公英17 ;金银花17 ;连翘13 ;紫花地丁 14 ;生石膏40 ;知母9 ;苍术12 ;生地黄16 ;当归13 ;蝶脱8 ;牛蒡子11 ;苦参9 ;麦冬12 ;生甘草8。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为汤剂,或丸剂,或胶囊剂,或冲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属于痤疮治疗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纯中药、副作用小的治疗痤疮的药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是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制而成的药剂蒲公英15-20;金银花15-20;连翘12-15;紫花地丁12-15;生石膏30-50;知母6-12;苍术10-15;生地黄15-18;当归12-15;蝉蜕6-10;牛蒡子10-12;苦参6-12;麦冬10-15;生甘草6-10;本发明为纯中药治疗痤疮,疗效好,副作用小,对因热引起的痤疮具有很好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2846941SQ20121035717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贾高锁, 刘丽英 申请人:贾高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