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膏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6890阅读:1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膏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膏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多发于青春期,又叫青春痘、面皰或粉刺、毛囊炎,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除儿童外,人群中约有80% 90%的人患本病或曾经患过本病(包括轻症在内)。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皮脂腺管与毛孔堵塞。本病是一种毛囊性皮脂腺的慢性炎性病变,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据调查,12 24岁青少年痤疮发病率高达85%,而且发病年龄向儿童和中年两极扩展,患病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西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高,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油脂量增多造成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毛囊皮脂腺管的过度角化,腺管内痤疮丙酸杆菌滋生,皮脂外流不畅所致。常表现为丘疹、黑头、脓疱、脓肿、结节、囊肿,甚至瘢痕,常有碍美观。治疗常采用服用抗雄性激素、抗生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方案,同时外科采用粉刺针挤压、激光打孔被动清除粉刺,对皮肤有不同程度的伤害,痛苦大、费用高、效果不理想,内服抗生素毒副作用较大。中医认为,血中有血热存在,血中之毒是由五脏蕴热,注入血脉。另外经络中血气不和,外来湿邪、热邪损伤人体血液,导致痤疮。将其分为湿热症、内毒血热症、血虚风燥症。治疗时,患者服用汤药不方便,起效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痤疮而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痛苦的中药膏及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水蛭15—30份,虻虫15—30份,五倍子15—30份,金银花8 —15份,苦参15 — 20份,红花8 —15份,生地15 — 20份,野菊花8 —18份,乌梅20—35份,黄柏8—18份,食醋65—125份,氮酮I一2份。本发明最佳配方比例为
水蛭20份,虻虫20份,五倍子30份,金银花15份,苦参18份,红花12份,生地18份,野菊花12份,乌梅30份,黄柏15份,食醋100份,氮酮I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
(1)、按组方称取上述各原料;
(2)、将水蛭、虻虫、五倍子、乌梅粉碎过300目,得药粉A备用;
(3)、将金银花、苦参、红花、野菊花、生地、黄柏放入500毫升的纯净水熬制浓缩成100毫升,得药液B备用;(4)、将食醋、药粉A、氮酮依次加入药液B中均匀混合,即得。本发明的中药膏根据本病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或相对增高,刺激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油脂量增多造成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所致的病因,结合中医特色,治疗本病当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排脓、软坚散结、去腐生肌,才能达到标本兼治、不易复发的效果。方解
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实验表明水蛭在体外对纤维蛋白有较强的纤溶作用,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的作用。虻虫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五倍子具有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之功效。实验表明具有收敛、抗菌的功 效。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对痈肿疔疮、肠痈肺痈有较强的散痈消肿,清热解毒、消炎作用。苦参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植物中草药能够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丰富的本草营养,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生地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乌梅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带下,热淋,痿辟,骨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食醋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科学证明外用具有美容、减少皱纹、杀菌、柔嫩肌肤、祛斑褪斑的功效,
氮酮皮肤渗透促进剂,能改变皮肤色质层脂质与蛋白结构,促进药物经皮肤吸收,对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化合物都能增强其透皮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按下列比例称取原料
水蛭20份,虻虫20份,五倍子30份,金银花15份,苦参18份,红花12份,生地18份,野菊花12份,乌梅30份,黄柏15份,食醋100份,氮酮I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
(1)、按组方称取上述各原料;
(2)、将水蛭、虻虫、五倍子、乌梅粉碎过300目,得药粉A备用;
(3)、将金银花、苦参、红花、野菊花、生地、黄柏放入500毫升的纯净水熬制浓缩成100毫升得药液B备用;
(4)、将食醋、药粉A、氮酮依次加入药液B中均匀混合,即得。本发明是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经过反复实验而得,全方组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排脓,去腐生肌之功效,因此该外用药对顽固性的痤疮引起的疮疤、色素沉着痕有独特的疗效,无任何毒副作用,不留后遗症,而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本发明直接作用于皮肤,能改善皮脂腺的分泌,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修复被破坏和角化的皮脂腺开口,使皮脂腺分泌畅通无阻,控制了痘的形成。同时能快速杀灭座疮杆菌;溶解粉刺黑头,消肿排脓,软坚散结,改善皮肤局部黑色素沉着及肤色、肤质,消除疤痕,达到消痘、祛印、除疤、恢复皮肤正常生理机能、靓丽皮肤的目的。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每晚将患处用温水清洁,将本产品适量直接敷抹于患处,然后用保鲜膜覆盖,次日清晨将保鲜膜取下,用清水洗净。I月为I疗程,一般患者I到3个疗程可治愈。为表明本发明的药膏对痤疮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人对200例病例临床观察,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5岁,一般用药I一3个疗程,用药3个疗程 结果治愈172例,占86% ;显效190例,占95% ;有效200例,总有效率100%。典型临床病例
病例I、陈某,男,25岁,河南周口人。胸部,背部出现痤疮多年,自述曾经用过“满灵水”、“痤疮平”等外用药,都无效,也曾服用过维安脂一个多月,收效甚微,停止治疗,随机复发。听朋友介绍,使用本发明药膏一个疗程后,开始见效,感觉痘痘开始软化,继续使用一个疗程,痤疮、疤痕开始消除,连续使用三个疗程,痤疮全部消失,皮肤光滑无疤痕。病例2、周某,女,郑州人,18岁,学生。患者面部座疮已有2余年,曾用过多种方法包括口服及外涂激素类药物、中药及美容院的专门治疗,但效果均不显著。来我处就诊时见米粒大小痤疮遍布面颊及前额部,面颊部痤疮融合成片,色红,尖部有脓胞。整个面部出油较多,吃油腻、辛辣食物及月经前症状加重,并伴有痛经,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弦细滑。诊断为痤疮。使用本发明药膏一个疗程后,面部皮损有所改善,但仍有散在痤疮及色素沉着,后继续使用2个疗程后痤疮及痘印消失。病例3、孙某,女,29岁,河南郑州人,曾用过多种方法包括口服及外涂激素类药物、中药及美容院的专门治疗,但效果均不显著.。来我处就诊时见米粒大小痤疮遍布面颊及前额部,面颊部痤疮融合成片,色红,尖部有脓胞。整个面部出油较多,吃油腻、辛辣食物及月经前症状加重,并伴有痛经,大便不调,一或二日一行。使用本发明药膏治疗一个月后患者面部皮损有所改善,但仍有散在痤疮及色素沉着。后继续维持治疗3疗程后痤疮基本消失,随访无复发。病例4、朱某,女24岁,周口师范学院学生,患者自述,自上高中以来,面部一直的长痘痘,但不太严重,由于外地求学,自己觉得水土不服的原因,开始长出大面积的痘痘,从额头到鬓角,脸颊呈片状分布,在学校偷偷的服用抗生素,病情有所好转,后不见效果。使用本发明药膏一个疗程后,脸部痘痘明显减少,继续服用一个疗程,痘痘全部消失,面色红润,皮肤光滑无疤痕。病例5、王某,女,33岁,机关干部,周口人。患有座疮多年不愈,不断的到处求医,期间服用过抗生素,痘痘严重时候服用过激素治疗,能缓解一段时间,但停止服用好痘痘再次复发。经介绍使用本发明药膏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的减轻,之后继续使用二个疗程,痘痘全部消失。皮肤没留任何疤痕,随访半年无复发。
病例6、男,30岁 ,郑州市人,患者患有面部座疮,面部脸颊两侧,下巴,鼻翼两侧均有座疮,皮损严重,米粒大小的红色毛囊丘疹,其顶端有的可见黄白色的小脓疱,局部有许多疤痕。患者先后去过多家医院治疗,用过很多内服及外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使用本发明药膏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的减轻,之后继续使用二个疗程,痘痘全部消失,皮肤没留任何疤痕,随访一年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水蛭15 — 30份,虻虫15 — 30份,五倍子15 — 30份,金银花8 —15份,苦参15 — 20份,红花8 —15份,生地15 — 20份,野菊花8 —18份,乌梅20— 35份,黄柏8 —18份,食醋65—125份,氮酮I一2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比可以是水蛭20份,虻虫20份,五倍子30份,金银花15份,苦参18份,红花12份,生地18份,野菊花12份,乌梅30份,黄柏15份,食醋100份,氮酮I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组方称取上述各原料; (2)、将水蛭、虻虫、五倍子、乌梅粉碎过300目,得药粉A备用; (3)、将金银花、苦参、红花、野菊花、生地、黄柏放入500毫升的纯净水熬制浓缩成100毫升得药液B备用; (4)、将食醋、药粉A、氮酮依次加入药液B中,均匀混合,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膏及制备方法。它是水蛭、虻虫、五倍子、金银花、苦参,红花,生地,野菊花、乌梅、黄柏、食醋、氮酮1—2份制成,本发明是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经过反复实验而得,全方组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排脓,去腐生肌之功效,因此该外用药对顽固性的痤疮引起的疮疤、色素沉着痕有独特的疗效,无任何毒副作用,不留后遗症,而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
文档编号A61K36/804GK102895398SQ2012103665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陈政秀 申请人:陈政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